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年级下册《汉字和书的故事 》教案、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8:0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体会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能力:能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探究了解汉字和书的相关知识。
知识: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以及书的产生与演变历程。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在许多学生眼中,汉字和书都是很普通的,学生每天都在同汉字和书打交道,他们把汉字和书仅仅当成是一种工具,会写、会用足矣!对汉字和书的认识比较浅,缺乏深入的了解。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天天都在看书写字,通过汉字和书学习新的知识,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他们对汉字和书的产生及演变几乎不甚了解,没有感受到汉字文化的魅力。
通过对学生的现状和障碍的分析,我们认为,学生对汉字和书看似熟悉,其实并不了解,他们熟悉的只是汉字和书外在的、表面的东西,对汉字和书背后的历史渊源了解甚少。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体会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传说和历史故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产生,例如从“册”这个表达书的数量的字开始追溯,明确过去和现在存在着联系,探究书的来历和其历史演变。通过文字游戏和小组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感受祖先的智慧及对人类文化发展的贡献,从而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优秀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
教学难点
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体会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分组了解钱的由来和姓氏的由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汉字的创造与发展”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书的演变”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1.畅想: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们是如何交流和记录事物的?
你知道中国的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是谁发明了汉字?又是怎样发展到今天的文字?(板书: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2.[播放动画:古代记事法](板书:结绳  刻木  画图)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如果我们生活在那个时代,采用这些方法和其他人交流或者记事,会遇到哪些问题或者困难?
3.[出示图片:甲骨文与现代文字](板书:甲骨文)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讨论交流,认识甲骨文。
4.[播放动画:“马”字的演变]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动画素材中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中国的文字最初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与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字逐步演变为拼音文字不同。从“马”字的演变中可以发现,汉字越来越简单明了、方便人们交流和记事了。而且,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它始终保持了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特点。(板书:方块字)
【设计意图: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作用,感受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
活动二  神奇的汉字
1.[出示图片:百福图]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交流:从百福图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结: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的智慧。
2.[播放动画:汉字游戏]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从游戏活动中体会到什么?除此之外,你还发现汉字有哪些神奇之处?
小结:从中我们体会到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独特和神奇,汉字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板书:无穷魅力)
汉字的神奇不仅仅在于它的形状,还在于它的表意、内涵等等。所以,至今仍有很多中外学者在不断地研究汉字,发掘汉字文化的宝库。有人称汉字是继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发明。不仅中国人学习、使用、热爱汉字,连很多外国人都被汉字深深地迷住,纷纷学习汉语。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发现更多汉字的神奇和奥秘。(板书:喜爱欣赏汉字)
【设计意图:在了解、比较和欣赏汉字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神奇之处和特有的价值,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板书设计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结绳  刻木  画图
甲骨文
……
方块字
无穷魅力
喜爱欣赏汉字
第2课时
活动一  书的演变
1.[播放视频:册简]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册简比将文字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青铜器上有什么优越性?算一算:如果每片册简上写25个字,把我们一本语文书写在册简上会是什么结果?(板书:册简)
2.[播放视频:帛书](板书:帛书)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帛书有什么特点?
3.[播放视频:蔡伦与造纸术](板书:造纸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纸?(板书:纸书)
小结:从册简到帛书和纸书的出现,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书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乃至促进世界文明带来深远的影响。(板书:演变)
【设计意图:从书的演变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智慧。】
活动二  印刷技术的发展
1.[播放视频:雕版印刷]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书是要传播的,将书的内容手抄写在绢帛和纸上,传播过程会有什么问题?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古时候没有电脑和复印机,人们会想出什么办法把抄写的东西复制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如果在木板上雕刻时一个字刻坏了怎么办?在印刷中有一个字破损了,再想印又该怎么办?
2.[播放视频:毕昇与活字印刷](板书:印刷术)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我们可以从蔡伦和毕昇的故事中学到什么?
小结:从造纸术和印刷技术这两大发明中,我们看到了书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以及给人们生活乃至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
【设计意图:感受古人的创造精神和聪明智慧,进而体会到任何一项发明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都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板书设计
书的演变
册简  帛书  纸书
造纸术  印刷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8:10:13 | 只看该作者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案
教材分析:
《汉字和书的故事》是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的第4课。旨在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探寻和研究汉字的起源和特点,体验和感受祖先的智慧,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
在许多学生眼中,“汉字”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符号,会写、会用足矣!学生对汉字缺乏整体的了解。因此,本课没计立足于高远和开阔的背景,从历史和审美的纬度设汁猜想、探寻、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适度探源”“解读奥秘”中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以期在“思索”“顿悟”中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完成快乐的精神之旅!
