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案合集WORD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0:58:28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节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其国际单位.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并动手操作这些测量工具,提高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勇于探索科学实践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多种途径.
难点:怎样进行时间和长度的准确测量.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直接测量速度的工具?由v=s/t,要测量物体的速度,必须要测量什么?
学生大胆举例,大胆回答。
新课教学
一、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观察沙漏的演示实验后提出问题:沙漏除了观赏外,还能有其他的作用吗?
学生细心观察,大胆讨论、积极回答。
阅读课文并根据生活经验列举出测量时间的工具。
根据所列举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古代人和现代人所使用的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变化及方法上的差异。
教师归纳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通过分组实验,熟练地掌握秒表的使用。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秒”的由来。
二、长度的测量
学生阅读课文后,老师边提问边归纳长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让学生列举测量长度的工具。
    播放多媒体录像,引导学生认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结构原理和精确性。
提问:在测量长度的工具中,哪些精确度高?
引出误差的概念和产生原因及怎样减少误差。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一、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是s
  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
二、长度的国际单位:米,符号是m
  常用单位:千米(kin)、分米(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1 m=10-9 km=10 dm=102cm=103 mm=106μm=109 nm








第四节 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能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
    ●能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情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新课教学
一、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我们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力的三要素
    (1)力的方向.
    请学生举例说明力的方向对产生效果的影响.
    (2)力的大小.
    请同学举例说明力的大小对产生效果的影响.
    (3)力的作用点.
    说明:力的作用点肯定在受力物体上.举例说明各种力的作用点.如推、拉、提、压、托等作用的作用点.
    设问:为什么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呢?
    (4)“三要素”的含义.
    ①力的作用效果由三个要素决定.
    ②只要谈力,必须谈力的三要素.
③两个力,只有他们的三个要素都分别相同,才能说这两个力完全相同.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休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1. 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 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小    结: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力的作用效果
一、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静止---运动
运动---静止
        速度、方向
二、力的单位:牛顿(N)
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0:58:3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节 物体的惯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知道惯性的概念.
    ●知道二力平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进行新课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疑问。
2.演示实验:


       (1)毛巾表面        (2)棉布表面           (3)木板表面
现象:(1)小车受到阻力大,运动时间短,路程短;
     (2)小车受到阻力较小,运动时间长点,路程远点;
     (3)小车受到阻力最小,运动时间较长,路程较远。
3.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下去?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
二、物体的惯性
1.惯性
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可以说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现象
【演示1】图9-2,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解释:叠在一起的棋子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面棋子落在正下方。
【演示2】惯性小球实验,解释:木片被弹出去之前,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由于有惯性,还应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落在原处。
——解释惯性现象的要领:①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运动或静止)②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③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或静止)状态。④所以……。
【演示3】刹车时的惯性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
教师: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
【演示4】汽车起动发生的惯生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
  教师: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
三、二力平衡
1.演示:实验
(1)        F1≠F2时,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这两力不平衡。
(2)        F1=F2时,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这两力也不平衡。
(3)        F1=F2时,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这两力也不平衡。
(4)        F1=F2时,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这两力就平衡了。
总结: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记忆:“一物二力三要点”)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举例并说明:静止的电灯,放在桌面上的书本,在平直道路是做匀速运动的汽车,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小    结:

