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三年级科学教案、反思集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地球上的水 教学设计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 贾海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缺乏。



2、知道什么是“水污染”,了解污染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



3、学生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并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



4、能够从适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5、能够向大家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形象的比喻以及学生的动手行动来深刻理解体会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四、教学准备



1、相关课件



2、学生活动材料:杯子、小勺、滴管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所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问:



1、老师很爱旅游,课前老师和几位同学也聊了聊,发现他们也很爱旅游,而且去过很多地方。省内的、省外的,国内的、国外的。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哪里呢?地球外,你们去过吗?



2、但是我们国家的宇航员杨利伟却去过,这是他在“神州五号”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从太空看地球,你们发现了什么?(播放课件)



教师小结:你们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话题“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教师提问:



1、既然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它们都在哪里呢?



学生回答:海洋、河、湖泊、小溪、冰川、高山积雪……(教师帮着整理、并板书)



2、空气中有水吗?对,水蒸气是水的气态形式。



3、那谁来总结一下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那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种不同地方的水。(播放课件)



4、可见地球上的水分布确实很广,它分布在祖国及世界的各个地方。根据这个特征,你们能给地球起个更加形象美丽的名字吗?(水的星球)



教师讲述:



1、这个名字非常美!还有吗?(水球)



2、好,这个名字非常形象!我们生活的地球不愧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水球。



(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教师提问:



1、既然地球是个大水球,那么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能被人利用,为人们服务吗?哪些水我们不能用呢?为什么?(海洋中的水不能用,因为那里的水是咸水。)



2、咸水我们不能直接利用,那么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水是什么水呢?(淡水)



3、那你们知道哪些地方是淡水呢?(河、湖泊、冰川、水蒸气、地下水)



4、对,它们都是淡水,是不是所有的淡水都能被人们直接利用呢?(不能,冰川中的淡水无法被人直接利用。水蒸气也无法直接利用。)



教师讲述:看来,只有河流、湖泊、地下水容易被我们开发利用了。



教师提问:



1、那容易被我们开发利用的淡水究竟是多少呢?下面同学们请看资料中是怎么分析的。(播放课件)



2、通过看资料,我们了解了地下水的什么知识?(地下水又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3、这两种地下水有什么不同吗?都容易开发利用吗?



教师讲述:



1、那么容易直接开发利用的淡水也只有浅层地下水,河流,湖泊这三种了,它们占了地球淡水面积的那么点。看来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确实少,少到什么程度了呢?确实不好说。



2、下面老师给大家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你们就明白了。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所有水比做一个大西瓜,那么淡水就相当与一小块西瓜,而可被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与一颗小西瓜。(播放课件)



教师提问:



1、现在大家看看能否利用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杯水、一个勺子、一只滴管生动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一下“地球上的水”“淡水”“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哪个小组能上台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上台展示并解说:如果地球上所有的水相当与这一杯水的话,淡水只相当于这一杯水中的一勺水,而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勺中的一滴水。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展示,大家有什么感受?



(四)认识“水污染”和“浪费水”的现象



教师提问:



1、确实象大家所说的那样,虽然地球上有那么多的水,但是可让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少的可怜,少到只相当与这一杯水中的一滴水,就这么仅有的一点淡水资源总该完全地被人类利用吧?(不能)为什么?(还存在被污染和浪费的现象。)



2、你们听说过或见过哪些关于水污染的现象呢?



教师小结:像石头、泥沙、杂草都是自然界的物质,它们没有毒性,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无害。我们说这种现象不是“水污染的现象”。像水中有了一些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使水的成分发生改变,这才叫“水污染的现象”。



教师提问:下面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份资料中的水资源是怎样被污染的?结果怎样?(播放课件)



学生汇报:



1、工厂排放废气和水蒸气凝结形成酸雨。



2、工厂排放污水使鱼死亡。



教师讲述:1、据联合国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达1000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的水体被污染致使数百万人死于饮水不洁引起的疾病。



2、看来污染的水不仅影响到了动物、植物的生存,更加严重的是威胁到人类生命健康。



教师提问:看来,归根结底造成大多数水污染的罪魁祸首是谁呢?就是人类自己。人类究竟有那些水污染的行为呢?(播放课件)



教师讲解:人类水污染的行为基本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农业上的污染,比如农民过量喷洒农药,大量的农药会在下雨天随雨水留入附近的河流。其次是工业上的污染,比如许多工厂将废水、废渣倒进附近的河流湖泊中。最后还有生活上的污染,比如人们将生活垃圾倾倒到河流湖泊中,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附近水域的水质,还可能污染到地下水。



教师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吗?(学生回答)



(五)引导学生体验节水的必要性,提出具体的一些节水措施。



教师提问:



1、我们身边确实有很多“污染水”和“浪费水”的行为,那我们作为地球上的小公民,该怎么做呢?①随手关好水龙头;②洗完衣服的水墩地、冲厕所;③不玩水枪。



2、大家说的非常好,说出了那么多做法,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今后该怎么做吗?(节水、爱水)



教师讲述:



1、我想大家都有了很好的节水、爱水意识。但光靠同学们节水、爱水是不够的。我们要号召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参与到节水、爱水的活动中来。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份宣传小报的形式来宣传这次活动,老师这是一个样本,大家可以尽情的发挥想象,做出你们满意的设计。(播放课件)



2、不过现在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每组为你们的宣传小报设计一句响亮的宣传语。下面各小组进行讨论设计。



学生每组发言,交流宣传语



(六)结束新课



教师讲述:大家设计的宣传语各具特色,小报的具体内容下去完善,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这次活动一定会取得成功。老师希望每位同学及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像珍惜自己生命那样去“珍惜每一滴水”(播放课件)“如果不珍惜水的话,那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播放课件)



说课材料



《地球上的水》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的最后一课内容。本课是在前面认识了解“水的各种性质”之后,来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通过分析知道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主要采用了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学生活动等的一些手段,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构建,来完成本课教学。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地球上水资源分布的广泛,感受到水体的美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通过精美的动画演示,把一些抽象的数据形象化,让学生体会到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的缺乏。



