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今夕何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2-20 18: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八) 建文帝下落之谜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雨热闲坛    点击数:119    更新时间:2006-8-23     

当燕王朱棣功进南京城门时,他惊奇的看到,他的侄子建文帝的皇宫中燃起了熊熊大火。而此时的他也在急切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然而,找遍南京的每一个角落都,看不到朱允炆的影子,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朱允炆就此神秘地失踪了……
  那么,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究竟是生是死?这不仅仅是燕王朱棣,也是今天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为我们揭示明朝历史中的第一大谜案——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百家讲坛》正在播出。



  毛佩琦:

  今天我们讲建文皇帝的谜踪,建文皇帝的下落是几百年来众说纷纭的一个疑案。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之久,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入南京,这时候,皇宫里大火烧起,燕军派人在宫里到处搜寻,宦官、宫女死的死逃的逃。燕军搜寻的人是谁?就是要找建文帝在哪儿。结果什么人没找着,在瓦砾当中拖出两个尸体来,有人说这个就是建文帝的尸体。建文帝到哪儿去了呢?这个是不是建文帝的尸体呢?

  * 大火中拖出的究竟是不是建文帝的尸体呢?明朝的百姓似乎并不相信深受他们爱戴的建文帝就这样被大火烧死了,从此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民间流传起各种各样的传说。同时我们也发现,明朝的史书中对于这段历史记载也是模模糊糊。那么,建文帝是否逃过了那场大火?他又去了哪里?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一 焚死说

  那么现在我们考察一下各种书的记载,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都有哪些说法呢?一个说法就是焚死说,就是烧死了,确实烧死了。《明史》,也就是两百年以后(写)的明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是这么记载的:

  “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说这个燕王派宦官在火里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找出来,过了八天以后安葬了。这是两百年以后的《明史》这样说,明朝人怎么说呢?明朝记载燕王时期的实录《明太宗实录》有这么一段话: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看烟冒起来了,派宦官去救火,到那儿赶不急了。“上”指谁啊,“上”指的是朱棣,后来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他哭了,说你真是这么傻啊!我来就是帮助你做好事的,你怎么就不理解我的心呢?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壬申,也就是过了八天以后,说安排了很像样的礼节安葬了建文皇帝,明成祖还为此辍朝三日,放假三天不办公以示哀悼。《明实录》是明朝人说的,很多学者研究,实录不实,实录的记载是不可靠的。为什么?他要给官府和皇帝打掩护,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不写进历史。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说葬了建文君,备礼葬之,坟墓在哪?什么礼?有的记载说是“天子之礼”,什么是天子之礼,天子之礼很隆重啊,大家看现在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那个皇陵都是非常雄伟的,规模很大,那是天子之礼。建文君如果用天子之礼安葬,怎么没有坟呢?显然这个焚死说是不可靠的。有人为了把这个焚死说要说得合理,就说确实烧死了,但是在安葬的时候叫做“不封不树”,什么叫不封不树就是没有封土也没树立石碑,这可能吗?又想自圆其说,又无法自圆其说。所以焚死说是一个无法解释、无法令人相信的说法。

  * 既然可以断定建文帝没有被大火烧死,那么新的答案又是什么呢?历史的记载中有新的蛛丝马迹吗?我们发现,就在建文帝被推翻的一百多年以后,明朝的第十三任皇帝万历和他的老师张居正探讨过建文帝的下落。真相会不会由此揭开呢?

  

  《实录》的话、《明史》的话说不通,不仅说不通,而且刚才我们念的《明史》的话里面还有矛盾:说“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找出来皇帝和皇后的尸体,在火里找出来,还接着写一句话,“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还有人说,皇帝从地道逃跑了。这是清朝人在雍正年间所写的《明史》的一段话,前面说是着找皇帝和皇后的尸体,后面说也有人说皇帝从地道逃跑了。当时修《明史》的这些人都是饱学之士,天下有学问的人集中起来把内府藏书天下藏书都找出来,闹了半天没闹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这个疑案在明朝就已经不清楚了。也就是在建文帝被推翻的一百多年以后,万历皇帝,大家知道万历皇帝是现在十三陵定陵所埋的皇帝,万历皇帝跟他的老师,也是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有一次谈话,这个万历皇帝就问张居正说,听说建文帝有出亡这么件事。张居正也是一个读书人,饱学之士,张居正回答说“此事国史无考”,他所说的国史就是实录,说实录记载不可考。这是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一次对话,也就是在建文帝死了以后一百多年,明朝人也弄不清楚,清朝人更弄不清楚。

  * 既然连明朝人都对建文帝的下落不清不楚,也难怪直到今天,后人对于建文帝的死因仍是众说纷纭,于是就有人认为建文帝不仅没有死,而且在外漂泊了几十年后又再次回到皇宫。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呢?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二 归来说

  第二个说法叫“归来说”,说建文帝回来了,什么时候呢?是在正统五年的时候。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一个和尚年90岁,从云南来到广西到了思恩府,到了大堂上说我就是建文帝,我就是建文君。这个知府一听很害怕,这个知府叫做岑瑛,说建文君从建文四年就失踪到现在一直没找着,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真是假呀?赶快报告宫里,就把这个自称建文君的和尚送到北京的皇宫里,当时的首都就已经从南京迁到北京了。结果要派大臣去审问,一审问这个人说了实话了,他说他自己90岁了,建文君活着的时候,如果建文君活到现在也不过是五六十岁,你怎么90岁了,没有这么大岁数。再一问,这个人是河南钧州人,叫做杨应祥。这一审问都是假的,于是就把杨应祥这个人处罚了,杨应祥为首的处死,关到锦衣卫处死,其他人发去当兵了,戍边,这事就算了结了。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杨应祥假冒的建文君,所以民间的传说又根据这个生出叉了。

  * 一个假冒建文帝的故事我们今天听起来似乎觉得有些荒唐,就是这些民间的演绎使得建文帝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继续寻找新的答案。民间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盛传着另外一个传说,建文帝是不是主动让出了王位,远走他乡了呢?而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有根有据。那么,这会是历史真实的答案吗?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三 出亡说

  那就是第三种说法,叫做出亡说。燕军进入南京宫中火起的时候,建文君没有死,而是从地道逃跑了,那么民间传说,说建文帝的逃跑是让国,是逊国。为什么要让?为什么要逊?他们不愿意说朱棣是篡位,说朱棣当了皇帝是人家让出来的,人家不当了,那么朱棣自然当了。我想这种说辞显然都是后来编出来的,朱棣明明是要打到南京,篡夺皇位,怎么出来让国、逊国?是很多人对于建文帝抱有同情心,又不敢直接指责朱棣的夺权,因此就出了让国逊位说。

  传说非常复杂,是怎么情况呢?燕军进入南京以后建文帝非常紧张,一时不知所措,到处走。这时候一个叫做王钺的太监向他汇报说太祖死的时候留下一样东西,说这个东西就收藏在奉先殿,他嘱咐我们不到危急的时候不能打开。周围的一些大臣就说赶快打开把东西拿出来,什么呢?一个铁匣子,铁匣子的油漆是红颜色,两个锁也都灌上铁。马上砸开,一砸开,里头有度牒三张,什么是度牒,就是宗教职业者的身份证,你有这个度牒就证明你是和尚,写上名字,从事宗教职业。度牒有三张,“应文、应能、应贤”写了三个人的名字,里头有袈裟,有剃刀,还有白金十锭。里头有一句话,说你们要是不想跑你们就自杀,要不然的话你们就拿着度牒跑,这是里面写的话,还说应文要从鬼门出去,其他人要从御沟水门走,到薄暮的时候,就是天傍黑的时候在神乐观会齐。那么应文是谁呢?朱允炆是带个文字,肯定是他。还有应能,还有应贤,那这个大臣里正好有叫应贤有叫应能的,这三个人于是就全剃了头,朱允炆带着一些人就从鬼门出了宫。什么是鬼门,实际上按现在的故宫来说,就是故宫北门,前门正门,上朝都走正门,那人要死了的话要从后门抬出去,从鬼门走。还有一批人就从御沟水关跑了。建文帝带着一批人走到神乐观,看见一个船就在岸边上停放,这个岸边是神乐观道士叫王升他一看见建文帝来了,说皇帝万岁,我在这等候您了。怎么回事呢?说我头天做了个梦,太祖就托梦给我让我今天预备好船在这等您。这时候天正是傍晚时分,于是从水关逃出的人也在这会合了,从此建文帝就带着这批人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西、福建到处云游了。

 
 

  云游到各地,而且说的是有鼻子有眼有影有模样的,有诗,有他的遗迹留下。比如在四川的永庆寺,就有这样的诗,说是:

杖锡来游岁月深,山云水月傍闲吟。尘心消尽无些子,不受人间物色侵。

  比如说在广西就写了这样的诗: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汉江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浦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都是在怀念一些宫廷生活,怀念当时宫廷生活,几十年在外面云游这些情景。因为有在外面云游的传说,所以朱允炆的一行人就在他所云游的各地留下了很多遗迹。他们云游在外,到了正统五年,就是公元1440年的时候,建文帝说我们也非常疲倦了,他们就在一个寺庙里休息。有一个僧人就偷了建文帝的诗拿到思恩府的大堂上去献给当地州官,说我就是建文帝。于是这个人就被送到北京,一审问说不是,说是杨英祥,刚才不是讲了把杨应祥处死了。真的建文帝还在广西这儿呢,建文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说这个时候我也想回家,我是真的建文帝。于是又把真建文帝送回去,这就是出亡,出亡说,到后来又回到宫里。回到宫里头,因为他“牢落西南四十秋”,如果当时的小宦官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话现在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还活着呢,有些大臣也能够认识建文帝呢,所以皇宫里头就派当年服侍过建文帝的宦官就去辨认。有一个叫吴亮的宦官,让他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就说你不认识我了吗?说当年我吃子鹅,我把肉扔在地上,你是不是像狗一样舔着吃了!这个吴亮不敢抬头,趴上前去看看建文帝的脚,建文帝的脚上有一个黑痣,他一看有黑痣,于是大哭,确实是建文帝。建文帝当年受难,他没有辅佐建文帝逃跑自己还跟着在宫中,很惭愧,回去就自杀了。后来据说建文帝就养在宫中,死在宫中,人称老佛,死以后埋在西山。当时所谓西山实际上就是京西阜成门外海淀区这一带,在哪儿呢,三环路里中国画研究院里的白塔庵,这个白塔据说就是建文帝的衣冠塔。

 

  那么上面我们说了这么多,建文帝的下落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到现在也还没有确切的根据,特别是出亡说,是不可相信的。

  * 关于建文帝下落,一个又一个的说法也被我们一一否定,正当我们被深陷在历史的层层迷雾中,而感到困惑的时候,在《明史·姚广孝传》中又找到了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记载。那么,这段记载中究竟说了什么呢?真相是否就此打开?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四 穹隆山为僧说

  第四种说法是在穹隆山为僧说,在穹隆山为僧说的相关记载记载在《明史·姚广孝传》中,这个穹隆山在哪?就在江苏吴县,实际上就是(今天的)苏州市。建文帝逃出去为僧,曾经得到一个僧人的帮助,这个僧人叫做宗泐,宗泐是谁,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时不论亲王还是皇帝都有一个给他做法事的一个最重要的带头的僧人,(建文帝)的僧人就是宗泐。《明史》上怎么记载呢?说姚广孝到永乐十六年的时候已经84岁了,姚广孝是当年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的和尚,最早朱棣打天下,是姚广孝给他出的注意。姚广孝在84岁的时候已经老了,他在见到朱棣的时候说我有一件心事你要帮助我,说什么心事啊,说当年都怀疑建文帝逃跑是宗泐和尚帮的忙,这个宗泐和尚被关起来一直关到现在,希望你把他放了。那么这件事确实吗?是不是宗泐帮忙,然后建文帝最后藏到江苏吴县就是现在苏州的穹隆山上呢?据说穹隆山上有佛塔,是建文皇帝的墓,这个确切吗?明史没有肯定,说“或云”,也有人说。

  这些传说非常神奇,与此相连,建文帝在各地的遗迹也都有记载。比如说建文帝曾经藏在四川的平倡佛罗寺,后来死了以后就葬在寺后的山上,因为建文帝经常在寺里头面向京城哭泣,后人就把这个寺改称叫望京寺。比如还说建文帝从云南大理逃到四川到宜宾越溪河隐居在隆兴寺,死后就葬在隆兴的山下的塔林里,甚至说康熙帝也曾经到这里寻访过建文帝的遗迹。

  * 面对各地留下的众多有关建文帝的遗迹,我们实在是难辨真伪。说起建文帝的下落,还不得不提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明成祖朱棣。当年身为燕王的他发动了靖难之役,攻入皇宫,使得建文帝生死不明,他对于建文帝的下落岂能袖手旁观?那么建文帝究竟是生是死?明成祖朱棣是不是最为清楚呢?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五 寻访张三丰说

  我们来介绍建文帝的下落的时候,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胡濙。胡濙是户科给事中,这个给事中这个官是干什么的呢?是专门管提意见、监督百官的,可以向皇帝反映民间官员的任何事。据说建文帝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心里放不下,就派胡濙巡行天下找建文帝的下落。这个胡濙就走遍了天下各地,找没找着呢?没说,但是有一个细节,从永乐当皇帝以后就开始找,一直到永乐十七年再派他还去找,一直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北征回到宣府,现在河北省的宣化,有一天晚上天都黑了,天很晚了,朱棣已经睡了觉了,这时候报告说胡濙来了,朱棣说赶快请他进来。他们两个就彻夜长谈,到四鼓时分,早上天都快亮了胡濙才离开。胡濙向朱棣报告的什么呢?据说有一件消息,就是说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建文帝现在没有谋反之心,踏踏实实在外面当和尚,你放心吧!是这样吗?也说不清楚。

  胡濙当年出去以什么名义出去?不能公开说找建文帝,说以访张三丰张邋遢为名,张三封是谁啊,是元末明初的一个著名的道人,一个神人,一个怪人。朱元璋当年就想找这个张三丰就没找着,到了永乐时期又派人去找,那么派胡濙就是以访张邋遢张三丰为名去找建文帝。既然是以他为名,那么就没有公开的说找建文帝,是不是找建文帝?是不是得到建文帝的消息呢?无从证实。

  * 明成祖朱棣派胡濙出访寻找建文帝既然并不可信,那么,他为何要派郑和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浩浩荡荡出使西洋?有人说出使西洋是为了掩人耳目,真正的目的则是因为民间一直盛传着建文帝出亡海外的消息,郑和一行是要寻找建文帝的下落。那么,事实是这样吗?最后的真相是否就此揭开?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六 郑和下西洋说

  当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派郑和下西洋去找建文帝,我们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按照他自己的理想去建立天下秩序的一件壮举,绝不会派两万多人、几百艘船到非洲的东海岸去找建文帝。如果说郑和下西洋,说你顺便打听打听建文帝是不是跑到海外,可能。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建文帝,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

 

