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谈在课程整合中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云南省砚山县第一小学 周其华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到底充当什么角色,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角色以及自身发展作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教师 内涵 地位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高度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动教育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验研究工作在各地中小学开展的如火如荼,上到发挥思想指导作用的学校校长,下到实际操作和具体实践的学科教师,都积极地参与到这样一场教育革命中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越来越好,教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越来越高,这不得不引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地位的思考: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到底充当什么角色,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层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我国已经开展将近十年了,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再加上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概念的不同理解,因此对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仍有分歧。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李克东在《数字化学习》中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在已有课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建构主义为主要学习理论基础,以创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为目标的,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而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样的一种教学理论。这种教学理论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正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应达到的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在第一阶段,信息技术作为展示、交流、个别辅导的工具;在第二阶段,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协作、研发的工具;在第三阶段,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会引起教育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架构的改革,从而完成整个教学的信息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及对学科教师的要求



  (一)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特点



  在中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进行到前两个阶段,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资源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和课外活动资源;作为展示工具,用于课堂上展示一些生活中无法接触或不方便接触的事物,用以突出形象感、体现具体性;作为协作、交流工具,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提供信息反馈,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为信息加工、研发工具,要求师生掌握一些教学软件的使用,用于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利用以及进行课件的开发与课程内容的研制。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学科教师的要求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学科教师具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



  ·理论知识方面:深刻理解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概念,熟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信息技术方面:熟练掌握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方面:能够设计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



  ·教学实施方面:在教学中,倡导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能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并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的效果。



  ·经验方面:有丰富的新课程标准实施体验。



  三、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走进校园,推动教育的发展。自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以来,各地区在中小学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进而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既担负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



  (一)信息技术课授课教师的角色



  1.根据大纲要求进行内容的选择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所以教育部并未做出统一规定,只是要求各地按照《指导纲要》的精神制定适合本地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编写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教材。



  这样,一方面增加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又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可以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信息技术教师编写教材时,应该遵循如下的原则: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以上的要求和原则设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2.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注意内容的衔接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各地没有统一的教材,所以很容易发生教学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这种不一致性的弊端特别体现在从小学升入初中,或是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讲授和内容衔接不上的问题。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合理选择,尽可能多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要避免让学生进行没有意义的重复学习,又要使学生所学内容连贯、充实。



  (二)课程整合中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



  信息技术教师可谓是学校信息技术的领头人,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中坚力量和核心力量。



  1.对学科教师的先期培训和定期培训



  虽然,一些中小学教师声称在职前曾经接受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育,但是,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对于网络查询、资料搜索、课件制作等操作都不能熟练完成,可见,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并不能够承担其在从教期间的教学重任。因此,有必要对刚上岗的教师进行先期的信息技术培训。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知识更新较快,只进行一次培训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发展,软、硬件设备的更新,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先学先用,进而对其他学科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



  2.组织学科教师进行优秀案例观摩和理论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要实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只进行理论上的讲授,学科一线教师很难理解,更难以转变成自己的能力,所以信息技术教师有必要提供丰富的优秀的整合案例,组织老师去观摩。在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中,让老师去和自己的教学比较,自己去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的改变。



  3.进行信息资料、课件素材搜集,创建资源库,进行学科网站开发



  由前所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源环境。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信息资料、课件素材搜集整理工作的重任,并根据学校的自身需求进行专门学科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进行适合本学校使用的资源库建设,以为教学提供信息资源环境。



  4.辅助学科教师完成授课所需的技术性操作



  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上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在其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时,信息技术教师就担负起技术指导的重任。他们将配合学科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优势,共同完成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任务。



  5.对某一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行系统教学设计的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组织结构



  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展得越好,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越显得重要。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参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最好结合某一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甚至可以兼一些课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将整合落到实处。这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能够在教坛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最根本的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7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四、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和能力的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信息技术教师也应与时俱进。有关专家人士的预测:信息技术教师不再仅仅是技术操作型人才,还要成为课程系统设计和教学问题诊断的专家。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时刻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学校也应该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以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不断完善:



  ·不断深入地进行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管理等;



  ·提高自身授课技能,引起学生对信息课程的兴趣;



  ·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包括计算机文化、思想,软件、硬件技术;



  ·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将整合落到实处;



  五、结语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也是独一无二的。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加快中小学信息化的浪潮中起到扬帆引航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5 21: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