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yw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文字知识与小学语文教学

[复制链接]
7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运用句子修辞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句式特点



聂在富



从句子修辞的角度看,句子有各种组织方式和各种不同的句式。从组织方式看,有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与变式句;从句式来看,有肯定句和否定句、主动句和被动句以及陈述和疑问等句式。采取句子变换比较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句子形式的表达作用。例如:



①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课文原句,变式、反问句)



②这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我们不会忘记。(变式、陈述句)



③我们怎么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常式、反问句)



④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常式、陈述句)



例句①是课文原句(《再见了,亲人》),从语序看,是宾语前置的变式句,从语气看是反问句。采用宾语前置的句式是为了突出“情谊”,采用反问句的句式是为了把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例句②和③分别改变了反问和宾语前置的句式,例句④把两种句式都改变了,表达效果都不如例句①。通过比较辨析,学生可以认识到:选择什么样的句子形式,是由内容表达的需要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变式句、反问句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在句子教学中运用修辞知识,经常把分析、比较、讲解以及朗读指导结合在一起综合运用,朗读指导尤其重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恰当地运用重音、停顿等技巧,可以体现出各种句式和各种修辞格的特点,长句的贯通、短句的明快、反问句的强烈语气、排比句的酣畅气势,都可以通过朗读中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表达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运用语汇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用词精当



聂在富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用词确切的语言范例,教师应当运用语汇修辞的知识,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深入体会课文用词的贴切和精当,领悟用词需要精心选择、反复锤炼的道理。这类训练常用以下方法:



①词语添减法:如,“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灰雀》)“自言自语”,表现了列宁说话时的情态和复杂的内心活动:他可能知道灰雀的去处,又不想挑明而使孩子难堪,虽然是自己对自己说,却又想让男孩听到;“可惜”表达出列宁的惋惜之情。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效果就差了。



②词法替换法: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树木抽出新的枝条”一句,“抽出”可否换成“长出”“生出”?对比一下就可明白“抽出”用得贴切,既写出枝条长得快,又能使人产生直观形象的感觉。



③词法互换法: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中有“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调换一下位置就能看出,虽然三个词词义相近,但适用的语境还是有差异,不能调换。



通过词语替换,可以分辨出用词的异同,从而鉴别其优劣。如以下课例:《火烧云》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教学中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不用“红”字而用“烧”字。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在教师的启发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说兴致越高。最后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总结出四项答案:1.原句中已经有“红通通”一词,再用“红”就重复了;2.课题是《火烧云》,用“烧”字可以起到点题的作用;3.用了“烧”字能跟后面的“着了火”相照应;4.“红”表示色彩,是静态的,而“烧”表示动作,能给我们一种动感。



采用词语替换的方法体会用词的精当,即使在低年级也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有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教师:这里的“披着”换成“穿着”好不好?为什么?



学生:把“披着”换成“穿着”不好,因为青蛙雪白的肚皮是露在外面的,如果说“穿着”,雪白的肚皮就露不出来了。



教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同学们再看,我们把“鼓着”改成“长着”“瞪着”好不好?



学生甲:把“鼓着”改成“长着”“瞪着”也不好,因为青蛙的眼睛是凸出来的,改成“长着”就看不出来了。



学生乙:要是改成“瞪着”,就把青蛙写得太可怕了。



有的文章,作者用词造句匠心独运,即使是看似普通的词语用在具体有语境中都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可以领会其中的奥妙。如,课文《燕子》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句中为什么用“几痕”,而不用“几根”,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品味出来。



再如课文《鸬鹚》,对渔人赶鸬鹚捕鱼的情景,描写十分传神:



渔人只要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



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一个“抹”字,把渔人娴熟的动作刻画得十分形象,而一个“钻”字则把鸬鹚的乖巧表现得淋漓尽致。用“抓、挤、甩”三个动词描写渔人利用鸬鹚捕鱼的动作,特色非常鲜明。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上述课文时,从中找出用得好的动词,学生找出了“抹”、“钻”、“吞”、“挤”、“甩”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这些动词运用得准确精当,例如,“抹”与“划”相比,“抹”字更能表现渔人动作的轻盈和娴熟;“钻”与“跳” 相比,“钻”字更能表现鸬鹚捕鱼时头先入水悄然无声的特点。



深入钻研教材,可以发现训练的有效素材。《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在描写阮恒为小伙伴输血时用了“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四个意义相近的词语。如果教师备课时能体会到课文作者的匠心所在,就能抓住这个训练点,不然就会失掉一个很好的训练素材。



在教学中,学生发言往往会表现出词语选用上的困难,一时间不知道用哪个词语好,或出现明显的语言缺陷。这是正常现象,而且可能是好事,教师要因势利导,使之化解为随机训练的有利因素。据此开展的教学活动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成为发展学生语言的良好时机。如果处理得当,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是,也有教师总希望学生发言一说就准,准确无误,如果出现语言缺陷,要么听而不闻,要么担心影响自己的教学预设,表现得很不耐烦。这样就可能失掉教学良机,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



有这样一位教师,执教《军神》时,提问学生:“了解了刘伯承将军的事迹后,你想对他说什么?”