  明末清初有一本很著名的历史书叫做《罪惟录》,这个作者叫查继佐,他在他的书里面开列了有关建文帝谜踪的23种说法。他说了一句话,他说23种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对的吗?他说没有,如果有的话只有一个是对的,正是因为有23种所以都不对。我们按照逻辑推理也确实是这种情况。他当时提出来很多,说当时人心惶惶,五十六个人都一块走了怎么一个人败露都没有?不可能一个人败露都没有。说第二个说鬼门可以出,为什么还要出水门?既然说皇宫的后门可以走,大家一块儿走后门,干吗一批走北门一批还走水门?他提出问题,说当时金川门打开皇宫一片大乱,大臣进皇宫都已经很难,为什么跟随的一批小臣都能够到皇宫里去?都是疑问。当时天下大乱,兵荒马乱,人心惶惶,怎么还有神乐观的道士在那儿做梦,舟船还在那儿等着?这个事情可能吗?也是不可能的。总而言之他举了很多疑点,所以我们到现在无法证实这些传说。

  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是建文帝有后人吗?说建文帝不是还生了好几个孩子吗?有传说建文帝晚年隐居在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的洪山,建文帝在武昌的时候就改名叫让銮,出让金銮殿,让銮,而且他后来的子孙就以让字为姓。最近,就是前两年的事情,就有人拿出让氏家谱,说我们家来龙去脉就是建文帝的后代,就姓让。这些传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得到证实,那么建文帝的后人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所知,按照历史记载是这样的情况:建文帝还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朱文奎,建文元年立为太子,燕军攻入南京的时候太子已经7岁了,下落不明;老二叫朱文圭,燕军攻入南京的时候两岁,后来朱棣进入南京以后就把这个朱文圭囚禁在中都的广安宫,就是把他安排到凤阳老家关起来了,这个人一般俗称叫建庶人,建文帝的建,庶人就是平民百姓。英宗复辟,就是他侄孙子这一辈复辟的时候,就是(重新)当皇帝的时候可怜这个建庶人,就把建庶人放了。英宗下了指示,说允许他在凤阳自由居住,给他妻妾,让他娶,给他女子十个人。建文帝的这个小儿子从囚禁到现在已经是57岁了,从2岁开始关到57岁,放出来以后牛马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不久这个人也死了。所以按照史书的说法,他的孩子没有后人。

  为什么建文帝的传说会这么复杂呢?首先就是本来就没弄清楚。再有一点,就是大家对于建文帝抱有同情态度,希望他不死!特别是朱棣当了皇帝以后,采取了非常残暴的对于政治反对派的镇压,人们更怀念建文帝当政的时候实行的宽仁政策,所以就造出了他的种种传说。我们说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下落一定会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历史学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信的答案。希望大家继续寻找,帮助解答建文帝下落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8-3-8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八) 建文帝下落之谜
  
  今天我们讲建文皇帝的谜踪,建文皇帝的下落是几百年来众说纷纭的一个疑案。靖难之役打了四年之久,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入南京,这时候,皇宫里大火烧起,燕军派人在宫里到处搜寻,宦官、宫女死的死逃的逃。燕军搜寻的人是谁?就是要找建文帝在哪儿。结果什么人没找着,在瓦砾当中拖出两个尸体来,有人说这个就是建文帝的尸体。建文帝到哪儿去了呢?这个是不是建文帝的尸体呢?
  * 大火中拖出的究竟是不是建文帝的尸体呢?明朝的百姓似乎并不相信深受他们爱戴的建文帝就这样被大火烧死了,从此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民间流传起各种各样的传说。同时我们也发现,明朝的史书中对于这段历史记载也是模模糊糊。那么,建文帝是否逃过了那场大火?他又去了哪里?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一 焚死说
  那么现在我们考察一下各种书的记载,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都有哪些说法呢?一个说法就是焚死说,就是烧死了,确实烧死了。《明史》,也就是两百年以后(写)的明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是这么记载的:
  “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说这个燕王派宦官在火里把皇帝、皇后的尸体找出来,过了八天以后安葬了。这是两百年以后的《明史》这样说,明朝人怎么说呢?明朝记载燕王时期的实录《明太宗实录》有这么一段话:
  “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助。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騃耶。吾来,为扶翼尔为善,尔竟不谅,而遽至此乎!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看烟冒起来了,派宦官去救火,到那儿赶不急了。“上”指谁啊,“上”指的是朱棣,后来的皇帝明成祖朱棣,他哭了,说你真是这么傻啊!我来就是帮助你做好事的,你怎么就不理解我的心呢?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呢?壬申,也就是过了八天以后,说安排了很像样的礼节安葬了建文皇帝,明成祖还为此辍朝三日,放假三天不办公以示哀悼。《明实录》是明朝人说的,很多学者研究,实录不实,实录的记载是不可靠的。为什么?他要给官府和皇帝打掩护,他们做的一些事情不愿意让大家知道的,不写进历史。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说葬了建文君,备礼葬之,坟墓在哪?什么礼?有的记载说是“天子之礼”,什么是天子之礼,天子之礼很隆重啊,大家看现在十三陵、南京的明孝陵,那个皇陵都是非常雄伟的,规模很大,那是天子之礼。建文君如果用天子之礼安葬,怎么没有坟呢?显然这个焚死说是不可靠的。有人为了把这个焚死说要说得合理,就说确实烧死了,但是在安葬的时候叫做“不封不树”,什么叫不封不树就是没有封土也没树立石碑,这可能吗?又想自圆其说,又无法自圆其说。所以焚死说是一个无法解释、无法令人相信的说法。
  * 既然可以断定建文帝没有被大火烧死,那么新的答案又是什么呢?历史的记载中有新的蛛丝马迹吗?我们发现,就在建文帝被推翻的一百多年以后,明朝的第十三任皇帝万历和他的老师张居正探讨过建文帝的下落。真相会不会由此揭开呢?
  《实录》的话、《明史》的话说不通,不仅说不通,而且刚才我们念的《明史》的话里面还有矛盾:说“使出帝后尸于火中”,找出来皇帝和皇后的尸体,在火里找出来,还接着写一句话,“或云,帝由地道出亡”,还有人说,皇帝从地道逃跑了。这是清朝人在雍正年间所写的《明史》的一段话,前面说是着找皇帝和皇后的尸体,后面说也有人说皇帝从地道逃跑了。当时修《明史》的这些人都是饱学之士,天下有学问的人集中起来把内府藏书天下藏书都找出来,闹了半天没闹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实际上这个疑案在明朝就已经不清楚了。也就是在建文帝被推翻的一百多年以后,万历皇帝,大家知道万历皇帝是现在十三陵定陵所埋的皇帝,万历皇帝跟他的老师,也是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有一次谈话,这个万历皇帝就问张居正说,听说建文帝有出亡这么件事。张居正也是一个读书人,饱学之士,张居正回答说“此事国史无考”,他所说的国史就是实录,说实录记载不可考。这是关于建文帝下落的一次对话,也就是在建文帝死了以后一百多年,明朝人也弄不清楚,清朝人更弄不清楚。
  * 既然连明朝人都对建文帝的下落不清不楚,也难怪直到今天,后人对于建文帝的死因仍是众说纷纭,于是就有人认为建文帝不仅没有死,而且在外漂泊了几十年后又再次回到皇宫。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呢?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二 归来说
  第二个说法叫“归来说”,说建文帝回来了,什么时候呢?是在正统五年的时候。明英宗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有一个和尚年90岁,从云南来到广西到了思恩府,到了大堂上说我就是建文帝,我就是建文君。这个知府一听很害怕,这个知府叫做岑瑛,说建文君从建文四年就失踪到现在一直没找着,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这是真是假呀?赶快报告宫里,就把这个自称建文君的和尚送到北京的皇宫里,当时的首都就已经从南京迁到北京了。结果要派大臣去审问,一审问这个人说了实话了,他说他自己90岁了,建文君活着的时候,如果建文君活到现在也不过是五六十岁,你怎么90岁了,没有这么大岁数。再一问,这个人是河南钧州人,叫做杨应祥。这一审问都是假的,于是就把杨应祥这个人处罚了,杨应祥为首的处死,关到锦衣卫处死,其他人发去当兵了,戍边,这事就算了结了。正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杨应祥假冒的建文君,所以民间的传说又根据这个生出叉了。
  * 一个假冒建文帝的故事我们今天听起来似乎觉得有些荒唐,就是这些民间的演绎使得建文帝的下落更加扑朔迷离。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我们继续寻找新的答案。民间对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盛传着另外一个传说,建文帝是不是主动让出了王位,远走他乡了呢?而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有根有据。那么,这会是历史真实的答案吗?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三 出亡说
  那就是第三种说法,叫做出亡说。燕军进入南京宫中火起的时候,建文君没有死,而是从地道逃跑了,那么民间传说,说建文帝的逃跑是让国,是逊国。为什么要让?为什么要逊?他们不愿意说朱棣是篡位,说朱棣当了皇帝是人家让出来的,人家不当了,那么朱棣自然当了。我想这种说辞显然都是后来编出来的,朱棣明明是要打到南京,篡夺皇位,怎么出来让国、逊国?是很多人对于建文帝抱有同情心,又不敢直接指责朱棣的夺权,因此就出了让国逊位说。
