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教读本: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余学红来玩,说到孩子的教育。她买了好几本书,都是写女生的,比如哈佛女孩,还有个北大状元,都是女孩。我们俩一聊,发现好多抛头露面的优秀少年都是女孩,比如作文得奖的、出版日记的、热心公益事业的、独自周游全国的……好多原本是男孩擅长的事,风头也被女孩抢了。在班上,女生也比男生受宠,因为女生更听话,更成熟,女生更符合老师和家长心目中好孩子的标准,女孩更像好孩子,所以女孩成了所有孩子的榜样。

但是男孩毕竟和女孩不同,男孩又需要怎样的榜样呢?我们如何用适合男孩的方式教育男孩?

细想之下,觉得男孩很可悲。现在的教育机构,无论幼儿园、中小学,还是各类课外培训班,都是女老师的地盘,男老师数量极少,形不成气候。家庭里主要也是母亲在管孩子。整个成长阶段,男孩一直在女性的包围之下,一直被女性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所左右,最后终于长大了,成人了,社会却要求他们像个男人,去战斗,去负起生活的重担。

环境会给每个人打上烙印。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不是基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而是随着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改变的。当别人认为你是重量级的人物时,他的态度谦卑,你就不知不觉气宇轩昂,而当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无足轻重,你自己要么畏缩,要么激愤,都难有大度雍容的感觉。

男孩从小受女性管制,头上不仅有女家长、女老师,甚至还有女同学。班上的“三好生”大多是女生,班干部也大多是女生,事实上形成了女生管男生的态势。男生天性贪玩,又普遍比女生晚熟,在班上不如女生听话、懂事,成绩不如女生,纪律不如女生,必然是听的表扬少,得的批评多,在老师那里不得势。这一切使得男生成了班上的“弱势群体”。

世界原本是阴阳和谐的,但在女性教育者占绝对优势的教育体系中,价值标准更倾向于女性,使得男生在竞争中常常处于劣势。这样一种状态下,男生会形成怎样的自我评价?他们的阳刚之气从何而来?他们的自尊、自强、自信又靠什么去形成?

男孩,他是未来的男人,如果我们希望男人更像男人,就必须从小开始塑造。

老师是不可选择的,家庭教育却可以改善。在家里我们可以多给孩子一些阳刚的东西,母亲就不要再唠唠叨叨了,不要过分溺爱,也不要过分严格,让他有机会自己决断,自己负责。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多一些社会生活,让孩子在与同伴、与社会的接触中,去锻炼自己的能力,去发展自己的男性气质。

此外,父亲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教育中。在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中,父亲是不可替代的,他象征着一种权威和价值标准,不仅给孩子安全感,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有父亲存在,这件事本身就是孩子力量的源泉,能和父亲在一起,无形中就受到了熏染,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父亲的重视,这使得亲情更温暖、更实在,也让他对自己有了更积极的评价。

男人和女人,性格不同,对世界的着眼点不同,行为的方式也不一样。让男孩接触父亲,就是接触男性的思维、男性的方式,就是在完善孩子的人格,让他更好地成为男人。

父亲们大多都很忙,但忙不是理由,只要心里真正重视,再忙也能抽出时间,多和孩子待一会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带鲁鲁游了清华,突然就没有神秘感了,突然就破了神话,也不再那么强烈地想要鲁鲁上个名校什么的了。我自己当年没有考上名校,内心始终有一种遗憾,有一个打不开的结。今天当我走在清华的校园里时,我感到自己并没有激动,也没有自卑,我对这里感到熟悉而平易,突然之间,那个死结就瓦解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没有绝对的尊卑,虽然我的起点不高,但经过这二十年的努力,我已经获得了自信,可以坦然地面对当年的偶像。所有的尊严其实都来自自己,心灵的力量并不完全和所谓的成就、地位有关。

