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1:4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说教学总体设计理念
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同学们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

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

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

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2、教学目标分析   
A.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3)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B.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3、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
疑点: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
三、说教法
1.引导探究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法。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引导探究法能很好的

体现《标准》中的思想,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

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

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
四、说学情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师生条件不同而异。我校是湖南省高级示范性中学,学生有较高的综合

素质。实验的动手能力强,讨论的思维活跃。同学们非常适应和喜欢教师通过引导探究法传授新知识。 我校学生对

课外知识有浓厚兴趣,我将教材的内容略为拓展,增加了火灾自救常识。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相互渗透。真正做

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上完这节课后,我们学校还组织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的演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

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识。这次活动还在我省电视台新闻中报道,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
五、说学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出灭火的原理,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3.自主学习法:对于较简单的内容,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联系生活自主学习。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适

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21:47:19 | 只看该作者

六、说教学程序设计过程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燃烧,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燃烧,点燃了现代社会

的辉煌。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燃烧。请同学们谈谈生活中那些地方有燃烧的现象。 2.演示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生] 回答提出的问题 [师] 演示小魔术,设问“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导入对燃烧条件的探究。         从生活中发现

化学,体会到化学无处不在;从小魔术引入课题,体会到化学的神奇。很好的激活了课堂,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


燃烧
条件
的探
究        1.探究实验 步骤一:如下图

步骤二:将薄铜片上的红磷与小石头分别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三者必须同时满足。 3.引导得出着火点的定义         [生]

1.全班分为六个小组,按照投影的步骤完成“燃烧的条件”实验。 2.根据实验现象一起讨论燃烧的条件。 [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指导同学们安全、正确的完成实验。引导同学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提示步骤1能得

说明什么。步骤2又能得说明什么。两者相结合得出正确的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生] 八分钟后每个小组派代表

交流讨论的结果,大家一起评出最佳的结果。 [师] 鼓励同学们的积极的动手和思考问题。提出探究时出现的小问

题。避免再犯。 [生] 根据燃烧的条件,思考小魔术中的手帕为什么烧不坏。 [师] 小魔术大解密         让学生在实践

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对探究的热情。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

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感受合作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探究内容在教材的演示实验中略有改进。增

加了对不可燃物的探究。更加有利于同学们得出燃烧的条件。 根据所学的内容,解释魔术的奥秘,同学们初尝掌握

新知识的喜悦。
燃烧
的条
件的
应用        1.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中燃烧”。装置如下图:

2.有关煤炉的讨论 (1)如果不继续往炉子里添柴火,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2)如果把炉门关得严严

的、一点气也不通,炉火还能继续燃烧么?为什么? (3)如果把炉里正在燃烧的柴夹出来,柴还能继续燃烧么?

为什么? 3.利用燃烧的条件,思考怎样燃烧会更旺呢?可举出具体的实例。         [师] 了解了燃烧的条件后,思考

怎样能使刚才实验中水里的白磷燃烧呢? [生] 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师] 演示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 [生] 根

据燃烧的条件讨论后回答第2题和第三题。         1.改进演示实验优点:向水中通入氧气,硬纸片不能很好的固定白磷

,白磷四处游动,不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可以用一个螺帽代替硬纸片,白磷能和氧气很好的接触。并且能清楚的

观察到燃烧的现象。 2.从化学走向生活。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对燃烧条件的理解。 3.在新

知识的运用中形成发展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探
究        1.实验探究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并思考为什么该方法有效。

2.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三者

任满足其一。         [师] 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控制不当将演变成无情的火灾。同学们例举生活中

的燃烧时,有人就提到了火灾。 [多媒体展示] 衡阳11.3特大火灾。有20名消防队员壮烈牺牲,11名消防队员光荣

负伤,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师] 我们应掌握有效的灭火方式,将火灾的损

失降到最低。灭火的方法有哪些,其原理是什么? [生]1.分为六个探究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2.完成教师所给

的表格 [师] 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实验探究中,发现他们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提示,让整个探究过程顺利进行。 [

生] 8分钟后,派一个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 [师] 鼓励各组的实验方法。归纳总结出正确

的灭火原理。         以衡阳特大火灾过渡到燃烧有利还有弊。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学会一

分为二的看待事物。 给定实验目的,请同学们自主设计实验。开放式的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

能力。 分组合作,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培养了大家的默契,为以后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灭火
的原
理和
方法
的应
用        1.生活中遇到下列情形应该怎样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1)炒菜的锅起火了; (2)做实验时,不慎碰

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起火; (4)邻居吸烟,不慎引燃被子发生火灾; (

5)森林在打雷闪电时起火。 2.油田起火,采用降低其着火点的方法将其熄灭是否可行。为什么?(本课疑点) 3

.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灭火范围(见教材127页)。分组做“人人都当消防员”的实验。         [生]

根据灭火的原理完成第一题、第二题。 [师] “着火点是否可以降低”是本节课的疑点。可将着火点比喻成铁、铜

等物质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固有的物理性质,不能随便降低。 [生]1.自学了解几种常见的

灭火器 2.分组做简易灭火器灭火的实验(如图),人人都当消防员。

1.将理论用于实际,巩固灭火的原理。情感上认识火灾是可以控制的,掌握有效的灭火方法能防止发生火灾。激发

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以提问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疑点。形象的比喻使同学们更容易接受着火点

不能降低。 3.根据教材步骤,自主完成灭火实验。学生感到学有所用的喜悦。
掌握
易燃
易爆
安全
知识        1.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师] 火灾无情,灭火不

如防火。 [生] 1.了解爆炸威力后,积极主动的自学“易燃易爆安全知识”。 2.认识图7-12的图标表含义 3.联

系生活,思考应当在哪些地方张贴这些图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更关心生活,关注消

防安全。
火灾
自救
常识        看影片学习“遇到火灾如何自救”        [生] 认真看影片。遇到火灾,学会自救。         学会一门自救常识,激

发同学们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总结        总结本课的重点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生] 一起回顾两个重点的内容。         根据

学生的认知结构,总结本课的重点。同学对本课的重点由短时记忆过渡到有效的长时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09: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