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16: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进行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呢?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兴趣引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游戏、生动的故事、琅琅上口的儿歌都会使相对单一、枯燥的计算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会让学生学得兴味盎然,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游戏激趣。例如,教学数的分与合,可以采用 “拍手”的数学游戏,以10的分与合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刘芳芳,我问你,我的3拍几?学生边拍手边回答:黄老师,告诉你,你的3拍7。这一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互拍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随时改变形式,如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

    故事激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高斯创造性地计算1+2+3+……+99+100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简便计算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和数学家比一比的念头。

    儿歌激趣。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算理引领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悟。在低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动手摆一摆、画一画,体会“凑十”的过程,领悟“凑十”的方法。

    比较是理解算理的有效手段。通过直观与抽象的比较,数与形的比较,让学生实现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52÷2时,要注意沟通操作中的“剩下的1筒和2个羽毛球合起来再分”和竖式计算中的“十位上余下来的1个十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除”之间的联系;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28×12时,通过比较“乘加法”和“竖式法”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第二部分积应该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计算法则的关键。这样的比较,既促进了学生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又利于学生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三、习惯引航

    计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

    示范。教学中教师的板演,包括数字的书写、使用直尺画横线等,批改作业的字迹、符号,要做到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总结。我们注意教给学生检查计算的方法:一对题目,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想”。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要盲目地进行简便运算。

    反思。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这样几个问题:(1)这道题自己一开始是怎样计算的?现在怎样计算?(2)计算时要注意什么?(3)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总之,计算能力是孩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甚至是孩子长大后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计算教学不能凭借反复机械的练习,加大计算强度,来提高计算能力,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7 02: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