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1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们的学校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7:4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章 家庭、学校和社区第2课:我们的学校      
作者及工作单位       贵港市小学思品二班           
                       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三六小学   覃志杰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本单元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家庭、学校、社区三个生活场景切入,以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为教学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2、知识体系:第一单元安排了三个主题,主题一,我爱我家;主题二,我的学校;主题三,我生活的社区。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1)、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2)、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3)、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4)、学习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5)、学习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3、教材地位与逻辑联系:承上启下;从前一课体会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到本课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感受校园的文化和历史,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到后一课了解都市型社区和乡村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体验社区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公用设施,尊敬社区中为人们服务的人,逐步体现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理解中,学会做人和做事。
4、核心功能与价值:对三年级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空间。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温情,具有文化氛围,学生喜欢在这里生活,能够体验到爱和尊严的地方,而不应该让他们觉得只是受教育、受约束的地方。因此,让学生了解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的环境,学校的文化氛围、发展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感受,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好的思想品德,也还有不足之处。这就使得他们多数人对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充满兴趣和期待。
2、学生前面学过《我爱我的家》,学会了感受家的温暖,学会了体会爱和感恩,为学习本课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创设了条件。
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2、教学难点: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7:45:44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2、通过访问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3、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4、导评:要求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等形式对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收集方法以及态度进行评价。(从优点、不足两方面进行)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2、通过访问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3、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4、导评:要求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等形式对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收集方法以及态度进行评价。
1、增强娱乐性,引发学生的兴趣。2、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学资源。
第二环节课堂导引
播放歌曲《校园中的喜悦》
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学生边听音乐边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
创设情境,过渡导入本课主题。
第三环节课堂导行
对照教材开展课堂活动
1、展示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我们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前我让大家搜集有关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你们搜集了吗?把它们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没有搞到图片的同学也可以用语言把你知道的学校活动说给大家听。(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如入队,文体活动,比赛,春游(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评价:老师对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收集方法以及态度进行评价。并适时地让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收集方法以及态度进行评价
                              
1)学生展示图片。没有图片的同学用语言把知道的学校活动说给大家听。
2)学生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3)对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收集方法以及态度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环节课堂导行
2、校园文化探秘1)请学生汇报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园文化(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3、让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4、老师对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收集方法以及态度进行评价。并适时地让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和同学收集方法以及态度进行评
1、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2、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3、互相进行评价。
学习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和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方法;学习多角度、多侧面分析和认识问题的方
第四环节课后导航
让学生注意观察体会学校生活中美好的地方,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在实践中成长

板书设计                  
我们的学校

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浓厚的校园文化       在关爱中发展

快乐成长的地方,播种希望的乐园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等形式对课堂和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评价。(说出优点、指出不足)                  
2、老师评价:对学生对课堂和课外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说出优点、指出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7:46:0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优点:
在这节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完成了《我们的学校》一课的学习。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我感受最深的体会就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采用研究型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学已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而是需要教师有“课堂教学+课外信息”的意识,重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型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本课,我采用的就是研究型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让学生好学,从而乐于学习。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共分四个环节,包括课前导入、课堂导引、课堂导行、课外导航四个步骤,体现了“四步教学法”,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具有递进性、层次性等特点;师生的活动指向清晰,结合紧密。注意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比如。充分关注学情,在各个环节中学生都有明确具体的、切合自身实际的学习任务。注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介等多种评介手段对各个学习环节进行评价。板书设计简介、规范,体现教学重点好难点,并且采用不同的颜色,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和巩固知识的认知规律。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幻灯片的制作显得有点简单;内容不够丰富;2、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更多的教学资源,来充实课堂。要注意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7 02: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