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2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优秀案例及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 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出示情境图)

    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个苹果有多重,约重 150( );那一箱苹果约重10( ),能填上什么单位呢?

    生:一个苹果约重 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很多很多的苹果,一辆大卡车能装多重是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吨的认识

    师: 1吨到底有多重呢?

    生: 1吨是1000个1千克。

    生: 1吨有10袋大米那么重。……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准备了一大桶水,现在请同学们推举出我们班的一位大力士,先来提一提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实力。提得困难,再请一个来提!

    师:请问你感觉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请你从这儿提到教室后面来返 10趟,行吗?)到底有多重?我们来称一称。(20千克)

    师:大家都提过水,这两位也是大家推选的大力士,看他俩提这桶水的样子,你们觉得这桶 20千克的水重吗?

    生:重!

    师:这桶水的质量是 20千克,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1吨吗?可见1吨是很——重!50桶这样的水才大约重1吨,说明1吨=()千克?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想一桶水重 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于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板书: 1吨=(1000)千克)

    师: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学的体重大约重 25千克的?好!现在请你们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请问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1吨重?

    生: 40个同学。

    师:你能一次背起 40个同学吗?

(学生都做出了惊讶的表情,笑了起来。)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师:填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吨=( )千克 2000千克=( )吨

    生: 1吨就是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就是5000千克。

    生: 1000千克就是1吨,2000千克就是2个1吨,就是2吨。

    3、归纳小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吨——千克——克)

    师: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很重、很轻)

    师:“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质量,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做单位?

    学生先自由发表看法。

(电脑显示:四幅图)卡车、桥头的标志(能承受的物体质量),电梯、火车上标的载重 60吨。

    师:许多物体的载重量用“吨”表示。

    师:计量较轻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三、趣味练习

    1、填空。

一只鸡约重 2( ) 一条鲸鱼约重48( ) 一个足球约重250()

6000千克=( )吨 ( )千克=3吨 3000克=()千克

    2、(电脑显示)师:早两天我看到淘气的一篇日记挺有意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早晨,我从 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

    师: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会笑?

    师:日记的最后——“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 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看到这点你有什么感想?

    生:注意交通安全!

    3 、(电脑显示)拓展应用。

    师:最后老师需要你们帮帮忙。看!小明家里每月用水约 7吨,当他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后,决定每月少用一吨水,怎样节约水呢?请你们帮他想想办法好吗?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几个好办法,希望大家也去试试,更希望将来,你们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更多的节水和处理污水的办法。

    【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事物,更能很快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如:激趣导入中,我创设了和妈妈上水果市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既是熟悉,又感觉亲切,很快就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吨”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选大力士提水”、“同学互相背一背”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满足学生的愿望。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22:0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我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在丰富的情景中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勤于思考,并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概念,并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通过让学生计算每个同学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是几吨?通过推算,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吨与千克的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推理过程相同。因此教材未安排例题,而由学生自己试做。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一些题目,以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用故事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听过),曹冲在记录大象的重量时要用到什么单位?(重量单位),那你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千克、克、公斤、斤),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很好!下面我们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做口答题。(CAI课件出示题目)
  口答: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看,当曹冲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时发现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都不合适,你们能帮助他找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能,用吨)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一般是用吨来作单位呢?(因为大象比较重)。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用“吨”来做单位,“吨”和我们以前学的重量单位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设计目的: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并营造“情景问题”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体的重量,用什么样的单位合适。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设计目的:用CAI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同学掂不同重量的物品,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感受5千克   指名一学生汇报掂5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感受10千克    指名另一学生

   汇报掂10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受。
     ③感受25千克   指名同一学生掂25千克的大米,掂不动,需要2个同学才能抬起来。
     ④感受50千克
     ⑤感受1吨
   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 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设计目的: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
   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
         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
   (1)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
   (2)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  )千克,是(  )吨。
   (设计目的:通过猜体重的游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爱学数学的兴趣。)
   三、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设计目的:这个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看书质疑的能力。)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9000千克=( )吨    9千克=( )克
   2、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  )吨。
   3、在( )里添上合适的单位。(课件出示图片)
   4、想一想:每幅图旁边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5、扩展题: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 限坐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提问: 
   (1)如果老师要带他们去乘坐电梯,一次可以坐多少人呢?
   (2)如果全班54个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几次呢?
   (设计目的:通过看图填重量单位的练习,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事物重量的估计能力.通过填空的练习,巩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互化.第四题,意在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条理性.最后一道练习题我利用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概念。并提高了学生日常的事物现象用数学的经验,思想与方法进行观察、推测、尝试、计划并合情合理地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五、合作总结  解决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帮助曹冲称的大象找到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目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六、板书:
                吨的认识
              1 千克 = 1 0 0 0 克
              1吨 = 1 0 0 0千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22:29 | 只看该作者
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出示情境图)

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个苹果有多重,约重 150( );那一箱苹果约重10( ),能填上什么单位呢?