学生:“刘伯承将军,你真……坚……坚……”教师不等学生说完,便不耐烦地插话:“你‘坚’什么‘坚’?” 学生只好仓促结束:“……坚固。”



其实,这个学生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如果教师懂得尊重学生、耐心等待,他完全可以说出“刘伯承将军,你真坚强”这样的话。即使真的说不出,教师也可以启发其他学生来订正。如,“你知道这个同学想说什么吗?”“他为什么一时说不上来?对!他在选择用词呢。”“好!我们大家来替他找一找吧。”学生肯定会找出“坚强”“顽强”“刚强”等词语。



教师还可以因势利导来扩展学生的思路、丰富学生的语言:“刚才,这位同学是用‘你真怎么样’来表达他对刘伯承将军的敬意,谁能换个说法?”



学生会说:“刘伯承将军,你有钢铁般的意志……”“刘伯承将军,你是一个铁打的硬汉子……”“刘伯承将军,你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这时教师可以小结:同样的意思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运用语音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音韵美



聂在富



现代汉语语音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音节结构以元音为核心,噪音少乐音多。汉语是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许多优美的散文和诗歌,巧妙运用语音修辞手段,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好的作品,从声音上说,总是念着上口,听着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段话,作者恰当地运用了短促的句式和“宽、窄、缓、急”四个单音节词,使音节匀称整齐,读着这样富于节奏的句子,似乎可以感受到小溪哗哗流淌,一路欢歌。再如“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朱自清《春》)这段话,作者利用声调的平仄变化,使语言抑扬顿挫,悦耳动听。音韵美同押韵有密切的关系。有些散文是用诗的语言来写的,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这两个句子,韵随意转,声音回环,表达了万众哀思的心声。对于运用了语音修辞手法的课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精心品味其音韵美。



优秀的作家写作,不仅讲究用词的准确、语句的通顺,也很注意音韵的悦耳动听。老舍先生写作时总是边写边小声读,口中念念有词,念给自己听,凡是耳朵通不过的,就马上修改。有一次,日本有家出版社要把他的文章《宝船》收入日本的课本。文中有个句子──“开船喽!”这家出版社的人问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啦”,而要用“喽”。老舍先生说:“‘喽’字是对大伙儿说的,喊‘开船喽!’是表示招呼大家;如果说‘开船啦!’便只是对一个人说的,是没有许多人在场的语气。”老舍先生在写“开船喽!”这句话时是读出声来体会过的,他的回答令人信服。还有一次,老舍先生在一个曲艺段子里写了两个句子:“二嫂正在炒豆腐,厨房里面喷喷香。”读出声来觉得“喷喷香”不好听,后来改成了“香喷喷的豆腐锅里炒,笑眯眯的二嫂在厨房。”听起来悦耳多了。



作家写文章讲究语音美,教师教文章也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语音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小学语文教学中修辞知识运用概述



聂在富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人们进行口语交际、写作时,都希望把话说得漂亮一些,表达效果好一些;即使阅读和听话,也希望能鉴赏别人话语或文章的表达技巧和艺术性。可见,人人需要修辞知识,人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修辞技巧,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必然包含着修辞知识和修辞技巧的成分。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觉运用修辞知识指导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感悟和欣赏教材,从中领悟修辞知识、学习表达的技巧。



修辞手段十分丰富。教师运用修辞知识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要在阅读中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会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精要有用的写作知识,学习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都包含着修辞教育的内容,在附录中列出修辞知识要点,更是直接提出了修辞教育的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修辞知识,总体上来说就是要以修辞知识为指导设计教学程序,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语言艺术,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其主要内容是:运用语音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课文音韵的和谐优美;运用语汇修辞知识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用词的贴切精当;运用句子修辞知识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句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运用篇章修辞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运用修辞格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课文的各种修辞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修辞知识指导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训练的意识,注意从教材中提取能够启发学生领会修辞技巧的实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运用语文知识指导教学有利于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