通过学生动手活动,再进一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球上水资源确实丰富但可直接开发利用的淡水却少之甚少。



这些手段的运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觉节约用水,养成节水习惯,并把影响他人共同节水做为己任,力争为节约并保护地球上的水做贡献。



为顺利完成本课自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抓重点破难点,在教学中以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研究、学生动手活动等为载体,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教师引导下,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感悟、内化。



科学课应精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求知欲,让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这一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体现这样的几个特点: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营造有利于学生开展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环境。



在导入时精心设计了情境,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出示杨利伟在神州五号上为地球拍摄的照片。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从太空中看地球,地球上大部分都是蓝色的水,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出所研究的课题。



2、认真钻研教材,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从结构上本课围绕“一大一小”展开,“一大”是指水的存在范围大,也就是指地球上水的丰富。“一小”是说可供直接利用的淡水实在少。就这么少的可利用的淡水,还存在“污染和浪费”的现象,因而,“节水、爱水”便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教师没有把“节约用水”这一部分简单地作为知识点来教学,也没有把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再创造,例如:利用图书、网络及请教专家搜集资料,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使知识呈现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让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感受到节约用水的迫切性。



3.注重启发引导,在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及环保知识。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只是启发引导、适当点拔,学生学习的素材是从日常生活中来,如学生谈到水污染和水浪费的现象、以及家庭节水的一些方法,引导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做到节约用水。



通过这节课教学,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知道地球上的水非常丰富,并体会到水体的美丽,再通过分析数据和画面解释,学生动手活动亲身感受到可直接利用淡水资源的缺乏。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意识到要“爱水、节水”,并提出生活中的一些“节水措施”。因为我教学经验不足,对一些教学环节中的细节处理的不够好,对一些学生回答的处理还不够灵活,还需要积累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小小潜水艇 教学设计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戴佳明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进而明白真正的潜艇沉浮原理,懂得改变物体的轻重可以影响它的沉浮。



2.培养学生积极的动手实验能力、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等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兴趣、认真细致、团结协作的科学探究态度和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难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小小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的原因,进而了解真正的潜艇沉浮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沉浮自如的教具“潜水艇”、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等。



分组实验材料:塑料瓶、小玻璃瓶、烧杯、水槽、托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趣味实验,情境引入



1.神奇的小实验:出示实验道具听指挥的小玻璃瓶。



2. 指导学生观察道具的构成,进而观看实验表演并引导学生为其起名。



3.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挤压塑料瓶能使小小潜水艇下沉和上浮?”。(挤压塑料瓶与小小潜水艇的沉浮有什么关系?)



(通过趣味实验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还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实验起名活动,则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科学研究的信心。)



二、动手制作,实践体验



1.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制作小小潜水艇需要哪些材料。



2. 师生观看介绍实验物品,进一步研讨、归纳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3.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尝试制作小小潜水艇的方法,教师巡视观察。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实验制作的过程,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自己得出正确的制作方法。



(每个学生对自己不了解的未知领域和神奇的现象都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挑战欲望,教师应及时地、有效地利用这一有利因素,积极调动探究热情,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并从中归纳得出共性的、正确的结论,为进一步探究创造条件。)



三、细致观察,探究新知



1.鼓励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改进不成功的实验制作方法,并通过玩儿“潜水艇”,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在小小潜水艇下沉和上浮的过程中,能看到哪些现象和变化,想一想那是为什么?



2.进一步明确观察探究的问题:“小小潜水艇沉浮的过程中,小玻璃瓶内部有什么变化的现象?”



3.组织学生再次开展分组实验观察,探求小玻璃瓶内部的细微变化现象,教师巡视并指导。



(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改进才逐步实现的。因此,在组织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引导和培养他们运用这种科学发展规律,并不断地尝试、体会探索发现所带来的乐趣和自信。)



四、汇报交流,归纳概括



1.引领学生开展信息汇总交流,得出实验观察结果。



2.出示带有固定黄线圈的小小潜水艇装置,通过以其为参照物,指导学生对比验证小玻璃瓶内水位的变化过程。



3.师生共同研讨分析,归纳概括得出小小潜水艇能够沉浮的科学原理。



(民主和谐的交流环境,能促进学生情感的沟通,有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巧妙细致的实验环节设计,则能够给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带来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深入探究扫清障碍。)



五、巩固应用,拓展思维



1.提出问题:“真正的潜水艇是如何在大海中实现沉浮的呢?”“是不是在大海的外面有一个巨大的塑料瓶,有人在挤压它,然后潜水艇就能沉浮了呢?”



2.组织学生开展民主交流研讨活动,积极畅谈发表各自的见解。



3.多媒体课件展示介绍,真正的潜水艇在大海中是如何实现沉浮的。



(原理:潜水艇灌水变重,潜水艇重大于它受到的水的浮力,就逐渐下沉潜入水中;潜水艇排水变轻,潜水艇重小于它受到的水的浮力, 就逐渐上浮到达水面。)



4.引导学生积极畅想真正的潜水艇,在科研、军事、旅游等各方面的广泛用途及发展前景。



(离奇大胆的猜想非但将学生带向“歧途”,反而调动起他们的深入思考,促进其朝向正确研究方向前进,并带给他们快乐;电化教育媒体的恰当使用,给科学探究活动带来了快捷和极大的便利;而愉快轻松的畅想问题的提出,则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总结互动,课后延伸



1.组织引导学生谈实验探究活动的收获和感受。



2.学生研讨感受,情感互动交流。



3.出示趣味小实验装置“潜艇小兄弟”,演示实验并布置课后思考。提出挑战问题:“能否让小潜艇停留在水瓶的中间?如果做到了,思考为什么?”