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2.了解书的产生及演变历程,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这其中我们的祖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教学理念:
在教材的呈现形式上,只是提示了一些示范性的知识点或信息资源,给学生留出了探究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学习探究历史的各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感受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的温度和生命的气息,并升华凝聚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
活动一 设想:假如没有汉字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汉字,你会碰到哪些困难?
生1:假如没有汉字,信写不成,邮件发不成,妈妈的温馨留言条也就没了。
师:大家的交流沟通肯定少了。
生2:假如没有汉字,逛街也不方便了。街上没有一个字,我需要的东西不知在哪个商店,一个个地找,那要找到什么时候呀。
师:给咱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
生3:没有汉字,许多发生的事都不容易记下来,日子一长肯定忘记。
师:我也有同感。久而久之,咱们的过去将是一片空白了。
生4:假如没有汉字,我会很遗憾。我是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如果没有汉字,那就绝对不会有人看到我的作品了。
师:我看除了小作家伤感之外,班里的小书法家也干着急喽。
生5:这样一来,作家、记者、书法家不是都要失业了?
师(半开玩笑):失业的可能还有老师。
生6(笑着接):我们也整天不知该做些什么了。
师:同学们,没有汉字的生活──
生1:太不方便了!
生2.太单调了!
生3:太落后了!
师:看来,咱们的生活的确缺不了汉字,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这汉字可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
活动二 探寻:汉字的产生和演变
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我们现在已经说不清楚了,但有迹可查最早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出示大屏幕:“甲骨文”
这些刻在骨上的都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我们就去了解一下汉字吧!
师:那宝贝——汉字到底是谁创造的呢?说起“造字”,我们就会想到“仓颉造字”的传说,谁知道这个传说?
生:我知道这个传说。传说距今5000年前,有一位名叫仓颉的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他有四只眼睛,看东西十分清楚,抬头看见月亮的时圆时弯,低头看见各种鸟兽的脚印,他从中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
师:好神奇的传说。同学们,你们认为传说中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方面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生l:我们组一致认为仓颉有四只眼睛不可信。人怎么可能有四只眼睛呢?
生2:对这一点我们小组也认为不妥。不过我想,传说中写仓颉有四只眼睛是想说明他比常人会观察、会发现。
生3:我们认为,仓颉根据事物的样子造字是可信的。现在很多字和事物本身还是很相像的。师:你说的是象形字。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生4:我们小组认为汉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造的。创造那么多的汉字,靠一个人的智慧是完成不了的。
生5:我们认为仓颉是文字的鼻祖,是始者,但不是终者。
师:“仓颉造字”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不是史实。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他也只是寻找到了文字的“根”,并且发挥聪明才智使“文字根”长出了强壮的树干。只有在后人的浇灌下“树”才会渐渐“分枝”,长出“绿叶”……造字的祖先不是一个人,我们的祖先人人都在创造文字,都在参与这个活动。直到今天,汉字都还没有“结果”,也永远不会“结果”,因为汉字还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
师:那人们为什么要造字呢?表达、交换、记忆?
生1:我想是主要是为了帮助记忆。
生2:我也这样认为。
师:据说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古人有很多帮助记事的方法。
(出示大屏幕: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三幅图)
师:这是人们通过一些考古的发现和古籍进行推测的。请大家来试着当当考古家,推测一下人们的记事方式。
生1:古人为了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他就会想起那件事。如果要记住两件事,他就打两个结。记住三件事,他就打三个结,如此等等。
师:你认为结绳记事的方法有什么不足?
