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3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年级第6课《北京的春节》小练笔——我怎样过春节小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1:5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张灯节彩,每家每户都灯火辉煌。这一天晚上,出门在外的亲戚朋友们都会欢聚一堂,一起吃团圆饭。大家有说有笑。按照我们这儿的习俗,今天晚上每个人都不能睡觉,个个都要守岁,家家灯火通宵。
    我们家乡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在正月初一的前晚上,也就是除夕那天,必须要把家里所有的垃圾全部清除干净,等到初一的时候,不能把垃圾扫出去,因为这一天再我们家乡被称为“财气节”。在这天,如果把垃圾扫出去,就等于把你的财气都扫走了。所以,我们在这天都要轻松许多,不用做家务。
   “爆竹两三声人间换岁,梅花四五点天下逢春。”这个年过的真是热闹非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1:55:46 | 只看该作者
片段(二)
   早晨,我透过窗帘,隐约地看见满天飞舞的雪花。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窗户。哇!好一个白色的世界。赏雪景、打雪仗、堆雪人,顿时这些想法涌上我的心头。但刺骨的寒风不得不让我多穿几件衣服,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们过年的气氛,反而让我们增加了一份乐趣。
   清晨,妈妈早早地起了床,赶做年菜。而我和弟弟去玩起了鞭炮大战。,为春节添上了一份色彩。现在,家家户户的门前不是挂起了灯笼,就是贴上了福字,这让春节也过得红红火火。
   除夕夜,最让人期待的是-----春节联欢晚会。在除夕夜时,有个习俗:年夜饭后,全家团聚守岁,又称“熬福”,睡得越晚,来年越有福。所以,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着春晚,真是其乐融融。“快要到十二点了”我兴奋地叫着。紧接着,从窗户外陆续传来了烟花声、鞭炮声。五、四、三、二、一,随着倒计时,2012已经向我们敞开了大门,让我们用新的步伐走向新的一天!让我们为万象更新的世界而喝彩!
   整夜,鞭炮声、烟花声响彻云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1:55:55 | 只看该作者
片段(三)
    我的春节是这样过的:有时会到亲戚家蹭饭,有时会在自己家里吃。桌上会摆上十二个菜盘,每个盘子都表示着一个月份,菜上还要放上胡萝卜丝,表示过年的红红火火。家家吃完饭,都会在前院放烟花。在门的正中央放上稻草,点上火,不管大人小孩都要从火上跳过去。等到晚上十二点,寺庙里会放起烟火,这可能是暗号,放完,每户人家都要让一两个人去寺庙里求平安,跪下来拜佛时在心里想着愿望,只要真心,传说愿望就会成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1:56:07 | 只看该作者
过年啦!我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鞭炮,跑到了楼下,把鞭炮放在空地上,鞭炮好像一条横躺的红龙。我拿起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我连掉在地上的打火机都顾不上捡,掉头就往回跑。“噼里啪啦......”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响了好久,周围的邻居听见了声音,都纷纷赶来凑热闹,我心里特别兴奋,觉得自己是“放炮小能手”。
过年啦,我们又长了一岁。过年真好,可以放鞭炮,有压岁钱,还有我又长了一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1:56:28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小练笔

海盐县行知小学  沈玲琴

《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腊八吃腊八粥”、“泡腊八蒜”;二十三“过小年──春节的彩排、吃糖”;“除夕放鞭炮、吃饺子,守岁”;初一“拜大年”;元宵节“办灯会、吃元宵”。这其中的一些环节与我们这儿是差不多,再加上学生们刚过完年,所以对于春节中的一些习俗也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课堂结束之时,我设计了小练笔,让学生动笔写写: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为了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整堂课上,我都注重让学生去讲,同桌讲、小组内说、全班内交流。因为我们班中还有一半是外来民工子女的,他们那儿的春节与我们这儿有些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说的同学侃侃而谈谈,听的同学津津有味。在学生说的时候,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稍稍点拨,好让他们能够把心中的材料表达出来。差不多把全班同学的兴趣都激发之后,便是写作的时候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都想在同学们面前说一说自家的春节是怎么过的,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一个施展的空间,先让他们写下来,然后再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算是打开了。在写的时候,教师从旁指导,适时教给一些写作的方法。因此,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便成形了。

如我班的班长,她是安慰的,她让我们了解到了那儿的春节特色:

每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是我最期盼的。在人们都和我们小孩一样,放了大假,在家里张罗着过年。我喜欢除夕,喜欢守岁,我觉得很有趣,可以和大家在一起玩到天亮。而且,除夕那晚最热闹,家家门口鞭炮直响。然后就是吃年饭了,那时我最兴奋,因为桌上有好多好吃的,只要我跟爸妈、姐姐说句祝福语,财源便到手了。吃饭也是有讲究的,鱼要留着,不能吃,代表着年年有余;还有……年,一段热闹的日子,来了又去了,去了还会再来的。

再如本地人中的何蝶怡:

过年了,大概印象最深的便是除夕了.一觉睡到大天亮,不睡到八九点不爬起来,起来后,确发现大人们早已不见了踪影,去哪儿了?哦,原来是买菜去了.抓了一把零用钱后,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东家走走,西家串串,这里逛逛,那里玩玩,等回到家后,口袋里的零用钱早已飞光了.而大人们也开始大扫除了.刷得锅碗”吹啦”响,擦得桌椅亮堂堂.刚于完家务,便又开始洗菜了.又忙乎了一阵,便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了.大伙儿围着圆桌坐下,倒完了酒,就开始吃了.大人们东侃西侃,我们则东吃西吃,等吃饱喝足之后,我们便去送祝福了.(其实就是要压岁钱)半夜,看了会儿电视就开始放鞭炮了,一派热闹的景象。凌晨,大家伙才安然入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1:56:52 | 只看该作者
除夕那天,我起了个大早,为的是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

    之所以叫除夕,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传说一种怪物——夕,在三十这天出来害人。后来,人们打算除掉夕。夕怕红,于是便贴春联、“福”字;夕怕“噼里啪啦”声,于是人们放鞭炮;人们为了除掉夕,便这一天不睡觉,也就是现在的“守岁”。

    一大早,我便出去贴春联、“福”字。“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春联中就透着喜庆,透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而且,“福”字要倒贴,寓意着“福‘到’了”。除夕,人们的欢喜心情便从这里开始。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放鞭炮。这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出了人们忙碌的一年的欢喜,响出了对又一个崭新春天的期盼。不知为什么,那鞭炮声一家比一家响,就像在比赛。我想,比的更多的是人们的欢喜吧。

    来到饭桌前,桌上的年夜菜五花八门,色、香、味俱全。那美味的饺子都让我流口水了。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饺子的馅儿中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人们喜欢在饺子馅儿中加上糖、花生等。据说,谁能吃到糖,新的一年会更加甜蜜呢!在我们家乡,还要吃长寿面,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吃,寓意着:人人长寿、美好。

    “10、9、8、7......”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时间的门槛前,迎接那辞旧迎新的一瞬间。随着倒计时,零点的钟声敲响了,在这一刹那,我们一齐跨越时间的门槛,迎接我们的,是又一个平安、幸福、快乐年!

     零点过后,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又响起来了......

     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高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3-2-17 11:57:14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小练笔

海盐县行知小学  沈玲琴

《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过春节的风俗。“腊八吃腊八粥”、“泡腊八蒜”;二十三“过小年──春节的彩排、吃糖”;“除夕放鞭炮、吃饺子,守岁”;初一“拜大年”;元宵节“办灯会、吃元宵”。这其中的一些环节与我们这儿是差不多,再加上学生们刚过完年,所以对于春节中的一些习俗也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在课堂结束之时,我设计了小练笔,让学生动笔写写: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为了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整堂课上,我都注重让学生去讲,同桌讲、小组内说、全班内交流。因为我们班中还有一半是外来民工子女的,他们那儿的春节与我们这儿有些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说的同学侃侃而谈谈,听的同学津津有味。在学生说的时候,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在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稍稍点拨,好让他们能够把心中的材料表达出来。差不多把全班同学的兴趣都激发之后,便是写作的时候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都想在同学们面前说一说自家的春节是怎么过的,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一个施展的空间,先让他们写下来,然后再交流。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算是打开了。在写的时候,教师从旁指导,适时教给一些写作的方法。因此,一篇篇精彩的文章便成形了。

如我班的班长,她是安慰的,她让我们了解到了那儿的春节特色:

每年,只有春节的时候才是我最期盼的。在人们都和我们小孩一样,放了大假,在家里张罗着过年。我喜欢除夕,喜欢守岁,我觉得很有趣,可以和大家在一起玩到天亮。而且,除夕那晚最热闹,家家门口鞭炮直响。然后就是吃年饭了,那时我最兴奋,因为桌上有好多好吃的,只要我跟爸妈、姐姐说句祝福语,财源便到手了。吃饭也是有讲究的,鱼要留着,不能吃,代表着年年有余;还有……年,一段热闹的日子,来了又去了,去了还会再来的。

再如本地人中的何蝶怡:

过年了,大概印象最深的便是除夕了.一觉睡到大天亮,不睡到八九点不爬起来,起来后,确发现大人们早已不见了踪影,去哪儿了?哦,原来是买菜去了.抓了一把零用钱后,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东家走走,西家串串,这里逛逛,那里玩玩,等回到家后,口袋里的零用钱早已飞光了.而大人们也开始大扫除了.刷得锅碗”吹啦”响,擦得桌椅亮堂堂.刚于完家务,便又开始洗菜了.又忙乎了一阵,便到了吃年夜饭的时间了.大伙儿围着圆桌坐下,倒完了酒,就开始吃了.大人们东侃西侃,我们则东吃西吃,等吃饱喝足之后,我们便去送祝福了.(其实就是要压岁钱)半夜,看了会儿电视就开始放鞭炮了,一派热闹的景象。凌晨,大家伙才安然入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6 20: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