生:一个苹果约重 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很多很多的苹果,一辆大卡车能装多重是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吨的认识

师: 1吨到底有多重呢?

生: 1吨是1000个1千克。

生: 1吨有10袋大米那么重。……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准备了一大桶水,现在请同学们推举出我们班的一位大力士,先来提一提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实力。提得困难,再请一个来提!

师:请问你感觉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请你从这儿提到教室后面来返10趟,行吗?)到底有多重?我们来称一称。(20千克)

师:大家都提过水,这两位也是大家推选的大力士,看他俩提这桶水的样子,你们觉得这桶 20千克的水重吗?

生:重!

师:这桶水的质量是 20千克,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1吨吗?可见1吨是很——重!50桶这样的水才大约重1吨,说明1吨=()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想一桶水重 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于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板书: 1吨=(1000)千克)

师: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学的体重大约重 25千克的?好!现在请你们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请问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

合起来才够1吨重?

生: 40个同学。

师:你能一次背起 40个同学吗?(学生都做出了惊讶的表情,笑了起来。)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师:填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吨=()千克 2000千克=( )吨

生: 1吨就是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就是5000千克。

生: 1000千克就是1吨,2000千克就是2个1吨,就是2吨。

3、归纳小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吨——千克——克)

师: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很重、很轻)

师:“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质量,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做单位?

学生先自由发表看法。

(出示:四幅图)卡车、桥头的标志(能承受的物体质量),电梯、火车上标的载重 60吨。

师:许多物体的载重量用“吨”表示。

师:计量较轻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三、趣味练习

1、填空。

一只鸡约重 2( ) 一条鲸鱼约重48( ) 一个足球约重250( )

6000千克=( )吨 ( )千克=3吨 3000克=()千克

2、(小黑板出示)师:早两天我看到淘气的一篇日记挺有意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早晨,我从 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

师: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会笑?

师:日记的最后——“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 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看到这点你有什么感想?

生:注意交通安全!

3 拓展应用。

师:最后老师需要你们帮帮忙。看!小明家里每月用水约7吨,当他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后,决定每月少用一吨水,怎样节约水呢?请你们帮

他想想办法好吗?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几个好办法,希望大家也去试试,更希望将来,你们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更多的节水和处理污水的办法。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平时熟悉的事物,更能很快将学

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入参与学习的状态。如:激趣导入中,我创设了和妈妈上水果市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这既是熟悉,又感觉亲切,很快就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更引发了他们对新知识“吨”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教师要勇敢地从教科书里跳出来,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结

合起来,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内心的感受、体验结合起来。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选大力士提水”、“同学互相背一背”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

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会了新知以后,学生就会产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以获得成就感。否则就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紧紧地把握好这一大好时机,设计出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满足学生的愿望。如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这集基础性、应用性、趣味性、开放性相结合的数学问题,不但巩固了简单的基本方

法,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让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还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胜任社会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23: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名称: 《《吨的认识》案例与反思》                 【背景】

“吨的认识”是一节数与代数中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吨

1.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2.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4.师: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二)充分认识吨

1.学生抬沙子感受1吨(一袋重100千克的沙子)。

(1)请班级中力气最大的两位学生来搬沙子;再请两位学生搬,直到沙袋能离地为止。

(2)猜一猜这袋沙子大约有多重。

(3)100千克的沙子很重,10袋这样的沙子质量才是1吨,说说1吨等于多少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2.再次感受1吨。

师:猜猜王老师的体重有多少?抱抱老师感受体重。

估一估,大约多少个王老师这样体重的成人,加起来体重有1吨。

3.同桌互背,估算,感受1吨。

同桌合作:先问一问同桌的体重,再背一背或抱一抱同桌,感受一下同桌的体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

4.感受1吨水的质量。

(1)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2)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3)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三)单位名称互化教学

1.单名数化聚。

师:我们已经知道1吨等于1000千克,那2吨等于多少千克呢?3吨呢?

