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4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的班集体》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9:4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的班集体》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体的含义,明白只有具有共同目标的团体才能称之为集体。
  2、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3、进一步了解班集体和集体中的成员,树立更好地为班集体建设服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集体荣誉是每个人共同的努力。
2、了解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调查搜集。
  1、开展“我是一名小记者”的活动。
第一小组:采访学校大队辅导员,调查所在班集体参加校内外各项活动的情况。
第二小组:采访学校教导处的老师或校长,调查所在班集体的学习状况。
第三小组:分散采访,学生自由采访任课教师(班主任除外),重点询问班级某些成员上这门课的情况,如学习、纪律、能力等。
2、结果展示。
(1)各组汇报调查的情况。
(2)全班交流。你认为我们的班集体怎么样?
二、讨论交流,增进了解。
讨论主题:什么是集体。
1、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老师:同学们,我们在这个集体中已经相处两年多了,可是你们知道什么是集体吗?课前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了繁华的闹市口,让你们自己通过调查,认识“集体”这个词的含义,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你们先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然后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小组对“集体”这个词的理解。
2、我为集体做过什么?
阅读教材38页内容,说说你为集体做过什么?
3、咱们班获得过哪些荣誉,你为集体做过哪些贡献?
4、你认为应该怎样赢得和维护集体荣誉?
5、你认为你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今后会怎么做?
三、体验感悟。
1、制作花环。
(1)全班分成五组,收集材料,制作花环。
(2)大家评选出谁做的花环最漂亮。
(3)讨论:为什么这些花环比较漂亮,怎样才能做出漂亮的花环?
2、探讨活动。
(1)阅读书上P40-P41的内容,说说什么是合作。
(2)合作有什么重要性?如果没有合作,生活又是什么样子呢?小组派代表说一说。
3、教师总结。
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集体的荣誉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我们要学会合作,共同建设我们的班集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9:47:3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班集体》教案
教学目标
1、形成集体观念,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自己的成材离不开集体。
2、明白集体的成功及荣誉必须依靠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3、学会合作。
教学重难点
1、增强集体荣誉感。
2、学会和同学们合作,互帮互助。
教学过程
1、        导入。
请学生读教科书第38页小文的话。老师:同意小文的话吗?与她的想法一样吗?你喜欢你的班集体吗?你曾经为班集体做过什么吗?今后,你还打算做些什么呢?
2、探究活动。
(1)小组讨论:什么叫集体?什么叫班集体?什么叫班集体的一员?
(2)说一说自己集体生活最快乐的事情。你为什么觉得这些事情最让你感到快乐?
(2)组长汇报结果。(教师补充说明)
3、体验活动。
(1)游戏:三人四足比赛。
班上同学三人一组,分成10组,开始比赛。
(2)让优胜小组和最差的小组,各自谈谈自己组之所以胜出或输了的原因。
(3)小组讨论:从这游戏说明了什么?
(4)讨论有哪些游戏和这个类似,要想取得胜利需要怎么做。
4、开展搭建成功塔的比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易拉罐进行搭建成功塔的比赛,比赛分两次进行。
  活动准备:每组30个易拉罐。
  活动步骤:
  (1)学生按5人一组进行搭建成功塔的比赛。
  (2)规定时间为两分钟。
  (3)开始比赛。
(4)颁发奖品。
(5)赛后,请搭得最高的小组的学生说说自己在比赛中是怎么做的,再请搭得最低的小组的学生说说失败的原因。
(6)各小组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
5、全班讨论。
(1)讨论这些游戏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获得成功?
(2)《天堂和地狱》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和我们本课内容有什么关系吗?谁来说一说。
6、教师总结。
老师:班集体是我们在学校的家,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我们的集体才会更加文明和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6 00: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