(对教学活动的感受和反思不仅仅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会。因此,应及时地指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的科学探究活动开展必要的思考,他们将在此活动中受益匪浅。课后小实验,将学生从狭小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入到了广阔的生活空间,因为科学探究是神奇的、发展的、无止境的。)



说课材料



[教学分析]



本课是依据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沉和浮》单元而改编设计的校本课程。



单元改编的总体设计思路:仅就知识目标来看,本单元教学结果要使学生懂得水中的物体,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越小越容易沉;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越重越容易沉,越轻越容易浮;在重量和体积都不变的前提下,液体密度越大越容易浮,越小越容易沉。然而教学时,常常存在实验材料较多,实验内容较多,实验环节较多,教学结果却模糊不清,学生理解不深等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和对学生实际境况的了解,我将本单元内容,改编设计为《小小潜水艇》、《玩橡皮泥》、《神奇的鸡蛋》、《沉浮的秘密》、《我的小船》五课。分别用来探究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改变体积、形状来改变沉浮、改变液体密度来改变沉浮、综合分析认识沉浮科学、实践应用沉浮原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明确、实验材料简单、探究结果清楚、活动轻松有趣等目的。



本课教学的设计思路:原有教材是将“潜水艇”这一内容,作为对前两课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综合应用而出现的。即在学生了解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后,指导学生利用沉浮的原理制作“潜水艇”。但由于制作材料和设计方法所限,学生很难明白笔帽潜艇沉浮的真正原理,因此对真实潜水艇沉浮原理的理解不深。而本课教学则是将“潜水艇”作为单元的引入课,不但调动起学生浓厚的探究热情,而且通过“潜水艇”实验制作的改进,将原有教材上 “小潜艇”沉浮的原理这个三年级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通过巧妙的设计,清楚明了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为本课教学扫除障碍。为学生能容易理解“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物体自身的轻重,来改变其在水中的沉浮的这一科学现象铺平道路,进而为他们的后续探究学习,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其它条件奠定初步基础。



理论依据: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制作原理: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潜水艇”里的空气被压缩后体积变小,所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少,受到的浮力减小,因此下潜;当去掉外力后,艇内被压缩的空气体积恢复原状,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因此上浮。



[设计特色]



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的是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课堂探究的直接发现有机地结合,帮助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中学会探究,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活动环节设计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学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即事物的条件发生改变,事物便发生变化;教学活动不仅趣味性强,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思维分析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探究趣味性强,符合认知特点。



在实验教学中,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探究性,不但为学生创设良好情境氛围,启发学生积极地深入思考,而且通过动手实验,把学生带入严谨的科学学习之中,让学生在“做与学”中探究新知,亲历探究过程并成为科学秘密的“发现者”,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创新意识得以培养。



2.探究目标明确,研究指向突出。



为了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突显“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科学发展目标,本课教学努力排除其它干扰事项,使实验探究内容目的明确、指向突出,重点放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量对物体沉浮的影响上。



3.直观清楚明了,突破原有难点。



本课活动实验设计的文章,发表在2006年7月的中国教育协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会刊《科学课》上。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方法具有巧妙、简捷、有趣、直观、省时、卫生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开展动手制作和观察研究,深入探索物体在水中沉浮变化的奥秘。



[授课效果]



本课以小小潜水艇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科学、有趣的制作实验和分析研究“潜水艇”沉浮原理的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等各项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感受科学的奥妙、体验和享受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较好地培养了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素养。同时,本课科学探究活动达成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教学目的,并为后续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兴趣和欲望奠定基础。因此,学好本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继续对物体在水中沉浮的问题开展研究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为此,教学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的原则,努力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和谐发展的课堂探究氛围,活动积极地体现了和谐课堂的教育理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后反思]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以趣味直观的科学小实验为切入点来引入探究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时,进一步指导他们掌握合适的探究方法,接下来其它的探究活动便迎刃而解了。



2.小小潜水艇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制作活动的热闹和有趣表面上,更要善于挖掘和捕捉各种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有用信息,把握好深入的契机,并作好适当的引导,必将会使学生们的研究活动更加深入,更接近科学研究。



3.本课对潜水艇沉浮秘密的探究,实际上始于细致的观察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技能和认真细致的观察品质,有利于促进他们科学探究技能的形成,最终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教育。因此,积极地把握好每一步观察,然后指导学生形成整体的感知认识,能有效地促进其探究学习的深入开展。此外,如果能注意发现、及时地把握住孩子们一闪即失的独特感悟与见解等创造性火花,并恰当地引导他们对提出的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开展探究,往往可以使其沉浸其中。



[补充说明]



《小小潜水艇》一课,是我在充分地分析和考虑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而设计的,并将其作为沉浮单元的起始课而呈现的。此次教学展示活动,由于时间的原因可能当地学生对这个内容已学过了,还有,不知道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这都给本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奇妙的指纹 教学设计

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杜 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难点:提出问题从中筛选出问题并制定方案进行研究。

三、教学准备

透明胶带、指纹卡、白纸、表格、放大镜、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看画猜疑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谈话:在上新课这前,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幅画。猜猜这都是哪些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说说你的理由。

2.世界上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许多信息,可用来辨别不同的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3.揭题:我们今天就来认识指纹。(板书课题:奇妙的指纹)

(二)搜集指纹

1.指纹奇妙吗?奇妙在哪?说说你的理由。有什么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吗?(记录问题)

2.既然我们想对指纹进行研究,怎样把指纹展示出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3.老师展示拓印的指纹,共同探讨制作方法及注意示项(课件出示活动建议:不要反复按、不要移位、不要涂太多铅、把手擦干净。)

4.请同学们在指纹卡上按顺序印下自己两只手的指纹。

(三)小组研究

1.看,同学们的指纹卡真像一幅艺术品。在我们这节课上,利用你们的指纹卡

可以解决哪个问题?

2.好,现在就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自已想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出示研究记录表)

3.小组讨论,汇报

4.全班评议修改方案(评议团要边听边思考,他们这组的研究方案可行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5.小组确定方案

6.小组活动。如果有说不清楚的,可以画下来。

研究记录表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方法

我们的发现






7.小组汇报:学生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8.有哪组研究了指纹的样子吗?展示交流

9.科学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可以把指纹大致分为三类。(课件出示)板书

10.师:同学们研究的真仔细,看来指纹真的是很奇妙。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指纹吗?

