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公开课等腰三角形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4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材分析
1.本小节内容安排在第十四章“轴对称”的第三节。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可以借助轴对称变换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特殊性质。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它是研究等边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这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2.本节重在呈现一个动手操作得出概念、观察实验得出性质、推理证明论证性质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既体会到一个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研究几何图形问题的全过程,又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在此之前已接触过等腰三角形,具有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轴对称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教学要突出“自主探究”的特点,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论证,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享受探求新知、获得新知的乐趣。
2.在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一些命题的证明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添加辅助线的问题,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另外,以前学生证明问题是习惯于找全等三角形,形成了依赖全等三角形的思维定势,对于可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问题,没有注意选择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数学思考: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时间、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4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11-1 10:46 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实践观察,认识等腰三角形








出示问题: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如教科书图12.3-1),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上述过程中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分别说出它的边、角名称。
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基础上画出图形,介绍腰、底、顶角、底角。



学生动手剪纸,观察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2】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出示问题
(1)活动1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把它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空:

相等的线段:

相等的角:

(2)你能猜一猜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
教师在学生的猜想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性质2.
本次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从轴对称的概念出发折纸判定:
(2)学生能否有规范清晰的数学语言说出自己的猜想;
(3)学生能否归纳全面;
(4)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




动手折纸,观察,完成填空





    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猜想





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的引导,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品质

【活动3】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
















出示问题
(1)性质1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

(3)如何证明?

教师纠正和补充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对称性寻找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板书证明过程

(4)受性质1证明的启发,你能证明性质2 吗?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语言的规范性;
(2)学生的应用意识,模仿能力;
(3)学生在活动中发发表个人见解的勇气。


学生分析性质1的条件和结论,并转换成数学符号



学生证明



学生模仿证明性质2
















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增强理性认识,体验性质的正确性,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





【活动4】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运用







出示问题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6°,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
(2)在△ABC中,AB=AC, ∠BAC=90°,AD是BC边上的高,则∠BAD=      ,BD =      。=

教师评判

(3)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教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角的关系,书写解答过程。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能否正确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2





学生讨论问题(3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巩固所学性质







【活动5
反馈练习


出示练习
(1)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36°,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3)如图,在△ABC中,AB=AD=DC,
∠BAD=26°,求∠B和∠C的度数。
教师指导,给出答案。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正确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学生是否注意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锐角;
(3)学生是否注意到可能的多种情况。






学生思考,练习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






【活动6】小结与作业: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科书习题12.3.1146题。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性质,归纳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教师应关注:
(1)等腰三角形学生的运用;
(2)辅助线的添加;
(3)学生在练习中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性质,说出收获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总结反思,通过课后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一、等腰三角形:腰、底边;顶角、底角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地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0:46:0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这节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教学设计中,改变了以全等三角形为切入点的做法,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证明,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突出应用意识。
本节课是我本学期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听课老师在评课中说到,本节课最大亮点就是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互动活跃,教师以学生为主,通过引导、指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中不足之处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没能主动参与到动手探究中来,学习主动性欠佳。课后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学习情况,尽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14: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