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二、自主探索 获取新知 三、拓展应用 巩固新知 四、小结提高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 课件出示: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我们继续探讨有关小数的知识。板书“小数的性质”。 1、研究小数的性质 (1)课件出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线段图。生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导入例1: ①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②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0.1米 = 0.10米 = 0.100米,你发现了什么? (4)拓展验证。 (5)(1)比较0.30和0.3的大小。请同桌之间拿出印好的大小完全相等的两个正方形,用你喜欢的颜色分别表示出0.30和0.3。 (6)同桌商量比较,汇报结论。 ①你为什么这样涂?(演示涂色过程) ②谁涂的面积大?0.30和.0.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7)你能把上面的研究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8)从“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哦,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这一句话中你认为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2、小数性质的应用 (1)学习例2: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2)学习例3:。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一、判断对错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3、4.50=4.5=4.500 ( ) 二、化简下面各数 0.40= 1.850= 0.080= 12.000= 三、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0.9= 30.04= 5.4= 14= 四、数字游戏、拓展升华:摆数游戏 1.出示5张卡片:“2”“5”“0”“0”和“•”并说明游戏要求: (1)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都能去掉. (2)用五张卡片摆一个数,这个数中的两个“0”一个能去掉,一个不能去掉。 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 1.学生完成复习题 2.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出课题 4.生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5.代表汇报 得出结论 6.同桌商量比较 得出结论 7.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8.学生阅读课本内容 9.生用手势判断 10.学生做习题 11.学生独自完成,然后展示成果,学生互评。 12.小组讨论、回报结果,生互评 13.学生自由畅谈 3.学生观察 汇报观察结果 | 本环节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对比,推导得出0.1米 、0.10米 、 0.100米的关系,从而发现规律。 由扶到放,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进行验证;让学生上实物投影上演示操作,直接把学生的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使反馈的学生面更广,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过程,直观形象,进一步验证了所发现的规律。 检验学生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理解是不是透沏。 学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化简和改写小数。 练习的设计注意了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更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 密切关系,并且感受到小数的性质在生活中的 应用,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学生只有用心来折射知识,才证明知识在学生心中扎根,根据这一理念,我让学生用心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旨在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己本节课的价值。 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背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为建构新的认知打开切入口,同时引导学生针对生活化的问题情景作出数学的猜想,以此猜想引领全课。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 ||||
小数的性质 比较0.1米与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 添上 “O” 0.1米 = 0.10米 = 0.100米 小数的大小不变 末尾 去掉 “O” | ||||
|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www.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