(课件出示:指纹保险箱、指纹考勤机、指纹锁、指纹鼠标、指纹优盘)

11.教师介绍利用指纹破案的案例

(四)课后探究

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已经解决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究,老师提供一个叫中国指纹网的网址(www.chinazhiwen.com)给同学们。指纹不仅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画出许多妙趣横生的画,这一切都要你们去发现。

说课材料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五课时——《奇妙的指纹》。本单元是在观察了植物,寻访了小动物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等方法,去了解自己的身体,使他们从整体上对人的构造有个大致的了解。而 “奇妙的指纹”则是对人体的局部进行较深入地观察,通过拓印指纹和对指纹的探究,让学生知道每个手指的指纹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指纹也是不相同的,并了解指纹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在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本课教学选择的是二年级学生,他们从未接触过《科学》虽然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了好奇与热情,但他们不具备科学探究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技能。例如:观察的方法、顺序等,一切技能仅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的探究活动正如一句古话: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这股东风就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品质。基于此种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好奇心

选取一年级的语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为导入。当学生看到自己所熟悉的画面,就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参与热情瞬间迸发出来。这样一来当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明确每一种小动物的脚掌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很自然的将注意力转移到我们手掌上的指纹,好奇心趋使学生产生了对指纹进行深入研究的需要,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以指纹卡范本展示,学习拓印指纹技巧

全课的教学围绕“指纹”展开,因此获取清晰的指纹十分关键。为了指导学生采集一套清晰的指纹,我做了如下设计:先出示一张制作精美的指纹卡,看似简单的一张卡片,上面却暗藏着许多信息,它将左右两只手的10个指纹分上下两排对应排列,方便学生进行比对,还有收藏意义。小小的指纹卡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一方面它的出现激发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孩子们眼前一亮,都迫不及待想制作一张属于自己的指纹卡;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它为学生自己制作指纹卡提供了一个雏形。然后再通过提问“怎样才能做出这样一张指纹卡?”充分征集同学们的意见,从方法、步骤、技巧上给学生以提示,为后面的探究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探究实践材料是探究活动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为此前听过相关的一些研讨课,老师们往往提供给学生许多拓印指纹的器材,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拓印指纹,而拓印的指纹效果并不理想,给后面的活动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我处理此环节时格外注意材料的选择。为了拓印清晰完整的指纹,我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拓印材料,如:印泥、印蓝纸、透明胶……可这些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清晰度,不是油墨过重就是杂纹太多。最终,在洗相馆找到一种最为理想的材料——冷裱膜。它像贴纸一样,明胶部分一撕就行,大大减少了反复接触的机会。

3.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为途径,学会科学探究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固然重要,而培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问题,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研究就更为重要。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确定的研究问题和方案,自主探究,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经历了一次“提出问题,选择问题、合作探究”的科学研究过程。学生的思维是极其跳跃的,关于指纹,他们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例如:“每个人的指纹是一样的吗?有几种指纹?指纹是怎样形成的?指纹会发生变化吗?”为了让这有限的课堂40分钟解决一些孩子们力所能及的问题,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么多问题,有哪些是一样的?”“在这些问题当中,有哪些是既有研究价值又能在课堂上进行研究的?”,引导学生就此进行整理归类,再引导学生对整理后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本堂课上有的学生就从众多的问题中选择了“指纹是一样的吗?”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比较得出了每个手指的指纹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指纹也是不相同的结论。学生在提出问题、整理筛选和确定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得到了培养。为了让学生的研究活动更科学更规范。我在各小组确定本组研究问题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研究方案,接着在小组汇报时,鼓励“评议团”边听边思考“这样的研究方案可行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使学生通过讨论、评议后不断修改本组的研究方案使其更加合理、完善。比如:有的组想研究指纹的样子?起初只想到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10个指纹。此时,就有学生提出只观察一个人的10个指纹很可能漏掉某种形状的指纹没有观察到,应尽可能观察更多人的指纹。听了建议后,这组的同学就将观察的范围相应的扩大为观察小组所有成员的10个指纹。学生的探究更具科学性了,探究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以耐人寻味的问题,培养学生课后探究的良好习惯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教师为学生开启的第一道门。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在本课的结尾部分还设计了课后探究的环节。回顾本课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把那些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研究方法课后继续探究,逐步养成课后探究的良好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7:57:00 | 只看该作者
蜻蜓与麻雀 教学设计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昌岗东路小学 朱智波



一、教学理念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粤科版)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大家族》的第一课——蜻蜓与麻雀。教材打破了以往学习动物分类和形态知识时以进化过程的分类地位从低等到高等安排的惯常做法,而是从动物的运动方式——“空中飞”入手,对昆虫与鸟两大类动物进行探究,在观察比较“蜻蜓”与“麻雀”等动物个体身体结构的异同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两类动物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的前概念。作为蜻蜓和麻雀,都是本地常见的两种动物,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对这两种动物具备了相当的生活经验、感性认识。小朋友们虽然知道它们都会飞,却往往对它们之间的认识、区别很模糊,本课的教学思路胜在不同于以往从概念等理论出发,而是从学生的思维方式、观察角度出发,通过把握蜻蜓和麻雀同样都会飞出发,质疑“它们都会飞,那蜻蜓和鸟是不是同一类动物呢?”,从而引导学生去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特征,用区别促认识,学生把对蜻蜓与麻雀明显区别的认识,分别推广到其它动物,让学生找出各自的朋友,在游戏活动中归纳出昆虫和鸟的前概念。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蜻蜓与麻雀的翅膀与外形特征。



2、认识昆虫类和鸟类,初步建立昆虫和鸟的前概念。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学会比较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



2、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合作。



2、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



3、感受动物世界的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朱老师带了个动物朋友给大家认识。不过它有点淘气,说要先和同学们玩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课件1)你猜它是什么动物呢?(课件2)



师:现在我们知道原来是可爱的小蜻蜓(板蜻蜓),但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好几种动物,包括有各种各样的鸟,是什么原因呢?



