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论文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讨论学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08:3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文交流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讨论学习
福建省上杭县庐丰横岗小学 周继章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讨论活动是低年级教学中的主要形式,使课程目标在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讨论活动与行为实践中实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讨论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各抒己见的机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如何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笔者认为:



一、营造讨论的氛围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但最关键的要激活学生的讨论意识,营造良好的讨论民主氛围,要注意桌椅的安排,如马蹄形、丁字形、正方形等。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第一册《新年到了》(北师大版,下同)一课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新年愿望,为大家送祝福时,进行了全班大讨论,注意桌椅的编排,摆成大圆形,让学生在感觉上感到亲近,老师站在中央,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能面对面地看着其他人,以示相互尊重和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被人注视和倾听,每个人也有同样的机会去关注别人,入境生情,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讨论中。同时围成圆形来坐就像是一个强迫大家发言的装置,它使大家都获得发言的机会。



二、酝酿讨论的“温度”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如此。教育家布鲁纳也说过:“学习的最好方式是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应有的结论”。所以,学生在参与讨论前,应先独立思考所要讨论的问题,酝酿足够的“温度”,这体现出的是一种个人独立的单向静态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在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才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讨论,况且由于低年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低,对许多两难道德问题难以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评价,更应该让学生有个独立思考、冷静分析的时间。如上例这位教师在提出“说说自己的新年愿望,为大家送祝福”问题时,并不急于让学生合作讨论,而是先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让每个学生有了自己初步的想法后,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这样就保证了学生讨论的质量,促进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沟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



三、教给讨论的技能



低年级学生大多有爱表现的天性,因而他们往往急于表达而顾不上倾听同学的发言,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有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和插嘴,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他哪些方面讲得好,哪些方面不足,我应该怎样讲,如何补充会更好,学会倾听和表达是讨论学习的前提,同时要学会尊重,各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如有同学出现错误,不应取笑而应鼓励形成和谐读一读讨论氛围,彼此启发,互相促进,这也是作为一个学生必须形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调控讨论的过程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由于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浅显,原有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往往层次有别,有时还会在某个问题上争论不休,停滞不前,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解决问题,甚至有些还会出现一些“意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要适时应变,采用灵活的策略,调控好讨论的进程,变“不利”为“有利”,激发学生主体性,使讨论有效地进行。如一位教师在上第一册《新学期,你好》单元中的《寒假生活交流会》这一主题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要讨论的内容,说说自己在寒假里发生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学到什么本领,经过思考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自己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了解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发现问题,寻求典型,把从学生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及时进行分类整理成: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四个方面,接着将这些信息与学生进一步迁移展开讨论,及时调控讨论的时间、内容与进程,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这样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的满怀希望。



五、把握讨论的时机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不同其他学科的教学,它重在于明理、激情与导行,为此,教师就应该要善于抓住各个环节的关键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才能提高讨论的效果,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明理过程中产生意见分歧时展开讨论。如一位教师在教第三册《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单元中的《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一课,由于学校所在地是农村山区,当教师提出“我们生活的地方美不美”时,有的同学说:“我们的生活的地方很美,有山有水,家家住着新房子”等,可有的学生说:“我们生活的地方不美,因为家家户户养猪,猪屎猪尿到处都是,臭死人”,“溪水不干净,有些农民还把死猪死鸡鸭往溪里扔,我们都不敢去游泳了”等,一个说美,一个说不美,我们生活的地方到底美不美?为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双方都举例说说美与不美的地方来,帮助学生把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认识,从而让学生的理解上升到我们的生活的地方真美的理性认识上来。同时学生在争辩中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得到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培养。



在激情阶段中产生愤悱心态时展开讨论。如上例《寒假生活交流会》的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在寒假里发生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学到什么本领时,由于已过去的寒假是儿童上学后的第一个寒假,加之伴随着喜气洋洋的春节,学生在寒假生活有很多快乐、烦恼、忧伤,学到的本领,都很想把这些告诉同伴,于是产生“骨埂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呈现愤悱心情状态,正处于积极态势,思维活跃,此时组织他们展开讨论,非常有利于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激发起他们的道德情感,尽言自己的体会,进一步体验假期生活的丰富。



在指导行为中产生道德模糊时展开讨论。如教学第三册《保护水,节约水》一课,学生对水并不陌生,天天使用,但由于地处农村山区,学生家里大都引来山上的泉水,不花钱,要多少有多少,尽管使用,另外,书上也说大海全是水,为此,在这里对学生说保护水,节约水的道理,学生就产生道德认知上的迷惑,学生会想有必要节约水吗?此时,组织学生讨论,要让学生明白,一是别看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多,可是让能使人直接饮用的水却很少很少;二是山区的水虽然不花钱,但要懂得养成的是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好品质。通过讨论弄清保护水,节约水的重要性,对见到污染水资源、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能作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有加以劝阻,宣传节约水资源,能从我做起。



六、给予讨论的评价

 

在学生讨论活动中,教师应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轨迹,注重学生在讨论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所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珍惜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讨论过程中有创见的学生,充分肯定讨论的结果,即使有的学生的发言不可能都说到点子上,有时会出现一些幼稚甚至是错误的看法,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要用微笑面对孩子,以真诚唤起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只有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讨论才会热烈活动的,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强化学习成功感,让学生在自主讨论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评价、学会创新。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5 13: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