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1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文言文注释的几点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初次正式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来说,课文下面所附的注释,无疑是他们阅读课文的最好工具、帮手。但是,根据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作为权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以下简称为“教科书”)在文言文注释方面,存在注释不当、重复注释、注释有误三大问题。
【关键词】人教版  语文  教科书  文言文  注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第四学段(7~9年级)(二)阅读”明确指出“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①对于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来说,文言文注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为教科书)在注释方面,存在下列几方面问题:
一、注释不当
    这类情况,又可以细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缺少必要注音
    对于学生而言,肯定是希望教科书将那些多音字以及容易念错的字(特别是那些不能完全按照声旁念的形声字)标上注音。但是,现用教科书还是有不少这方面的文言文字词没有注音。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十课《<寓言四则>之智子疑邻》(P165),有这么一个句子,“天雨墙坏”。下面的注释对“雨”字没有任何解释。事实上,这儿的“雨”字,作为一个动词,是“(天)下雨(雪)”的意思,应该念“yǜ”。
    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P167),有这么一个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关于“舍”字,没有注音、解释。其实,这儿的“舍”字,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是念“shè”(“客舍、房舍”的意思)。
        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爱莲说》(P172),有这么一个句子,“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关于“鲜”字的音、义,下面注释也没有提到。实际上,这儿的“鲜”字,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念“xiǎn”(“少”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P171),有这么一个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关于“好”字的音、义,下面注释也没有提到。这儿的“好”字,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念“hào”(“喜欢”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P192),有这么一个短语,“参差披拂”。关于“参差”的音、义,下面注释没有提到。这儿的“参”“差”都是多音字,在这儿应该念“cēncī”(“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5),有这么一个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关于“谪”字,下面注释中,解释有,但是没有注音。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很容易将它当成一般的形声字,读字读半边(或是参照它的形似字“滴”),而念成“dī”。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注上正确读音“zhé”。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7),有这么一个短语,“岸芷汀兰”。关于“汀”字的音、义,下面注释没有提到。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很容易将它当成一般的形声字,读字读半边,念成“dīng”。所以,我认为,很有必要注上正确读音“tīng”(“水边平地”的意思)。
        、呈现位置不当
    按照一般常理,注释应该遵循“先出现,先注释”的原则,但是,不知是出于疏忽还是怎的,语文教科书上有多处是违背了这一简单原则的。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童趣》(P21),有这么一个句子,“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下面没有关于“怡然”的注释。但是,奇怪的是,在本页下一自然段的“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又对“怡然”一词进行了注解:“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童趣》(P21),有这么一个句子,“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下面没有关于“盖”的注释。一直到了七年级下册第三十课《狼》(P22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才对“盖”字进行了注解:“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之<陈太丘与友期>》(P134),有这么一个句子,“待君久不至,乃去”。下面没有关于“去”的注释。但是,奇怪的是,在本页下一行,就出现了有关“去”字的另外一个句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前后两个“去”的意思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后面的“去”字,却有了注解:“去,离开。”
        文言文中“是”字解释为“指示代词,这”,这应该是很普遍的现象。不知为何,教科书一直到了九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庄子>故事两则》(P164),“是鱼之乐也”,才对“是”进行乐解释:“是,这。”而在这之前出现过“是”的很多课文、句子,都没有注释,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口技》(P14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当中的“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7)“是进亦忧,退亦忧”当中的“是”。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诗词曲五首之水调歌头》(P184),有这么一个句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关于“把”字,下面没有注释。但是,同样用法、意义的“把”字,在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7)“把酒临风”当中,却有了解释:“把,持、执。”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小石潭记》(P192)有这么一个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关于“差”字,下面没有注释。但是,奇怪的是,本篇课文就又出现了“差”——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下面却有了注音:“差,cī。”严格来说,两个“差”字,用法是相同的。
        九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公输》(P152)有这么一个句子:“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同样,第二十二课《邹忌讽齐王纳谏》(P176),也有类似一个句子,“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关于“地方”,底下没有任何注释。但是,同样用法的“方”,在同册的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P178)“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当中,却有了注释:“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方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当注未注
    这类问题主要是指那些特殊用法的词语,应该进行必要的注释,有利于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了解基本内容。
    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童趣》(P21)有这么一个句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句子中的“鞭”是当动词用,我认为应该加注释;“鞭,用鞭子打。”
        七年级上册第三十课《<寓言四则>之塞翁失马》(P165),有这么一个句子,“不筑,必将有盗”。关于“盗”字,下面没有注释。但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应该加注释,区别“盗”与”贼”——现代所谓“贼”(偷东西的人),古代叫“盗”;现代所谓“强盗”(抢东西的人),古代一般叫“贼”。
        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口技》(P142),有这么一个句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于是”,下面没有注释。我认为应该添加。因为这儿的“于是”同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于是”不一样,它是“在这时”的意思。