我眼前的清华园里走着各色各样的人,和我平时周围的人没有两样,看着他们,突然感到人生是那样丰富,读书只是万千出路中的一条,何况在某一个学校读书,更只是人生无数种可能性中的一种。

上帝指给我们很多路,每一条都是好的。人之所以没有走到天堂,不是路不通,而是没有走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停电,教室里没有空调,天气又特别热,放学的时候,鲁鲁告诉我,有个同学中暑了,中途去厕所呕吐。

想想也是啊,这大热天,我们大人在家吹着空调,什么都不做,还热得心烦,孩子从一点半到五点,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却坐在那没有空调的房间里学英语,一学就是三个半小时。

鲁鲁还没放学,下一个班的孩子就已经来等着了,很多人手里提着一个口袋,装着面包、火腿肠之类。他们是从五点半到八点的,中途饿了,只有吃点这些。一个家长说,她以前是在楼下的饭店里先订好饭,等课间休息时就把孩子带下去吃。但是孩子也不好好吃,现在改成这些零食。

看着这些浑身汗透,提着个食品口袋,气喘吁吁赶来上课的孩子,你能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能说现在的孩子不能吃苦?!

孩子真是不容易啊,这大热的天。我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感受,真得感谢鲁鲁的好身体,壮实也是优势,在这样的重压下,顶住就是一切,身体是第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有人向我推荐说,网上有篇报道,一个曾经的黑道老大,改邪归正后,做起了挽救边缘青少年的工作。他的方法有点另类,除了感化瓦解外,还用黑社会的那一套,用金钱拉拢、意识控制和武力恐吓,还真让一些问题少年老老实实了。“所以,教育不光是要有你们强调的爱和尊重,有时候也要用武力,要用非常的手段,不要太书呆子气了!”他说。

爱和尊重就是书呆子气吗?我细看了那篇报道,这些方法虽然上不了大雅之堂,但确实行之有效。但行之有效的原因不是这些方法本身有多好,而是它使用的对象正好适合。因为它们所针对的并不是普通孩子,而是问题少年,是已经中了毒的人,十全大补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以毒攻毒。

治病总是要对症下药,同样一张方子,并不适合所有的病人。那些黑道之道,都是迫不得已,何况它们长久的功效还有待时间的验证。我们总说防患于未然,与其让孩子中了毒再去解毒,不如让孩子早预防,免中毒,正常地成长,正常地长大。

想来那些问题少年的家长,一定很苦恼,但这往往是自作自受。孩子之所以成了这样,家长要负主要责任。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前因后果,只不过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立刻显现出来,也不是很简单地显现,我们常常就看不清。

最重要的不是解毒,而是预防中毒。成长是不可逆的过程,等到问题出现再去解决,已经晚了。需要用“金钱拉拢、意识控制和武力恐吓”来解决的病根,说不定就同样是“金钱拉拢、意识控制和武力恐吓”所造成的,事情到了以毒攻毒的地步,说明已经中毒很深。

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还是要呵护,要理解,要给他们充分的尊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把好的东西从小根植在孩子心中,让它们成为习惯,成为天性,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孩子人品端正,家长也就用不着成天为矫正孩子的品行而烦恼了。

人身上一些基本的东西是必须从小树立的,根子歪了,一辈子都长不正。

从某种意义来说,孩子可能是上帝的礼物,也可能是上帝的惩罚,可能带给我们极大的幸福,也可能带给我们极大的痛苦,我们能得到什么,就看自己怎么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放学时问鲁鲁:“今天有没有考试?”他说:“没有。”

“什么考试都没有吗?”我又问了一句。他还是说没有,一脸的坦然,我相信是真的。

回家才翻到一张数学试卷,只有62分。我震惊了。

不是震惊于分数低,而是震惊于他的说谎,震惊于他那一脸的坦然。

什么时候他需要说谎了?无比的心痛。

这一段时间他考试都不太理想,我们有些着急,脸色也不太好看了。我想他是压力太大,昨天一个82分就听了我们半天教训,今天不仅没有长进,反而又退了20分,他怎么敢告诉我们呢?只有说谎。