师:恩,它们都会飞,那蜻蜓和鸟是不是同一类动物呢?你认为有什么不同?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请出鸟类家族中一位我们常见的朋友——麻雀来和蜻蜓比较比较。(板与麻雀)



(二)新课



1、观察翅膀的不同



师: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蜻蜓和麻雀都会飞,但它们飞行的动作是否一样呢?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俩分别是怎样飞的。(视频:飞行)



师:谁来说说蜻蜓和麻雀飞行的动作有哪些不同呢?飞行动作的不同和它们身体的哪个地方最有关系?



师:到底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哪些不同?呆会请仔细观察它们的翅膀,把你们小组发现到的不同,记录在这个表格上(PPT1表1)——介绍一下填写方式。请同学们拿出翅膀比较图,现在可以边观察边记录发现,开始。(PPT2翅膀)



师: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板书(2对翅膀与1对翅膀;有羽毛与没羽毛)。



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原来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是不同的,蜻蜓是二对翅膀,麻雀是一对翅膀;麻雀的翅膀还有羽毛……



2、观察外形的不同



师:小朋友真聪明!只是翅膀,蜻蜓与麻雀就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它们在外形上还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吗?呆会请大家对蜻蜓和麻雀进行更深入的观察,(PPT3表2)也要把观察到的发现记录下来哦!这个记录表会看吗?请每个小组长,用你们手上的这两张纸来我这里换一份观察材料。对了,标本可不可以随意的乱摸呢?



师:(PPT4外形)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板书(3对足与1对足),它们俩确实有很多的不同(省略号……),其中,同学们的这些发现(动作指引)是最明显的不同。引导学生归纳两者的不同特征。



师:下面朱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拿出信封)我这里有10个信封,分别给10组同学。里面各装着10种动物,请你根据黑板上的这些不同,分别找出蜻蜓和麻雀的朋友,并和你的伙伴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师:学生游戏讨论、交流、板图(10种动物)为什么你认为它是蜻蜓或麻雀的朋友?



师:归纳小结:同学们真棒!科学上,我们通常把像蜻蜓这样有2对翅膀,3对足的小动物称为昆虫(板书);把像麻雀这样有1对翅膀,1对足,表面有羽毛的动物朋友成为鸟(板书)。



(三)质疑



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蜻蜓和麻雀的朋友,知道它们分别叫做昆虫和鸟,请问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是不是只有昆虫和鸟这两类动物会飞呢?(学生充分发言)(PPT5蝙蝠辅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7:57:00 | 只看该作者
冷水与热水 教学设计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天台小学 洪献珍



教学目标



经历倒三杯冷热不同的水和用触摸的方法把水按冷热程度分成烫、温、冷的过程,经历探究水“热升冷降”的过程,了解水“热升冷降”的现象及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大胆猜想,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探究热情和好奇心,同时渗透用水的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感知水的冷热,探究冷水与热水“热升冷降”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冷水与热水“热升冷降”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热水、冷水、烧杯;广口瓶、高锰酸钾、塑料片、水槽;滴管、小瓶、红墨水、橡皮筋、气球皮;酒精灯、火柴、锯末屑、三脚架、石棉网、小烧杯;试管、铁架台、试管夹、烧瓶、金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冷水与热水》。



二、调制冷热不同温度的水,并感知冷热



1、每组的“操作员”取一杯冷水,教师给每组倒一杯开水。



2、学生用这两杯水倒出三杯冷热不同的水,触摸并描述感觉。



三、探究水的“热升冷降”现象



(一)演示实验:冷水与热水的对接。



1、出示四个广口瓶:其中两个瓶子里已装满了冷水,另两个瓶子里装满做上记号的热水。



2、用塑料片将热水盖住,倒过来,放到冷水瓶上,快速地抽出塑料片,猜猜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现象?



3、用塑料片将冷水盖住,倒过来,放到热水瓶上,快速地抽出塑料片,猜猜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现了什么现象?



(二)分组实验:在冷水、热水底部滴入做上记号的热水、冷水。



1、用长滴管取好做上记号(蓝色)的冷水,伸到热水底部后,挤出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记录下来。



2、用长滴管取好做上记号(红色)的热水,伸到冷水底部后,挤出冷水,观察有什么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方法
发现的现象

在热水底部滴冷水
  

在冷水底部滴热水
  


汇报交流,归纳:冷水和热水混在一起就会出现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现象,简称“热升冷降”。



(三)分组实验:“水里火山”。



四、“热升冷降”的应用



(一)壶里水是怎样烧开的



1、猜想:壶里的水可能是怎样变热的?



2、小组探讨实验方法,提出实验注意事项。



3、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加热一杯冷水,看看冷水是怎样变热的。



4、汇报交流,讨论:壶里的水是怎样烧开的?



(二)演示实验:“烧不死的金鱼”



1、给装有金鱼的试管上部的水加热。猜猜有什么现象产生?说说理由。



2、观察演示实验,看到了什么现象?



3、讨论:金鱼为什么没有死?



(三)讨论:你能说说我们烧开水为什么要烧壶的底部,而不烧壶的上部吗?



五、拓展



1、热水为什么会上升?冷水为什么会下降?



2、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热升冷降”的特点呢?



说课材料



教材分析与内容调整



《冷水与热水》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的第一课,有改动。教科版《冷水与热水》一课,由三个活动组成:冷热不同的水、冷水与热水还有什么不同、研究热水上浮的原因。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这种编排存在不严谨的毛病:第一个活动充满矛盾,分类中的第四种是不能触摸的热水,而教材又要求学生触摸水;第二个活动中用袋子装冷水、热水与直接将冷水、热水放在水中是两码事,而且还加上了第三个物体,设计不够科学;第三个活动超出了科学课标的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只侧重于研究现象说明了什么,不要示追究为什么的问题。作为冷水与热水只要求学生掌握“热升冷降”的现象,同时,密切地联系到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因此,我对本教材作了大胆的调整。以冷水与热水的特点作为探究的内容。安排了三个活动:(一)调制冷热不同温度的三杯水,并感知冷热以感知到的“冷热“为标准,给水分类;(二)探究水的“热升冷降”现象;(三)“热升冷降”的应用。三个活动通过大量的实验让学生感知冷热、发现水的“热升冷降”的现象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冷水与热水的对接;在冷水、热水底部分别滴入做上记号的热水、冷水;“水里火山”;加热一杯冷水;“烧不死的鱼”等。通过这样的调整,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教学目标:经历倒三杯冷热不同的水和用触摸的方法把水按冷热程度分成烫、温、冷的过程,经历探究水“热升冷降”的过程,了解水“热升冷降”的现象及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大胆猜想,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同时渗透安全教育。教学重点:感知水的冷热,探究冷水与热水“热升冷降”的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冷水与热水“热升冷降”的应用。教学准备:热水、冷水、烧杯;广口瓶、高锰酸钾、吹塑纸、水槽;滴管、小瓶、红墨水、橡皮筋、气球皮;酒精灯、火柴、锯末屑、三脚架、石棉网、小烧杯;试管、铁架台、试管夹、烧瓶、金鱼。



