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04:3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摘  要: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心愿,各方都应给予全面、及时的关注,让我们共同携手克服一切困难,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情的天空,让他们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典 型 案 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开家长会的时间了。我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完这次学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后便开始动员:“带你的父母下午来学校,老师要和他们交朋友,让我们一起谈谈,一切为了你们……”
“哇……”是文皓在哭。
文皓是开学初就把两个同学打得不敢来学校的孩子。当我俯下身子问原因时,他双目紧闭,牙关紧咬,一声不吭。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地对他说:“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愿意做你们的朋友,和你们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而打人却是一种没有修养的野蛮行为,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既伤别人,又害自己。”他慢慢地睁开了眼睛,眼神中流露出的却是惊诧。后来我才知道,当时他在等待惩罚,习惯了家里做了错事迎接他的只有拳脚。
“这次又为什么哭呢?”我轻轻走到他的身边。文皓在和我目光交汇的瞬间眼泪再次喷涌而出,他哽咽地说:“老师,我爸爸因赌博借下了巨额高利贷,现在去外地躲债了。不久妈妈也失望地离开了家,现在我住在二叔家,我家没有人参加这次家长会。”我的心猛然间抽搐了一下,文皓之前的所作所为……
我快步走到文皓面前,用双手紧紧捧住了他的小脸,深情地对他说:“好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老师愿意做你的妈妈,也是你值得信赖的朋友,委屈了就痛痛快快地哭出来。还记得我们一起唱过的那首歌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当文皓擦干了泪水,露出微笑的那一刻,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案 例 分 析
文皓的遭遇不是个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离婚率、单亲家庭呈逐年上升趋势,加之近年来农民工进城打工形成的空巢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全国妇联、教育部随之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
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一、家庭破裂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核心因素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年分离和丧亲是人类整个生命周期中最具有打击性的事件。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心理及至人格的消极情绪发展对他们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和广泛的,它不仅会影响儿童的智力、性格、情绪,而且会导致精神失常和心理变态。表现为自身过度敏感、接受暗示的两极性、道德识别的单一性,以不正确的行为方式来维护其性别角色。
教育家马可连柯曾指出:“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是有缺陷的人。”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就会经常处于紧张忧虑之中,这将严重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的儿童,他们的心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性格稍微内向一点的儿童,就会变的越来越自卑,孤僻;性格外向的儿童则发展的更加散慢,贪玩,忤逆心强,争强好胜,在兴趣的形成上,则不受约束,容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养成不良的兴趣爱好。因生活上长期缺乏家庭应有的照顾、情感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导致他们的情绪和情感出现障碍,有的自闭、失去自信,有的偏激、暴躁易怒,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监护人的修养和家庭经济条件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一是监护人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他们的期望程度和教育行为态度,而这恰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成正比的;二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粗暴打骂甚至基本放弃直接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发展;三是单亲儿童家庭经济条件匮乏也是影响孩子良好发展的一个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影响极大。
家庭教育是我国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儿童在家里生活的时间最长,家长与儿童的接触时间最长,家长的性格,教养,人格,言谈举止,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等,都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儿童,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儿童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以及一些良好的习惯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因家庭经济的困难,家长没有心力去关注家庭教育,无意中给孩子的心理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关注
由于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学校布局和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也是造成对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不足、心理准备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生活上缺乏热情性。
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和教师迫于生源问题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片面追求升学率、打造示范效应,成绩成为评价儿童能力高低的唯一指标。儿童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
四、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冲击
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农民工问题等致使儿童陷入无以参照、无从疏导、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混乱、情绪波动,也是儿童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9-8 04:34:44 | 只看该作者

对 策 建 议
学校做为教书育人的机构,其实施者教师所承担的职责更是义不容辞。基于上述现象,结合本人多年从事农村一线教育教学经验,略谈应对策略,如有共鸣之处,与诸位同仁共勉:
一、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
学校要倡导教师积极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发展空间,和学生在同一高度交流,全体学生在同一起点发展,消除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的制约,使他们自然地产生交流的欲望,学会与同学、团体中的每一个人主动地交流。这种氛围不是仅仅体现在某一节课或某一位教师身上的,更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学期的整个周期,以此延伸至家庭、社会。
学校也是儿童的第二个家,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通过开展经典朗读、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校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校园里设置书报亭、书写名人名言、悬挂校风校训以及各种板报宣传;再加上校园里繁花处处,松柏葱翠,自然形成“我有三个家,家庭、学校和祖国”的格局,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儿童的感官,给他们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使之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
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哪怕是点滴进步,抓住机会,适时引导,真诚而热烈地在全体或个体面前肯定、赞许,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抵触情绪。这种感受会直接支持儿童的认知能力、强化他们的行为指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引导正常有效的宣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处于儿童期的孩子不懂情绪是可以调节和如何有效地进行调节的。教师要让儿童了解痛苦是可以分担的,有效地引导儿童遇到障碍时及时找自己信任的人去倾诉,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明白合理的宣泄不是无能或放弃,合理的宣泄(诸如哭诉、高歌、静坐、远行)是一种摆脱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老师就是他们随时倾诉的对象和可以信赖的朋友。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对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的儿童开展 “丢下的是垃圾,拣起的是品质”的等主题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环保型的果皮箱、书写环保节能标语,敦促他们改掉过去的不良习惯,以健康良好的心理表现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儿童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教学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儿童,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他们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儿童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还要允许儿童有不同意见,允许他们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儿童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人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五、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学校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校报、知识竞赛、少先队活动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推动全校师生共同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同时学校还要积极筹措人力和财力,选派和聘请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给留守儿童以帮助、启发、暗示和教育,使他们在认知、情感和态度上有所转变,解决其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障碍,时刻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调整和发展。
六、让心理健康教育进入班级
班级是儿童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必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班主任同时又是中队辅导员,每日每时把握着儿童的思想脉搏,也同样经常关注着他们的身心发展。因此,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留守儿童之家”,以班主任为主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使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成为一种“三合一”的教育、从而构建成为一种结合课程教学的渗透,结合班级日常工作和活动,结合全面和个别育人的交互教育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操作系统。让希望获得心理帮助的儿童从中感悟愉悦,体验愉悦,释放烦恼,消除烦恼;从中获得欢乐的自助、互助和他助。
总之,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心愿,各方都应给予全面、及时的关注,让我们共同携手克服一切困难,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温情的天空,让他们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2 19: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