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1.创设情景,提出;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识; 3渗透文化,,激发情感; 4 延伸与应用; 5畅谈收获,全课结束。 | 1.讲龟鹤同游的故事,提出数学; 2。给学生时间,各小组去尝试寻找解决办法 给学生适当点拨; 3 师出示孙子算经中鸡兔同笼问题; 4 让学生完成练习—课后做一做; 5师引导总结。 | 1.学生积极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2 各小组合作,活动后汇报,交流:A 尝试与猜想。B 假设与探究。 3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后汇报; 4 学生分组或分组交流,后汇报; 5交流收获,总结方法。 | 1.引入课题,激起学生兴趣; 2 学生操作实践,形象的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3渗透古代数学思想,适时地进行思想教育,创设数学课堂文化氛围; 4 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 5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 |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一 列表法:1 逐一列表法 2 取中列表法 二 假设法 三列方程法 验证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面对实际问题时,存在思维障碍。 | ||||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富有情趣的古代著名数学问题很感兴趣。 2 从学习情况来看,对于“鸡兔同笼”的变式题很难让学生很快接受。所以,首先要努力使学生全身心参与,进入角色,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宽松的氛围下解决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用假设法解决问题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