        七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短文两篇之两小儿辩日》(P192),有这么一个句子,“孰为汝多知乎?”“孰”,下面没有注释。对接触文言文不多的学生来说,我们认为应该加注释:“孰,谁”。同样这个词,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邹忌讽齐王纳谏》(P174、P175)也出现两次,教科书中也没有进行解释。我认为也应该注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当中的“孰”应该这么解释:“孰,用于比较,哪一个,哪一样”。“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当中的“孰”应该这么解释:“孰,仔细,周详。”
        七年级下册第三十课《狼》(P221),有这么一个句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教科书下面的注释,只是将他们合在一块,笼统地解释为“过了一会儿”。实际上,这儿的“之”字,用法比较特殊,既不是动词,也不是代词,而是一个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成语“久而久之”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的最好体现。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七课《岳阳楼记》(P196)有这么一个句子,“嘱予作文以记之”。有关“作文”,没有注释。学生很容易将它同现代汉语中的“作文”等同起来。而事实上,这儿的“作文”应该理解为“写文章”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此处也应该添加注释。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八课《醉翁亭记》(P200),有这么一个句子,“名之者谁?”有关“名”字,下面没有注释。从全文来看,这儿的“名”字,应该是动词,“取名、命名”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此处也应该添加注释。
重复注释
        按理来说,本着经济、节省的原则,同一个字的相同用法的注释,出现一次就可以了。但是,也许是审稿时的疏忽,教科书当中有多处的注释是重复的。
        七年级下册第二十课《口技》(P140)有这么一个句子,“会宾客大宴”。“会”
字,下面有注释“会,适逢,正赶上。”同样的“会”字,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陈涉世家》(P183)也出现——“会天大雨,道不通。”下面有注释“会,适逢,恰巧遇到。”明显是重复。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P172),有这么一个句子,“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曾”字,下面有注释:“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同样用法,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P179)也有一个句子“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下面有注释:“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这也是明显的重复注释。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五柳先生传》(P172)有这么一个句子,“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箪”字下面有注释:“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同样用法,在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隆中对》(P198)有这么一个句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在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鱼我所欲也》(P161)有这么一个句子,“一箪食,一豆羹”。“箪”字都是解释为“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这也是明显的重复注释。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课《隆中对》(P196)有这么一个句子,“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已”字,下面有注释:“已,止。”同样用法,九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公输》(P150)“然胡不已乎”以及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鱼我所欲也》(P161)“是亦不可以已乎”也多次出现,这也是明显的重复注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4-30 10:01:00 | 只看该作者
三、注释有误
    本人水平有限,不敢断言教科书的正误,但是,有几处注释,明显是有争议,或者说是错误的。
    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桃花源记》(P167),有这么一个句子,“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外人”一词,下面有注释:“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一直在想,根据课文的有关背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从当初“避秦时乱”(应该是秦始皇当政之后的事情了,不然不会有后面的“问今是何世”的问法。秦始皇想将皇位传至秦千世、万世。从时间推测,至少应该是公元前221之后的事情了),到故事发生的“晋太元中(公元376年—公元396年),时间跨度将近六百年,“衣着”不可能毫无变化,还是“悉如外人——完全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因此,我个人认为,这儿的“外人”注释有误。如果将它解释为:“外人,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上下文就通顺了:在“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渔人)”眼里看来,“桃花源内人们的衣着由于与外人间隔,还是保留着秦朝时的风格,与现在晋朝人们的截然不同,完全就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人”。③(具体资料可参看“http://www.qianlong.com/中国历代服饰发展演变大观”)
    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之陋室铭》(P171),有这么一个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琴”下面有注释:“素琴,不加装饰的琴。”但是,根据资料,我觉得这儿的“素琴”解释有误。文中的“素琴”,是用晋代的陶渊明的典故。《宋书?陶潜传》记载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晋书?隐逸传?陶潜》也记载说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唐代诗人多用“素琴”一词来表示无弦。例如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李益《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 白居易《清夜琴兴》:“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也指出:“陶渊明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辄抚弄以寄其意,可谓达君子无故不彻琴瑟之意矣。”“素琴”实际上就是空琴,有名无实的琴。由此可知,“素琴”是没有弦和徽(系弦的绳)的琴,抚弄这样的琴,是陶渊明的一种雅趣。刘禹锡意思是指在陋室内抚弄这样的无弦的琴,所以有“无丝竹之乱耳”之句。④
    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九课《满井游记》(P204),有这么一个句子,“燕地寒”“燕”字下面有注释:“燕,指北京地区。”我认为,这儿的注释也是有问题的。无论是查《现代汉语词典》也好,还是查《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也好,“燕”的解释都应该是“国名。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三课《愚公移山》(P179),有这么一个句子,“杂然相许”。下面注释是这样的:“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杂然,纷纷。许,赞同。”本人觉得,这儿的注释有问题。我们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以明白:“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这个解释同课文的语境——“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不是很吻合。要知道,既然“全家商量”,就绝对不会“异口同声”。倒是后面关于“杂然”的解释更加合理——“杂然,纷纷。”因此,本人认为,“杂然相许”的解释应该为——纷纷地表示赞成。
    上述看法是本人在一线教学过程中的一点看法。希望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各位编辑,能够在以后的教科书再版时,注意上述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参考文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②本文所标页码,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上的电子课本为准,下同。
http://www.qianlong.com/中国历代服饰发展演变大观(组图)
④无弦素琴  百度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5 18: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