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1:55:22 | 只看该作者

一、磁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
磁场、磁感线的含义。
知道磁场间的作用。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利用航海史引入磁场
我国在磁方面上取得的成就
进行新课:
1、磁现象:磁体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现象。
试验:47页图8.1-4甲示,结论
(1)磁极:磁体的两端,吸引能力最强的地方
南极(S极)
北极(N极)
试验:47页图8.1-4乙示,结论
2、磁场:
试验:把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
结果:小磁针都发生了偏转
(1)、结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对放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
试验:48页图8.1-6示
结果:小磁针的排列很有规律,一系列的曲线。
(2)、结论: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其方向有N极→S极)磁感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几种常见的磁感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1:55:27 | 只看该作者


练习:49页画磁感线
指南针为什么总指一个方向?
(3)、 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地磁场的N(北)极在地球南极,S(南)极在地球北极(有些偏差)。
3、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
试验证明:
生活中的磁化现象:
探究:磁化钢针
3、达标练习:课本后50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二、电生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
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     极,又叫     极,指北的一端叫     极,又叫     极。
2、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       __________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      ;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
进行新课:
1、电流的磁效应:
试验:53页图8.2-2示,结果
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1)试验:54页图8.2-4示
(对比条形磁体)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磁场相似。指出N极、S极
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
(2)试验:54页图8.2-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
结果:
结论:
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
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参考55页提示)
(3)安培定则: 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练习:判断一些通电螺线管的N、S极
3、达标练习:课本后50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1:55:31 | 只看该作者

三、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
(1)、作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结构: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再实物观察。
(3)、原理:对照结构图说明。
(4)、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
(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
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
(1)、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课本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1:55:35 | 只看该作者

三、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
(1)、作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结构: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再实物观察。
(3)、原理:对照结构图说明。
(4)、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
(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
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
(1)、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课本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1:55:39 | 只看该作者

四、电动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评讲上一节的物理套餐的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等效一磁体,把它放在另一磁场中,会不会发生作用?
进行新课: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实验:61页图8。4——1示
结果:
结论:(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实验:62页图8。4-2示
结果:转动(左右)
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学生探究:让线圈转动起来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动机)
3、电动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2)、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重点分析图8。4-5,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
(4)、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6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1:55:45 | 只看该作者

五、磁生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2、过程和方法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关系。
观察体验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探索奥秘的方法。
认识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初步具有创造意识。
重、难点:
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发电机模型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丹麦物理学家                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             有关。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3、直流电动机是由      、      、      、     组成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流周围有磁场,哪能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
进行新课: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66页图8。5——1示
结果:
次序        实 验 条 件        电流表指针反应
1
        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
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2
        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3        把单根导线换成匝树很多的线圈,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4
        维持上实验器材不变,使导线在磁场中沿不同方向运动。       
1、电磁感应:(法拉第实验)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总结)
条件:
(1)、电路闭合
(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利用这结论做成电动机)
2、发电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结构:转子、定子
(2)、原理:电磁感应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交流电(AC): 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分析清楚)
(4)、频率: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Hz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流频率是50Hz
3、达标练习:  
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             利用磁场产生           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2、导体在                     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是一种                    。产生的电流叫做                   。
3、电路中产生                                         ,叫交变电流。
4、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                     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                  。
5、发电机发电过程是        转化过程,是把       转化成          。
6、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6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01:55:50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信息的传递》单元计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章概述: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一个信息时代。有形的材料、能源是财富,无形的信息是财富的源泉。在工业化社会里,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而在信息化时代,通信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信息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学习、生产的重要元素。了解信息是如何传递的,信息技术的由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每个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公民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初中物理教材中,介绍“信息的传递”的内容是必需的,它体现了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初中生对通信的知识既有兴趣又有需求,所以我们有必要把信息传递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课程标准对这章的要求并不高,而涉及通信的知识又往往很难,所以我们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展开教材。“信息的传递”一章内容涵盖了人类通信发展的过程和跨度很大的通信技术。
教材首先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以组合图的方式展开,使同学们对通信的历史有个概括性的了解,也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数字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章简单地介绍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并说明了数字通信的优势。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但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教材通过演示实验示意性地说明电磁波是如何产生和如何传播的,并给出了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
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了广播和电视,教材通过方框图的形式简单地介绍了广播和电视的大致工作过程。本章还介绍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
课时安排:
1、现代顺风耳——电话
2、电磁波的海洋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精神,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培养合作精神。
重、难点:
电话的结构与原理。
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模拟信号。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电话机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进行新课:
1、电话的结构: 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
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
电话线:传递信号
2、电话交换机:
想想议议: 完成课本77页的问题
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
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
分析:占线的现象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3、达标练习:课本后79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1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