板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0:58:38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节  重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及航天资料片探究万有引力的存在.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观看航天资料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及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地球上,一切物体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体受到了地球的吸引。如:河里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苹果落地等。
新课教学
1.重力的产生
    教师:地球对地面附近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体。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椰子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2.重力的方向
    教师:重力是一种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自由落向地面时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来检查房屋的墙壁是否竖直。我们常看到建筑工人用一根重垂线检查墙壁就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个道理。测绘人员用的水平仪下悬着重垂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来测定仪器是否水平。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采用这类方法检查家中的电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3.重力的大小
    (1).实验:两个钩码的大小、形状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们的质量都是50克。我们用弹簧秤测量它们的重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演示)
    这两个破码的重力都是0.5牛顿。质量相等的物体,它们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学生实验:用弹簧秤测量质量分别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体的重力,将测量结果填在课本的表格内。
    (学生操作)
    (3).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教师:从实验数据可知,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4).g的值
    实验数据中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大约是10牛/千克。精确的测量结果表明,重力和质量二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这个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计算,g可取10牛/千克。
      (5).G = mg
    如果用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那么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这个公式时,质量m用于克作单位,重力G用牛顿作单位,g=9.8牛/千克。
4.重心
教师: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粗细均匀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点;圆球的重心在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小    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重力
一、        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二、三要素:大小:G=mg
  方向:坚直向下
作用点: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在它的几何中心
三、应用:重垂线、水平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0:58:4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乐于制作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既是此节的重点,又是此节的难点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或接触到一些有趣的物体.它们在被挤压后,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但一旦撤消挤压,它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一些物体即使撤消挤压后,它们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样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用,找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形状?哪些物
体不能恢复原貌?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介绍弹性和塑性的概念,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新课教学
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使出的力多大,或一个物理受到多大的重力,怎样才能测出来呢?可不可以利用一个物体受到力变长,不受力能够恢复原来形状即弹性去制作出一种工具来测量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弹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表扬学生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完整的弹簧测力计还需要些什么?
学生制作简单的弹簧测力计(参考课本P47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内容.)并使用测力计.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并用此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积极回答.
启发并引导学生指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教师指出市场上用的各种测力计及秤都是利用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小    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弹力
1.弹性和塑性
2.弹力产生的条件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第三节  摩擦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羌
    ●知道摩擦力的利与弊.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跟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以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的分析,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通过对“磁悬浮列车”等科技成果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恒定拉力F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则与物体受到的拉力F相互平衡的力是------- (         )且主要是-------摩擦力
                              



新课教学
一、三种摩擦:滑动摩擦、静摩擦、滚动摩擦
a.滑动摩擦力:      (1)概念:

                     
                     (2)大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0:58:52 | 只看该作者

        (3)方向:
注意:1、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受到拉力大小无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
     2、只有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情况下,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根据两力平衡)
3、在水平情况下,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b.滚动摩擦力:(1)概念
              (2)滚动摩擦力大小远小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故可用滚动摩擦力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反之,则增大摩擦力。
C.静摩擦力:        (1)概念:


        (2)大小:


        (3)方向:



补充:如图当拉力逐渐增大过程中,物体保持静止,则物体受到静摩擦力,因为物体静止则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的两力平衡,所以在此过程中拉力F 始终等于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 。静摩擦力随着拉力F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拉力增大到一定值,物体就要开始运动。当物体将要运动而还没运动时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称为最大静摩擦力,且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相同条件下的滑动摩擦力。
二、有益摩擦、有害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1、增加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车轮胎、各种旋钮表面都有花纹。
              2、增大压力。如:电动机的皮带拉得很紧,以便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防止皮带打滑。
减小有害摩擦:1、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轴承
              2、减小表面粗糙程度:加润滑油
练习:
下列几种摩擦各属于何种摩擦:
用钢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
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
手握瓶口,瓶静止在手中,手与瓶之间的摩擦
自行车在地面上行驶时,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若刹车时,车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手推着桌子前进,桌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小    结: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摩擦力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第四节  杠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
    ●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杠杆的构造(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
难点:会画出杠杆的力臂;能区分各种常见杠杆的类型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棍,我就能搬动地球”你知道这句话中的道理吗?在这句话中“一个立足点,一根长棍”指的是什么呢?对,这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杠杆。
新课教学
一、杠杆定义
同学们请看:(教师演示)
我们来模拟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怎样用一支棍撬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粉笔盒)
师:在模拟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过程中这支硬棒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象这样的一支硬棒叫杠杆。(板书定义)
同学们能否利用手边的刻度尺来做一个杠杆撬起你的书本呢?(学生实验)
师:你能举出几种在日常生活当中见过的杠杆吗?(学生举例)
出示投影片:起子、铡刀、羊角锤、抽水机柄、剪甲刀等。教师指出,这些都是杠杆,然后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一支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并非一定是直的。
二、杠杆的五个要素:
师:其实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利用杠杆了(看图13-1),那么他们利用杠杆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答,省力)对,我们利用杠杆时一般都是为了省力,那么杠杆为什么省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几个有关于杠杆的名词。我们以刚才的撬棍为例来学习这几个名词,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可以把这个图画出来。(教师示范讲授)
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用红笔标出)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注意:动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是杠杆,动力作用点在杠杆上。(教师演示)
3、        阻力:阻止杠杆转动的力。(F2)
同样,阻力也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受力物体同样是杠杆,阻力作用点也在杠杆上。(教师演示)
4、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动力作用线的定义在课本的下面(学生阅读)
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如何才能画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教师演示)
我们把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
5、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那么如何画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呢?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不够长怎么办?(教师演示)
师:我们把这五个要素叫做杠杆的五要素。现在我们来练习画一个(出示投影)
三、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学习完了杠杆的五个要素后,我们来通过实验研究一下杠杆为什么能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首先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下课本第五自然段,找出我们这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学生阅读并找学生说出)
师:我们通常是在杠杆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况下使用杠杆的,所谓的平衡指的是杠杆在水平位置上静止,或匀速转动。在我们这个实验中的第一步应该把杠杆在水平位置上调平,为什么这样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解释原因)。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找学生起来说做法,教师演示)
师:那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否再去调节杠杆的平衡呢?(学生回答)
实验的第二、第三步应该怎么办,请同学们继续看书。
师: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做几次?我们用什么来当动力和阻力?为了统一一下标准,我们把支点右边的钩码当动力,支点左边的钩码当阻力。在这三次实验中同学们可任意的取三次值,让杠杆达到平衡。我们前后位每四人一组,每组出一名同学负责随时记录数据。好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课本上的实验步骤开始做实验。(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找一组的实验数据投影,并分析数据。
师:在这三次实验中,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个规律来?(请学生回答)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研究的杠杆平衡条件。(板书)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如果用字母表示的话这个公式可以写成:F1l1=F2l2
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这个关系式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F1/F2=l2/l1也就是说,当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时候,我们使用杠杆所用的动力是与动力臂成反比的,动力臂越大,所用的力就越小,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可以用较小的力产生较大的力了。
小    结:在这一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那些知识,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杠杆
一.什么是杠杆?
1. 一根硬棒,在力有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2.  杠杆中的几个名词。
(1)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2)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动或F1)
(3)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阻或F2)
(4) 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动或L1)
(5) 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阻或L2)。
二.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  L1 = F2 × L2
   阻力F2、阻力臂 L2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反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0:58:58 | 只看该作者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         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解读课本图13.1—1、13.1—2,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
    ●解读课本图13.1—4、13.1—5、13.1—6的内容,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了解改变压强大小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引出课题。
新课教学
⒈压力
①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同时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各画一图。同学们作图时,教师来回巡视,了解学生作图中的错误。
    ②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让同学们思考后举手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启发学生回答出:压力作用在接触面上,压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③教师归纳总结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④以按图钉为例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让同学们想一想:在相同的压力的情况下,不同的接触面积,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样呢?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接着演示图10-3的压强小桌的实验。介绍实验器材和步骤。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再把小桌腿朝上放在泡沫塑料上,再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比较两次实验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浅。从而得出:在相同的压力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因此,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系,还跟受力面积有关系。所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就需要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由此引出压强。
⒉压强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②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并由此引出压强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单位共同组成的。
③单位:牛顿/米2 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压强单位除了帕斯卡外,还有千帕(KPa)、兆帕(MPa)。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MPa=103KPa=106Pa=106N/m2。
④课堂练习:单位换算
⒈ 1.56MPa =          =        Pa;⒉ 78000 Pa =        =       KPa
⑤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以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 Pa的含义是:1米2的地面受到的压力约1.5×104牛顿。
⒊例题(题目略)
边讲述边板演解题过程,给学生利用压强公式解题的示范。讲完后,一定要特别交待在解题时面积的单位一定要换算成平方米,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
课堂练习2:
⒋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
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会被压坏。举例说明:如砖能承受的压强大约是5×106帕,混凝土是(5—50)×106帕等等。
为了不压坏物体,使物体受到的压强小于物体能承受压强,因此人们就想方设法减小物体受到的压强。根据压强的公式可知: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接着让学生读图3-6和3-7,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然后,观看“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的录象,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⒌根据上一课的作业中的“想想议议”制作一小课件,让学生观看来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小  结:
⒈压力,压力不是重力。⒉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
⒊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压强

