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WORD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1:06:45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检测 第  课时(总第 18 课时)
学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导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师发试卷,并说明注意地方。        学生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分数的再认识 第 1 课时(总第 19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分数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4
师:认识这个分数吗?你还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你对分数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你能用一张图来表示出14 吗?
2、比较
师出示两个长方形
师:这两位同学表示的14 正确吗?
师:你对这两个14 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两个14 所表示的14 大小会不一样的?
3、出示第1、2题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5、6题
2、第4题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生介绍自己对分数的认识。并说说自己对分数的存在的问题。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 反馈、校对。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让两位学生用两个长方形表示出14 。全班进行反馈。
生进行观察,并说说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
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校对。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1:06:49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分饼 第 1 课时(总第 20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        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分数的知识。师板书:分数
二、探究新知
1、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
师:你了解分数的哪些知识?
师出示一些分数
师:你能将这些分一分类吗?
师:真分数与假分数有什么特点?
2、举例
师:请写出5个真分数与假分数。
三、巩固新知
1、写出分母是7的5个真分数与假分数。
2、写出分子是7的5个真分数与假分数。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生口答说说自己对分数的意义。如果学生能说出真分数、假分数等知识。则学生自己说说对真分数、假分数的理解。如果学生不能提及到真分数、假分数则让学生进行分类。
生独立完成,并小组进行交流。全班进行反馈。生介绍自己的分类方法及依据。互相评价。
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分饼 第 1 课时(总第 21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理解带分数的意义;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2、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分数的研究。
二、探究新知
1、分饼
师:把5个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几个饼?你能用图来表示出来。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2、带分数
师:带分数有什么特点?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1题
2、用图表示带分数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生独立完成,并用图表示出来。并指名学生进行板演。互相进行评价、讲评。
生进行口答,并说说自己对带分数的理解。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校对。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用图来表示出一个带分数或假分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1:06:55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分数与除法 第 1 课时(总第 22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与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引入
师:创设分蛋糕的实际情境: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得到几块蛋糕?如果把2块蛋糕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呢?
师:你仔细观察分数与除法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1、分数与除法的联系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总结分数与除法的之间关系。
2、试一试
3、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出示试一试第2题
师:你能试一试吗?
反馈: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第2题
2、练一练第3、4题        生根据所提供的条件用分数、除法算式来表示。全班进行交流、反馈。
生仔细观察算式与分数,并介绍自己的想法。全班进行交流。并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口答。
学生独立尝试,并说说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遇到的问题。全班进行反馈。
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全班进行校对反馈。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校对、反馈。
[板书设计]
分 数 与 除 法
1÷2= ,7÷3= 。
被除数÷除数=



        教学反思:



课题 练习三 第 1 课时(总第 23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学情分析        学生在基本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互化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复习巩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再认识。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三。
二、基本练习。
1、整理
师:除法与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2、第1――4题
3、        第5题
4、第6题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校对。
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进行交流。
生用手式来表示,并说说自己的判断方法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1:07:01 | 只看该作者