  传说非常复杂,是怎么情况呢?燕军进入南京以后建文帝非常紧张,一时不知所措,到处走。这时候一个叫做王钺的太监向他汇报说太祖死的时候留下一样东西,说这个东西就收藏在奉先殿,他嘱咐我们不到危急的时候不能打开。周围的一些大臣就说赶快打开把东西拿出来,什么呢?一个铁匣子,铁匣子的油漆是红颜色,两个锁也都灌上铁。马上砸开,一砸开,里头有度牒三张,什么是度牒,就是宗教职业者的身份证,你有这个度牒就证明你是和尚,写上名字,从事宗教职业。度牒有三张,“应文、应能、应贤”写了三个人的名字,里头有袈裟,有剃刀,还有白金十锭。里头有一句话,说你们要是不想跑你们就自杀,要不然的话你们就拿着度牒跑,这是里面写的话,还说应文要从鬼门出去,其他人要从御沟水门走,到薄暮的时候,就是天傍黑的时候在神乐观会齐。那么应文是谁呢?朱允炆是带个文字,肯定是他。还有应能,还有应贤,那这个大臣里正好有叫应贤有叫应能的,这三个人于是就全剃了头,朱允炆带着一些人就从鬼门出了宫。什么是鬼门,实际上按现在的故宫来说,就是故宫北门,前门正门,上朝都走正门,那人要死了的话要从后门抬出去,从鬼门走。还有一批人就从御沟水关跑了。建文帝带着一批人走到神乐观,看见一个船就在岸边上停放,这个岸边是神乐观道士叫王升他一看见建文帝来了,说皇帝万岁,我在这等候您了。怎么回事呢?说我头天做了个梦,太祖就托梦给我让我今天预备好船在这等您。这时候天正是傍晚时分,于是从水关逃出的人也在这会合了,从此建文帝就带着这批人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西、福建到处云游了。
  云游到各地,而且说的是有鼻子有眼有影有模样的,有诗,有他的遗迹留下。比如在四川的永庆寺,就有这样的诗,说是:
  杖锡来游岁月深,山云水月傍闲吟。尘心消尽无些子,不受人间物色侵。
  比如说在广西就写了这样的诗:
  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汉江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浦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都是在怀念一些宫廷生活,怀念当时宫廷生活,几十年在外面云游这些情景。因为有在外面云游的传说,所以朱允炆的一行人就在他所云游的各地留下了很多遗迹。他们云游在外,到了正统五年,就是公元1440年的时候,建文帝说我们也非常疲倦了,他们就在一个寺庙里休息。有一个僧人就偷了建文帝的诗拿到思恩府的大堂上去献给当地州官,说我就是建文帝。于是这个人就被送到北京,一审问说不是,说是杨英祥,刚才不是讲了把杨应祥处死了。真的建文帝还在广西这儿呢,建文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说这个时候我也想回家,我是真的建文帝。于是又把真建文帝送回去,这就是出亡,出亡说,到后来又回到宫里。回到宫里头,因为他“牢落西南四十秋”,如果当时的小宦官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的话现在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还活着呢,有些大臣也能够认识建文帝呢,所以皇宫里头就派当年服侍过建文帝的宦官就去辨认。有一个叫吴亮的宦官,让他去辨认,建文帝一见到他就说你不认识我了吗?说当年我吃子鹅,我把肉扔在地上,你是不是像狗一样舔着吃了!这个吴亮不敢抬头,趴上前去看看建文帝的脚,建文帝的脚上有一个黑痣,他一看有黑痣,于是大哭,确实是建文帝。建文帝当年受难,他没有辅佐建文帝逃跑自己还跟着在宫中,很惭愧,回去就自杀了。后来据说建文帝就养在宫中,死在宫中,人称老佛,死以后埋在西山。当时所谓西山实际上就是京西阜成门外海淀区这一带,在哪儿呢,三环路里中国画研究院里的白塔庵,这个白塔据说就是建文帝的衣冠塔。
  那么上面我们说了这么多,建文帝的下落究竟是什么呢?我们说到现在也还没有确切的根据,特别是出亡说,是不可相信的。
  * 关于建文帝下落,一个又一个的说法也被我们一一否定,正当我们被深陷在历史的层层迷雾中,而感到困惑的时候,在《明史·姚广孝传》中又找到了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记载。那么,这段记载中究竟说了什么呢?真相是否就此打开?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四 穹隆山为僧说
  第四种说法是在穹隆山为僧说,在穹隆山为僧说的相关记载记载在《明史·姚广孝传》中,这个穹隆山在哪?就在江苏吴县,实际上就是(今天的)苏州市。建文帝逃出去为僧,曾经得到一个僧人的帮助,这个僧人叫做宗泐,宗泐是谁,是建文帝的主录僧。当时不论亲王还是皇帝都有一个给他做法事的一个最重要的带头的僧人,(建文帝)的僧人就是宗泐。《明史》上怎么记载呢?说姚广孝到永乐十六年的时候已经84岁了,姚广孝是当年帮助朱棣夺取天下的和尚,最早朱棣打天下,是姚广孝给他出的注意。姚广孝在84岁的时候已经老了,他在见到朱棣的时候说我有一件心事你要帮助我,说什么心事啊,说当年都怀疑建文帝逃跑是宗泐和尚帮的忙,这个宗泐和尚被关起来一直关到现在,希望你把他放了。那么这件事确实吗?是不是宗泐帮忙,然后建文帝最后藏到江苏吴县就是现在苏州的穹隆山上呢?据说穹隆山上有佛塔,是建文皇帝的墓,这个确切吗?明史没有肯定,说“或云”,也有人说。
  这些传说非常神奇,与此相连,建文帝在各地的遗迹也都有记载。比如说建文帝曾经藏在四川的平倡佛罗寺,后来死了以后就葬在寺后的山上,因为建文帝经常在寺里头面向京城哭泣,后人就把这个寺改称叫望京寺。比如还说建文帝从云南大理逃到四川到宜宾越溪河隐居在隆兴寺,死后就葬在隆兴的山下的塔林里,甚至说康熙帝也曾经到这里寻访过建文帝的遗迹。
  * 面对各地留下的众多有关建文帝的遗迹,我们实在是难辨真伪。说起建文帝的下落,还不得不提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明成祖朱棣。当年身为燕王的他发动了靖难之役,攻入皇宫,使得建文帝生死不明,他对于建文帝的下落岂能袖手旁观?那么建文帝究竟是生是死?明成祖朱棣是不是最为清楚呢?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五 寻访张三丰说
  我们来介绍建文帝的下落的时候,还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胡濙。胡濙是户科给事中,这个给事中这个官是干什么的呢?是专门管提意见、监督百官的,可以向皇帝反映民间官员的任何事。据说建文帝下落不明,明成祖朱棣心里放不下,就派胡濙巡行天下找建文帝的下落。这个胡濙就走遍了天下各地,找没找着呢?没说,但是有一个细节,从永乐当皇帝以后就开始找,一直到永乐十七年再派他还去找,一直到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北征回到宣府,现在河北省的宣化,有一天晚上天都黑了,天很晚了,朱棣已经睡了觉了,这时候报告说胡濙来了,朱棣说赶快请他进来。他们两个就彻夜长谈,到四鼓时分,早上天都快亮了胡濙才离开。胡濙向朱棣报告的什么呢?据说有一件消息,就是说找到建文帝的下落了,建文帝现在没有谋反之心,踏踏实实在外面当和尚,你放心吧!是这样吗?也说不清楚。
  胡濙当年出去以什么名义出去?不能公开说找建文帝,说以访张三丰张邋遢为名,张三封是谁啊,是元末明初的一个著名的道人,一个神人,一个怪人。朱元璋当年就想找这个张三丰就没找着,到了永乐时期又派人去找,那么派胡濙就是以访张邋遢张三丰为名去找建文帝。既然是以他为名,那么就没有公开的说找建文帝,是不是找建文帝?是不是得到建文帝的消息呢?无从证实。
  * 明成祖朱棣派胡濙出访寻找建文帝既然并不可信,那么,他为何要派郑和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浩浩荡荡出使西洋?有人说出使西洋是为了掩人耳目,真正的目的则是因为民间一直盛传着建文帝出亡海外的消息,郑和一行是要寻找建文帝的下落。那么,事实是这样吗?最后的真相是否就此揭开?
  建文帝的下落说法之六 郑和下西洋说
  当然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派郑和下西洋去找建文帝,我们说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很了不起的,按照他自己的理想去建立天下秩序的一件壮举,绝不会派两万多人、几百艘船到非洲的东海岸去找建文帝。如果说郑和下西洋,说你顺便打听打听建文帝是不是跑到海外,可能。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建文帝,这种说法是不可信的。
  明末清初有一本很著名的历史书叫做《罪惟录》,这个作者叫查继佐,他在他的书里面开列了有关建文帝谜踪的23种说法。他说了一句话,他说23种难道就没有一个是对的吗?他说没有,如果有的话只有一个是对的,正是因为有23种所以都不对。我们按照逻辑推理也确实是这种情况。他当时提出来很多,说当时人心惶惶,五十六个人都一块走了怎么一个人败露都没有?不可能一个人败露都没有。说第二个说鬼门可以出,为什么还要出水门?既然说皇宫的后门可以走,大家一块儿走后门,干吗一批走北门一批还走水门?他提出问题,说当时金川门打开皇宫一片大乱,大臣进皇宫都已经很难,为什么跟随的一批小臣都能够到皇宫里去?都是疑问。当时天下大乱,兵荒马乱,人心惶惶,怎么还有神乐观的道士在那儿做梦,舟船还在那儿等着?这个事情可能吗?也是不可能的。总而言之他举了很多疑点,所以我们到现在无法证实这些传说。
  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是建文帝有后人吗?说建文帝不是还生了好几个孩子吗?有传说建文帝晚年隐居在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的洪山,建文帝在武昌的时候就改名叫让銮,出让金銮殿,让銮,而且他后来的子孙就以让字为姓。最近,就是前两年的事情,就有人拿出让氏家谱,说我们家来龙去脉就是建文帝的后代,就姓让。这些传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得到证实,那么建文帝的后人究竟是什么情况呢?我们所知,按照历史记载是这样的情况:建文帝还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朱文奎,建文元年立为太子,燕军攻入南京的时候太子已经7岁了,下落不明;老二叫朱文圭,燕军攻入南京的时候两岁,后来朱棣进入南京以后就把这个朱文圭囚禁在中都的广安宫,就是把他安排到凤阳老家关起来了,这个人一般俗称叫建庶人,建文帝的建,庶人就是平民百姓。英宗复辟,就是他侄孙子这一辈复辟的时候,就是(重新)当皇帝的时候可怜这个建庶人,就把建庶人放了。英宗下了指示,说允许他在凤阳自由居住,给他妻妾,让他娶,给他女子十个人。建文帝的这个小儿子从囚禁到现在已经是57岁了,从2岁开始关到57岁,放出来以后牛马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不久这个人也死了。所以按照史书的说法,他的孩子没有后人。
  为什么建文帝的传说会这么复杂呢?首先就是本来就没弄清楚。再有一点,就是大家对于建文帝抱有同情态度,希望他不死!特别是朱棣当了皇帝以后,采取了非常残暴的对于政治反对派的镇压,人们更怀念建文帝当政的时候实行的宽仁政策,所以就造出了他的种种传说。我们说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下落一定会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历史学家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信的答案。希望大家继续寻找,帮助解答建文帝下落之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8-3-8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九)朱棣起兵谋反之谜
  