一、压力
⒈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⒉方向:垂直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⒊作用点:受力物体表面的接触面的中心。
⒋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二、压强
⒈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⒉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⒊公式:
⒋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
⒌例题(略)
三、减小或增大压强
⒈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
⒉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00:59:0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理解船闸的工作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探究实验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学会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模型.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问题的提出: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本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新课教学
1.液体的压强
  (1)演示实验:有一两端开口的玻璃圆筒,下端扎有橡皮膜,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
将少量红色的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红色的水倒入玻璃圆筒,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
问:橡皮膜向下凸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水对侧壁有无压强?演示:把水倒入侧壁在不同深度开有三个小孔的圆筒,观察水是否会从小孔流出,能流出说明什么问题?
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对阻碍它的器壁是否也具有压强?
讲述: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阻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2.学生分组实验:
  (1)讲述设问: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这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自己来研究,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介绍压强计:介绍时,用手指轻轻按一按侧壁(不宜重接,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口),请同学们观察压强计U形管中两管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压强也越大.
教师示范一遍.
  (3)讲述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是否有压强?让学生把橡皮膜放入溶液中,看看在各个方向,各个深度是否会有压强?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是有压强的.
教师提问:
1.人们在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当水深逐渐没及胸部时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让学生回忆亲身的感受体会液体内部的压强.
2.当洪峰来临,大江大河的水位迅速上涨超过警戒水位时,为什么有可能发生决堤的事故?
(4)猜想: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可能猜想出有各种因素.
(5)教师问:怎样一个一个因素来验证会影响液体内部的压强呢?
引导学生使用以前用过的控制变量法.
引导学生设计:先测在同一深度、同一种溶液中不同方向的压强,再探测在不同深度、同一种溶液,同一方向的压强,最后还先探测在同一深度、不同种溶液中不同方向的压强.
(6)教师讲述:这么多步骤在实验前应该设计一些科学的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先让学生自行设计,投影设计合理的表格,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并展示事先准备好的表格给没有能设计的学生参考.
教师指出:为了节省时间,一部份同学用水做,另一部分同学用盐水.
  (7)学生分组讨论并实验.实验中,教师注意指导、检查,着重检查橡皮膜所朝的方向、记录数据和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错误的结论.
  (8)实验完后,请同学们对实验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规律?分别请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一组同学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并归纳自己从实验中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
(9)教师表扬同学们认真做实验的情况,鼓励同学们对问题的研究精神,然后教师再把刚才讨论所得的结论简述一遍,分别把各点结论进行板书.
连通器
2.连通器
(1)连通器的定义
问:展示图片问:这些装置形状、大小不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引导学生回答出: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板书连通器的定义)
(2)连通器的规律
设问:连通器内盛有液体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水面的高低关系后演示: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1.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4.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5.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原理: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3)连通器液体相平的原因
(4)应用
6.船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4 21: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