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 1 课时(总第 24 课时)
学材分析        重点、难点: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与商不变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创设情境。
师:孙悟空给小猴子分桃子,一只猴子说我要一半,这时孙悟空给了它这些桃子的二分之一,另一只小猴子说我要更多。孙悟空说好的,我就给你八分之四。这只小猴子也高兴地走了。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说一说自己对这故事的看法吗?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证明吗?
师:你能还能折出与这个分数相等的分数吗?
师板书这些分数
师:你仔细观察这些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看,从右往左看)
2、试一试
师:你能写出这样的一组分数吗?
三、巩固新知
1、试一试
2、练一练1――3
3、第4题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学生听故事,并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并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全班互相评价。
生仔细观察分数,并说说自己的看法,并用自己的话来表示自己发现的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生独立尝试练习,全班进行反馈、校对。
并说说自己的写法。
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写法。
生口答。
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找最大公因数 第 1 课时(总第 25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学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因数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找最大公因数
出示16和24
师:你能找到既是16又是24的因数吗?
师:你是怎么找的?
师下定义: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
2、第45页填一填
师:请你在自己的书上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3、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师:用这种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你认为简单吗?我们用短除法来找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讲授:短除法
4、用短除法找最大公因数
师出示:18和30
        36和42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1、2
2、练一练第5题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校对。
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全班进行反馈、校对。
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并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全班进行校对。
生独立完成,校对、反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1:07:06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找最大公因数 第 2 课时(总第 26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互质关系、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找一般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探索互质关系、倍数关系的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学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复习导入
1、出示:20和30   30和45
师:你能用短除法找出这两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2、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找最大公因数。
二、探究新知
1、倍数关系两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出示30和6    28和7
师:从这两个数学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小数。
2、互质关系两数的最大公因数
师出示5和8   11和12
师: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我们就说这是互质数。
师:从这两个数学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互质关系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三、巩固新知
1、出示:练一练第4题
2、练一练第2题。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全班进行反馈、校对。
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全班进行校对、反馈讲评。
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全班进行校对、反馈讲评。
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约分 第 1 课时(总第 27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师:你找到与24 相等的分数吗?
师:你根据什么来找大小相同的分数?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624
师:你能找到与这个分数大小一样的分数吗?只能把分子、分母缩小。
师根据学生的进行板书
2、介绍约分的格式
师: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用另外一种形式表示出来。
师直接在黑板上进行约分。
3、出示2432
师: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
4、介绍最简分数
师:不能再约分的分数,我们叫最简分数。你能写出5个最简分数吗?
三、巩固新知
1、试一试
2、练一练第1题
3、比较分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全班进行讲评。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讲评。


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全班进行讲评。
学生用手式进行表示。并说说自己思考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1:07:10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练习四 第 1 课时(总第 28 课时)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约分、找最大公因数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约分、找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练习找公因数,巩固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
2、练习约分,综合运用分数的意义、约分等知识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练习四。
二、基本练习
1、整理知识
师:请仔细复习从第43页到48页,在这几天中,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练一练第1题
3、第2题
第3――5题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生独立整理所知识,并说说自己对这些知识的问题。全班进行反馈,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校对。
生进行小组比赛,全班进行校对、反馈。
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讲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整理复习 第 1 课时(总第 29 课时)
学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倍数、因数;图形面积计算、分数等数学知识。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复习本单元学习的知识。
二、基本练习
1、整理知识
师:在这一单元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2、复习2、3、5的倍数特征。
师:2、3、5的倍数有什么征吗?你能举出这样的几个数吗?
3、找因数与倍数
师出示12
师:请找出12的全部因数与100以内12的所有倍数。
4、找质数与合数
师出示一些数
5、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师:你能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何收获?       
学生自习书本,并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全班进行反馈,并互相补充。学生根据所整理的知识,并说说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举出相应的例子。全班进行讨论。
学生进行回答。并举例说明。全班进行判断。
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全班进行反馈、校对。并说说自己找因数的方法。
学生进行回答。全班进行校对、反馈。
生进行口答,并说说面积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01:07:15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检测 第  课时(总第 30 课时)
学材分析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导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师发试卷,并说明注意地方。                学生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找最小公倍数 第 1 课时(总第 31 课时)
学材分析        重难点: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运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导学策略        观察法、导练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有关倍数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找最小公倍数
出示16和24
师:你能找到既是16又是24的倍数吗?
师:你是怎么找的?
师下定义: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
2、第45页填一填
师:请你在自己的书上找出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
3、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师:用这种方法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你认为简单吗?我们用短除法来找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讲授:短除法

4、用短除法找最小公倍数
师出示:18和30
        36和42

三、巩固新知
1、练一练1、2

2、练一练第5题
四、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何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反馈、校对。
生介绍自己的方法。
全班进行反馈、校对。
指名学生进行板演,并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全班进行校对。
生独立完成,校对、反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21: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