  大家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第一个皇帝,第二位皇帝是他的孙子,第三位皇帝又回到他的儿子这一辈做皇帝。第三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朱棣。朱棣是他的大名,我们在提到这个人的时候,常常还有别的称呼。经常提到的,叫做明成祖,但是这个“明成祖”是明代晚期给他上的谥号,也就是嘉靖年间他叫明成祖。明成祖死以后,他并不称为明成祖,称为明太宗。朱棣还有一个谥号,叫做文皇帝。所以说,明成祖文皇帝朱棣,明太宗文皇帝朱棣,都是这一个人。
  * 这位被称做“明成祖”和“文皇帝”的大明天子,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他为何最终会篡夺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他又何以会成就日后的“永乐盛世”?
  朱棣这个人生于元朝末年,至正二十年,1360年。他在11岁的时候,也就是洪武三年被封为燕王。燕王的封国在哪儿呢?在北平。有的人说,这个北平的名字太熟悉了,现在我们经常谈到民国时期,北京所在地叫做北平。那么这个北平,最早什么时候叫?朱元璋的时期。朱元璋派军队北伐,推翻了蒙古贵族为主体的元朝统治,大都就改为北平。朱棣的封国在北平,他21岁的时候就藩北平,什么叫“就藩”呢?就是到他的封国去,也叫做“之藩”,之乎者也的“之”,到那里去。也就是说,他在21岁的时候从南京来到了北平,做燕王。后来到建文元年,也就是他在40岁的时候,发动了一场战争,这个战争叫做“靖难之役”。四年以后,也就是三年多、四年的年头,在43岁的时候登上了皇位。
  * 看过了明成祖朱棣的这样一个简历之后,我们有了太多的疑问:朱棣到底有多少军队,竟然敢于发动这样一场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战争?朱棣所宣扬的这个“靖难”,究竟是什么意思?他的封地为什么会在离首都南京非常遥远的北平呢?
  朱元璋封王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他面对着国内仍然不是很太平的形势,特别是在北方蒙古地区还残存着蒙古的元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当时叫做北元。这些残余势力可能对明朝构成威胁,因此朱元璋就把自己的儿子沿着北部防线封为藩王。大儿子立为太子,二儿子秦王封在陕西,三儿子封在太原,晋王,老四朱棣就封在北平。当时在北方的这些王当中,有两个王非常强悍,一个是燕王,“燕王善战”;一个是宁王,宁王在哪里呢?就是在现在辽宁的西部、河北的东北部,大宁这一带,说“宁王善谋”。这些亲王,朱元璋分封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羽翼王室,保卫大明皇朝的江山。
  但是,明朝也对这些亲王的权力有所限制,什么限制呢?说规定这些亲王“不裂土,不临民”。什么叫“不裂土”,就是不分割国土;“不临民”,就是不管理国事,不管理他封国的地方的民政事务。军队不能够多,九千人都一万五千人,三个护卫,这个护卫兵只能负责亲王的安全,王府以外的军队亲王不得调遣。但是,亲王有崇高的地位,什么地位呢?叫做“公侯不得与之钧礼”,你虽然是公是侯,能征善战的老将,给国家立有大功,但是要见了亲王,哪怕他再年轻,你也不跟他平起平坐,要向他行大礼,他是皇帝家人,他是亲王。还有一点,就是亲王可以在对外作战的时候节制诸军。公侯这些能征善战的老将他不能够统领各个军马,出外作战的时候谁来节制诸军?亲王。
  这些亲王,刚才我们讲特别是燕王、宁王,他们在和蒙古残余势力作战的过程当中,锻炼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养成了自己的势力。在洪武年间,燕王在建文皇帝还没有继位的时候,朱棣就已经成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将领。
  * 既然燕王朱棣只不过有着万人左右的军队,而且他的封地还是在远离帝国中心的北平,他完全可以在这里享受他富足自在的亲王生活。那么究竟是因为什么,冒着可能被杀头的危险,公然走向了武力推翻当朝合法皇帝的道路?
  暗室密谋
  讲“靖难”,我们就不能够不提到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是一个和尚,叫做姚广孝。当年,朱元璋在他的身边有些僧人,他也给自己的亲王每个亲王配备一个主录僧人,辅佐他,帮助他,做一些佛事、法事。安排在朱棣身边的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姚广孝,姚广孝的法名叫道衍,所以又称做僧道衍。朱棣就藩北平,僧道衍要求跟随朱棣一同来到北平。僧道衍跟朱棣之间,心里是相通的。僧道衍有一次说,你把我要在你的身边,我会送给你一顶白帽子戴。什么意思呢?朱棣本身是亲王啊,“王”字上面要加一个“白”的帽子,就是“皇”。朱棣心知肚明,一拍即合。
  僧道衍是什么人呢?本是读书人,生长在元朝末年,但是这个读书人后来前途失意,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仍然关心注天下大事,这时候来到燕王身边,胸怀大志,一定要做一番事业。这个人形象是什么形象?说面如病虎,像一只虎,有病,懒洋洋在那儿趴着。一个有病的老虎,虽然显得很疲惫,但是它实际上酝酿着非常凶猛的力量。三角眼,眼睛三角,有人说这是充满智慧的光芒。
  就是这样一个僧道衍,他又向朱棣推荐了两个人,一个叫做金忠,一个叫做袁珙。先说这个袁珙,是什么人呢?袁珙是一个善于相面、算卦的人,他的算卦非常灵。姚广孝把他推荐到燕府,要想安排在朱棣的身边,朱棣就要测一测他的算卦是不是灵。有一次,朱棣带了十几个卫士来到大街酒肆饮酒,事先袁珙就在这个酒店等候,朱棣这一行人进到酒店,袁珙老远地看见,冲过去就趴在地上:大王,您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哎,你怎么说我是大王啊?我跟他们一样是士兵。你不要欺瞒我,我一看就知道你相貌不凡。第一次测试,你想想一个亲王和一下周围的士兵,他气质肯定不一样,一般人也能看得出来,用不着袁珙。但是袁珙在这第一次测试当中胜利了,后来袁珙就成了朱棣身边的一个谋士。袁珙说,将来您年过四十,胡须过胸,你就能登上皇位了。朱棣说,这个话可不能随便说!心里头可以想,不能够表白。第二个说的是金忠,这个金忠是什么人呢?金忠是袁珙的一个朋友,金忠也是善于算命,后来推荐到燕府当中。
  姚广孝、袁珙和金忠都用将来夺取政权、当皇帝来诱导燕王朱棣,实际上他们是看清了当时天下的形势,他们不过是想借助天命来引道燕王去夺取政权。朱元璋晚年,秦王已经故去,晋王也已经病故,在亲王当中年纪最长的就是燕王。燕王本身又有带兵作战的经验,所以燕王就可能给皇帝造成最大的威胁。所以,在建文帝登极做皇帝的时候,他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有计谋、有勇略、有作战经验的强悍的燕王。
  姚广孝等人在建议燕王造反夺权以后,燕王下了决心。各样奇异的人才到燕府当中,在燕府里头打造兵器,打造兵器怕外边知道声音,就养了很多鹅、鸭子哇哇哇乱叫,他们打造兵器。
  * 即使燕王朱棣想方设法地掩盖他企图谋反篡位的密谋,但是朱棣在北平所能控制的范围也仅仅是燕王府而已,整个北平城仍旧在朝廷的掌控制下。而且,朱元璋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创立了像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他们在整个大明王朝从来就是无孔不入,朱棣谋反的消息难道就不会走漏风声吗?
  * 刚才说到,朱棣在自己的燕王府内紧锣密鼓地打造兵器,准备谋反。但是,这一切究竟能否逃得过朝廷密探的眼睛呢?
  密谋暴露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燕王府的这些行动早被朝廷安插的人报告给朝廷,所以对燕王府的行动有所觉察,他们双方都在准备。燕王为了迷惑朝廷,怎么办呢?他采取了装疯,大热的天,他围着火炉,穿着很厚的衣裳,有的时候冲到街上去,见了人说胡话,抢别人的饭就吃,也许在大街上就躺着卧,要给别人一种假象,说这样的人没有夺权的野心,也不可能夺权。
  但是,燕王企图造反的阴谋还是被人揭露了。建文元年(1399)六月,燕王府的一个百户叫做倪亮,报告燕王府有异常动作。于是朝廷下令,要捉拿燕王府下面的一些官员。过去,要是朝廷要对于亲王有所处罚的时候,不能够直接处罚亲王,要处罚亲王身边的人,对他加以警告。所以朝廷下了指示,要求燕王府你把造反逆谋的这些人交出来。朝廷派了人,像北京的按察使,北京都司的都指挥,张昺、谢贵这些人,还有一个北京都指挥使司的指挥使叫做张信,准备对燕王下手。
  但是这个张信就把情报出卖给了燕王,张信得到朝廷的消息以后,知道要对燕王下手,回到家里头坐卧不安,他的母亲说你有什么事情啊,这样坐卧不安?张信是个孝子,就把这个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他的母亲,他母亲说,燕王,你不能动,不能够反燕王。张信想来想去,第二天就坐着一顶女轿到了燕王府,女人坐的轿子,他不敢明着去啊,进了燕王府。见了燕王说,现在我知道你要造反,朝廷让我来抓你。燕王说,没有这回事啊,说你看我病得这样,还能够造反吗?张信说,你不要瞒我了,我诚心诚意来向你报告,如果你要是想造反有什么话你就对我实说,不然的话我就按照朝廷的旨意把你抓走。于是,燕王就得到了朝廷确切的情报,他下决心就要动手了。
  在动手之前,他还有一番要做戏,他身边还有一些人,能不能够让这些人都跟随自己打仗?他把这些人叫到身边,说你看,朝廷现在要对我下手,与其这样,我还不如自己自杀,表明我的心迹,我是忠于朝廷的。这时候有一个他身边的将领叫做张玉,张玉说你这是妇人的行为,是匹夫之勇,我们为什么不能一拼呢?还有一个叫朱能的,朱能说,我们首先控制了北平九门,他人多可以胜利,我们天定也可以胜利!天命在我们这儿,谁也不能阻挡。朱棣一看身边这些人员都同意他起来造反,于是决定起兵。
  就在这个时候,刮起一阵大风,把房顶上的瓦都掀掉了,哗啦一下子掉了,碎了。朱棣一看,天刮风,我要准备起兵了,刮风把我的瓦刮掉了,真是不祥啊!姚广孝这时候出来哈哈一笑:这真是好事啊。朱棣说我要起兵,这个瓦刮掉地下摔碎了,这是什么好事啊?你这个乌和尚,乱说话。姚广孝说,你看这个瓦是黑色的,它说明老天爷想让你这个瓦换颜色了,要换成黄瓦了。姚广孝这些人用各种方法坚定朱棣起兵的信心,朱棣终于决定起兵。
  就在这时候,朝廷派来捉拿燕王府的人已经包围了燕王府。
  * 在这样千钧一发的危险时刻,朱棣该怎么办?朝廷派来捉拿他的军队已经把燕王府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府内的军队却又少得可怜,燕王朱棣的命运会怎样?朝廷派来捉拿朱棣的统军人物又会是谁?
  北平兵变
  是北京都指挥使司的张昺和谢贵,张昺和谢贵包围了燕王府,并在所有的通道立上栅栏挡着,要求燕王府按照朝廷指的名字交出人来。朱棣传出信儿来,说可以啊,我完全服从朝廷的命令,你们进来吧,我把人交给你们。朝廷是集全天下之兵马,面对的是一个小小的燕国啊,所以张昺、谢贵并没有怀疑,以天下之兵马要想打败燕王府,要除掉燕王,那不是很容易吗。听燕王这么一说,他们两个就进了王府,进了王府他就看见燕王坐在火炉边,正是夏天,拿着拐杖。燕王见到张昺、谢贵来了,就说,二位将军请坐。二位刚刚落座,燕王怒气就上来了,他说什么呢?他说:“今编户齐民,兄弟宗族尚相恤;身为天子亲属,旦夕莫必其命。”就是普通老百姓,他们都知道兄弟友爱,都知道亲情,说我身为亲王,是皇帝的叔叔,你们想动手就动手,想抓人就抓人?说着就把拐杖往旁边一扔,我有什么病啊?什么病也没有!桌子上摆着一盘西瓜,西瓜已经切成片了,就是准备让这个客人来尝的。他拿起西瓜,说请你们常常鲜吧!举起这西瓜“啪”往地上一扔,埋伏在后边的武士一下冲上来把他们俩捉拿。
  外边守着王府、堵在道路上的士兵看看时间一点点过去,这张昺和谢贵也不出来,天色渐晚,什么动静也没有,是不是在里头说得很投机,吃上饭喝上酒了?没有人指挥了,天快晚了,就散了。他们不知道在里边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
  燕王控制了张昺、谢贵以后,他就令他的兵马紧急攻夺九门,迅速地占领了北平的九门,控制了北平城。三天之内,北平大定,三天就把局势安定了。所以第一个回合,燕王取得了胜利。
  * 虽然朱棣迅速控制了北平城,但是以燕王府的区区军队来对抗朝廷的百万之师,几乎就是以卵击石。而且,他起兵反叛合法皇帝的行为本来就是大逆不道的,朱棣会找一个怎样冠冕堂皇的借口来赢得别人的支持?
  反叛的借口
  起兵造反,要有一个理由啊,要把自己不合理的、不正确的东西说得很正确,不合理的说得很合理。有人说,我们反朝廷叫做“讨伐”。不行啊,怎么能用“讨伐”啊?你是亲王,那边在南京坐的是一个合法的皇帝,你怎么能讨伐他呢?不行,要改变用词,叫做“靖难”。为什么叫“靖难”?说朝中出了奸臣了,皇帝有难,我要去解救皇帝,给皇帝平难,叫“靖难”。朝中出的什么奸臣呢?这个奸臣是帮助皇帝出坏主意,是戕残骨肉,像我们这样的亲王都被他们杀害,都被他们迫害,他们是坏人,我们要举兵靖难。而且朱棣引用了朱元璋留下的《祖训》作为条文,《祖训》怎么说呢?说“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朝中没有正臣,出了奸恶,亲王可以讨伐这些奸臣,这是朱元璋留下的祖训。于是这场战争打响,战争就叫做“靖难之役”。
  * 看到这里,我们对这个朱元璋的祖训有些怀疑,朱元璋生前不遗余力地加强他的皇权,而且还怕自己的继承者建文帝年幼遭别人篡位,而不惜杀掉众多的功臣。这样一个朱元璋怎么会为朱棣的反叛留下借口呢?这个《祖训》究竟是真是假?
  * 刚才说到,朱棣以朱元璋的祖训作为起兵靖难的借口,但这个祖训的真实性让我们产生了怀疑。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否真的有过这个祖训?
  祖训的真相
  朱元璋真的留下了这样的一个《祖训》吗?朱元璋有《祖训》不错,这几句话也不错,但是朱棣篡改了其中的一句话,他把一句话删节不说了。哪一句话呢?叫做朝无正臣、朝有内奸的时候,亲王要“训兵待命”,你要把你的军队管好,训练好,要等待朝廷的命令,你才能够去清君侧。现在他把这个“训兵待命”几个字不说,就说我要去清君侧,在文字上玩了一个把戏,让天下人看,朱棣做得是堂堂正正,根据《祖训》来解除皇帝之难,这个战争就叫做靖难之役。
  燕王虽然控制了北平,但是形势对他来说仍然十分危险。北平周围都是官军,所以他要想直接夺取南京的政权,还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他就首先要扫平北平周围,包括夺取通州、冀州、遵化、永平、密云这些地方,要把这些地方扫平,巩固他在北平的根据地,才能够往南打。官军看起来十分强大,但是往往不堪一击,这些地方很快就被燕王拿下。燕王下一步目标就是南进。
  * 这一边,燕王朱棣拿下了北平周边地区,站稳了脚跟,而且要雄心勃勃地进攻南京。那么,远在首都南京的建文帝会有什么反应?他们会怎样平定这场叛乱呢?
  真定之战
  北平的陷落引起朝廷震动,没想到燕王这么快就控制了北平。朝廷怎么办呢?任命了耿炳文为大将军,讨伐燕王。耿炳文是在洪武末年硕果仅存的一个老将。大家知道,朱元璋为了使小皇帝能够平安地做皇帝,他在他的晚年对于很多功臣宿将大开杀戒,没有人能够威胁皇权;但是,反过来,也没有很有力的将军去替皇权去冲锋陷阵。耿炳文硕果仅存,他虽然打过仗,但是这时候已经年老了,没有锐气了。他带兵北伐和燕王交战,第一站就在真定遇到了燕王。
  朝廷平定燕王叛乱它也有它的说辞,它的说词是怎么说的呢?“邦家不造,骨肉宗亲屡谋僭逆……今乃称兵搆乱,图危宗社,获罪天地祖宗,义不容赦。”说我们家门不幸,这些亲王们不断地发生叛乱和谋逆。现在竟然公开造反,要来夺权,是天地不能够容许的这样一种大逆,我们要讨伐他。耿炳文带领官军北伐,遇到燕王的主力,一战败于涿州,再战败于雄县。
  燕军继续南进,他们在真定发生了激战。这一战,燕王使出了一个计,就是趁着官军还没有渡河的时候,叫“半渡而击”。当时这个河是什么河呢?是滹沱河,趁着官军还没有渡河的时候,燕王的军队向官军发起攻击。这一次官军大败。从涿县,到雄县,到真定,官军连续失败,耿炳文无计可施,关起城门来不出。
  官军虽然失败,但是还有十万之众。官军的失败震动了朝廷,朝廷上下来商议如何对付燕王。燕王夺取了北平,打赢了真定之役,不过是小试锋芒,他要夺取南京的帝位,登上皇帝的宝座,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下面的仗怎么打?双方的招数怎么出?我们下一回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8-3-8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十)朱棣直捣南京之谜
  
