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34|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23:1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课落日的幻觉
  
作者及工作单位 凤翔县竞存中学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了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作者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了人们眼中美丽的落日,其实是一种幻觉。学习本文的目的是启发学生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
学情分析
说明文重在理解说明顺序,一说明顺序为起契,搞清落日幻觉产生的原因,同时把握文章的说明方法和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找出落日时的幻觉,但对幻觉产生的原因分析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老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点拨。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光学知识,让学生能够说出落日幻觉的科学依据。
2.整体感知课文,能够筛选相关的信息,培养默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落日各种幻觉产生的原因。
2.品析文章语言的生动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23:19: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9-16 23:19 编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二、
检查反馈



三、
提出问题



四、
师生探索
解决问题



五.小结

晋代李密的《陈情表》中写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自古以来,夕阳总涂抹着悲情的色彩,让人叹惋,让人感伤,但你们有没有想过面对夕阳,发出伤感是多余的,因为那是我们眼睛一厢情愿的幻觉,幻觉的科学之谜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黄天祥的说明文《落日的幻觉》。
1.激情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和作者
检查导读单完成情况(介绍了落日的幻觉这类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提出问题:


1.文章的层次是怎样的?2.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表格。

点拨:
1.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日落时的各种幻觉及产生的原因。






总结归纳本课时知识点

产生联想,进入学习情境。











1.各小组长汇报本组完成情况
2.学生纠错





各小组积极讨论,准备展示讨论结果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学生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



  产生联想,进入学习情境。













检查预习情况










问题引领课文






经历探索过程


学习总结、提炼,培养能力。

板书设计

20落日的幻觉
一、赞叹,描述日落现象。
二、阐述各种日落现象的科学原理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评价方案:由小组长、学术助理和语文老师课堂评价三部分共同组成。其中小组长的评价占35℅,学术助理的评价占35℅,老师的评价占30℅。小组长的评价主要依据课堂活动与小组活动过程中各组成员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踊跃发言,是否体现出自己学习主人的地位,而不能一味被动学习;学术助理针对本节每个同学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发挥、展示来评价;老师需要全盘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历练,品质的提升等诸多方面。学术助理与小组长评价的比值高于教师,是为了更好体现学生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16 23:19:3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落日的各种幻觉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理解并认识落日幻觉,增强学生对于自然现象的准确理解与合理认识。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与贮备,整节课教学过程严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较好,教学效果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8:40:44 | 只看该作者
教后记  《落日的幻觉》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先描写日落时的各种景象,再逐一作出科学解释,使人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得到要善于观察大自然并对大自然保持好奇心的启发。在讲授过程中,我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不足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说明文的语言一般都较平实,所以学生在阅读起来会感到枯燥乏味。这也是老师认为说明文不好讲的原因。我在备课之初就设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如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首先考虑的问题。让学生能投入的学习必先让他们想学,能对文章产生兴趣。既然文字本身并不能吸引学生那么只能从别的方面入手。所以在导入部分,我是抓住“幻觉”一词作为切入点,用一些在视觉上容易产生幻觉的图片给学生看,让他们首先感受一下“幻觉”是怎么样的。进而说出这种有趣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就如我们每天所见落日。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

二、明确说明文共性,寻找这篇说明文的个性  

  想学好一篇说明文,就必须有方法。阅读说明文应从何入手,先要给学生明确: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这四点是学习说明文必须掌握的,贯穿了一篇说明文的始终。这些说明文的共性问题,在上一个单元中就已经讲得足够详细了,而这篇文章在这方面的教学则是作为回顾复习、查缺补漏来处理。  

三、拓展迁移内容必不可少  

  说明文教学很容易就上成一堂物理课或者是生物课,而我认为语文课既然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那么,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以文悟道,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能一课一得,则是语文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在讲授课文的最后,我预设了一个课堂练笔环节。  

当然,在各位有经验的老师们的点拨之下,我的课还是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不足之处。  

