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1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如何走出素质教育之误区的调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1:5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如何走出素质教育之误区的调研
  摘要  由于部分教育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有偏差,在基础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陷入了素质教育的误区,出现了素质教育与专项特长的培养相混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相对立、素质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向等同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的天赋与潜能的挖掘,导致了部分学生素质偏低。本文通过对基础教育中教育者实施素质教育之误区的分析,提出基础教育者走出"素质教育"之误区的途径,及教育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素质和天赋、素质及素质与素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天赋        素养
    由于部分教育者对素质教育和理解和认识有偏差,在基础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陷入了素质教育的误区,出现了素质教育与专项特长的培养相混同、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相对立、素质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等同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的天赋与潜能的挖掘,导致了部分学生素养偏低。本文通过对基础教育中教育者实施素质教育之误区的分析。提出基础教育者走出“素质教育”之误区的途径,及教育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素质与天赋、素质与潜能及素质与素养之间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之误区
     1、把素质教育与专项特长的培养混合起来
     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有的教师错误地把素质教育等同特长教育。这种观点从对素质教育的片面性认识出发,将素质教育引入了误区,导致部分教师把素质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培养学生的专项特长上。一些基础教育工作者认为逐渐几个兴趣小组,办几个特长班,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对以往教育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就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然而这种做法忽略了学生的天赋特征和周围文化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学生常处于身心的疲惫状态。由于被迫又不得不学时,最终会导致犹如“天津某小学生为逃脱练琴而自残”等系列事件的发生,致使学生身心的不健康发展。其实,家长与老师作为教育者应注意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而不是仅仅具有专项知识、特殊技能的学生。把素质教育技艺化,既不符合客观事实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把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
     在素质教育中,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素质教育主要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要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把学生从课堂、教材中解脱出来,置身于学校大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中,只有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多给学生课外活动的空间,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突显
,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的教师干脆就把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放在了课外,给学生安排许多活动课、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不堪重负,但有的教师没有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没有认真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只将其作为娱乐嘻嘻活动而已。这样课堂教学反而被冲淡了,教师在课堂上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不同程度的放弃或者减少了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种观点无疑是把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对立起来。
    3、把素质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等同起来
     现代社会的高度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逻辑,使得教育者过分以社会的需要来塑造学生,由于这种教育只教人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一声”的思考,所以整个潮流就是强调知识技能教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被边缘化。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多数教育者就用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来衡量学生素质的高低,这固然是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得到了发展,但也造就了其人文素养的弱化。电脑天才制造网络病毒,清华学子泼硫酸与黑熊等类似事件屡屡见诸报端,青少年在此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道德失范、心理平衡等问题,与独尊知识技能教育、请示人文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其实,知识、能力的培养只不过是素质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在进行素质教育时,教育者还应考虑素质与天赋、素质与潜能、素质与素养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利培养高素质教育的人才。
      二、走出素质教育之误区的途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1:55:00 | 只看该作者

    1、认识学生的天赋
     当前的基础教育中,一个蔚为壮观的现象是无数学生在家长、老师关注的目光下,被迫学习某些专项技能,如钢琴、绘画等。家长很少考虑学生的天赋,强迫他们学习琴棋书画,练习某些专门的运动项目,由于学生不喜欢、不愿意学习,自然会导致自残“悲剧”事件的发生。至于因为课余时间里背着琴和绘画工具等四处奔波,赶场子“上课”等原因,只是学生上课打盹、厌学、成绩下降,出现学习抵触与障碍,乃至性格发生不良变化的更是多见。
     其实,就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本身而言,对其进行专项特长教育本无可厚非。但特长教育知识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能用特长教育来代替素质教育,进而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一些心理专家认为有些孩子虽然成绩很好,但因家长与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强迫自己学一技之长或多计之长,参加各种竞赛,是自己的身心受到压抑,就会采取自杀的各种极端的消极方式来面对生活。因此,作为当今的教育者,我们更应当根据受教育值的天赋能力,以确定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
     2、挖掘学生的潜能
     在基础教育中,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但不是主渠道,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它的育人功能是其他任何途径都所无法取代的。我们要保证素质教育的正确实施,就必须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在社会活动中,是能(主要包括人的体能和智能)作为对个人能量的直接体现早已被人们接受,而潜能(主要是指人的欲望和潜在需求)只是沉睡在人的潜意识层。由于我们忽略了对人的潜能意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缺乏正确的引导,结果出现了意识的正确理解和认识,缺乏正确的引导,结果出现了意识和潜意识的严重分离,造成了人的性格的双重性―思想和行动的不统一。因此,当一个孩子的正当需求―再被压抑时,他可能会向两个极端发展―要么性格压抑而失去了人生的创造力,要么出现性格的畸形,产生内心世界和行为的严重分离。
    因此,教育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显性部分的开发,又要注重其潜能的挖掘,因为潜能是人的内在驱动力。社会学家认为,人的能量系统主要是由显性部分和潜能部分主成:前者主要包括人的体能和智能,后者主要是指人的欲望和潜在需求。如果学生的潜在需求的不到恰当的引导,会影响到学生的个性成长。潜动能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如同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是一个动力源。意志是这个动力源的控制系统,如果在潜意识的驱动下,“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只应该调整教学方法,而不应该摧毁学生幼小的心理,就像“汽车”走上了错道,我们只应该修理方向盘,而不应该拆除发动机一样。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所隐藏的巨大的潜能,让他们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21:55:03 | 只看该作者

     3、提升学生的入文素养
     “尖子生”、“高水平专家”等作出犯罪行为现象的出现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敲问着21世纪中国教育的脉搏―面对这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件,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陆小娅曾在《中国青年报》纂文指出,在教育链中,“一根叫人性的链条断裂了、丢失了。”因此,作为教育者应该反思;知识技能有助于方法与经验的获得,但仅有知识仅能的人,仅仅是匠人,知识技能是人文素养的结合,才是完整的、身心健康的人。素质教育不是只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读、写、算,只在有利于培养富有人文素养的学生时才具有重要性。
     在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关系上,人文素养是知识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一个缺乏人文素养、道德败坏的人,在知识技能的持久发展中所受到的限制,充分证明人文素养对知识技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作用。知识是建立在人文素养的基础上,有人文素养外化表现出来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品质,能力是人文素养在一定条件下的外显。人文素质不只是包括知识层面,知识技能从本质上只是智力品质的表现,人文素质还包括思想、品德、情感等非智力方面的品质。思想、道德、情感等因素,不仅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会对其他因素的养成发挥催化、激活和推动导向作用。知识技能是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提高素养是增强能力的基本条件,而只是技能的锻炼和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人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
    总之,见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智者和引导着,素质教育要想得到真正落实,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素质与天赋、素质与人文素养的关系,在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天赋,挖掘其潜能,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至于将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开几门选修课,学一点琴棋书画;也不会陷入“合格+特长”就是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 05: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