  上回我们讲到,官军在真定之役当中遭到了失败,朝廷一片大哗,怎么对付燕王?耿炳文老将已经不能够再带兵打仗了,被撤换了,由齐泰、黄子澄这些人推荐了一位新的统帅,这个统帅是谁呢?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是什么人?“公”是非常高的地位。他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又是谁啊?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姐姐的孩子,而且在朱元璋夺取政权的过程当中立过大功,在功臣榜上还排名第三。李景隆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仍然做曹国公。所以这是一个功臣世家,又有高贵的血统。李景隆这个人怎么样呢?长得是仪表堂堂,说他是“眉目疎秀,顾盼伟然”,举止雍容,长得又漂亮,很有派,很帅。他虽然是名门之后,又是武将之后,但是他能够说,不能够真正地用兵,虽然也替朝廷做过一些事情,但是真正的带兵打仗他没有经过。这不禁使我们想起了当年战国赵括,赵国的赵括,长平被坑四十万,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李景隆仗着自己是名门之后,又通晓兵书,不免妄自尊大,很多下面的将领也不服气。但是这样一个大将,带领官军北征燕王。
  燕王对于李景隆来说,他是李景隆的表叔,他知道李景隆带兵来攻打北平,他非常看不起这个李景隆,他知道李景隆并没有作战的本领。于是,故意带兵离开北平,到哪儿去了呢?他借这个机会攻打大宁,一会儿我们再说打大宁。他离开北平的意思,就是吸引李景隆直接来攻打北平。李景隆果然带领军队直逼北平城下。
  当时在北平当中防守的是谁呢?担任防守的是燕王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还有燕王的妃子徐妃,他们动员了城里的兵马,坚守不出。李景隆攻城攻不进去啊,当时天寒地冻,已经天气很冷了。李景隆知道燕王去打大宁,而且打完了大宁要返回北平,北平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他一定要照顾到自己的老家,他从哪儿回来呢?要从东边回到北平,李景隆就在燕王回北平的必经之路这个地方连结九营,迎战燕王。
  这个地方是哪里?就是在现在的北京的东边,叫做郑村坝,现在叫东坝,摆开了战场。燕王的军队和李景隆的军队在郑村坝展开了激战。这个战斗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酉时,就是五六点钟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天气非常冷,南方的军队衣裳单薄,又受不了北方的严寒,所以这个仗就没办法往下打了。天黑以后,大家各自撤兵回营,李景隆趁着天黑把兵撤了,逃跑了。于是燕王就取得了保卫北平的胜利。
  * 刚才说到,当李景隆率领朝廷军队进攻北平的时候,燕王朱棣反倒离开北平,去进攻一个叫做大宁的地方。这个大宁究竟在哪里?这里究竟对朱棣又有什么特殊意义?他怎么会在大敌当前的危险时刻不留在北平,而去进攻大宁呢?
  进攻大宁之谜
  刚才我们说燕王离开北平到哪儿去了呢?到大宁去了,大宁是什么地方呢?大宁,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宁王所在地。我们曾经说过,在各个亲王当中,燕王善战,宁王善谋,宁王的强,不仅仅在于善谋,而且他还有很强大的军事力强。当时说:“带甲三万,革车八千”,宁王有很强的兵马,最强悍的是他有胡骑,也就是蒙古骑兵。当时北方蒙古地区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西蒙古,西部叫做瓦剌,东蒙古叫做鞑靼,再到东北方叫做兀良哈。兀良哈里头有三个卫,有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也就是“朵颜三卫”。这个朵颜三卫的兵是能征善战,他们是大宁宁王的部下,这个朵颜三卫当时是为明朝所用,是当时明朝加强北方边境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在几次明朝北征对付蒙古残余势力的时候,朵颜三卫都出过力。
  现在朱棣带兵去到大宁,干什么去了?他心里头有一个计划,一,要把朵颜三卫拿来为自己所用;二,要让宁王参加到自己的行列当中,帮助自己去打天下。在整个全盘战略上,朱棣离开北平去攻打大宁是为了诱敌深入,但是他真正的目的还是要让宁王和他联手一起夺取天下。大宁地区在北京的东北方,正是北平的后方,如果朱棣往南攻打,他的身后有一个很强大的宁王跟他不一条心,他能够放心往南打吗?所以,能够争取宁王参加到他的营垒当中,不仅消灭了后患、后顾之忧,而且加强了自己的力量。
  燕王来到大宁,见到宁王,握着手,不禁潸然泪下,说你看,我们都是太祖高皇帝的儿子,咱们都是骨血之亲,可是现在被朝中的奸臣欺负,我们没有活路了。宁王也很伤心,告别的时候就把燕王送出城外。结果燕王在城外布置了很多军队,一拥而上,把宁王抓起来,带走了。为什么他不杀宁王?他要让宁王参加到他的队伍当中来。你跟我一块儿造反吧!他对宁王说,我们一起反,将来得了天下,你一半我一半。
  这个宁王被控制了,没办法说,被人家裹挟而走。因为宁王已经被燕王控制了,所以他下面的朵颜三卫也都归了燕王。所以大宁之行他达到了他的两个目的,一个是解除了后顾之忧,第二个就是他争取到了宁王参加到他的营垒,利用朵颜三卫的骑兵强化了自己的势力。
  * 虽然朱棣通过种种手段,成功地控制了他的兄弟宁王,解除了自己的后顾之忧,但是,自古出兵作战总要找一个借口和名义。朱棣发动这样一场内战,企图推翻合法继承皇位的建文帝,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借口,朱棣的这一战注定就要失败。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困境,朱棣究竟能够找到怎样的借口?
  发兵借口之谜
  我们在这场斗争当中可以看得出来,燕王朱棣他的谋略很高,他的身边有高人,他自己有智慧,同时他要在政治上采取主动。我们说过,他说自己是靖难,不是造反,是为了帮助朝廷铲除奸臣,平息祸乱。那么现在他又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什么口号呢?他说朝廷的奸臣是什么人呢?朝廷的奸臣是左班文臣。大家知道,古代的左和右它有一个方向的规定,是以谁来做规定呢?比如说皇帝坐在皇宫,他要是坐北向南,他的左手就是东边,他的右手就是西边。所以左班文臣就是在皇帝上朝的时候,文武官员都上朝,左边站的是文臣,右边站的是武臣,就是东边是文臣,西边是武臣。所以你看故宫,是文华殿、武英殿一个东一个西,东华门、西华门,文臣要是进宫办事要走东华门。他这个“左班文臣”,讲的是这些文臣都是奸臣。
  他为什么这样说?他就把他的打击面缩小了,他不能说朝中奸臣我一律全打;一律全打,都联合起来又对付燕王。他现在说,就是左班文臣,这帮书生坏事,这样他就争取了一大批武臣的心。你看我发动靖难之役,我跟你们这些武臣们没有冤没有仇,我不是针对你们的。他们这些武臣在战场上,斗志很大程度上就被瓦解了。
  所以在朱棣靖难的过程当中,他在策略上,在计谋上,他耍了很多的花样,动了很多心思。我们说,燕王如果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不可能造反,正是因为他不循规蹈矩,他才可能造反。那么他在造反的过程当中,他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真理、正义的化身,这就是他采取的策略。
  * 虽然朱棣寻找到了一个谋反的借口,但是,当时全国的绝大多数兵力依然掌握在南京建文帝的手中,燕王朱棣仍旧面临着朝廷优势兵力的围剿。在刚才的北平之战当中,朱棣只是暂时击退了朝廷李景隆的军队,而李景隆的主力依然在离北平不远的地方,准备重新进攻。北平的局势依然很危险。那么,朱棣究竟又是怎样在这样的威胁之下,接连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朝廷军队呢?
  * 刚才说到,明朝南京朝廷派出的北伐大军虽然遭到了一些失败,但是很快就重新集结,卷土重来。面对数倍于自己的朝廷军队,已经疲惫不堪的朱棣究竟如何取胜?
  朝廷兵败之谜
  燕王在北平打败了李景隆的军队以后,李景隆军队南撤,他们在白沟河,现在河北雄县白沟河发生过一场激战。当时李景隆合兵60万,号称百万,而且配备了火器,这个火器叫什么呢?叫“一窝蜂”,一窝蜂是什么?实际上是跟这个地雷差不多,一个圆球,里面装着炸药,四周有很多的孔,如果点起来以后,这个火药从孔里头喷出来,喷出来就乱转,仍到敌营里头就是杀伤敌人,配备了一窝蜂。这个一窝蜂很厉害,几次两军接战,朱棣非常危险。但是后来老天也帮了朱棣的忙,东北风刮起来了,北军战胜,这次白沟河之战燕王又一次取得了胜利。当时说白沟河是尸横遍野啊,血都把河水染红了,官军战死、溺死的一万人之多。
  李景隆从白沟河撤兵,第一步撤到德州,第二步撤到济南,我们下面说在济南之役。李景隆逃到济南,他的兵马还有11万人。燕王想着趁李景隆立足未稳之际消灭李景隆,李景隆如同惊弓之鸟,从河北一直逃到山东。他没有想到燕王这么快就追上来了,双方一交战,猝不及防,李景隆一下又失败了,燕军在济南得到七千匹战马。李景隆当时叫单骑而逃,全军都散了,李景隆一个人骑着匹马跑了。
  燕王虽然在济南的城外得到了胜利,但是济南的城非常坚固,不能攻下。当时把守在济南城中是谁呢?是布政使叫铁铉,这个人非常重于朝廷,而且有谋略,能够战斗。铁铉镇定自若,他一看到形势不好,他心出一计,他派人假装投降。燕王这时候大意了,你看李景隆失败,济南城也投降了,他非常得意,骑着马进城。可是没想到,刚刚走过吊桥,一块大铁板切下来,几乎要砸到燕王的马上。燕王一惊,没想到中了埋伏,赶快拍把便走。刚刚退回,吊桥就拉起来了,——吊桥拉晚了一步!有惊无险,燕王在这儿逃了一大劫。燕王不甘心,继续派人攻打济南城,铁铉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同时他在城墙上悬挂起了牌子,上面写着太祖高皇帝,意思是说,你们要就往这儿打吧,我这儿是太祖高皇帝让我来守这个城的,我是合法政权。这个虽然燕王他要造反,但是见了太祖高皇帝的牌子,他们还是含糊啊。在坚城之下,不能够久战,屯兵过久了,这些战士就会失去斗志。所以他的军师姚广孝说:“师老矣,请班师。”就是军队已经疲惫了,不能再打仗,赶快撤回。于是在济南城下,燕军撤回。
  李景隆在北平、在河北、在济南连续失败,跑回朝廷,建文皇帝竟然没有给任何处分。朝廷采取的措施,就改派一位将军叫做盛庸,来带领北伐军继续跟燕王对抗。
  * 朱棣的军队在济南城下败退而去,而朝廷的援军又在源源不断地向北平逼近,形势对于刚打了败仗的朱棣来说,又一次变得极为紧迫。南京朝廷新派出的这个盛庸,究竟又是怎样一员大将?朱棣与盛庸的这一战,究竟谁胜谁负?
  死里逃生之谜
  官军北上,在哪里和燕军相遇呢?在定州,又是北平的南方、真定的北方,河北境内,定州。这回,燕王采取了以攻为守的策略,但是他以攻为守呢,他不是守定州,而是他转而去攻打辽东,声称攻打辽东,实际上是打沧州。他把沧州一举拿下,官军主帅被俘,把手沧州的几万名官军被杀,数千人做了俘虏。燕军继续南下,就到临清、馆陶、冠县、莘县、东阿、东昌,这些地方就是在河北的东边、山东的西部这一带,燕军就一路来到了东昌。盛庸在这儿是以逸待劳,等待燕军来进攻,他们在东昌城外打了一场大战。这次朱棣陷入重围。
  我们知道在燕王起兵的时候,他身边有两个大将,一个是张玉,一个是朱能。就是在东昌之役的时候燕王陷入重围,他的大将张玉、朱能把他救出来了,如果不是他们及时赶到,这回燕王可能就会毙命。这一次在东昌府的战争,燕军在第一天惨败,损失万余人。
  * 东昌这一仗,让已经奋战了三年的朱棣元气大伤,但是朝廷围剿的军队却步步进逼,不给朱棣以任何喘息之机。此时此刻,精锐丧失殆尽的朱棣该如何对付正在向北平星夜兼程而来的朝廷大军?朱棣的命运将会如何?
  反败为胜之谜
  燕军在济南失败以后,回到北平,和姚广孝这些谋臣商议,怎么办呢?下面的仗如何打?朱棣这个人非常强悍,可以说百战不挠,他说是:“惧死者必死,捐生者必生。”说你要怕死的话你肯定要死,你要是不怕死的话,你还有一条活路。朱棣为了一雪东昌之耻,再次发兵南下,在保定定州与官军交战,双方战于夹河。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打到双方疲惫都打不下去了,两方面都没劲儿了,全坐在战场上休息,朱棣这几个大将都在战场上阵亡了。第二天两军再次作战,双方是屡进屡退,不分胜负。这个时候,又是一场大风救了燕军的驾。忽然一阵东北风,大风弥天,南军在南、北军在北,双方作战,刮北风是对南军不利啊,官军打乱;燕军趁势攻打,再次取胜。这回燕军险胜,每个战士都是灰头土脸,大家找燕王找不着,说燕王在哪儿呢?燕王也是一身灰头土脸,一说话,才听出来是燕王。
  所以燕王夺取政权非常不容易,他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这场战斗非常激烈,可以说燕军是险胜。战争结束,燕王给大家展示了一面旗子,为什么这个旗子要给大家看呢?这是一面旗子,写的是“燕”,上面射满了箭,都像刺猬毛一样。燕王说,这面旗子你们带回北平,好好地收藏,说让子孙看看我们今天的艰难。
  燕军这次取得了胜利,但是燕军也在反思,燕王说,我们这样打、这么拼,什么时候是个结果?我们打了三年的地方,才得到了北平、保定、大宁这支地,我们离过江打南京还非常遥远,我们不能这样打。
  这个时候,朝中发生了一些事情。建文帝他身边有一些宦官,这些宦官对于建文帝不满,为什么呢?建文帝管束他们很严。他们就偷偷地和燕王拉上了关系,他们向燕王报告南京虚实。什么意思呢?说现在官军都在北方打仗,南京空虚,你们不应该一步一步地跟官军拼了,你应该直接插向南京。
  * 直捣南京,这对于还在家门口艰难作战的朱棣来说,几乎就是一个神话。北平到南京的距离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显得非常遥远,而且一路之上还有着朝廷重重围剿大军的阻隔,让一支军队神不知鬼不觉的突然兵临南京城下,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朱棣究竟是如何实现了这个传奇的呢?
  * 刚才说到,朱棣决定率军直捣南京,但是在当时朝廷大军重重围剿的情况下,远征朝廷的大后方南京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那么,朱棣究竟是怎样让这个不可能变为可能?他究竟是怎样成就了这样一场传奇之战的呢?
  直捣南京之谜
  燕军插南京,采取了避开强敌,专走朝廷把守的空隙,这样一个策略。凤阳是明朝发家的老家,他怕朝廷有重兵把守,绕开凤阳;淮安这个地方朝廷也把守有重兵,绕开淮安;所以他让开官军强有力的把守的地区,直插南京,迅速来到江上。这时候燕军的气势很盛,扬州的守将叫不战而降,燕军又夺去了仪真,准备过江和朝廷作最后一战。
  战争打到了三年,双方互有胜负,可是燕军直接插向南京,已经跃兵江上,引起了朝廷的恐慌。建文帝的朝臣们怎么办?他们在商议对策,于是他们又出了一个计谋,这时候建文帝下罪己之诏,说我行政做事有缺点,请大家批评;同时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天下兵马都来支援南京;与此同时,建文帝还用了方孝孺,他的一个重要谋臣,以后我们会说,用了方孝孺的计策,派庆成公主来到燕王军中。庆成公主也是朱元璋的女儿,他们都是兄妹关系,干什么呢?和谈。说你们,建文帝朱允炆是你的侄子,你是他的叔叔,我们都是一家骨肉,你不要再打了,你要想要地盘,朝廷也同意划给你一块地盘,让你自治一方。
  燕王眼看就要攻打南京,这个皇位要唾手可得,他能够放弃吗?所以,朝廷在这个时候如果说不是下下策的话,也只能是一个缓兵之计,燕王是绝对不会接受的。燕军这时候怎么办呢?他也希望在这个时候用骨肉之情打动人心。你想你的兵已经来到南京城下了,刀兵相见了,你有什么说辞啊?燕王也有说辞,他写了一封信,射进南京城。这信里怎么说呢?他这个信是给他的弟弟妹妹,他说如果朝廷知道我忠孝之心的话,我就能够行成王之故事,我当如周公辅佐他。周朝不是有一个周公辅成王吗?我就是周公,我要辅佐成王当皇帝,我不想推翻他,我也不想给这些弟弟妹妹为难,也不想给侄子们为难,我向周公辅成王,我是来帮助你做好皇帝。但是我现在带了一些兵马,马上要进南京了,如果你们害怕的话,请你们赶快离开南京,在孝陵那儿躲一躲,因为兵荒马乱,说不准会伤着谁……你看这封信,把自己又打扮成一个正义的化身,而且对骨肉很讲亲情啊。朱棣兵临城下,同时用政治手段瓦解官军,瓦解朝廷。
  * 面对突然兵临城下的朱棣大军,建文帝的南京朝廷在惊诧之余,也在紧张地谋划着应对之策。那么,面对朱棣这突如其来的致命一击,建文帝的命运将会怎样?他会有什么击败朱棣的良策吗?
  建文帝的命运
  这时候朝中也是出现了一片混乱,有的人建议建文帝迁都,说到湖广,到四川。这时候建文帝在宫殿里头走来走去,没有主意。有一个魏国公叫做徐增寿,这个徐增寿是谁啊?是燕王妻子徐氏的弟弟,早已经暗中通燕王了。建文帝知道他暗中通燕王,这时候徐增寿知道燕军已经来到城下,更加明目张胆,说话很冲,群臣一下子给这个徐增寿一顿暴打,建文帝一怒之下,拔剑把徐增寿杀了。这么一个柔弱的君王在非常紧急愤怒的时候,也动手杀人,就已经到了末路了。
  这时候朱允炆,建文帝出了一个下下策,他让诸王替他把守城门,让李景隆协助诸王。你想,开始建文帝一上台就要削藩,不到一年的时候五个亲王全被削了,明明他的矛头是针对亲王的,他又让亲王帮着他把城门,这不是下下策吗!李景隆是一个败将,几次被打败而朝庭没有给他处分。这时候李景隆和这些亲王一起把守城门,结果可想而知。
  燕军来到城下,谷王朱橞、李景隆打开城门,迎接燕王进京。这时候宫中火起,一场大火,宫殿烧了,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进了南京,这个皇帝做得成还是做不成?我们下一回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8-3-8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十一)朱棣篡位
  