生1:我想,如果他在绳子上打了很多结,恐怕他想记得的事情也就记不住了。所以这个方法虽简单但不可靠。
生2:我来推测“刻木记事”。在木头、石头上刻痕也是帮助记忆的方法之一,结果当然也是与结绳记事一样。用这种方法不能对事情本身做记录,它只能起一个提醒记忆的作用,而且也不能记得太多。
师:后来,人们又用画图记事。
生:画一样东西太慢了,可以抓住东西特征,简化一下。
师:你与古人真是不谋而合了。就拿“鱼”来说,人们最早是画一条鱼的图形,后来生产发展了,交往频繁了,人们没工夫画那么细致的画,便仅画个鱼尾巴来代替。再后来,画鱼尾巴还嫌麻烦,就将线条进一步简化,终于创造了“鱼”字。
(师边讲解边出示大屏幕:鱼字的演变过程)
师:从画整鱼到创造鱼字,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是人们根据实际需要,长期创造、改进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文字产生、演变的历史。
师:从“鱼”字的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汉字由图形变为笔画。
生2:汉字由象形变为象征。
师3:汉字由复杂变为简单。
我们再来看一下马字的演变。
(出示大屏幕:马字的演变过程)
师: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了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止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活动三 研究:汉字的造字方法
师: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结晶。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考的。昨天,我请大家去了解古人造字方法,并收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分小组研究一下,下面这几组字有什么特点?古人是怎样造出这些字的?
出示大屏幕:
人、木、牛、册、眉
本、上、从、刃、中
从、休、暮、歪、掰
噪、澡、躁、燥、操
生:人、水、册、眉这些字很像实物。
师:你们能说说看看这些字分别像什么?
生1:“人”像侧身的人。
师:瞧,圆圆的头,微弯的臀,直立的腿,伸出的手。
生2:“木”像树木,上有枝下有根。
生3:“册”像绳线编结竹简而成的书的样子。
生4:“牛”像牛头。
师:咱们的祖先真的聪明,易于区别,易勾轮廓的物体,往往是画实物的全体;复杂又易混的物体往往是画最具特征的部分,以局部代全体。
生5:“眉”为了显示眉毛,还加上了眼睛。
师:这是连带相关的物体一起画出了。描画实物形状是一种造字方法,称为象形法。在我们的汉字里,最早产生的是象形字。
师:在生活中,我们的祖先还会碰到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于是又用灵巧的双手刻绘了一个个符号。这就是指事造字法。
(出示:本、上、从、刃、中的古文字)
请大家找一找与古文字相对应的现代文字。
师:我们祖先还创造了“会意字”。这类字往往是拼合儿个意义上有关联的字来显示出新造字的意义。
出示:从、休、暮、歪、掰
师:请大家分组讨论,用语言与肢体动作来谈一谈、演一演字的意思。
(学生立即行动)
生1、生2:两人一前一后相跟随。
众生:从、从、从
生3、生4:一人做大树,一人靠在他身上闭目养神。
众生又高呼:休息的休。
生5:太阳落到草丛里──暮
生6:不正──歪;两手把物体分开──掰
师:看来.汉字的一笔一画都有奥秘。因为汉字是我汉族祖先对大自然对当时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会的结晶。咱们的祖先先后造出了“形声、指事、会意”字,但字还是不够用。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
出示:噪、澡、躁、燥、操
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给这组形声字编编识记口诀好吗?
师、生:有水可洗澡,伸手做早操,张口出噪音,易燃真干燥,跺脚好烦躁。
师:还能找出一组组这样的形声字吗?
生1:睛、晴、清、请
生2:吗、妈、骂、码
生3:通、桶、痛
生4:逃、桃、跳、挑、眺
师:就这样文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右。除了这主要的三种造字方法之外,还有假借、转注两种造字法。我们的祖先就是运用这六种造字法造出了90000多个汉字。这些神奇的汉字,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从劳动中从大自然中、从社会生活中体味、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祖先用灵巧的双手刻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符号,把他们的智慧和灵感熔铸在一个又一个汉字里。
活动四 感受:汉字的神奇
1.我们来做个游戏
1)造字游戏
(出示大屏幕:“日”字)这是一个日字,我们看看,如果在这个字的基础卜添加一笔,又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字?(旧、由、旦、申、甲)
小结:一个简单的独体字,加上一笔,就创造出了那么多的新字。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富有创造力。
2)组字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组句的游戏。
羊山上吃小草
羊上山吃小草
山上羊吃小草
小羊上山吃草……
师:从这个游戏中,你又体会到了汉字有什么神奇之处?
小结:对!只有汉字才能有这样多灵活多变的组合,这也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2.欣赏书法实物,感受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舞、京……)
师:(出示印有“舞”字的衣服)大家请看,老师手中的“舞”字,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交流。
小结:从刚才的比较中可看出汉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这个角度进行总结)。
师:再看看这方中国印,你有什么发现?谁能给我们介绍这枚中国印?
学生交流介绍。
小结:小小的一枚印章,蕴含着那么丰富的内涵!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聪明的设计者!