设计理念:



1、本课以“热升冷降”的特点及应用作为探究重点,设计了几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观察、主动发现的探究过程。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问题后,让他们主动猜想、实验、观察、交流,教师只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引领和指导。



教学设计特色:



一、    巧设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科学探究

  

探究活动的设计课标中有明确的要求:“不是以结论加验证的方式展开教学内容,而要尽可能通过相应的活动引导小学生通过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给他们的自主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因此,本课时以水的“热升冷降”的特点及应用作为探究的主线,采用实验观察探究教学法进行教学。本节课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热升冷降”的真实过程,从中感受水的“热升冷降”性质及应用。



在探究“热升冷降”在生活中的应用中我设计了加热烧杯里的水的实验。为了使实验现象比较明显,我在水里加了锯木屑。实验前我让学生猜想烧杯里的水是怎样烧开的。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大胆预测,并且急于想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促使学生细心观察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发现锯木屑在加热前、加热后的不同状态,发现锯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并用图画画出它们的运动路线,发现锯木屑的运动是不断循环的。并且产生新的问题:木屑为什么会在水中游起来呢?水是怎样运动的呢?水是怎样被烧开的呢?通过讨论、分析,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原来,水就是不停地“热升冷降”,一壶水就烧开了。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实验、用事实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



同时,在这个实验之前,我让学生讨论实验的过程及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科学探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指导。



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热升冷降”在生活中的应用,我设计了一个“烧不死的鱼”的实验。首先,提出问题: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至沸腾,试管底部的鱼会怎样?让学生大胆猜测。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温度很高,金鱼会烧死;有的学生可能会根据“热升冷降”的规律,大胆猜想:可能不热,金鱼照样可爱活泼。然后,加热试管中水的上部至沸腾,观察发现实验结果出乎意料:管口的水沸腾了,而鱼安然无恙。从而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奥秘:为什么上部的水温很高了,而下部的水温还很低呢?学生能够运用热升冷降的特点进行解释。从而,联系烧开水的实验,让学生弄明白人们烧水时为什么烧壶的底部而不烧上部,这其实就是“热升冷降”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鼓励大胆猜想,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便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在动手之前,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和预测”,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开阔。因此,本节课每一个活动都设计成“猜想—观察—探索”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猜想、观察、探索中得到思维的发展。



如第一个演示实验:冷水与热水的对接。我要实验之前,先让学生大胆猜想:抽出塑料片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许多的猜想:颜色变淡、温度降低、有少许水流出来等等。观察实验以后,发现热水在下面时,热水迅速上升,冷水下降,一直到颜色均匀为止,大多数同学的猜想一致,欣喜若狂。没有想到热水在上面的时候会出现分层的现象。于是,产生新的问题,激发探索的欲望。再通过分组实验,发现了热水上升、冷水下降的规律。并且迁移到“烧不死的鱼”的实验当中,多数学生猜想不会死,这样使猜想有理有据,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教学效果与反思:



这一课采用实验观察探究教学法及“猜想—观察—探索”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悦愉的环境,学生能够在自主的空间里,全身心地猜想、观察、探究、发现,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很好。我认为在科学教学中合理处理教材,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巧设探究活动,是引领学生科学探究的关键;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7:57:00 | 只看该作者
《杠杆》教学实录

济宁市永丰街中心小学 胡占山
教科书说明:

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认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另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玩“跷跷板”的经验。所以,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像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 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刀、镊子、煤夹子

2、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大人和小孩正在玩跷跷板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小孩能跷起大人呢?……

师:同学们提得问题很棒,跷跷板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杠杆
板书:20、杠杆

二、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杠杆

师:出示课件——杠杆图


师结合课件讲解:一根棍子,当如图那样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动画效果)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

练习:师指着杠杆三点,学生齐说。

师:一起说:“杠杆上,这一点叫什么?”

生(齐):力点
生(齐):支点
生(齐):重点

师:当力点、重点能围绕支点转动时,就是一个杠杆。

(二)、初步研究杠杆

师:同学们,想玩一玩杠杆吗?


生(齐):想

师讲述:所需材料三样:钩码盒做重物、杠杆尺一个、小木块一个。

要求:1、先用手直接提重物,感觉重物重量,用杠杆撬重物,感觉手用力的大小,比较两力;2、支点位置可以改变;3、小组合作研究,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组装、研究杠杆,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发现。

师:你们是怎样玩的?
生组装杠杆

师:请你指出杠杆的三点?
生指着杠杆汇报

师;请你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边操作边汇报:我们发现木块在这个位置时,手感觉轻;木块在这个位置时,手感觉重。

师指着杠杆:木块在这个位置时,说法不准确。请看这段是重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段是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应该用支点到力点、重点的距离描述;手感觉轻、重,说法也不准确,应该是手用力小、大。

师:手用的力小,比谁小?
生:手用的力比重物重量小

师:这说明使用杠杆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省力

请思考手在什么情况下用力小,在什么情况下用力大?