  上一集我们讲到,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把手南京金川门,打开城门迎接燕军进城。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建文帝到哪儿去了?不知道,我们以前说了。朱棣来了,怎么办?朱棣的心思,就是要做皇帝。所以就有记载说,朱棣从火中拽出死尸来,指后尸为帝尸,然后给他发丧,说他死了。这是官方史料记载,那么下一步,朱棣就可以合法地登上皇位。如果你说建文帝没有死,那朱棣这皇帝也没办法做,所以从官方的文献上说:建文帝死了。
  * 说建文帝死了,这就意味着在通向皇帝宝座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已经被扫除了。那么接下来,朱棣是不是就可以打开皇宫,走上金銮殿,堂而皇之地做起皇帝来呢?
  朱棣要做皇帝,用现在的想法,打开皇宫,大摇大摆,宣布个日子咱们登极就完了嘛。不是。中国做皇帝这个礼仪很复杂,他要做皇帝,不说自己要做皇帝,他要让别人推荐他、推举他做皇帝。大家要上表文,说你怎么样有德,你怎么样贤明,上天如何眷顾,国家离开你不成,你赶快做皇帝吧!朱棣说,我是能力不行,道德不行,我不能做皇帝,这个位子我不能做,推辞,一次推让。大家说不行,不能推辞,再次上书,叩首请求,国家还是离开你不成,你一定要做皇帝。朱棣再次推辞,不成,我能力不够,品德不够,我不能做皇帝,应该待有贤明之主出来,让他来做皇帝。大家不答应,三次上书,离开你不行,非做不可。朱棣说,既然大家这样强烈要求我,那我就勉强服从大家的意见,我就做皇帝吧!
  这在中国古代叫做“三推让”之礼,做皇帝之前要有“三推让”。实际上我说,中国古代的礼制,最虚伪的莫过这“三推让”之礼了!——三年之前,四年之前,他们从北京往南方打不就是为了当皇帝吗?宝座摆在面前,还要三次推让。朱棣在三次推让之后,登上了皇帝宝座。
  但是登上皇帝宝座之前,他的一干人马往皇宫走去,突然有一个人拦住马头,这是谁啊?学士杨荣,说,你就这样去登皇位吗?朱棣说,什么意思?您怎么忘了去祭孝陵?朱棣一下恍然大悟:天下是朱元璋的天下,我要继皇位,我要合法性,我要把老皇帝摆在前头,要祭孝陵、祭天说明我的合法性。朱棣恍然大悟,于是到孝陵祭奠朱元璋,然后当皇帝。这些都是给天下臣民看的。靖难之役的结果,是以朱棣的全胜、登上皇位,建文帝不知所终而告结束,朱棣继位,改明年,第二年(公元1403年)为永乐元年,年号改成“永乐”。
  但是,仅仅经过三次推让,仅仅有在进城之前所写的这些信,宣布自己是合法的,合理合法地登上皇位,还不够,还要有一篇继位诏书。这个继位诏书很重要,我继了皇位,我要做什么,我为什么做皇帝,我要做什么样的皇帝,要让天下臣民都知道。谁来起草这个继位诏书呢?朱棣找到一个人,谁?这就是朱棣当年起兵的时候,他的谋臣姚广孝向他提到的一个人。姚广孝在朱棣起兵打向南京的时候,知道这场战争非常残酷,说你可能要杀很多人,但是你要攻打到南京以后,有一个人你不能杀。燕王说,什么人?姚广孝说:方孝孺。为什么不能杀呢?这个人是天下读书种子,如果你杀了他,天下读书种子就绝了。现在我们的话说,他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你要把他杀了,就伤了很多读书人的心。而且,他所承传的学问,可能就没有人继承了。
  * 方孝孺是明代洪武、建文时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年轻时,曾拜元末明初文坛领袖、思想家、理学家宋濂为师,学问大进。方孝孺曾任建文朝翰林侍讲学士,虽然官品不高,但无论是讨论国家大事,还是为建文帝读书解惑,他都是建文帝身边不可缺少的近臣之一。由于方孝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又为人正直,所以他在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无疑是一面旗帜,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那么现在,朱棣要登皇位,请谁来起草诏书呢?非方孝孺莫属,于是他就派人去请方孝孺。几次下诏,方孝孺拒绝出门。最后迫不得已,穿上孝服,来到朱棣的面前。见到朱棣,在宫殿上大哭,悲彻殿宇。朱棣起来说,先生你不要这么悲痛,我这次来,不过就是效法周公辅成王。
  *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建立了西周王朝。但仅仅过了两年,周武王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当时,成王只有13岁,年幼不懂事,并且周王朝刚建立不久,政权还很不稳固,于是,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辅佐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行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称他为周公。周公辅佐成王执政了七年,他外平叛乱,内修典章制度,恪守臣子的本分,总算把西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了下来。到成王年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主动把政权交给了成王管理。这就是历史上倍受人们称道的“周公辅成王”。那么,朱棣说要效法历史上的“周公辅成王”,他的这一说法是否真的经得住推敲呢?方孝孺又将如何面对?
  方孝孺说,“成王”在哪儿?你是“周公”,“成王”呢?没有了,宫中大火,“成王”不知道,被推翻了。“成王安在?”
  朱棣说:“彼自焚死。”说他自己烧死了。
  方孝孺说:“何不立成王之子?”他的天下,他可以立他儿子,他烧死了,立成王之子,也用不着你来继位啊。
  朱棣回答:“国赖长君。”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能交给小孩子吗?应该有一个成年人,年长的人掌管国家大政,这个国家才治理得好啊。
  方孝孺还有话,说:“何不立成王之弟?”对啊,建文帝还有弟弟啊,年纪也已经长了,朱标这一支子下来的,你可以立成王之弟啊。
  燕王说到这儿,没有话说了,说一句什么话?“此朕自家事!”说这是我们朱家的事,你不要乱插嘴。就不讲理了。
  他让左右拿来纸笔,让他起草诏书,说:“草诏非先生不可”,请你一定要起草诏书。
  方孝孺拿过笔来,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把笔一扔,一边哭一边骂,说:“死即死尔,诏不可草!”
  朱棣也非常发怒,拍桌子响:我能让你马上死吗?你就不怕诛九族吗?“九族”就是所有沾亲的一律杀光。
  方孝孺说:“便十族奈何?”说你杀我十族怎么样,我也不给你起草这个诏书!
  朱棣说,你不怕,我就给你杀一个十族看看!于是,他就把方孝孺的全家九族满门抄斩,还把他的朋友、学生凑为一族,“十族”全部杀了。
  方孝孺死以后,被埋在南京聚宝门外,现在的南京中山门外。方孝孺临死的时候,写了四句话,说: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说现在啊,大概是上天也不保佑我们,江山变了,现在我用一腔热血报答君王,以死殉身,我没有别的贪图。走向刑场。方孝孺的“十族”被诛,很多远的、跟他“十族”没有关系的,也牵连了很多人,被充军发配。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自杀而死,两个女儿投了秦淮河而死,方孝孺的弟弟也被抓来当众杀害。他弟弟有四句诗,我这里只说两句:
  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到青山!
  千年以后,在这华表上,还有我们的英魂,我们还回到这儿来看一看,我们的英名会长存的。过去忠君观念,忠于朝廷这种观念,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品德;造反、叛逆,那是十恶不赦的,所以他们甘愿为朝廷献身。以前我讲过,他们不仅仅是出于一个“忠”,他们也是为建文新政殉难。
  * “建文新政”确实是当时的新气象,朱允炆即位之初,就重用文人,提高文官地位,大大加强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他雄心勃勃,决心改变洪武朝的一些弊政。他以仁义礼治为指导思想,进行了一系列变革,主要是减轻赋税、平反冤狱、裁并州县、精简机构、更定官制、锐意削藩。朱允炆还大开科举考试,极力选拔人才。他改变朱元璋事必躬亲的做法,适当地放权给手下大臣,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朝中上下由此形成了一种比较宽松的氛围,所以知识分子乐意为朝廷效力,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方孝孺为建文帝殉难,不仅仅是因为忠。忠是很可贵的,但是不仅仅是因为忠,是因为当时建文帝所实行的宽仁政策。兵部尚书、布政使铁铉曾经把守济南,他原来是布政使,后来当了兵部尚书,加了这个衔,还在济南镇守。这时候官军失败,他也被带来了。铁铉站在朱棣面前,背对着他。朱棣下令,把他的耳朵、鼻子割下来,然后把他的鼻子、耳朵放在火里烧,烧了然后塞到他嘴里头,强迫他转过脸来,问他,这个肉味道怎么样?铁铉说:忠臣赤子之肉,自是好吃!他强调忠臣赤子。最后朱棣拿他一点办法没有,下令寸磔而死,就给他是乱刀剁成肉酱,剁死。至死骂声不绝。户部侍郎卓敬,也被捉来,杀了三族。礼部尚书陈迪、刑部尚书暴昭、左佥都御使景清、右副都御使练子宁,还有齐泰、黄子澄这些人,都死得非常惨。但是最令人感到痛心,感到不解的是,朱棣采用了非常野蛮的手段,对待建文帝这些忠臣的家属。凡是这些个被他镇压的人,男性被杀、被充军,女性一律发到教坊司浣衣局,遭到野蛮蹂躏。
  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做《立斋闲录》,这个《立斋闲录》是明朝中后期人写的一本书,专门记载“靖难”这一段历史。这本书曾经引起过谁的注意呢?引起过中国大文豪、思想家鲁迅先生的注意。鲁迅先生说:看到这样的记载,真感觉中国人不是活在人间。什么样的记载呢?有这么一段话,永乐元年正月,有一个校尉,说,把犯人,就是建文帝忠臣的遗属这些“犯人”带来了,带来六口,还有犯人五百多口,请问皇帝怎么处置?皇帝说:“连日解来的都是练家的亲……锦衣卫把这厮都拿去,同刑科审,近亲的拣出来,便凌迟了,远亲的四散充军,若远亲的不把近亲的说出来,也都凌迟了。”一块儿审问,凌迟就是千刀万剐,一刀一刀剐死。说这些人在教坊里头死了怎么办?皇帝原话说:“着上元县抬出去,让狗吃了。”
  * 难怪鲁迅先生感慨万千,每读历史,读到这一段,觉得中国人不是活在人间,朱棣一以贯之地继承了朱元璋残暴杀戮的这种坏传统。但问题是,靠残暴杀戮,他真的能够使忠贞之士畏惧,从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吗?还是真的能够掩盖历史的真相呢?不知朱棣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棣认为,有了强权,一切历史可以改变。怎么改变呢?他上来以后,就宣布革除建文帝年号。建文帝登了皇位,做了四年皇帝,有建文元年、二年、三年、四年,有四年在历史上。清清楚楚写在历史上,做了四年皇帝,这些个包括燕王朱棣都是他的臣民呐。朱棣说,历史上不许写,没有这一段。所以历史是人写的,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朱棣说不写就不能写啊。所以现在在《明实录》里头没有建文那四年的历史,这个年号叫做“革除”。最后明朝人也没法提这段历史了,一提这段历史怎么说啊?按照官方的说法,叫“洪武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三十五年”。洪武皇帝在洪武三十一年就死了,又出来四年。一般人不写洪武三十五年就写“革除年间”,这段事要回忆,写个什么事,也得有个年号,有个说法,“革除年间”。对于宫中所藏的文书,有关建文帝的记载一律烧毁。甚至家里头收藏有方孝孺文集的,也要处死。与此相连带的,朱棣的哥哥太子朱标,在建文帝做了皇帝以后他要追尊他的父亲作“兴宗孝康皇帝”,这时候封号也除掉了,仍称“懿文太子”。然后,就把建文帝的弟弟、建文帝的儿子囚禁起来。
  * 朱棣所采取的手段不可谓不严厉,但历史真的就可以一笔抹杀的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现在的中国历史年表上,分明清清楚楚地记载着建文帝朱允炆的年号,这大概是朱棣所始料不及的。也许朱棣对自己所采取的手段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也没有完全的把握,他还需要采取另外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那么,朱棣还会怎样对自己采取一番巧妙的“包装”?毛佩琦先生究竟是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呢?
  朱棣推翻建文帝的统治,他还打起了一个旗号,就是要恢复朱元璋的祖制。恢复祖制,有些人高兴,有些人不高兴,为什么呢?朱元璋的祖制是很残暴的。建文帝他是相对实行了宽松的政策,但是朱棣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他说我要恢复祖制。还有一条,就是他在一切文书当中,要竭力宣传自己是朱元璋的嫡子。大家知道,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当中,嫡和庶的分别非常大。嫡,他的妻子也有嫡庶之分,所以生的儿子也有嫡庶之分。嫡子有继承权,庶子就没有继承权。所以嫡子,嫡长子继承皇位,庶子就没有。他现在声称自己是嫡子,就是说自己做皇帝是合法的。
  那么怎么样体现他自己是嫡子呢?要把这句话写在历史上,让大家都看。明朝有一个传统,老皇帝死了以后,新皇帝继位,要给前面的皇帝编修史书,当时叫做“国史”,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实录”。朱棣所要修的是谁的实录呢?就是《太祖实录》。他在修《太祖实录》的时候,就把自己是高皇帝的嫡子写进去。所谓高皇帝就是朱元璋,就是太祖高皇帝,他的谥号是“高”,高皇帝。这个实录很快就在学士谢缙的主持下完成了,但是修了以后,朱棣特别不满意,后来又下令让姚广孝主持重修。所以,在历史上就有“实录三修”这么一个掌故,说《明太祖实录》,你现在看到的《太祖实录》并不是原来的面貌,是经过三次才定稿的。那么定稿为什么这么困难呢?它的核心争议之处在哪里呢?就是在是不是宣传了朱棣做皇帝的合法性。
  所以在三稿三修的“实录”当中,第一,要表现朱棣是高皇后所生,就是马氏亲生的,不是别人生的。是不是马氏生的呀?我们以后会说,这是一个问题,要是马氏生的还老要说吗,我是我妈的亲儿子,我是我妈的亲儿子?不用这么说,当时也不用去检查DNA,谁都知道,不用说;他天天挂在嘴头上说自己是高皇后的亲生儿子,这里就有问题,这叫“欲盖弥彰”啊。所以“实录”三修就是为了掩盖他真正的生母和他的出身。第二个,就是要说明他登位的合法性。他把他所有的他靖难时期的一些事实,跟朝廷往来的文书,经过篡改以后,附在《太祖高皇帝实录》之后,说明他登位的合法性。而且说明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有心把位置传给他,暗示。实际上子虚乌有。
  所以我们看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人写的历史永远跟客观现实是不一样的。真正有良心的史学家他所追求的是最终的历史真实,但是我们永远离最终的历史真实还有一步距离。“实录”经过三修以后,朱棣看到这个“实录”,说:“庶几稍副朕意”,什么意思呢?啊,这回差不多了,我比较满意。
  * 让朱棣满意的这部所谓“历史”,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正是它掩盖了真实的历史。但俗话说得好,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不管怎么说,朱棣的皇位确确实实是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里夺过来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在皇帝的宝座上,朱棣到底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朱棣残暴,杀人,是一个方面,但是他对国家的治理,对明朝政权制度的建立、根基的奠定,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朱元璋非常勤奋,早朝、午朝、晚朝,每天办公,身上写满了这些要做的事情的纸条子,贴好了,半夜里想起什么事来,还要把这个事情记下来。朱元璋很勤奋的,朱棣也很勤奋。因为他不偷懒,他是在马上打出来的天下,你让他闲着他还受不了。另外一方面,大家都说“乱臣贼子”,你这个叛逆之臣啊,他是不是老戴着“叛逆”这帽子,他也心里很不高兴。因为传统的中国人,他受儒家文化的教育,这个“叛逆”两个字是很不光彩的,他虽然说了那么多话,他心里非常清楚。他为什么说自己又是嫡子,又是合法?他实际上还是觉得,当个乱臣贼子是不光彩的。那么怎么样洗掉他这个叛臣贼子的罪名呢?他就要做事情,他就要自己给自己找很多事情来做,要做一个千古明王,我要做最好的皇帝!这从另一方面就把明朝的事业推向前去。
  永乐晚年,永乐二十二年,那时候天下已经大定了,有一次朱棣退朝,他身边的人看他的中衣。外边是外衣,里边是中衣、衬衣,那个袖子,破袖子弄出来,他就往里塞塞。旁边这个跟随他的侍臣说,哎呀,皇帝真简朴啊,你真是圣明的好皇帝啊。虽然有奉迎之嫌,但是也确实是说出了一句真话。朱棣说什么呢?朱棣说:“朕虽日十新衣,未尝无。但自念当惜福,故每浣濯更进。”说我每天要穿十件新的衣裳也不是没有啊,我自己考虑应该惜福啊,说我们现在过得很好,我们要珍惜我们今天这些个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基业,因此我每次洗干净了以后又穿上了。这一点很像朱元璋,很具有一个开国皇帝的气质。
  正是因为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事业,他也继承了一些朱元璋的做法和观念,比较关心民生,他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是大家安居乐业,原话是说:“斯民小康,朕所愿也。”说让大家都过上小康生活就是我的心愿了。所以他兴办学校、完善学校制度、奖励农桑、减免赋税、赈济灾荒,在他这一朝做得都很周到。朱棣在明朝来说,是第三位皇帝。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一个是开国之君,一个是亡国之君,剩下的就叫守成之君。老祖宗打下了天下,你做皇帝,垂手而治,得了一个现成天下,守成,看着摊子就行了。朱棣不是,朱棣你说他是开国之君吗?他不是。但是你说他不是开国之君吗?他又自己得的天下。你说他是守成之君吗?他也是继承了朱元璋的天下。你说他又守成吗?他又不是,他又开拓,很多地方他实现了开拓。朱棣既不是开国之君,也不是守成之主,他是介乎开国与守成之间,他的一生没有暇逸,他要以一个盛世明王的名字留在史册上,他做了一系列震动世界的大事。他究竟做了哪些事呢?我们下一回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8-3-8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十二)朱棣治国
  