孩子的说谎都是大人逼出来的。为了把这个谎说圆,他不得不装出一脸的坦然。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老师还要叫签字,到时候又怎么应付呢?可见这个谎包含着多么大的风险,多么大的难度,但是他都宁肯说谎,可见压力是多么的大。

人都有自卫的本能,当一件事的后果严重到不能承受的地步,他就只有选择逃避。道德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说谎更接近人的本性。

我们往往把诚实看成是品德问题,其实,诚实同时还是个能力问题。有能力承受,就可以坦白直言。当孩子还小时,他不可能对抗暴跳如雷的父母,只有等他长大了,比你更强了,才可以直面你的指责。但到了那时,通过说谎逃避压力也许已经成为习惯,他纵使敢于面对你,却不敢面对社会上比他更强的力量,说谎也许就真的成了一生的问题,让人鄙视又同情。

从某种角度来说,诚实并不全是诚实者的美德,说谎也并不全是说谎者的罪过,说谎的人是可怜的。诚实要由宽容造就,诚实是一朵娇嫩的花,不可能开放在高压之下。

我们总在说,现在的社会缺少真正的男子汉。但是男子汉是怎样炼成的呢?越是高压的地方、暴力的地方,越容易产生道德危机,越容易造就懦弱和虚伪。生存环境越是严酷,人就越是需要自保。

一个孩子说谎,内心常常是恐惧无助的,说谎恰恰证明了他的弱小。要让孩子敢于说真话,就不能让他面对不可承受的后果,相反还要让他得到奖励。只有说真话能得到好报,说真话成为一件合算的事,他才能真正习惯说真话。

什么时候孩子可以不必说谎了,可以真正掌握局面了,他才是自由的,强大的。

当一个人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做的事,我负责!”这就是力量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30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鲁鲁班上又丢东西了,这次丢的可不是小东西,是100块钱!这个学期,鲁鲁已经丢了三本书,都是在班上丢的,还有同学丢了计算器,不过比起100块钱来,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这仿佛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我小时候,也是三四年级,班上也是出了小偷。整个过程是这样,在一段时间内,班上总是丢东西,橡皮、铅笔之类。终于有一天,老师发现了破绽,就在课间操的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内,做操的同学一回来就发现东西丢了,不止一个同学的东西。而当时没去做课间操的只有一个女生,她好像是生病请假。于是就搜她书包,果然发现了赃物。又把她叫到办公室去问,她承认了,以前几次都是她偷的。虽然搜书包和问的过程都是在办公室进行的,事后老师在班上宣布已经破案,也没有点她的名,而且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不要歧视这个同学,人都会犯错误,改正了就是好同学。但这些话等于没说,同学们自有一套信息传递的方式,自有一套价值标准。班上所有人都知道了,小偷就是她,她就是小偷!不可能不歧视。很长一段时间,她被孤立了。在这之前,虽然她的成绩一般,但因为性格开朗,体育也好,还很会打架,所以在平时的游戏中很抢手,很多场合下,她还是一个核心人物。

一个人要赢得尊敬很难,但要获得鄙视却太容易了。出事后,她基本上就成了边缘人。课间大家都闹成一团,只有她郁郁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放学以后,我们也不叫她一起回家了。同学若有什么新奇玩意儿拿出来炫耀,若是有她在场,就会警惕地盯她一眼,把东西小心地收起来。她本来成绩就不好,现在更不好。第二个学期,她留级了。

此后她这个人似乎就蒸发了,不在一个班了,我们更是懒得关心。没再听说她偷东西,也没听说她打架,也不知道她成绩好不好。细想一下,这几十年中,就是以前的老邻居、老同学,似乎都从来没有提起过她,不知道她现在在干什么。

真是不值,就为了几块橡皮、几支铅笔!但是对于那时候的孩子来说,这几块橡皮、几支铅笔不也是像火种一样,点燃着心里的熊熊欲望吗?我也是曾经很羡慕别人的东西,甚至也产生过那样的念头。但是我终究克制住了,没有伸手。也许我那时候之所以没有犯错,并不是因为正直,而是害怕。人的成长被许多因素左右,就像化学反应,哪一种元素多一点、少一点,出来的结果就是两样。

一失足成千古恨,为什么要失那一足?是什么决定着人失足还是不失足?

