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最新文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中信息技术参赛论文浅谈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1:12 | 只看该作者

   《规划》指出,要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深入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核心共性技术,这将为我们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规律,创新技术和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
  建立一批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机构,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制定和建设实施提供咨询与参考,这对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有效政策方针具有示范意义。将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与应用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一批国家级、省部级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产品中试及推广基地,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这将是我国“科教结合”方针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律,将新技术融合于教育教学中,将极大地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2.3建立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机制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有力支撑
  积极吸引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引导产学研用结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一批支持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这将是国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造开放灵活的合作环境,推动校企之间、区域之间、企业之间广泛合作,这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成果转化,提高产学研用结合的实效。只有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及技术发展规律的教育信息化产业,才能有力支撑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3.2.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参考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并逐步缩小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国际组织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可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学习引进国外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先进技术,同时逐步提升我国在国际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影响力。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可以极大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也可加快培养我国自己的教育信息化骨干力量。
3.2.5改革管理体制和建立健全服务体系是教育信息化得以实施的组织保证
  尽管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已逐步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所认识,但是因为教育信息化涉及到资源配置、跨部门的业务沟通和整合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全面推动管理、教学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信息化,依然面临决策和管理层的巨大障碍。同时,在业务整合过程中,由于一些部门的业务本身就不清晰或不规范,随意性很大,部门间沟通困难,互相推诿,有以体制障碍当作该部门“不作为”借口的嫌疑。
《规划》提出改革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明确信息化发展任务与管理职责,改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完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这些举措必将促进与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和高效实用的运行机制的形成,从制度上保证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与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1:17 | 只看该作者

3.3《规划》实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及对策
  学习并组织实施《规划》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心。在《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与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共同面对,积极寻找有效对策。
3.3.1面临公众对《规划》文档的认知与其预期存在差异的挑战
  根据传播学中的受众认知偏差理论,不同受众的理解会与《规划》制定者的预期存在一定差异,政策输出者、传播媒介、讯息本身、社会语境(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心态等)等几个要素在传播过程中耦合的程度不同,对政策的解读深浅和解读角度也会不同,这是必然且正常的。
  《规划》这一政策性文件要获得公众的正确理解,仍然需要考虑社会大众的心理因素,如公众的移情心理、逆反心理、对传播者的角色期待心理、思维定势等因素。因此,要使《规划》确实落到实处,需要在广大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及社会大众之间形成共识,进而转化为自发的统一行动。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采用合适的传播媒介,使用适当的传播形式,分阶段、有步骤的在不同类型的受众中开展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等活动。相关部门应该因地制宜的开发指导手册、学习指南等材料,以拓展传播渠道,确保宣传效果。
3.3.2《规划》的时效性面临教育转型和技术创新双重挑战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也是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与深化阶段,社会的价值观愈发的多元化,整个社会形态与公众意识一直处于激烈变化的状态。同时,这也是一个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年代,大量的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技术 与教育系统“接触”,发展势头越来越快,而一些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不可预知的。
  整个教育系统都处在转型期,无论是新技术的突破还是教育体制的改变,都会对整个教育信息化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做好不断修正发展路径,及时适应新变革的准备。既做好“规划”又准备应对“变化”,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种系统的不确定性,借助科技进步与体制创新,更加深入的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
3.3.3面临公众难以客观认识“技术创新”过程的挑战
  根据创新扩散理论,新技术的采用和推广,有一个从创新者到早期采用者、早期众多跟进者、后期众多跟进者、滞后者的传播过程。一项技术创新,最初都是在小范围传播的,从被创新者到早期采用者接受的过程中,有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而要完成从局部采用者到众多采用者的跨越,这项创新必须对自身做出调整,适应更加大众的需求。信息技术融合与教育教学的过程通常由若干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等构成,也是创新采纳的过程,其持续应用和广泛传播又是创新扩散的过程。这中间伴随着技术创新本身的进步与修正,通常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推广者把控好推动的时间和节奏,同时也要注意政策的调整,以促进创新性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0:51:27 | 只看该作者

  在落实和执行《规划》的过程中,尤其是教育信息化技术及装备研发的推广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和尊重技术创新自身传播演化的客观规律。
3.3.4面临一线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应用内驱力普遍不足的挑战
  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中“高喊”创新最多的领域,同时也是最保守的领域之一。信息技术融合于教育教学的实施主体是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不是教育信息化工作者。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必然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各地方发展差异和信息化水平的不同,教育信息化在各地区被接受的程度也必然不同。在具体落实中,更要考虑到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情况和需求,引导他们内发的、主动的开展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真正的利用先进技术改进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规划》的落实和执行不能仅依赖于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更要充分调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3.3.5面临信息化环境中师生“文化冲击”的挑战
  从地理学的角度看,文化冲击是指游客进入一个不同的文化领域,或目的地居民通过与外来文化的接触,而感受到的一种特别的焦虑与压力。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人从其固有的文化环境中移居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文化上的不适应。
  “数字土著”是对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一代的俗称,他们从小生长在信息化环境中,由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数字化生活)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与其老师过去的生活环境和方式相比有着很大的区别。目前较为年长的教师,也是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则属于“数字移民”,在他们眼里,手机、电脑、手持设备等信息技术产品依然是“高科技”,不敢轻易尝试和使用,对技术存在一定的抵触和恐惧。
  相对于信息化环境来说,属于“数字移民的”教师面对“数字土著”的学生,必然会产生“文化冲击”。这种冲击可以氛围显性冲冲击与隐形冲击两大类,前者已经演变为社会问题,后者却“隐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性冲突的实例很多,比如:中小学生在学校是否可以携带手机?游戏软件是否可以引入课堂教学?中小学生是否可以进网吧?网络与游戏过度依赖的标准等。这些现象实际上是“数字移民”与“数字土著”产生文化冲击的具体体现。隐形冲突则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到课堂教学设计、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成果的评价等方面。也许因为文化冲击现象原因,出现了一种比较尴尬的局面: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越来越面临质疑,而信息化的课堂教学也难产生明显成效。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这种“文化冲突”不容忽视,需要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结束语:
随着我国逐步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教育向普及化方面发展,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教育资源的发展现状,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最后通过加快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05: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