  中国有一句老话,说是:马上能够得天下,马上不能够治天下。什么叫马上得天下呢,就是夺取政权要靠武功;治理国家,不能够单纯地靠武功,要凭文治。也就是说,在一个政权建立以后,它需要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的转移。朱元璋是夺取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允炆作为第二位帝王,他应该从打天下向治理天下转变。过去说这种转变叫做“文治”。但是,历史没有给他机遇,他本来想转变,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要转变,但是他被朱棣推翻了。朱棣上台以后,他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他得了天下以后,怎么样治理天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朱棣皇位的得来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是从他的祖父朱元璋那儿合法继承来的,政权属于平稳过渡。而朱棣的王位却是靠使用武力,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中夺过来的,人心不稳。如果朱棣光是靠使用武力,靠残暴杀戮等手段,显然无法治理好整个国家。那么,朱棣雄心勃勃想大干一番,他会选择什么地方来作为突破口,从而开始进行从武功到文治的转变呢?
  大家知道,朱元璋的谥号是“高皇帝”。明成祖,也就是最早庙号叫“明太宗”的这位皇帝,他的谥号是什么呢?他的谥号叫做“文皇帝”。为什么是“文皇帝”呢?实际上,这里头就概括了明成祖他所处的时代特点,也就是从武功——夺取天下,到文治——治理天下的一个转折,所以明成祖既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一位君主,也是以文治来治国的一位著名帝王。
  明成祖的文治可以说非常显赫,他的文治都做了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情,就是文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大家知道,文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非常有代表性的、有特色的制度。
  * 从隋唐以来开始逐渐形成的文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王朝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自隋唐以来,虽然朝代更替难以避免,但从政治稳定的角度上来说却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而且国家统一真正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旋律。能出现这样的一种格局,这与逐渐趋于完善的文官制度不无关系。
  朱元璋建国以后,大体上继承了元朝的制度,但是有所改变。我们曾经说过,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发动了一次所谓“胡惟庸之狱”,就此把明朝的制度做了一次大的改变,什么改变呢?就是中国实行了很长时间的丞相制度取消了。这个制度取消以后,由皇帝直接来统率六部。皇帝统率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公务繁忙,怎么办?朱元璋曾经设立四辅官,春、夏、秋、冬四辅官来帮助他处理日常事务。但是这四辅官并没有决策的功能,他不过是帮助皇帝处理一些日常公务、公文这样的一些功能。
  朱允炆上台以后,对于朱元璋的制度有所调整。怎么调整呢?他嫌文臣的地位太低,把文臣的地位从正三品提高到正二品。所以在靖难之役当中,明成祖的谋士就发表一通檄文,说,祖宗不许立丞相,你们现在不是一个丞相,反倒有六个丞相了。为什么呢?六个部的尚书都登了二品了,都和丞相差不多,你们不是在败坏祖宗的制度吗?
  朱允炆被推翻了。那么朱棣面对着这样的制度,他采取什么措施呢?朱棣同样不能够直接面对六部来处理这么繁忙的工作,他怎么办?他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当时叫做“备顾问”,帮他起草文书,处理皇帝交办的一些事情。这些殿阁大学士也没有办公的衙门,也没有下边的属员,就是在皇帝身边办事。不要小看这些级别也不高,也没有衙门,也没有属员的官员,他们就是后来内阁的雏形。所以,什么时候中国有了内阁呢?明成祖时期,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初步具有了规模。内阁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文官制度的一大完善。这个制度被明朝沿用了两百多年,清朝也继承下来了。当然清朝还有很多别的改变,因为满洲固有的一些传统,比如它设立了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比如它后来要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军机处,等等,但是内阁制度在明朝永乐以后的两百多年,在清朝都继承下来。内阁制度的完善,是明成祖对中国政治制度向前推进的一个大的建树。
  * 文官制度确实是完善起来了,但光有完善的制度,没有有才干的人来具体执行,还将会一事无成。朱棣重视文官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接下来他就开始以进行人才的选拔了,那么朱棣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选拔?他有哪些具体的举措?他又是否真的能够做到才尽其用呢?
  明成祖他的文治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完善科举制度,广泛招揽人才。
  洪武以前,全国各地都建有了学校,就是学校在府、州、县,包括中央,都建立得很完备。朱元璋开国有一句话叫“首重农桑学校”,要发展农业,要重视教育,一个是经济,一个是精神。朱棣继承了朱元璋的事业,同样重视学校的办理。永乐四年三月初一,朱棣亲自来到孔庙进行祭祀。他在亲自撰写的碑文当中这么说:“朕惟帝王之兴,首举学校之政,以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他说,帝王要兴起的时候,一定要首先办好学校,崇尚道德,弘扬教化。古代不把能力的教育作为唯一的教育,它把道德的教育,教化,放在首位,然后是能力。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就是“致天下之治”,就是达到天下的治理和太平要靠学校。他说,“孔子不可一日无”,不能一天没有孔子,为什么呢?因为孔子之道是至大,至高无上的、最大的道。
  洪武年间实行科举,在很长时期内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制度,到了洪武十八年之后,明朝的科举制度才完善起来。朱棣重视科举,把科举制度制度化、完善化。从永乐年间开始,三年一次乡试、会试从未间断。为了延揽人才,朱棣认为,从举人当中选拔这些进士,远远数量不够,也有些举人没有考上进士怎么办呢?他们的机会很可惜,他就选了一些人继续在太学当中进行培养,有点类似咱们现在的复读生。但是这些复读的举人确实出了很多的人才,比如说当时有的一些大学士,就是从这些落第举人出身的。
  还有,朱棣不拘一格用人才。我们曾经说过朱棣这个人很残暴,对于政治反对派的镇压是非常残忍的,但是,如果你忠于他,你为他办事情,他看中了,他也要倾心一任,就是他毫无保留地依靠你。因此在朱棣的朝廷里面,不仅有在靖难之役当中帮他夺取天下的人,还有以前建文帝朝廷当中归顺过来的人,这些人他都给予信任。有的人不经过科举他也能够重用。比如说内阁大学士杨士齐,就没有经过科举,最后杨士齐不仅做了大学士,而且担任了《太祖实录》的总裁官。就是官做得很大,明成祖给予很大的信任。
  明成祖这个人对人才还有一个特点:用人不疑。所以在明成祖期间,有很多官员是久任,就是任职的时间很长。如果一个政权动荡,如果皇帝对下边的大臣不够信任,他会经常更换人。但是朱棣不这样,他看准了人,相信他,一直用他。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在朱棣的内阁当中,刚才谈杨士齐,他先后在位43年,经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在位43年作为内阁大学士;金幼孜,内阁大学士,在位30年;杨荣,在位37年,也是内阁大学士;杨普,在位22年。六卿,所谓六部尚书也都是久任:吏部尚书蹇义,在位34年;户部尚书夏严及,在位29年;礼部尚书胡濙,在位32年。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这说明明成祖他能够推诚待人,他能够识别人才,他一旦识别人才他就不怀疑,给他权利,让他做事情,这反映出他的一种胸襟和他的知人之明。所以通过这些个措施我们看出,明朝的文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就完善起来了。
  * 如此看来,明成祖朱棣不仅有他残酷无情的一面,也有他非常值得称道的一面。经过他的手完善起来的文官制度,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甚至与同时期的西方官员选拔制度比较起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优点。也许,有些人不以为然,但是俗话说得好: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不妨来看一下,17世纪初的西方人当时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文官制度与中国文化的?
  我举一例子,现在,特别是近百年来,我们中国落后于西方了,一些人的头脑里头总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个时期,西方人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这是在什么时候呢?这是在明朝时候。
  1621年,英国出版了一本书,这本书叫《忧郁症的解剖》,书里头有三十多处提到中国,特别是赞扬中国人的勤劳、彬彬有礼,赞扬中国良好的政府和考核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作者说:“他们从哲学家和博士当中挑选官员,他们政治上的显贵是从德行上的显贵中提拔上来的,显贵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不是出身的高尚。”科举制度在近百年来,或者是在更长的时期内,遭到了很多的抨击、批判,因为它里头有很多弊病,比如说《儒林外史》当中就批判它,比如说像小说《聊斋志异》当中批评科举制度。它有弊病,但是它有最优秀的一点,就是它能够平等地选拔人才。
  中国有一句老话,什么话啊?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只要你分数够了,你明天就可以跟别人一样,平起平坐。当然,这受教育的机会可能是不平等的,可能他们家很穷,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家很有钱,可能是天天可以受教育,但是在考试的上面是平等的。这和西方的完全从世族、家庭、血统、出身来选拔官员相比较,是绝对优秀的。中国人爱读书,喜欢竞争,读书就能够有前途,这是从什么时候奠定的?是中国科举制度留下的。所以我们在批评科举制度的时候,我们也要认识科举制度当中它所包有的优秀的文化。
  当然西方对于中国的崇拜还包括各种各样,用中国的瓷器,喜欢中国的园林,用中国的家具,几乎中国的一切都是好的,有这么一个时期。所以,我们中国人不能够妄自菲薄。但是中国的最让西方人看重的是中国的文官制度,中国的这个文官制度和中国儒学的人文精神实际上推动了西方启蒙运动,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前期,很多的情况下是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我们的传统文化处于这样一种领先地位,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其实,不管西方人怎样看待我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确实有许许多多优秀的方面,值得我们自己好好总结,我们不能狂妄自大,但我们也不必妄自菲薄。当年明成祖朱棣雄心勃勃,下令编纂的一部书,都会让500多年后的我们觉得气势不凡,并且还会让我们为之牵肠挂肚。当时编纂的这部书,仅在人力方面就动用了3000多人,那么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值得朱棣如此兴师动众?
  由于朱棣的提倡,所以一时国内都有一种很注重文化的风气。在朱棣的身边也经常聚集着一批文人、书法家、画家,能写诗,能作赋,包括朱棣出征打蒙古,他的身边大学士都跟随着,走到一个地方,吟诗作赋,题写功绩。
  永乐年间的文治还有一件非常值得称道的,就是《永乐大典》的编纂。朱棣这个人,说好听的,叫心胸大、气魄大,说不好听的呢,叫做好大喜功。他编书也贪大,他要编成一部全世界最大的书,他要把全天下所有的书都收罗进来编成一部书,这部书就是后来的《永乐大典》。他对他手下的人说,老百姓的家庭如果有了钱还要买书收藏,国家为什么不能够把天下的书都收罗起来呢?于是永乐元年,他即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他就命侍读学士解缙,也是一个著名的文人,来搜罗天下所有图书,编成一部大书。这部书大到什么程度呢?自从有文字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无厌浩繁。”不怕大,越大越好。第二年,这个书就编成了。这个书,朱棣给它命了一个名字,叫做《文献大成》。朱棣看着这个书,心里很高兴,但是他发现还有很多的书不完备,于是又命令曾经帮助他出谋划策打天下的这位和尚叫做姚广孝的人,再领衔编纂一部大书。这个书什么时候完成?一直到了永乐五年完成,这个书就是后来被称作《永乐大典》的这样一部大书。
  *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一共22937卷,装订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它把各种书收集到一起,按照朱元璋洪武年间颁布的一部韵书《洪武正韵》来根据不同的内容分为不同的类。全书辑录上自先秦、下至明初的8000余种古书资料,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是非常宝贵的古代文化遗产。
  《永乐大典》编纂,一共动用了3000多人,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是一个盛事。这个盛事是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很多的书、失传的著作,通过《永乐大典》得到了保存。到了清朝以后,一些失传的书没有了,从哪儿去找?《永乐大典》里头。一直到解放以后,我们有些书失传了,还从《永乐大典》当中又集出了一些书。我们在说《永乐大典》的价值的时候,我们还应该提到一句,《永乐大典》所收的书,一个是它的量大,再一个,它是原原本本一字不加删改都收了进来。所以,《永乐大典》它的可贵之处,就是它保护了原始的中国传统文献。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永乐大典》的价值确实非同寻常。那么,500多年过去了,当时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永乐大典》,后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它的命运又究竟怎样?
  《永乐大典》的命运很坎坷,很复杂。大家知道,明朝是在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永乐大典》编成以后,就把这个书运到北京来收藏。但是《永乐大典》曾经遭过一次大的厄难,什么难呢?嘉靖年间,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里头着了一场大火,三大殿全烧了,很快就要殃及到收藏《永乐大典》的书库。嘉靖皇帝非常着急,要求官员们马上动员人力抢救,一天夜里头下三四道诏书。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情有独钟,后来他就想到,这么一部大书,如果万一着了火,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没有了怎么办?应该抄录一部。但是这个工程实在是太大了。虽然大,到了他晚年这次大火发生以后,他还是决心抄了一部。一直抄了好几年,到他死后的隆庆元年,这个书才抄录完,这个抄录完的书分两个地方存放。
  大家知道,现在在世界上《永乐大典》没有多少了,大部分都毁了,而且毁的就是嘉靖皇帝抄的这部。嘉靖皇帝他所看到的那个正本,哪儿去了呢?下落不明。到清朝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嘉靖时期誊录的这份《永乐大典》的副本就已经缺了2422卷,1000多册就没有了。到了嘉庆、道光年间,都是清朝,修《大清一统志》的时候,又有100多本的《永乐大典》被参加编写书籍的这些官员偷走了。偷书怎么偷啊?《永乐大典》很大啊,这个本子,如果从皇宫里头拿出那么一个大本子,带着包袱,那看门的宦官、把守的这些官员都会发现。后来他们了解到怎么往出偷?早晨进宫的时候,夹个大包袱,里头也挺大,装的是自己穿的袍子、棉袄什么的,出来的时候这个袍子就穿到身上了,再把这包袱皮包上这书。早晨起来我夹着包袱进来,晚上我又夹着包袱出去。这样,《永乐大典》很多带出了宫外,有的卖给古董商,有的流失到外国。到了咸丰十年,也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永乐大典》又作为“战利品”被抢走了很多。大家知道后来在解放以后,法国、德国他们曾经把流传在外边的《永乐大典》又基本归还给中国了,有过这样的事情。就是说,最后一次浩劫,是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的时候。到了光绪年间,也就是光绪元年(1875年)清理《永乐大典》的时候,《永乐大典》还剩多少呢?一共还剩了5000余册。到了光绪二十年,也就是1894年,《永乐大典》还剩了800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个《永乐大典》又散失一次,《永乐大典》就所剩无几。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在宫里头存的《永乐大典》就剩下64册。就是清朝一朝,把永乐留下来的这个文化盛典给败了,这个家给败了。《永乐大典》现在经过各方面的收罗和从全世界各地的征集,现在在我们国家图书馆还有一些收藏。在北京白石桥的咱们的国家图书馆,现在有《永乐大典》多少册呢?有221册。
  这里头有一个谜,刚才我们说的,就是这些流失也好,损毁也好,都是嘉靖年间所抄录的副本,那个正本哪儿去了?正本没有,什么人都没提到正本在哪。包括明朝末年有一位宦官叫刘若愚,写了一本书叫《酌中志》,他谈到内府藏书的时候,也没说看见过《永乐大典》。正本哪儿去了?有人认为,是明朝末年李自成进京,一把火把它烧了。但是李自成进京时间很短,而且没有烧过皇宫,是不是他烧的没有确切证据。所以有的人把这件事提前,往前怀疑,为什么到了嘉靖皇帝死以后,这部书也就失踪了呢?所以有人就认为,这部书是被嘉靖皇帝带进坟墓了,嘉靖皇帝对这个《永乐大典》情有独钟,他说我要找一个可靠的地方把它保存起来。哪儿最可靠?带到坟里头。十三陵里头,嘉靖坟墓里头可能有一部《永乐大典》,这是一些学者的推测。有没有呢?这是一个谜。
  通过以上这些历史事实,我们可以体会到,为什么当明成祖死以后,他的继任者、他的那些大臣们给他上的谥号叫作“文”,“文皇帝”。也就是说,他确实在文治上有非常多的建树,他实现了从武力开国,到文化、文教治国的一个转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8-3-8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百家讲坛-《明十七帝疑案》