这似乎是有规律性的,都是三四年级的孩子,都是些小玩意儿。也许这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强了,占有欲也强了,还有了一些手段和能力,而且竟然也有了胆量。但同时,理智还不发达,也没有牢固的道德观。这时候的班级越来越像个社会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开始显现。可怕的是,小偷小摸的得手,会增强自信,多次得手,胆量就会越来越大,本来就不牢固的道德观,可能就会往我们不希望的方向发育。事情如果不能止于萌芽状态,就很可能茁壮到不可收拾。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事,每一步都是关键的。同样的人,就在这每一步的差别上,渐渐分化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层。

令人叹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31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鲁鲁有个小朋友,他父亲是开公司的,经常出差,他母亲也很忙,有时也出差。父母都出差时,家里竟只留下他一人,他得自己上下学,自己睡觉,自己做作业,自己做饭……他说做饭很简单,就是煮饺子,按他妈妈交待的煮多长时间就行了。我问:“没人管你,你就可以整天玩游戏、看电视了?”他说不,做一会儿作业自己就睡了。他的成绩居然还不错,中等。作为一个十岁的孩子,真是不简单!

很感慨。咱们的孩子操碎了心,也不见得强多少,人家的孩子,撒手让他自己长,不也挺好吗?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明显比一般孩子强,社会知识也非常丰富,经常带同学出去玩,几乎全是他找地方,而且全是他埋单。

关于埋单这一点,鲁鲁说了一些情况,让我有些担忧。他的有钱在班上是出了名的,不少人盯着他的钱。他已经丢过很多次钱了,数额都不小,有一次他就亲眼看见一个同学把手伸到他书包里,他质问他干什么,那同学说:“没干什么,看一看。”事情也就过了。除了偷他的钱,还有不少人向他借钱、要钱,有的态度还很强硬。

他是中途转学来的,刚来时不认识同学,很可能正是因为用钱上的慷慨,让他结交了同学,改善了当时的处境,他就从中得到经验,认识到了钱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钱确实能发挥作用,但要适可而止,金钱并不能买来真正的友谊,更不能买到真正的尊重,反而容易诱发别人的贪婪和觊觎。现在他们还是小学生,相对来说还比较单纯,但随着年龄增长,同学也会分化,到了初中、高中,同学中什么人都有,现在就成为一些同学搞钱的目标,将来会怎样?

以前认为他总是随身带着很多钱,而且花钱如流水,肯定家里是大款,把钱不当钱。和他聊过后才知道,他带很多钱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太忙,有时候必须把几天的生活费都一次给他,让他自己料理,于是他身上就有了“巨款”。

我还没和他父母交流过,只是凭着对他有限的一点了解,给了他一些建议:即使父母一次给一大笔钱,也不要都带在身上,计划一下,带上够一天用的就行了;叫父母不要给你百元大钞,经常让人看到你出手就是一百一百的,容易让人对你有不好的想法,说不定还危及自己和家里的安全;最好是给十张十元的,你把它分别放在隐蔽的地方,用多少取多少;慷慨是好品质,但也要适度。

他是个不错的孩子,很有礼貌,也很有活力,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竞争力是很强的。但同时,也有一些正统教育所难于引导的因素,让他的未来有一些让人担忧之处。我发现,他现在就已经习惯消费了,经常和同学一道买零食,买游戏碟,到外面花钱玩游戏,不远的路程也打车……现在类似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事业有成,经济条件优越的父母,却不得不面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这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0 07: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