出示:6吨=( )千克; 8吨=( )千克; 2000千克=( )吨。

2.复名数化聚。

出示:5吨280千克=( )千克; 7吨50千克=( )千克;

8100千克=( )吨( )千克; 9090千克=( )吨( )千克。

师:刚才我们并没有讨论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

(四)课堂练习

1.将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

2.填合适的质量单位:

(1)一块橡皮的质量是30( ); (2)一架电梯最多可以载重1( );

(3)一个足球的质量为2( );

(4)浙江举重运动员战旭刚,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3.改错(乐乐的数学日记):早上起床后,我拿着100千克的牙刷开始刷牙,然后接了约2吨重的水洗脸。妈妈已为我准备了一盒250克的牛奶和一个150千克重的汉堡包。我快速地吃完早饭,背上2克的书包上学去。在路上,碰上了我们班的“大块头”,他的体重有50多吨呢!校门口那两头约1千克的石狮子威武地站立着,好像在迎接我们!

4.帮小动物过桥

(1)师:小动物们想过桥,看到桥边有一个醒目的交通标志,可是它们谁也不认识,你们认识吗?

(2)在平常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标志吗?

(3)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桥?

(五)小结(略)

【课后反思】

(一)正确定位,明确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把握教学目标、分析学生认知经验的基础上,我在教学时把大部分教学时间花在建立“吨”的观念上,而在处理“进率”这个内容时,主要采取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说思路的学习方式,并非因为是教学重点而花很多时间、精力。在执教过程中,个别的学生对于复名数的换算稍感困难,就设计了让同桌互相帮助、互相交流这一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很快就克服了困难。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并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又可以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进行教学难点的处理。

(二)注重过程,突出体悟

1.多次体验,亲历中巩固观念的建立。体验是经验中充满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米、分米、厘米等一些计量单位来说,体验不是一件难事,但如何让学生体验大计量单位的确很难,这也是教师觉得这样的课难上的根本原因。课中设计了多次让学生体验的环节,“体验一感悟一再体验一再感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把自己的感官充分作用于具体对象,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官与实践的刺激中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加深对这些计量单位的感悟。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模糊、抽象的数学知识。

2.反复猜测,反差中强化观念的建立。猜测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运用在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课中设计了较多的“猜一猜”的环节,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或教师揭示答案来得到正确数据,让学生在猜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强烈反差中产生一种震撼,这样的心理活动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可以强化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安排一次又一次的猜想,也有利于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学习有一个较好的提升过程,每一次的猜想都是对这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一次强化。我们发现学生每一次猜想都比前面更加合理、更加接近正确答案,这说明学生在猜想时及时调动起前面的学习内容,已作了较好的联想,而不是凭空胡乱猜测。

3.结合实际,运用中整合多元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堂课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是根据这一要求来设计开展的。通过与学生年龄、生活实际相符的内容设计,让他们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密切联系也可以使学生每当接触到这些事物时,就能调动起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以此来促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

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身及实际的密切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有兴趣学这样的学习状态中,教学的设计将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很好地整合起来。

