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9加几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3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9加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20以内进位加法”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继续学习8、7、6、5、、、、、加几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和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产生直接的影响。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口算是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是本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组成。
2、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参加了哪些运动项目?从图上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拉拉队的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新授例一
       师:看你们说的这么热闹老师也好想参加!你用什么方法求出来的?谁能说给大家听!
    生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师:你们的方法还真多!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说了这么多解决的方法,谁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9加几的数学问题。齐读课题!
    回到运动场上你还能发现哪些9加几的问题?
    生:踢毽子的和跳绳的有多少人? 9+3=
    踢毽子的和跳远的有多少人? 9+7= (你们是善于发现的孩子)
    踢毽子的和跑步的有多少人? 9+6=
    师:下面请小朋友,借住自己的用具解决一下9+3这个式子,摆一摆看看谁能摆出又快又简便的方法。开始!(提示:左边摆几根小棒,右边摆几根小棒。要求一边摆一边说说你摆的过程。)
    师:谁能上前面来摆一摆。说说你摆地方法。
     师:你把刚刚那位同学凑饮料的方法用上了。你太聪明了,请回。
    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他从3里拿走了几个?   1. 做一做2题   1. 做一做2题
    师:我们再去草原上看一看!
    2. 练习十七一题
    师:看图,怎样列式?
    生: 9+7=16
    3. 练习十七3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11:38:23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材分析,我重点分析了“9加几”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及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下,确定了教材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师一定要深入细致的、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教材。在对教材进行分析时,必须改变照本宣科的贯式来处理教材的现象,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的实际重组教材,为实施活动式的探究合作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而我在分析教材时,没有认真细致的分析情景图,教材情景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的场景图。它与学生的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生探究欲望很好的切入点。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只注重了“凑十法”一种计算方法。
改进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体验。
2、对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内在联系加强分析。
3、把教材的编排特点,教材的例题、做一做、课堂活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4、优化 “凑十法”时,要注意优化算法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感觉自己的算法存在不足,从而产生优化算法的想法。然后借鉴、吸收他人算法中好的部分,改进自己的算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7-17 15: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