师: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艺术造型与文字相结合的画面?
学生展示、交流。
小结:从这一个个的艺术字中,我们一同感受到了汉字神奇的美。
3.表意简洁的汉字
用教材P55上方框内容引导学生研讨。
小结:汉字的确是太神奇了,就连外国人也由衷地称赞汉字,的精美艺术和神奇。
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在世界五千多种语言中,汉语最简短,最科学,最富有生命力。汉字文化具有无穷的魅力,汉字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无穷的创造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汉字的魅力深感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仅从小要学好汉字,用好汉字,还应该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运用我们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和世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下一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去研究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第二课时)
书的演变
1. 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汉字,那这些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记载)我们学习的大多都是从书上获得的,那“书”又是怎么来的?这节课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
2. 看到我们思品书封面上拼音下面的“五年级下册”,“册”是什么意思?字典的解释:古时称编串好的许多竹简,现在指装订好的书或本子,“册”字的形状像什么?我们来猜想它的由来?
3. 那我们现在的书与“册简”有什么关系?是谁发明造纸术的、印刷术P56——P57,学生谈文中所得。
4.  假设没有造纸、印刷术,我们来算一算:一片竹简写25个字,把我们一本教材刻在册简上会是什么结果?(不方便,但此骨文好,可以保存、传递)把我们所学的书都刻在册简上又会是什么结果?
5. 在蔡伦造纸和毕昇印刷术创造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6. 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人们又采取了哪些更先进的印刷技术?P57(更简便、收藏量大、速度快等)
7. 谈收获。
8. 课后活动探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08:10:35 | 只看该作者
  《汉字和书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现实事物的联系。
2、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
3、了解汉字在世界文化中特殊的地位,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互联网和其他文字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
课前准备:
师生收集有关汉字的知识和相关信息。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体会我们今天的一切事物都有它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教师板书课题:汉字和书的故事)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并没有亲口告诉你们咱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是老师的写在黑板上的字告诉我的。
师: 那咱们今天就这一课中的汉字部分做一次探究,关于书的故事我们放在下节课学习,同学们愿意吗?
活动一、假如身边没有汉字       
(1)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熟悉的汉字有一天突然从我们的生活里消失了,你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1:假如没有汉字,那我们该怎样学习呢?
生2:假如没有汉字,我们就没办法给远方的亲人写信了。      
生3:假如没有汉字,我们就没办法上网聊天了。
……
师:是啊,汉字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了它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2)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没有出现汉字的远古时代的人们如果要记录事情会怎么做呢?
生 1:人们会使用结绳记事的方法。
生2:人们会使用刻木记事的方法。
生3:人们还会使用画图记事的方法。
师:(出示课件:古人记事的图片)对,人们通常会采用这三种方法来记事。下面让我们大家乘坐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尝试着用古人的方法来记录下一些事情。老师这儿有四件远古时期人们要记录的的事,请大家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记事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际操作。操作完毕,学生汇报。
生1:我们这一组采用的是结绳记事的方法,请大家猜猜我们这一组记录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一边展示打好结的绳子,一边问)
师:他回答对了吗?请你公布一下答案。
用同样的方法请其他小组汇报。
师:通过刚才我们尝试着用古人的方法记录事情,你们有何感受呢?
生1:古人记事的方法太难了。
生2:古人记事的方法别人根本看不懂。
……
师:(出示课件:大屏幕打出刚才那四件事)这就是刚才同学们要记录下来的四件事:
1.今天我打了四只兔子。
2.有人发现敲击石头可以生火。
3.部落里的母牛生下了一头小牛。
4.山坡上有三只野兔住在同一个树洞里。
师:(小结)这几件事如果换成我们今天的汉字来记录,就一目了然、十分清楚了。
活动二、探究汉字的产生
(1)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迫切需要一种统一的符号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怎样让所有的人不用猜就能知道纸上所表达的内容意思?人类就开始尝着用更简捷,又能让所有的人明白的符号来表达意思,这就是字。关天汉字的产生, 我国古代流传着一个传说。(出示课件:仓颉造字)谁能来给我们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指名请学生讲仓颉造字的故事。
师:那你们认为汉字是不是仓颉一个人造出来的呢?
生:我认为汉字不是仓颉一个人造出来的。因为凭一个有的力量是不可能造出那么多的汉字。
……
师:如果把汉字比作是一棵大树,老师认为仓颉只是找到了它的根,并让它长出了枝叶。只有无数的后人辛勤地浇灌,才能让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汉字是什么文字呢?
