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22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8: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直接发不清楚,我已做好WORD,下载后直接打印出来就OK了。
姓名:


分数:
一、我是小书法家(读得准确、写得美观)(8分)
不排了,见附件。全有。
二、我是公正小裁判(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8分)
不排了,见附件。全有。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8分)

      虑(         驱(         蓬(         魂(      


虚(         驰(         篷(         魄(      
四、两个仇家同唱一台戏(填反义词)(6分)
欢(   )喜(      喜(   )厌(      虎(   )蛇(   
   )腔(   )调   争(   )恐(      转(   )为(   
五、名医门诊(修改病句)(12分)


1
、经过老师的教育,张晓智同学明确和端正了学习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黄鹤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曹前进同学被评为学校“十佳少年”荣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带上红领巾书包上学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个立新、育才学校的篮球赛打得难分难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集贸市场里有许多蔬菜和许多白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直通车(按要求做题)(28分)

1
、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从这段话中你认为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为什么不能离开北京呢?这表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原文填空(6分)后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 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_____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_________还轻。张思德同志是_____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就比__________还重的。
1)解释文中带点的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写文中横线中的词语(2分)

3)文中应用司马迁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阅读(15分)



露珠赞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耀,绿柳和庄稼低语,微风吹来,格外清爽。∥
晨光慢慢退去,火红的太阳撩开了它的面纱,万道霞光映照着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千颗、万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洒 散)满了宝石,像千百双闪光的眼睛。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形极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 浇灌 湿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它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雨挟风雷闪电以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而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灯下伏案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孩子们的心田上。∥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认真读短文,在文中的括号里,选取一个合适的词,把其余的词划去。〔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4分〕
   〕—平凡—〔          〕—疲倦—〔     



3、用“——”标出表现“露珠精神”的句子。〔1分〕

4
、文中已用“∥”分好段,请你写出各段段意。〔3分〕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4、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1)它比珍珠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     


2)露珠多像夜空璀璨的繁星。                       


3)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5、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通过                                                                      ,赞颂了

。〔2分〕
七、习作七彩园(25分)
      题目:老师,我想对你说
      要求:1、把在六年小学生活中发生的事或想法写下来,

2、语言通顺、流畅,文章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一定要真实。

(做张新的试卷很辛苦,本站下载的附件均需要花您20秒的时间注册下就可以下载)

王寨小学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卷.doc

39 KB, 下载次数: 7390

do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8:50:00 | 只看该作者
直接打一点,网上找一点,四处浏览点,东拼西凑搞了一套试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9:01:00 | 只看该作者
一、酷刑   屏障   典礼   协商   删掉   融洽   惩罚   乾坤
      二、1.①√    2. ①√    3.②√    4. ①√    5. ①√    6. ②√    7. ②√     8. ①√
      三、正确即可
      四、天 地      新 旧      头 尾      南 北      先 后      危 安
      五、1.将“端正”删除            
  2.将“四大”删除     
3.将“评为”删除,学校后加“授予”
4.改为:他带上红领巾上学去。或:他背着书包上学去。
5.将“两个”移到“育才”后。
6. 改为:集贸市场里有许多蔬菜。
      六、1、(1)将生死置之度外,对工作认真、负责。
            (2)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负责精神。
          2、(1)固:本来,总是      或:有的
            (2)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泰山 鸿毛 为人民的利益 泰山
            (3)人死的意义有所不同、
         3、(1)撒,哺育,滋润,残酷
           (2)普通,特殊,疲劳,兴奋
             (3)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而对禾苗却从来无所求。
(4)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具体描写了露珠。
               第三段(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露珠精神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5、排比、比喻、拟人
6、通过露珠把短暂的一生献给树木、庄稼,而对它们却无所苛求,歌颂了像露珠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09-4-17 10:58:00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5#
发表于 2009-4-19 21:52:00 | 只看该作者
fsd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09-4-20 21:20:00
sfdfdff
回复

使用道具

7#
作文网友  发表于 2009-4-28 20:05:00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9 09:2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