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6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参与--化学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基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自尊心。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因素,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笔、动脚,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一、动口

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动口的意向,使动口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参与读

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课本的作用,创设教学情境,以问促读,读中获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学习教氧气的性质时,可以指导学生粗读、研读、边读边想:1、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氧气在任何状态下都是无色气体吗?2、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反应?氧气能燃烧吗?3、硫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及生成物一样吗?为什么?

(二)精心设问参与说

训练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叙述,说出思考过程。比如,操作过程、计算过程、分析过程等,先引导中、下等水平的学生讲,说错或说不完整再让其他学生修正或补充。疑难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真正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说,这样多花点时间也值得。

(三)给足时间参与问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地暴露问题。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且有针对性地予以释疑、解惑,有效地防止知识和思维的“断层”。例如,教“元素”概念之后,有学生问:“水是元素吗?”;再如,教书写化学方式时,有学生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为什么不是氯化铁?”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讲清楚,将会产生认识的误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0:52:00 | 只看该作者
二、动手

(一)探求新知,参与操作

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动手操作活动,能顺应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使他们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来。经过手、脑协作,把外显的动手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获得真正的理解。因此,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特点,加强实验或增加学生实验,帮助学生形成并掌握新知。如我在教实验室制CO2时,先组织如下实验:1、石灰石与稀盐酸;2、石灰石与稀硫酸;3、碳酸钠与稀硫酸。先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最佳反应物是哪一组?为什么?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比较、思考,总结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选用的原料,使学生参与反应物的选择过程,了解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

(二)巩固新知,参与设计

1、编题设计。编题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好的方式。组织安排得

当有助于学生用好教材、理解巩固新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一直尝试进行“一课编一题”的活动,针对教学重点或难点,限定范围、题型或提供数据要求,让学生分小组或个人自编习题;可以自编自解或他编我解,教师适时评价。通过编题有效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提高练习效率。

2、设计家庭小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技能、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师要切实利用好,如印发家庭小实验报告单或者让学生谈设计过程,以及如何解决实验用品和如何取得家长的支持等。

三、动脑

参与动脑的重要途径就是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即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描述实验现象,寻求物质变化规律,推导有关法则定律,分析计算的过程等;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造动脑的条件。

(一)精心设计问题,适时组织讨论

化学教材中的“讨论”题,有的是训练学生运用类比推理进行说理的,有的是诱导学生发散思维的,有的是启发学生概括总结的,这些内容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好材料。此外,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有梯度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实践证明,通过讨论,能增强学生灵活动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

(二)给学生动脑的时间

课堂时间不仅属于教师,更属于学生。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咀嚼、品味,增强对知识的消化吸收能力。为此,我坚持5~10分钟,“一课一讨论”或质疑问难。教师尤其要理解学业上“差生”的难处,多留一点时间给“差生”在小组上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动笔

(一)勤用笔整理,多用笔反思

提倡学生记笔记,写课题小结,单元知识总结,单元学习反思。寻找规律,把单元知识理成线,织成网,并在班内进行交流。撰写小论文,评论其他同学写的文章。实践证明,这样的动笔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审美能力,体验合作精神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合理利用网络,拓展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背景材料,并收录在案,为化学学习提供理论或事实支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并使之与传统教学媒体合理搭配、优化组合,使各种媒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样不仅拓展了课程资源,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教学效果,这也是现代教学的要求。

五、动脚

(一)注重培养观察能力,打开创新之门

1、让学生迈开双脚,延伸课堂,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写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准确地描述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集中展示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二)注重生产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的源泉,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诸方面的联系,让学生迈开双脚,延伸课堂,走向社会生产,走向职业,在更宽阔、更关注学生未来生活的背景下,选择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课题,去调查、考察、采访,学生通过探讨社会生产生活中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化学问题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也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活打下了基础。

显然,动口、动手、动脑、动笔、动脚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把观察、操作与动脑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09-5-18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注重培养观察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12: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