(三)、进一步科学认识杠杆

师: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做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杠杆。

师演示讲解:

所需仪器:底座、支架、杠杆尺、钩码
师边说边组装

注意事项:1、杠杆尺有标记一端钩码做重物,一个钩码重=0.5牛,另一端为力;2、杠杆平衡了,说明使用杠杆可以撬起重物了;3、支点不变,杠杆尺上力点、重点只能各有一个;4、我们看课件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几个格表示,在第一个洞,距离是1个格,在第二个洞,距离是2个格。

5、请根据表格做好记录
次数
物 体 重 量

(有标记)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一次




二次




三次

….





实验要求:请研究杠杆,根据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组研究,师巡视指导。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师:请分析对比数据,看有什么发现?

师:谁来汇报你们的数据和发现。

生1、我们的数据是:

次数
物 体 重 量

(有标记)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一次
2
0.5
4
1
我们发现杠杆是省力的。

师引导:请看后面数据杠杆当怎样时,省力?(师板书: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生1: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师板书:大于
省力)

师:说的很好,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2:我们的数据是:
次数
物 体 重 量

(有标记)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二次
0.5
1
1
2
我们的发现是:杠杆是费力的。

师提示:请说完整。

生2: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师板书:小于
费力)

师:真棒!还有不同的吗?

生3:我们的数据是:
次数
物 体 重 量

(有标记)
人的拉力
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几个格
三次
1
1
4
4
我们的发现是: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不费力。(师板书:等于
不省力不费力)

师:同学们真棒!关于杠杆的发现谁能完整的说说?

生4: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不费力。

师出示简图:同学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杠杆原理。

(四)、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师: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与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师:(出示剪刀——费力情况)这是什么杠杆?为什么?

生:是费力杠杆,因为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师:(出示剪刀——省力力情况)这是什么杠杆?为什么?

生:是省力杠杆,因为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

师:剪刀是较复杂的杠杆,还有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

师出示课件: 介绍省力杠杆——钳子、起钉锤、起子、推车。

师出示课件: 介绍费力杠杆——镊子、人钓鱼时、人体杠杆等

师用镊子夹物:镊子的三点在哪里?它是什么杠杆?

生:夹物的地方是重点,手的地方是力点,一个头的地方是支点,镊子是费力的杠杆。

师:很好!镊子和前面的杠杆不一样,它的力点、重点在支点的同侧。

师:人钓鱼时,也是费力杠杆,请看图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省距离。

师介绍人体杠杆。

师出示课件:天平是什么杠杆?使用它有什么好处?

生:天平是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使用天平方便称物体重量。

师: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有的力点、重点在支点的同侧,有的力点、重点在支点的两侧,请同学们课下继续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动脑筋:

师:老师有个难题考考你们,看谁聪明。一个人用担子挑重物时,肩膀挑担子的哪个位置最轻松?

生1:挑中间位置。

师:假如一头重,一头轻呢?

生2:挑支点位置。

师:很好!你真棒!人只有挑支点位置时,担子是平衡的,人最轻松。

拓展活动:

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合适的杠杆,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7:58:00 | 只看该作者
《蜡烛能燃烧多久》课堂实录及评析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高都中心小学 顾子龙



师:(出示蜡烛并将蜡烛点燃)现在请大家猜想一下,如果我将一个玻璃杯完全罩住这支蜡烛,蜡烛将会怎么样的变化?

生:蜡烛会熄灭。

师:好,那请大家再猜测一下,蜡烛在杯内能燃烧多久才会熄灭呢?

生:4秒

生:6秒

生:32秒

生:8秒

师:我们就用实验来证明一下,不过在实验前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把杯子放到什么位置作为记时开始呢?让大家先来一起讨论定一个标准。

生1:把杯子放到火的上面就开始。

生2:把杯子碰到桌子上面就算开始。

生3:把杯子的口完全碰到桌子就开始。

师:你们定的标准都是可以的,那大家愿意选择拿一种方法呢?

生:把杯子的口碰到桌子的面。

师:好,那我们就以这个为标准,请两组同学看杯子及蜡烛,另两组同学看上面的时钟。(教师实验开始)

【评: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来确定记时标准,既能减少记时的误差,又能为后面学生的动手实验定一个记时标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

师:蜡烛能在杯内的燃烧多久?

生:8秒

师:你能告诉我蜡烛为什么会在杯子里面燃烧8秒就熄灭了?

生:因为杯子里面的氧气没有了。

生:因为杯子把里外的空气被隔开了,里面的出不去,外面的进不来,氧气一烧完蜡烛当然就灭了。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既科学又详细,真是非常的了不起,将来肯定成为一个小小科学家。那么杯子里面的氧气是真的烧完了吗?请大家继续看下面老师的实验。

师:(教师出示长短两根蜡烛)请你们再猜测一下,如果我将这个玻璃杯同时罩住这两根蜡烛,它们又将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1:长蜡烛先熄灭,短蜡烛后灭。

生2:两支蜡烛一起灭。

生3:短蜡烛先灭,长蜡烛后灭。

师:那请大家看仔细,到底会出现哪种现象?(教师演示实验)

师:(实验结束)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1:长的蜡烛先熄灭,短的蜡烛后灭。

生2:我发现上面说的杯子里面的氧气没有了是错的。因为如果杯子里面的氧气真的没有了,那么两根蜡烛会同时熄灭的,但是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

师:两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特别是第二位同学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好,像我国神州六号的成功就需要像你这样细心的人,的确,从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杯子里面的氧气并不是真的没有了。如果我有一支比长蜡烛更长或比短蜡烛更短的蜡烛在杯里,又将会怎么样呢?

生1:最长的蜡烛会最早熄灭。

生2:最短的蜡烛会最后熄灭。

师:那你们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上面的结论吗?