(十三)朱棣迁都北京之谜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继续讲明成祖朱棣。永乐时期是明朝的一个盛世,这个盛世除了在明朝的版图之内,还远远影响到它的版图之外。但是我们在讲到它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先要讲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在明成祖期间实行了迁都。
  明朝的都城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是以南京,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叫做应天府作为京师。朱元璋晚年曾经有意往北方迁都,他曾经派太子朱标到北方去考察,但是朱标考察完了以后不幸故去了,朱元璋到了老年,迁都的事情也被搁置了。建文帝即位以后,发生了靖难之役,迁都的问题无从谈起。明成祖即位之后,迁都又在考虑范围之内。
  他首先宣布以南京为京师,北平为北京。大家知道明朝建立的时候灭亡了元朝,把元朝的大都就叫做北平,明成祖上台以后就把北平叫做北京。这时候,明朝就有两个都城了,一个是京师,一个是北京。明成祖朱棣对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明朝永乐十五年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到永乐十八年北京的宫殿全部修建完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基本还保留了明朝永乐年间的面貌。于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正式宣布迁都北京。
  这个北京城,是在元朝都城的基础上向南推移。它的宫殿也从元朝的宫殿向东推移,原来元朝的宫殿是在现在的北海、中南海一带,现在的故宫是在北海、中南海的东边。明朝在永乐年间还同时建了天坛,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天坛也是明朝永乐十八年所建。
  * 就在朱棣迁都北京,坐在北京紫禁城的龙椅上踌躇满志地俯瞰着这个刚刚建成的崭新国都,感受着这个王朝的宏大和雄伟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而且这件大事让朱棣的迁都举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争议。
  皇宫里的意外事件
  永乐十九年正式宣布迁都北京不久,皇宫里发生了一次大的火灾,这个火灾把三大殿一扫而光,全部烧毁。这个记载,当时有一些外国使节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了这场大火,大火烧了几天,全部烧毁。这些宫殿经过几年的营建,当时这个工程是从全国各地调了材料,从云南、四川、湖广调了木材,北京西山运来的石头,建了这个宫殿。
  三大殿烧了,很痛心啊。中国古人的一种观念,这是上天所降的灾害,上天降了灾害,为什么?说你人事没做好。就是皇帝在执政过程当中有问题了,所以老天要降一个灾害警醒警醒。于是朱棣就请群臣来讨论这个问题,你们说,现在上天降灾,烧了三大殿,是为什么?群臣这时候放开胆子纷纷地上疏,都说迁都不当。太祖把首都是建在南京的,当时要迁都,也是想迁到咸阳、西安,没有想往北京迁,你迁到北京那不是祖宗的意志啊,因此老天爷才烧了皇宫。朱棣很不高兴,他让这些大臣跪在午门外辩论。他说,当初我迁都的时候,“与大臣密议良久”,什么意思呢?说我迁都的时候与大臣秘密协商了很长时间,不是轻易决定的。你们现在说迁都不对,“彼书生之见,乌足以达英雄之略哉!”说都是书生之见,你怎么能知道我英雄的胸怀呢?我迁都是有一个深谋远略啊,你们说不对,你们根本没有理解我迁都的目的。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后人有很多分析,说朱棣迁都北京,这很容易想起朱棣封在北平,他作为燕王,这是他的老家,它是根据地,他把他的根据地巩固了,然后在他的兴王之地建立都城,这很自然,这言之成理啊。所以有人说,朱棣迁都北京就是为了巩固兴王之地。这是朱棣的英雄之略吗?朱棣是这么想的吗?有人说这不是,还有原因。说朱棣当时面临着北方蒙古的威胁,北京靠近蒙古地区,如果在北京建都,便于防备蒙古。天子守边,皇帝在这儿坐镇,这丢不啊;如果你退让,江山就没有了。所以迁都北京是为了防御蒙古,这是朱棣的英雄之略吗?我们想,这可能还不是朱棣的英雄之略。
  除了刚才说到这些原因,难道朱棣迁都还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在他深邃的眼神背后,究竟是怎样打算的?他不顾群臣一浪高过一浪的极力反对,也不顾紫禁城突如其来的这场大火,坚持要把大明王朝的首都定在北京。在他的内心深处究竟又有着怎样的英雄之略和怎样的决心,竟然可以让他不顾京城可能被蒙古骑兵包围的危险,仍旧不改变迁都北京的主意呢?
  迁都北京的真实目的
  那么,什么是朱棣的英雄之略呢?我们首先要看看北京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北京前不久纪念了建立都城八百年的纪念,它是从辽、金开始算的。那么辽、金建过都城,但是辽、金是半壁河山啊,但是有一个特点,辽、金是少数民族政权,它不仅仅是在北京建都,而且控制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再往下看,北京还是元朝的首都大都的所在,元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元朝是一个以北京大都为中心,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这个帝国它的版图在中国历史上是最强盛,是最大的,这个帝国它不仅仅继承辽、金控制了北京和以北的地区,同时以北京为中心控制了江南、西南、东南广大地区。
  朱棣作为一个藩王,他很年轻就来到了北平,他每天所看到的就是忽必烈这些人在这里经营的天下。这一点对于朱棣的影响太深了,朱棣要做皇帝,要做一个千古名王,谁是他的榜样?忽必烈。所以,他迁都北京是为了防御蒙古吗?蒙古不在话下,他五出漠北,打得蒙古人无影无踪,不在话下。不是为了防御蒙古,他是为了继承元朝这些雄主,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是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一个统一国家向前继续推动一步。这,我想才应该是朱棣的英雄之略。所以说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防御蒙古,是为了控制兴王之地,小看了朱棣,书生之见,乌足达英雄之略。
  那么我们看,和迁都北京同时,或者说朱棣上台以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看是不是能够证明我们这个问题呢?
  * 朱棣的内心深处,是否真的有过这样一个宏伟的天下观呢?这个宏伟天下观究竟是什么?他真的是为了建立这样一个他梦想中的辉煌天下而迁都北京的吗?在曾经的历史上,这位不寻常的皇帝究竟做过什么?
  刚才我们讲,从国内的范围说,他经营蒙古,经营东北,经营西域,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开设贵州,一直把明朝的控制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整个这样一个版图,实际上是以北京为中心,这是继承了元朝当时的版图。第二,明成祖还要以北京为中心,建立他所理想的天下秩序。
  他理想的天下秩序是什么样的秩序?中国有一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中国人要建立一个什么秩序呢?要建立一个和平的、共存共荣的这样一个秩序。这个理想,集中就反映在郑和下西洋当中。所以,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和迁都北京是一样的,他要实现他的建国理想,实现他的天下理想。他的天下理想是什么?就是要用儒家理想的天下观来建立一个天下秩序。这个天下秩序,在郑和带给世界各国头目和藩王的诏书当中说得非常明确。诏书是这么说的:
  “凡覆载之内,日月所照、霜露所濡之处,其人民老少,皆欲使之遂其生业,不至失所。”
  什么是“覆”,什么是“载”啊?“覆”就是天所罩着的地方,覆嘛,“载”就是大地的承载,凡是天地承载、罩着的地方,日月所照,太阳、月亮照得着的地方,霜露所能够下得着的地方,落下来的地方,当地的人民,老的少的,都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地生活,按着他们自己的理想,不至于流离失所,没有产业。因此,我要派郑和带着诏书到你们各地去,希望你们听我的话。听我的话要怎么做呢?
  “循礼安分,毋得违约,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要按照规矩办事,不要乱闹,谁也不要超过这个规矩,什么规矩呢?“不可欺寡,不可凌弱”,不要认为你们人多就欺负少数的,不要认为你们强大你们就欺负别人。目的是呢?“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大家都享太平之福多好啊!
  儒家的观念,天下大同的观念。在可能的情况下,先把我们域内的事情治理好,然后我们建立一个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国际秩序。这就是郑和下西洋所携带的诏书所表达出来的明成祖的天下观。
  * 朱棣这样一个太平盛世的理想,在当时屡遭战乱、生灵涂炭的中国是一个宁静而美好的梦想。但这个梦想距离现实究竟有多远?朱棣在他长达65年的漫长一生中,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过这个四海平静、天下大同的理想?
  梦想的实现
  那么朱棣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他的理想呢?我们知道,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一直到宣德五年,一共前后经过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他所到之处是三十余国,这三十余国很多国家的使节来到中国,很多国王来到中国,来朝贡,来建立友好的关系。
  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实际上是现在的孟加拉这个地方,向中国进献了一个长颈鹿。长颈鹿产在哪儿?产在非洲,当地管长颈鹿叫什么名字呢?他发的音跟中国古代一种仁兽叫麒麟相近,叫麒麟。所以中国说没有见过麒麟啊,这是麒麟。曾经有三次有国外的贡使到中国来带了麒麟。中国认为麒麟是四灵之首,什么四灵之首呢?有麒麟、凤凰、神龟、龙。麒麟是四灵之首,麟的出现是标志着天下太平。所以,明朝各地的贡使有三次向永乐皇帝进献麒麟,所以叫“威德远被”,我们现在说,明朝的影响达到了很远的地方,他们用这个来表现和明朝之间的友好。在一幅现在还可以看得到的《榜葛剌进献麒麟图》上面有这么几句话,怎么说的呢?说是:
  “德化流行,协和万邦,圣人有知人之德,通乎幽冥,则麒麟出。”
  我解释一下这话,“德化流行”,道德教化很普及,到各地了,到全世界各地了。“协和万邦”,大家都很友好,关系很融洽。“圣人有知人之德”,出了圣人了,当然他是歌颂明成祖,说这个人是知人,他对各个国家都很友好,给我们带来很多物品,不侵略、不抢掠,平等对待我们,有知人之德。这个时候就能够通幽冥,可以通天通地,通到神灵界,因此在这个时候麒麟就出来了。当然这些个观念是迷信色彩,可是他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了当时明朝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就是用中国各地、各国家平等的观念向海外宣传。
  明朝提出来,在跟各国交往的过程当中采取“厚往薄来”的政策。什么叫“厚往薄来”?给别人多,索取的少。朱元璋就已经提出这种政策,朱元璋说:“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你要这些小地方干什么?当然这种观念我们不足取,我们认为朱棣说的比朱元璋还要进步一些,说强不能够凌弱,众不能暴寡,共享太平之福,这种观念应该说是“德化流行”。这是一种说法。再一个说呢,明朝成祖时候又
  “北穷沙漠,南极溟海,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殊方异域,鸟言侏离之使,辐辏阙廷,盖兼汉、唐之盛而有之,百王所莫并也。”
  我解释一下这句话,他说明朝“北穷沙漠”,到了沙漠最远的地方;“南极溟海”,到了海的最边上的地方、最远的地方;“东西抵日出日没之处”,你说太阳从哪儿出来我东边就到哪儿,太阳从哪儿落下我西边就到哪儿;“凡舟车可至者,无所不届”,凡是船和车可以去的地方,我没有不去的地方,讲了明成祖的时候。所以,说各种各样的语言、穿各种各样的服装的人都纷纷来到明朝的阙廷上,说这种盛况“盖兼汉唐而有之”,说汉朝、唐朝的盛它都有。“百王所莫并也”,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皇帝能比得上他的。
  * 在真实的历史上,朱棣是否真的超越了以前的众多皇帝?在他在位的这些年里,这位有着胸才伟略的传奇皇帝究竟做过什么?他又如何证明他的不同凡响?在朱棣其后的数百年里,人们又是如何评说他的呢?
  历史的评说
  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汉朝有“文景之治”,唐朝有“贞观之治”,但是人民常常忽略了明朝还有一个“永宣盛世”,就是永乐到宣德年间的盛世。而这个盛世最具代表的实际上应该是“永乐盛世”。用清朝人的话说:“永乐盛世,盖兼汉唐而有之。”说把汉、唐的盛世兼而有之,说它的功、它的业叫“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所以,我们在南京明孝陵就可以看到康熙皇帝在孝陵前面立的石碑上写了四个字,叫“治隆唐宋”。所以我们看,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盛世,这个盛世是什么?是“永乐盛世”,它是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以后又一个盛世,而且它是兼汉、唐而有之。
  刚才我们说明成祖迁都北京,他是雄才大略。他以北京为基础,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同时以北京为基础,要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天下秩序。他的胸襟,一般人、一般帝王无法比。明成祖要做事,要做全世界做大的事;他要编最大的书,全天下的书都要收拢来,编成一部《永乐大典》;他要建全世界最大的宫殿,这个宫殿到现在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宫殿;他要建一个全世界最高的祭天场所,天坛,现在仍然是全世界最高的祭天的场所。他登上皇位以后,要给朱元璋建一个非常像样子的石碑,这个石碑非常大,以至于到现在它还没有搬动地方,现在还在明孝陵的路边上摆着。这个石碑如果建立起来,那是全世界最大的石碑。现在叫“碑材”,如果我们到南京钟山上可以看到这个明朝的碑材。还有一件事情,说明明成祖的胸襟,他要做事就要做最大的事。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北京大钟寺,那里有个古钟博物馆,后边的大殿里头有一口古钟,现在把它叫做“永乐大钟”。这个大钟是世界上最大的钟,这个钟大到什么程度呢?高6.75米,直径3.3米,重量九万三千斤。上面布满了经文,多少经文?23万字,据说这个字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沈度写的。为什么朱棣要建这么大的钟?证明他是至高无上。因为有一句话叫做“惟功大者钟大”,说只有建功立业建得最大的人他的钟是最大,那谁最大?永乐皇帝认为他自己大,所以他建最大的钟。三百年后,有一个被称做彼得大帝的沙皇,他也想造一口世界上最大的钟。但是这个钟还没造好就破了,现在还在莫斯科大街上放着,供人们参观。所以,彼得大帝想要超过明成祖,没有实现他的愿望。明成祖仍然是最大的“大帝”,为什么?因为他建了一个最大的钟,“惟功大者钟大”。
  * 朱棣这样一位传奇皇帝,是他缔造了华丽宏伟的故宫,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是他派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也是他主持编纂了盖世无双的《永乐大典》。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一个个空前的壮举之下,究竟要耗费多少钱财?在这样的盛世之下,隐藏着怎样的危机?
  盛世的危机
  明成祖无论从文治上、从武功上都是一个胸才大略的君主。但是,胸才大略也伴随着一些其它的弊病。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耗费钱财,所以在永乐时期,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之下,出现了一些很艰难的情况。所以,不论在明成祖北征蒙古的时候,还是他派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很多大臣都上疏反对,反对什么呢?说耗费钱财,国库空虚了,百姓负担太重。奏疏当中怎么说的呢?说“向也南征北讨,出师连年,辎重牛马,耗散钜万,又江北困于营造,江南疲于转输。”什么意思呢?说江北你盖皇宫,这皇宫得花多少钱?盖天寿山陵墓,盖天坛,花多少钱?“江北困于营造,江南疲于转输”,北方地区不是经济中心啊,经济中心在南方,北方打仗也好,盖房子也好,要让南方的供给到北方来,很疲惫啊。“丁男疲于力役,妇女困于耕耘,富者怨征敛之繁,贫者罹冻馁之苦。”说男的力役很疲惫,女的种地也很辛苦,富人你收他的很多钱,收了很多税,贫的人那就更困苦了,就有挨冻受饿的危险。所以很多人对明成祖的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新唐书》在评价唐太宗的时候有一段话,“盛哉,太宗之烈也,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是以后世莫不叹息于此焉。”说唐太宗建功立业很了不起,但是唐太宗好大喜功,所以后人对唐太宗的作为常常会提出批评。我们在评价明成祖的时候,不仅要看到他有雄才大略、卓有建树的一面,同时也看到他给百姓带来的沉重负担。
  * 朱棣缔造了众多空前的壮举,但却耗费了超过其他皇帝的民脂民膏;他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却使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但却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而且杀戮无数。那么,当时间过去了几百年,我们今天究竟又该如何评价这样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呢?
  今人的评价
  那么,我们对明成祖这样一个人怎么评价呢?我们先从明朝本身说。第一,他继承了明太祖的事业,对明太祖的政策有所调整,完善了明朝的文官制度,使明朝的事业建立在更巩固的基础上,把明朝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第二,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进程。
  但是,明成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他也是一个有缺点的君主,那么第三点我们就说,明成祖他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他也有残暴的一面。他的残暴不仅仅体现在他夺取政权以后对于政治反对派的残酷镇压和杀戮,也表现在他夺权以后建立的东厂对于全国政治、官僚队伍加强控制,同时造成以后宦官擅权的弊病。
  第四,我们说永乐盛世是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但是这个盛世又是一个艰难的盛世,这个盛世是让老百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得到的。
  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帝王既做大事业,又要保护老百姓的利益,这是我们的理想,但是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不能够不指出他的缺点。他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又是一个给大家带来沉重负担的君主。在明朝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明成祖也是一个重要人物。经过明成祖完善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奠定了明、清两朝的政治格局,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的政治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9 12: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