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64|回复: 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1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29%
1、“侮、施、影、怨、国”五个字的注音中,只有(   )的注音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2、“剪刀似的”中的“似”读(    )。        
3、“xian 、 lian 、  xiong 、 liu” 四个音节中,只有(        )中的“i”不是介母。
4、谚语、歇后语
A、人心齐,(         )。       B、有则改之,(        )
C、飞蛾扑火。————(       ) D、孔夫子搬家————(       )
5、“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   )(朝代)起义的领袖,人称(   ),后来被(   )打败。
6、常识填空
A、CCTV代表 (      ),     B、VCD代表(    )、
C、Windows代表 (     ),   D、China代表 (    )
E、火警电话是    (         )            F、盗警电话是(        )
G、交通事故报警台(        )          H、急救电话   (         )
7、在正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时间应分别在:(          )、(           )  
8、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
你能从中看出诗人描写的季节吗?
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②一片一片又一片,飞人梅花都不见。(                   )
请写出与下列诗句有关的风景地。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
③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                )
9、现今的黄山是个美丽的城市,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用几个成语来形容吗?多写的可以加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9%
1、1、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哪一项。(   )
  A、E A G R O X W Z H Q N T      B、A D E G H N Q R T W X
  C、A E G D Q H N R W X T Z      D、E D A N H G W X Z R Q
2、下列几组词语中,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万古长青  再接再励  漫不经心
  B、赞叹不已  前俯后仰  千山一碧
  C、阴谋诡计  精兵简政  置之不理
3、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
A、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阵地。           B、湖水平得像一面镜子。
C、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D、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5、“单独行动”我们经常用成语(   )来形容。
A一马平川    B一马当先     C单枪匹马     D信马由缰
6、“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缩句正确的一句是(    )。
A、她激动。  B、她说不出话来。  C、她说。
7、下面不是句子的一项是(      )。
   A、瑞雪兆丰年      B、为人民服务      C、她是好样的   D、她哭了
8、“这是……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A、③①④②⑤   B、①⑤②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②④①⑤③
9、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10、 李逵这一形象出自( )
A、《水浒传》B、《封神演义》C、《隋唐演义》D、《西游记》
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描写的是( )
A、泰山的壮观景象B、庐山的壮观景象C、黄山的壮观景象D、华山的壮观景象
12、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
13、“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中的“李杜”指的是( )
A、李白和杜牧B、李商隐和杜牧C、李白和杜甫D、李商隐和杜甫
14、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地是(      )
A、北京       B、罗马      C、希腊      D、美国
15、我国现任国务院总理名叫(      )
A、朱镕基    B、温家宝    C、胡锦涛    D、江泽民
16、盘古、女娲、夸父、后羿都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其中创造人类的是(    )
A、盘古B、女娲C、夸父D、后羿
17、《孟姜女哭倒长城》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里面提到的皇帝是(    )
A、刘邦B、秦始皇C、唐太宗D、乾隆
18、“三十六计”第一计是(    )
A、金蝉脱壳B、声东击西C、瞒天过海D、借刀杀人
19、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
A、梅、竹、兰B、松、竹、梅C、梅、兰、菊D、松、梅、菊

三、请根据提示,把下面这些“看”的近义词填到合适的成语中。9%
望   顾   窥   鉴   瞻   瞩   盼   觑   观   视   睹   察   见   览
从管子里看豹 ── 管中(     )豹              左看看,右看看 ── 左顾右(     )
站在高处往远看 ── 高(     )远瞩           看惯了,只当没看见 ── 熟视无(     )
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 举世(     )目   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 ── 瞻前(     )后
一下子就看得清清楚楚 ── 一(     )无余 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看 ── 面面相(     )
看见别的事物,就想变主意 ──  (     )异思迁
四、动物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常常用一些关于动物的词语来表示各种各样的人,你能对号入座吗?(10分)
老黄牛     旱鸭子    落汤鸡      替罪羊     千里马  
小馋猫     瓮中鳖    铁公鸡      糊涂虫     地头蛇
A、混身湿透的人。(        )              B、代人受过的人。(        )
C、不会游泳的人。     (        )        D、任劳任怨的人,埋头苦干的人。(        )
E、处于困境,逃脱不了的人。(        )    F、嘴馋、贪吃的小孩。  (        )
G、才能突出的人。(        )              H、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        )
I、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 。(        )    J、仗势欺人的地方恶霸。  (        )
五、请将下列城市和对应的国家以及相关的事物用线连起来。(5分)
威尼斯                 法国                   樱花
巴黎                   美国                   故宫
北京                   中国                   香水
纽约                   日本                   小艇
东京                   意大利                 自由女神
六、数字猜成语,哦!数学中也有语文啊!(12分)
12345609   (            )          1256789  (            )
333   555  (            )          3.5      (            )
5   10     (           )        9寸+1寸=1尺 (            )
七、阅读。16%
                                锁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过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上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        )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箱。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和老张家都换上双保险锁。
1 、以上是一篇微型小说,请用简要话概括小说情节,不超过30个字。(2分)
                                                                              
                                                                              
2、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1分)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3、小说两次写到大姑“眨眼”,两次眨眼,各有用意。请分别由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大姑眨眼的用意。(2分)
第一次眨眼的用意                                                                                    
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你谈谈两种理解。(2分)
(1)                                                                                 
(2)                                                                                                
5、小说倒数第2段,“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1分)
                                                                           
                                                                           
6、文中括号处省略了描写小川此刻的心理活动的话,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出来。(2分)
                                                                          
                                                                        
7、请写出文中引号的作用。(2分)
(1)“砰”、“啧啧”、“当”这三处引号的作用是 (                         )
(2)“没门儿”这处引号的作用是             (                         )
8、小说以“锁”为题有何意义?(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4-23 15: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对学生特别适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19 17: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