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情境导入: 二、探索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主题班会,让我们一起把课室装扮漂亮一点,好吗? 1、这几种计算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2、我们把它归纳为公式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板书,齐读) (同学们,你们会算长方形的周长了吗?) 3、计算下面两个长方形的周长 同学们,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能用你的聪明才智帮老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请你计算出这个长方形水池的周长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现在我们先来布置黑板,老师准备把黑板围上漂亮的花边,(出示课件)我至少要准备多长的花边呢?你们能帮我算一算吗? 1、学生独立解决“花边至少有多少分米?” 2、跟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3、汇报各自的算法,并且进行评价。 (1)我把四条边的长加起来。 34 + 12 + 34 + 12 = 92(分米) (2)我把2个长和2个宽加起来。 34 × 2 + 12 × 2 = 92(分米) (3)先把一个长和一个宽加起来,再乘2。 (34 + 12)× 2 = 92(分米) 1、火眼金睛(请你判断下面的题目对不对,对的用手势表示) 2、请你动手量一量数学书或练习本封面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周长。 3、计算长方形水池的周长 | 设计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一开始引进学生的兴趣,为学习周长概念做铺垫)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使他们在交流中能够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交流。通过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明确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求出长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使学生熟悉长方形的周长概念。教学难点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轻松突破。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花边有多长 1、34 + 12 + 34 + 12 = 92(分米) 2、34 × 2 + 12 × 2 = 92(分米) 3、(34 + 12)× 2 = 92(分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