一、因为紧张关系,导致讲解某些问题时语速稍微过快  

  虽然是之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对教学内容和顺序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可是站到讲台上还是会有一点儿的紧张,担心我所设置的环节不能按时完成,造成整堂课的缺失。所以在讲到一些回顾、再现知识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加快了语速。这样虽然可以争取到时间把后面的问题讲完,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是必须要谨记改正的。在课堂上,应该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接受状况,宁可慢一分把知识点讲透,也不可争一秒力求完美地完成预设的课堂。  

二、对说明方法的讲解时,没有详细地对个别学生回答时存在的问题作清晰的再讲解  

  在讲到这篇文章的说明方法时,我要求学生在文中寻找例子。当有个学生在回答时混淆了说明方法中的“举例子”和“引用”,当时我只是很简单地一句带过就算了,没有对这两种说明方法作一个详尽的区分,让具有同样疑惑的学生得到清晰的解答。事后想起来,当时应该抓住这个问题,做一个顺带的讲解,对说明方法中的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作区分,这样学生就能加深对说明方法的区分了。  

三、在学生的语言训练中,朗读的训练还要加强  

  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朗读自己写日出的文字时,由于所请的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使较为出彩的一个环节变得有些遗憾。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要对朗读作针对性的指导。  

四、在描写日落的环节中,如果抛砖引玉会更好  

  在描写日落的环节中,讲清楚写作要求,就让学生参考课文的第二段开始些。感觉学生会有点惘然,事后思考,如果在学生写作之前把自己的习作当作范文来读。不要考虑学生会否抄袭你文章中的某些语言,只要他能用的准确,就应该给予及时表扬。这样既可以给学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又可以勾起学生的创作灵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8:42:07 | 只看该作者
反思 本次《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我根据单元教学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情制定了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课堂的细节来突破重点难点。整个课堂设计有许多可取之处:

1、积极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乐趣,提升语文素养。

2、运用名师的教学经验,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我将课堂流程设计为三大板块。辩读文字板块,析读文意板块和品读文情板块,这种设计理念源自于我省名师余映潮。在课堂实施的许多重要环节如话题的设计,活动的编排、导语的铺垫、朗读的穿插等。有许多也是受余映潮老师的影响。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语文实践中去。

3、课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文言文教学特点。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逐层深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积累知识,体验情感,发现问题,这样既活跃了课堂,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长远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能力。

但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有部分不如人意的地方。

1、虽然安排了不同层次的读数活动,但因课堂容量大,文言文诵读积累本身比较枯燥,所以学生读书的激情不够,读得比较被动。

2、学生对课堂上设计的辩论、访谈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入,但组织纪律性不够好。多体现在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任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针对上述情况,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多种朗读竞赛,调动大家读书的兴致,让课堂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2、注重教学细节。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表述。又提高自己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使课堂充实活跃的同时井然有序。3、从长远看,我要继续向名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8:42:3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近”,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往往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把学生推向“一线”,任凭他们自由自主地去发挥创造,鼓励他们大胆想像,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求异创新的良好学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08:43:14 | 只看该作者
心得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是文言文中的名篇。既是文言文,那就不得不重视文言知识,可是也不能就把这作为根本任务,因为这样的一篇文章,如果肢离得太破碎,就会失去它本身的韵味与美感。所以教学中尽量整体去解读文本,就像特级教师王锦起老师那样实现与古人的时空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仅是孤立的文言字词。

    课上有了充分的读作为基础,那么品就有了着落。课上学生找到自己喜爱的优美佳句去品味。孩子们从桃源沿途的奇丽景色、桃源优美的环境、桃源人幸福的生活、桃源的见闻等方面,找到了关键的句子,又从各种角度去分析理解,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

    课上孩子们还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我意料之外的理解:

    生:桃花源处处都美,就是那个武陵渔人不美。

    生:呆在桃源,接受别人的“设酒杀鸡作食”,乐不思蜀。

    生:连续数日不去打渔,不忠于自己的事业,对家庭不负责,贪图享乐。

    生:在人家大吃大喝离开后,不仅不顾别人的叮嘱,竟然给太守打小报告,是个不守信用的人。

    生: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可见他是个攻于心计的人。

    呵呵,这样的课堂虽然有遗憾,但是我与孩子们都很快乐,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觉得收获还是很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3: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