我的困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但“吨”是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我们很难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物理环境,教师也无法把一吨的物体搬到教室里来让学生体验、感受。那如何让学生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都是今后在这类学习领域中要思考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23:2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案例及分析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页的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CAI课件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在丰富的情景中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并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分析:
       “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一具体的感性的认识,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说明“吨”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质量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吨”的概念,并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通过让学生计算每个同学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千克,是几吨?通过推算,帮助学生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吨与千克的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推理过程相同。因此教材未安排例题,而由学生自己试做。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一些题目,以提高学生对物体重量的估计能力。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过这些数量关系,只是没有概括总结出有关的术语,如果创设一种情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用故事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听过),曹冲在记录大象的重量时要用到什么单位?(重量单位),那你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千克、克、公斤、斤),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很好!下面我们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做口答题。(CAI课件出示题目)
   口答: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看,当曹冲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时发现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都不合适,你们能帮助他找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能,用吨)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一般是用吨来作单位呢?(因为大象比较重)。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用“吨”来做单位,“吨”和我们以前学的重量单位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设计目的: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并营造“情景问题”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  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体的重量,用什么样的单位合适。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设计目的:用CAI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同学掂不同重量的物品,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感受5千克
   指名一学生汇报掂5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感受10千克
       指名另一学生汇报掂10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受。
        ③感受25千克
      指名同一学生掂25千克的大米,掂不动,需要2个同学才能抬起来。
     ④感受50千克
     ⑤感受1吨
     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 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设计目的: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
      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
         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
   (1)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
   (2)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  )千克,是(  )吨。
   (设计目的:通过猜体重的游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兴趣。)
   三、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设计目的:这个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看书质疑的能力。)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
       9000千克=( )吨    9千克=( )克
       2、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  )吨。
       3、在( )里添上合适的单位。(课件出示图片)
       4、想一想:每幅图旁边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5、扩展题: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 限坐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
   提问: 
   (1)如果老师要带他们去乘坐电梯,一次可以坐多少人呢?
   (2)如果全班54个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几次呢?
   (设计目的:通过看图填重量单位的练习,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事物重量的估计能力.通过填空的练习,巩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互化.第四题,意在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条理性.最后一道练习题我利用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概念。并提高了学生日常的事物现象用数学的经验,思想与方法进行观察、推测、尝试、计划并合情合理地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五、合作总结  解决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帮助曹冲称的大象找到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目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六、板书:
                   吨的认识
                  1 千克 = 1 0 0 0 克
                  1吨 = 1 0 0 0千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23:59 | 只看该作者
《吨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7:24:13 | 只看该作者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个苹果有多重,约重 150( );那一箱苹果约重10( ),能填上什么单位呢?

    生:一个苹果约重 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很多很多的苹果,一辆大卡车能装多重是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吨的认识

    师: 1吨到底有多重呢?

    生: 1吨是1000个1千克。

    生: 1吨有10袋大米那么重。……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准备了一大桶水,现在请同学们推举出我们班的一位大力士,先来提一提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实力。提得困难,再请一个来提!

    师:请问你感觉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请你从这儿提到教室后面来返 10趟,行吗?)到底有多重?我们来称一称。(20千克)

    师:大家都提过水,这两位也是大家推选的大力士,看他俩提这桶水的样子,你们觉得这桶 20千克的水重吗?

    生:重!

    师:这桶水的质量是 20千克,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1吨吗?可见1吨是很——重!50桶这样的水才大约重1吨,说明1吨=()千克?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想一桶水重 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于1000千克,也就是1吨。

    (师板书: 1吨=(1000)千克)

    师: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学的体重大约重 25千克的?好!现在请你们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请问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1吨重?

    生: 40个同学。

    师:你能一次背起 40个同学吗?

(学生都做出了惊讶的表情,笑了起来。)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师:填数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吨=( )千克 2000千克=( )吨

    生: 1吨就是1000千克,5吨就是5个1000千克,就是5000千克。

    生: 1000千克就是1吨,2000千克就是2个1吨,就是2吨。

    3、归纳小结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

(板书:吨——千克——克)

    师:比较这三个质量单位,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很重、很轻)

    师:“吨”用来表示很重的物体质量,想想生活中哪些东西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吨”做单位?

    学生先自由发表看法。

(课件显示:四幅图)卡车、桥头的标志(能承受的物体质量),电梯、火车上标的载重 60吨。

    师:许多物体的载重量用“吨”表示。

    师:计量较轻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常用“吨”做单位。

    三、趣味练习

    1、填空。

一只鸡约重 2( ) 一条鲸鱼约重48( ) 一个足球约重250( )

6000千克=( )吨( )千克=3吨 3000克=()千克

    2、(课件显示)师:早两天我看到淘气的一篇日记挺有意思,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早晨,我从 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8米高的餐桌前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个65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

    师:听了这篇日记,大家为什么会笑?

    师:日记的最后——“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 7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下了一跳!”看到这点你有什么感想?

    生:注意交通安全!

    3 、(课件显示)拓展应用。

    师:最后老师需要你们帮帮忙。看!小明家里每月用水约 7吨,当他知道我们国家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后,决定每月少用一吨水,怎样节约水呢?请你们帮他想想办法好吗?

    师:刚才大家介绍了几个好办法,希望大家也去试试,更希望将来,你们能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想更多的节水和处理污水的办法。

    【 教学反思】
  创设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源于生活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当中。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给思维以动力。这样安排,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今天就学的知识来源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吨” 这个单位时,由于“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选大力士提水”、“同学互相背一背”的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在练习中设计了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在拓展应用的练习中,更体现了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体会对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数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发挥威力。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4 03: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