生:是甲骨文。
师:(出示课件:甲骨)这就是甲骨,它离我们现在已经有三千多年了,考古学家正是借助祖先刻在这些甲骨上面的文字,才能了解到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个简单的甲骨文字,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认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吧!

师:说说看,你们是根据什么认出它们的?
生:因为这些字像图画。
师:是啊,我们把古人的这种造字的方法造出来的字称为象形字。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和书写汉字的过程中,你们还发现汉字有哪些其它的造字方法呢?
生:我知道骑马的“骑”字的用形声字的造字法。左边的“马”字是偏旁,表示是骑在马上面,右边“奇”字是表示这个字的读音的。
生:我还知道“林、森”这两个字的用会意字的造字方法。一看这两个字,就知道表示有很多的树木。
生:……
师:我们祖先分别使用象形、形声、会意等造字方法一共造出了9万多个汉字。学到这儿,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们的祖先真是聪明啊!
生:……
活动三、探究汉字的发展
师:大家看,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个甲骨文,是个什么字? 这个呢?(教师依次出现甲骨、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体的马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马字,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写前面三个字就像在画画一样。
生:我发现它们一个比一个简单。
生:……
师:(小结)从这个“马”字 的变化,我们发现我们的汉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汉字始终遵循着从图形走向方块字,从繁到简这样一个规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与其他民族文字逐步演变在拼音文字不同的是,我们的汉字始终保持着既有形,又有声的方块字的特点。如果老师说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字创造上有着非凡的创造力,你们同意吗?
活动四、神奇的汉字
(1)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组句的游戏。老师手上有几个汉字,请几名同学上台来高高举起它。其他同学把它们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小、羊、上、山、吃、草)
生:小羊上山吃草。
生:羊上小山吃草。
生:羊上山吃小草。
生:羊山上吃小草。
生:山上羊吃小草。
生:小山上羊吃草。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两个字的位置变动了,他的意思完全不同。
师: 同学们学习的英语具有这个特点吗?
生:不具有。
师:(小结)只有我们的汉字才具有这样的灵活多为变性,其他的任何文字都无法与之相比。我们的汉字是多么的神奇!
(2)师:(出示课件: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个会徽和我们的哪个汉字有联系?
生:我发现它很像北京的“京”的字。
师:真是太神奇了,我们的汉字还可以运用到会徽的设计里。在平常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发现了这样神奇的汉字呢?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艺术字。
生:我收集到的是用艺术字写的名字。
生:我收集到的是手工剪的喜字
生:……
师:老师这儿也收集到了一些神奇的汉字。(播放课件)
师:(小结)真是太美了。看来我们的汉字不仅是作为一门工具,还将作为一门艺术传承下去。如果说,我们的汉字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字,你们同意吗?
(3)师:老师从书本注意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出示课件:教材上67页的你知道吗?)下面我请全班同学一起读读这段文字。你们又知道了汉字的哪些神奇之处呢?
生:……
师:(小结)是啊,在世界五千多种语言中,我们的汉字不仅有声有色,有情有义,还是是最简短,最科学的。多么的神奇啊!
活动五、我们爱汉字
师:正是由于我们汉字具有无穷的魅力,现在全球兴起了“学汉语热”。请看下面老师收集到的一组数据。(大屏幕打出以下两段文字)
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有此4000万人以上,每年到中国来学习的就有8万多个。
现在在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多所孔子学院。
师:看了这两段文字,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
师:就在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喜欢汉语,学习汉语的同时,在我国国内却出现“重英语、轻汉语”的现象。我请男同学读一下第一段文字,女同学读第二段文字。(大屏幕打出以下两段文字)
据国内的一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将全部时间用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占百分之十九,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占百分之五十六。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某知名大学举办的“汉语言文字大赛”中,夺得第一名的竟然是一支韩国、俄罗斯和新加坡学生组成的留学生队。
师:对以上两件事,你们有什么看法呢?先在小组内,然后推选一名同学把你们这一小组的看法在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生:我们这一小组认为,我们祖国的文字已经很神奇了,我们应该要重点学习我们自己的文字。
生:如果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字都没有学好,怎么去学好别国的文字。
生:……
师:同学们,汉字具有无穷的魅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从小学好汉字,用好汉字。只有在学好本民族的文字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去学好其他的民族文字。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成为汉字的热爱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0 08: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