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二年级上学期中段家长会英语老师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08: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孩子的家长会。感谢您对孩子英语学习的支持。

今天我讲的内容有三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介绍攀登英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PPT呈现)

本学期孩子们使用的教材是攀登英语二级A。二级A的学习内容包括:日常英语(Everyday English)、歌曲童谣(Songs and Chants)、攀登阅读(Pandeng Reading),三个部分。另外还有晨间故事和睡前故事,对主要学习内容复习和拓展。

(一)日常英语: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12段对话,每段对话中有1~2个核心句型和一些重点单词。要求学生能听、能说、能运用。

(二)歌曲童谣:共16首,其中歌曲12首,童谣4首。要求学生快乐地模仿跟唱。

(三)攀登阅读:攀登阅读是本学期新增的学习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而设计,共12段琅琅上口的节奏英语。它们由学生在一年级学过的部分内容改编而成,内容比较熟悉且趣味性很强,利于培养学生对认读的自信心和认读兴趣。

(四)晨间故事:包括8个情景剧,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课堂学习内容。

(五)睡前故事:这些英语故事不做特别要求,孩子只需感受就行,不会跟读没有关系。

攀登英语学习材料丰富,包括一张家庭学习DVD光碟、一本《攀登英语学习记录》和一本《我们的读本》,它们的设计为孩子们创造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环环相扣,重复率高。为了让孩子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攀登英语二级A的总体目标是:保持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听清所学的基础上,进行准确模仿,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并发展起初步的认读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然后第二部分, 简单讲下低段英语学习的侧重点及方法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学习英语的侧重点是对孩子们兴趣的培养,打造一种宽松的教育氛围,不要求他们一次性学会,所以,在这段时间,我们主要是能让孩子们听懂、会说、会唱。把英语单词和句型,以及英语歌曲和律动作为主旋律,让学生快乐学习英语,对英语感兴趣,为学生们以后的英语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习惯,为以后的英语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攀登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这学期,我对他们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在课堂上,我完全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习,去运用。培养小老师和小组长成了这学期的重中之重,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爱上英语课都能大胆自信地表达。培养的小老师和小组长都能配和老师的工作并帮助组内不爱开口说英语的孩子。我还开展了师徒结对的形式,让优秀的一批小老师们继续培养其他孩子,我的用意是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

  最后的第三部分,我们来重温下《家长如何协助孩子在家完成家庭学习》吧!

1.建议每天翻阅孩子的英语学习记录,配合老师的教学进度来完成学习记录上的“家庭学习活动”,做到提醒和监督孩子按要求完成作业,养成还在在家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

2.建议孩子回去每天都要看《家庭学习》DVD,培养孩子对英语的语感;

3.建议孩子每天观看《家庭学习》DVD十五分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4.建议让孩子在您面前大声读英语和唱英语歌谣;在读攀登阅读的内容时,能够拿出《我们的读本》进行指读认读。

5.建议每天给孩子看完《家庭学习》DVD后在学习记录上签名;

6.建议一个星期在学习记录上给孩子写一次“爸爸妈妈对我说的话”;

7.建议按时完成作业,但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完成的,请及时补回来;

8.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老师。

家长可以根据攀登英语提出的“1+1+1”的指导与评价措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对孩子的家庭英语学习活动进行指导与评价。

具体做法是:提醒1次、检查1次、鼓励1次。学习完成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家长可以通过写简单评语、画笑脸、贴小贴画等方式鼓励孩子,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孩子是我们永远的希望,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就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吧!

在此感谢各位家长的倾听,感谢各位家长的到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0 01: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