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2:2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临高中学 叶荣川
各位老师:
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学时),下面我就这节课的设计说说我的想法。
一、课标解读:本节课标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这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
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第三,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第四,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助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
二、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但读图分析能力、概括归纳、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尤其是本节内容涉及很多物理知识(力学的受力分析、热学中的辐射与大气热运动),这增加了本节内容学习的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在加强引导的同时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逐步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的人教版教材,和鲁教版、中地版、湘教版相比,此节内容结构相似。差异较大的是“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编写,人教版做了比较大胆的处理。我比较认同人教版和鲁教版的编写,“大气的受热过程”抽象、宏观、复杂,符合新课程关于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教学时间2课时,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第1课时可以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这两大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阐述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能量转化,要学生明白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而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热力环流”主要阐述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的过程,要学生明白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活动”内容比较多,第一课时设计三个“活动”内容。有的是动脑活动,有的是动手活动,虽然要求不同,但都是本节教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新课程的理念的体现。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本节课程给予我们最大的启发。无论是大气的受热过程,还是热力环流,这些枯燥的地理理论只有结合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地理现象才能有血有肉,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反映出地理科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热力环流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它是以后章节学习全球性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天气系统的理论基础。突破策略是利用模拟实验,先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然后师生联系生活实际共同归纳规律。而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不同波长特性及其形成间的因果关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等内容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突破策略是类比、打比方等,如将大气的保温作用类比与温室的保温作用,将三种辐射的复杂转化比方成人体摄入化学能,放出热能等。
根据我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对学生的分析、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2:22:10 | 只看该作者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的不同波长特性及其形成间的因果关系,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2)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能分析归纳出热力环流的过程,能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海陆风、城市风的成因。

(3)推断海陆风、城市风的存在对大气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录像等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增强感性认识。
(2)通过模拟实验等,学会地理问题的探究步骤和方法。
(3)发挥学生主体性,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分析热力环流对大气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领会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四、教学方法
本课遵循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学习的主题,然后采用“因学习内容而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具体描述如下:
1、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采用讲解——接受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是:诱导学生学习动机——学生感知理解教材——学生巩固运用知识——教师检查反馈。设计策略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属于宏观的原理性知识,要想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把握和运用,这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2、31页活动1要求学生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在学生思考、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师生交谈、个别问答、学生评价补充等手段,引导学生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3、32页活动2要求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一个实验。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此实验可以由教师来做,要求全体学生观察现象,在教师引导下找规律找原理。此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创设问题情境(空气为什么会这样运动?),引入本课第二部分“热力环流”的学习。
4、第二部分“热力环流”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其过程是:教师提供实例或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得出结论——教师指导总结——学生巩固运用知识。设计策略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可以从以往经验中感知热力环流的成因和过程,所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热力环流的原理得出结论是行得通的。
5、33页活动3要求学生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海陆风的示意图,并分析出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的调节作用。这个活动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这一点和“活动1”相似,不过,更胜一筹的地方是此活动和生活联系紧密,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活动过程基本是在学生思考、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
6、本课知识容量大,我将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还将采用模拟实验(或模拟实验的录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地理问题的探究步骤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2:22:16 | 只看该作者

五、学习方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在课堂上将:
(1)指导学生观察“地面辐射使地面增温”、“热力环流的形成”等示意图,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在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通过让学生边听课边画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的能力。
(3)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如联系温室蔬菜种植,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4)通过活动开展开放性问题的讨论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辨证分析、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太阳距离地球和月球的距离相差不多,对地球和月球来说,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应该也相差不多。但众所周知,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高达130摄氏度,而夜晚低达180摄氏度,昼夜温差可比地球大的多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可能回答:1、地球上有大气层,月球上没有大气层。2、地球上有海洋,月球上没有海洋。3、……        结合活动题,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        那么大气在其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因为预习了教材相关内容,可能会有所回答。        引出了本课要学习的第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
        我听到有的同学的解释很有道理,看来对这个问题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下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讲解        一边演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
太阳辐射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向外辐射热量,我们称之为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主要是红外线,波长较长,相对太阳短波辐射,称为地面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出的红外线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从而使近地面的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放出热量,称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的方向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有疑问可以提出。        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各小组任务设计将潜在地使学生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对课题展开研究。
提问        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哪里?        地面        让学生思考、提炼重要结论。
总结        得出重要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得出重要结论       
学科整合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通过传导、对流等将热量层层向上传递。同学们还记得初中物理学过的一个规律吗?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怎样变化?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摄氏度。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有些诗词“高处不胜寒”“一山有四季”等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        学生补充       
活动1        1、读活动中的材料,指出示意图中哪个箭头表示大气逆辐射。
2、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3、那位同学能够描述“大气保温作用”
4、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的多?        积极思考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能适当评价和补充他人的回答。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问题解决中,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研究问题的探讨和认识。
过渡        夏天房间里开空调的时候,门口的风是吹向屋内呢还是吹向屋外呢?        认真回想,思考其中的规律和原理。        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导入到第二部分“热力环流”的学习。
活动2        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气体运动过程画下来好吗?        认真画示意图。        考察学生观察能力和画图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22:22:19 | 只看该作者

提问        为什么气体会这样运动呢?为什么有的地方空气上升,有的地方空气下沉?为什么空气形成了一个循环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妙吧!        积极思考,讨论        过渡到“热力环流”知识的学习
讲解并引导        一边演示多媒体课件,一边讲解:
A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近地面空气密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小),对所以近地面形成了低气压,那高空呢?(密度变大,形成高气压)。        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有疑问可以提出。        让学生思考、提炼重要结论。
提问        哪位同学能够描述一下B地(受热少)的情况?        一两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提问        好,空气的垂直运动形成了。那水平方向会怎样运动?        积极思考       
结论        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这样,热力环流就形成了。        理解并记忆        让学生思考、提炼重要结论。
提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看到过热力环流?或者类似于热力环流的现象?        烧纸、烧树叶、烧垃圾、水壶里的水沸腾的时候……        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联系所学内容。
活动3        在一定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就会产生环流,例如海洋和陆地之间。下面请同学们完成33页的活动题。        学生思考、同桌讨论并回答活动中的任务。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问题解决中,训练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新课        用知识框架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学生画知识框架        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练习        时间允许,进行课堂相关检测,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布置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 20: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