生:越长的蜡烛燃烧时间越短最早熄灭,越短的蜡烛燃烧的时间越长,最后熄灭。

【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推测和发现能力,让学生从实际的发现中找出自己以前知识的缺陷,并为以后的实验设计方案起到了暗示作用。教师也没有把长的蜡烛先熄灭,短的蜡烛后熄灭的原因在这里提出,主要原因是这种问题在课堂上一下子很难解决,因此教师就把这个问题留到课后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办法解决】

师:不管长蜡烛还是短蜡烛,它们最后的命运都难以逃脱熄灭的命运,那大家能利用你们实验桌上的这些实验材料设计一下实验方案,能让蜡烛燃烧的时间延长,并且把方案写到实验报告单上,同时预测一下你设计的方案能使蜡烛燃烧多久?哪一组设计的好可以先得到火柴。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为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中并没有火柴,这样做的目的是更能促使学生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的方案设计上,其次是利用火柴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和小组动手合作能力,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实验方案】

师:哪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生1:我们用三个象棋子把杯子垫高,下面就留有空隙,这样空气就有可能流通。我们觉得认为蜡烛可能不会熄灭的。

师:这组同学回答的很好,其他小组还有什么不同方案吗?

生2:我们是用两根吸管通到玻璃杯里面去,并用双面胶粘住,免的吸管被火烧到,这样里面的空气可以通过吸管来与外面交换。我们觉得蜡烛也不会熄灭。

生3:我们这组和他们两组并起来,而且用嘴巴吸,这样里面的废气能吸出来,外面的新的空气能进去。蜡烛也不会熄灭。

师:那在用嘴巴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4:不要把里面的废气吸到肚子里,吸到嘴巴后把它吐出来。

师:很好,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我先奖励你们小组火柴。哪些小组还有不同方案。

生5:我们想把蜡烛割短,因为前面你的实验做过了,蜡烛越短能燃烧的时间越长,我们估计能燃烧12秒。

师:这组同学马上把学过的知识用上了,好,很聪明,奖励你们组一包火柴。

生6:老师我还有,我们小组想把蜡烛的线剪短一些,这样蜡烛烧的时候火就小了,用的氧气也少了。我们估计可能是15秒。

生7:我们一组是把蜡烛割短,让它低于象棋垫起来的高度,我想这样蜡烛周围有更多的新空气。

师:最后同学回答的都很有创意,但我给你们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你们要把其它的实验先做好,然后再把蜡烛或蜡烛芯剪短。

生7:老师我可不可以将杯子的底敲破?这样不支持燃烧的空气就能从上面出去了,有新的空气补充进来,那蜡烛就不会熄灭了。

师:(哈哈大笑)你的想法很大胆,我这里正好有一个破底的杯子,一会儿试试看你的想法能不能行的通?

(学生交流方案结束)

师:现在我们就开始实验,但在实验前我就给大家提几个小要求:1、你们的蜡烛可能与老师的蜡烛在杯子内燃烧的时间有所不同,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先测出你们的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2、每组先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再试试新的方案。3、我们要边做实验边进行实验记录。4、使用火柴时要注意安全,把用过的火柴统一放入指定地方,不要随意扔在地上。

下面实验开始,请没有领到火柴的小组上来领取火柴。

(学生开始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教师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给学生大胆实践的信心。学科探究是有目的性的,并不是盲目实践,教师在实验要求上提出的第二点非常好,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探究习惯。让学生首先要测试自己蜡烛在杯内的燃烧时间,这一点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过程要体现科学性。】

师:大多数小组的实验已经完成了,请组长把火柴收起,没有完成的小组等课后再继续去探究。我们在汇报时首先要向大家汇报你们小组的蜡烛能在杯内燃烧的时间,再汇报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原因。

生1:我们的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是7秒,我们用3个象棋在下面垫一层,预测时间是18秒,结果是11秒。通过实验我们认为杯口下面的空隙还不够大,空气流通不够快,所以就只燃烧了11秒。

生2:我们的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是8秒,我们也是用象棋子在下面垫一层,然后用两根吸管将里面的废气吸出来,结果是如果你一直吸,蜡烛就会一直燃烧,直到蜡烛烧完为止。

生3:我们的蜡烛在杯内燃烧的时间是11秒,用老师给我们破底的杯子,像我奶奶家的烟囱一样,废气能从上面出来。我们预测不会熄灭,实际也不会熄灭。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棒,能把实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评: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既给汇报同学的鼓励,又给其他的小组一种激励】

生4:老师,我们的小组失败了,蜡烛能在杯子里面烧8秒,我们用吸管吹的方法,结果不到4秒蜡烛就灭了,可能是被吹灭了。

生5:我们的蜡烛能在杯内烧9秒,我们用割短蜡烛的方法来做,结果是12秒,是因为上面说过了蜡烛越短能烧的时间越长。

生6:我们的蜡烛能在杯子里面烧8秒,我们是把蜡烛的线剪短,因为这样火就小了,用的氧气也少了,所以能烧的时间长一些,我们预测是18秒,结果为14秒。

生7:我们的蜡烛能在杯子里面烧7秒,我们在杯子下把象棋垫四层,并把蜡烛割短,使杯口高于蜡烛,我们预测不会熄灭,实验结果也是不会熄灭。因为杯子口高于蜡烛的火焰,这样蜡烛燃烧时只需要它周围的空气,与杯子里面的空气基本上是没有关系的。

师:大家的回答都非常的好,设计的方案也都很有创意。让我惊喜的是你们优秀的设计方案在实践过程中得到证实。大家还记得这节课开始的时候长短两根蜡烛吗?越长的蜡烛熄灭的越快,越短的蜡烛能燃烧的时间越长。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吗?如果还不明白那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去研究。大家可以问你们的老师,爸爸妈妈,也可以去图书室或上网去查查资料。如果你们知道了原因可以打电话给我。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办公室电话号码)

【评:长短两支蜡烛熄灭先后的顺序不同,这个问题对小学生来说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理解,所以可以发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

【总评: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探究性学习,对科学教师的角色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充当课堂的主宰,扮演警察、裁判的角色,而理应成为探究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开放型科学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在《蜡烛能燃烧多久》一课的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有预测、有实验证明,有讨论交流等各个环节,几乎每个环节都注意渗透了这种思想。我觉得这堂课成功得益于三点:一是充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做到了让学生充分讨论,相互交流,相互争辩,各个发言等。二是在设计实验方案以后有一个预测环节,这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三是防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失控上,很好地利用了火柴,是在实验开始时才将火柴发到各组手中,并用此来鼓励设计方案比较好的小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8 10:0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