聂在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汉语、汉字较之其他语言文字有许多自身鲜明的特点,如汉字的表意性,汉语语音的优美、语汇的丰富、语法的简明以及修辞手段的多样等等。根据汉语及汉字的特点确定教学策略是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体现语文课程理念的重要条件。但是,不少教师不能运用语言知识正确理解教材体现的汉语、汉字的特点,不善于运用语言知识设计教学环节,而且经常对一些语言现象感到困惑,如,某字属于什么造字方法、什么结构,某句属于什么修辞方法,某段落内部存在什么逻辑关系。还有一些教师说“汉字真是太怪、太麻烦了”,甚至质问:“累”字为什么一定要有三个读音?“肥胖”的“胖”与“心宽体胖”的“胖”字形一样,意思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有pàng和pán两种读法?这些说法都表现了对汉语基本常识的缺乏。因此,对于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文字知识,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做些研究,如,拼音教学如何运用语音知识,识字教学如何运用汉字知识,阅读写作教学中如何运用语法、修辞、逻辑知识等问题需要做出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运用语文知识是形成教学闪光点的重要条件



聂在富



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展现出一个个精彩的场面,这些精彩的场面习惯上被称为教学闪光点。这些教学闪光点的形成有一共同特征,那就是自觉地运用语言文字知识指导教学实践。



李吉林在《桂林山水》的教学中运用语文知识指导教学的做法受到广泛赞誉。她从“山水”这个词扩展开去,从一个词到许多同类的词;再由词组成短语、成语;再把短语组成句子,并把陈述句改为感叹句,形成了完整的训练过程,展示了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紧密联系,充分开掘和利用了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语文教学资源。现将课堂实录择取片段如下:



教师: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我们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山水”这个词的意思还能用什么词来说?



学生:山河。



学生:河山。



学生:江山。



教师:这些词可以和哪些词搭配起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丽?



学生:山河秀丽。



学生:大好河山。



学生: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教师: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丽?



学生:祖国的山河很壮美。



教师:改成感叹句会吗?



学生:祖国的山河多么壮丽呀!(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45页。)



很明显,这个教学片段是在语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学生通过这个训练可以领悟到许多语言知识,诸如相近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词可以组成短语,短语组成句子,句子可以有多种形式。这样的训练,实现了语言学习与情感熏陶的完美结合。



于永正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处处体现着语文课程的特点。他让学生回答问题,一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为了训练语言,因此他不满足于回答得内容正确、语句通顺,还要求简洁、精练。请看他执教《新型玻璃》的一个片段:



教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



学生:一共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夹丝玻璃”,第三种是“变色玻璃”,第四种是“吸热玻璃”,第五种是“吃音玻璃”。



教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教师: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本课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教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吗?



  于老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在有关用词选句知识的指导下,使说话训练落到了实处。这个教学过程,既训练了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能力训练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717 页。)” 语文课需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训练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的指导。



1997年语文教学大讨论之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分析多,语言训练少”的倾向,为克服烦琐的内容分析的弊端,小语界提出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张。当时,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训练替代分析”,强调训练要致力于语文教学的“教育”和“发展”的目标。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张对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由于受某些教学理念的影响和自身能力的局限,把训练理解为单纯的抄抄写写、题海战术以及死记硬背。这些错误的做法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且严重败坏了“训练”的名声。



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很少使用了“训练”这个词,与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几十处提到“训练”形成鲜明对照。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极少提到“训练”,却处处体现着训练的要求。感悟、积累、运用都是训练的过程,具体地说,识字与写字要求中的“认识”“掌握”“学会”,阅读要求中的“朗读”“诵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中的“复述”“表达”等,哪一项能离得开训练?可是,有些人把语文教学的失误统统归咎于训练,发表许多贬低训练、反对训练的言论。于是,“训练”更加声名狼藉,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禁区,许多教师不敢再提语言文字训练。



正确理解“训练”和“语文训练”的含义至关重要。“训练”包括“训”和“练”两个方面,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训”,是教师的训导、辅导和启发诱导;“练”,是学生的反复操作,就语文来说,就是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语文训练是学生在教师训导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把所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叶圣陶先生说:“所谓训练,当然不只是教学生拿起书来读,提起笔来写,就算了事。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怎样写作才可以清楚畅达,表其情意,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57页。)。”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得多么好,无论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应当让学生“心知其故”,也就是说读写训练必须伴随着语言文字知识的训导。



张志公先生1994年在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座谈会上指出:“真见语文功底的是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能力训练离不开语文知识的指导。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的训导和辅导,表面上看是凭借教师生动精练的语言,但基础还是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例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某个重点章节完成某项训练,就必须运用语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等知识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5 02: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