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秋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下载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5:08:50 | 只看该作者

二、情境练习。(18分钟左右)
⒈学生自主完成书本P24第7~8题(只列式,不计算)。
导学要点:根据学生解答的内容,收集一些典型错例准备用于展示。
2.小组交流。
要求:小组中,每人选择一题说一说解题的要点。
⒊选择一个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第7题,第(2)问要让学生明白,算花坛里的泥土有多少立方米的时候,要考虑砖墙的厚度。
第8题算铝合金条的长度实际上求的是长方体的楞长。
第9题要考虑用了多少玻璃是算几个面。
三、拓展练习。(5分钟左右)
1. 把一个六面都图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集体交流。
点拨:引导学生观察每种涂色情况的小正方体的分布特点,再让学生根据分布的规律依次解决题中的三个问题。
四、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7页上第6~9题。
五、家作。
1.《课课练》第( )页第( )题。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布置其他数学课外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3) 第 1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橡皮泥和给定长度的小棒做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重点: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作出客观的评价。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5分钟左右)
1.揭示课题。
2.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学生小组里说一说,教师选重点板书。
二、探索与实践(25分钟左右)
1.活动一:P25第11题。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
(1)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发现橡皮泥球和小棒分别做长方体的什么,各需要多少。
(2)让学生选择材料,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框架。
思考:做一个长方体要用几团橡皮泥球和几根小棒? 做一个正方体呢?
(3)展示、交流操作结果。
交流选择小棒长度的理由。
(4)变式:你能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问题?
可以求出棱长总和、表面积、体积等有关问题。
2.活动二:P25第12题。
(1)小组交流:所收集家电的长、宽、高,以及相应的表面积和体积。
(2)猜家电:不说出是什么家电的包装盒,根据所给数据想像包装盒的大小,猜猜是什么家电的包装盒。
(3)创编:这里面涉及到哪些数学问题呢?
如:①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②制作这个包装盒,你打算准备多大的硬纸?怎样剪裁?
3.活动三:求出一张纸的体积。(P25第13题
(1)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①怎样计算一张纸的体积? ②小组按照形成的方案,动手操作、计算。
(2)全班交流
展示自己小组的方案,找出较为合理的方法,给予重点点评。
4.思考题。
独立思考完成,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并能用算式求出总个数。
提醒要有序思考。
三、课作。(10分钟左右)
完成《补充习题》第18页1、4题。
提高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5:08:56 | 只看该作者

又一个长方形的铁皮,长30厘米,宽20厘米,在这块铁皮的四角各剪下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制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
(1)求这个盒子的容积。
(2)做这个纸盒用了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四、家作。
1.《课课练》第( )页第( )题。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布置其他数学课外阅读材料。
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课题: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探索规律) 第 1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表面涂有颜色的正方体切成若干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探索表面涂有颜色的小正方体的各种情况以及其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法杖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结构美,获得成功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发现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变化规律的探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提出问题。(5分钟左右)
1.出示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提问:照此切开后,得到的小正方体的表面可能有几个面涂色?
2.再把这个正方体的每条棱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如教材所示)
提问:能切成多少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每个小正方体有几面涂色?
3.变式:由这个例子还能想到什么?
引导提出把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3份、4份、5份„„结果会怎样的问题。 活动二:自主探索。(12分钟左右)
1.出示每条棱都被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并和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比较。 思考:切开后,与上一个的涂色面的不同之处?
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各有多少个?分别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
2.自主探索每条棱分别平均分成4份、5份的正方体,完成书本的表格。 提醒:每种情况,都要从小正方体的个数和所在位置这两方面思考。 活动三:发现规律。(12分钟左右)
1. 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①观察填出的表格,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②完成书本P27的字母表达式。
引导归纳并总结规律,并用字母得出一般式。
活动四:回顾总结。(2分钟左右)
回顾探索过程,说说体会。
提高题:
一个正方体切成64个小正方体,三面涂了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两面涂了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一面涂了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全没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
五、家作。
1.《课课练》第( )页第( )题。
2.阅读小数报、时代报第几版什么内容或布置其他数学课外阅读材料。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1)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预设3')
出示例1
1.理解题意。
理解图意,明确:把1米长的绸带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表示做一朵绸花
3要用的绸带,求做3朵绸花要用多少米绸带就是求3个 米是多少。 10
2.尝试列式
提问:要求做3朵绸花一共要用几分之几米绸带,可以怎样列式?
谈话:求3个3 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本节课起,我们10
开始学习分数乘法。
2.观察33 ×3或3× ,说说这两道乘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1010
揭示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
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预设12')
1.围绕导学单自主学习。(时间:5分钟)
导学单:(1)想办法算出3 ×3的积。 (2)小组交流:说说怎样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2.全班交流 说说怎样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点拨:
3131两种思路:一是联系分数的意义思考: 是3个 ×3就是9个 ,所10101010
以3933333+3+3×3=。二是联系同分母分数连加思考:×3= + 10101010101010=3*39 = 。 1010
3小结:计算 ×3时,可以用3×3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不变。 10
3.出示问题2,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小组交流:(1)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2)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明确: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4.小结计算方法
比较刚才两道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明确: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5')
1.基本练习
(1)做练习五第1题。
3追问:题中的 ×2可以表示什么? 7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2、专项练习
做“练一练”第2题。
提醒学生: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应用练习
做练习五第3、4、5题。
提醒学生:先联系实际想想怎样列式,再准确计算。
4.创编练习
电梯上升一层需要
时间?
点拨:从1楼到10楼电梯上升9层。
四、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完成《补充习题》第19页第1~5题。
29提高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31 30
五、家庭作业
《课课练》第27页第一、二、三题及拓展应用。
1 分,李叔叔从1楼到10楼办事,中途电梯不停,需要多长20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2)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分数乘法所表示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并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只是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过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法所表示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法所表示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5:09:04 | 只看该作者

一、交流前置作业,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
交流前置作业
1.说说下面每个分数的意义。
1花生产量是小麦产量的 。 4
4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 3
2.篮子里有12个蘑菇,把这些蘑菇的3 分给小白兔,小兔分得多少个?
(1)先在图上画一画。
(2)列式计算出结果。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并根据它的意义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
二、自学例2。(预设12分钟)
1.学生自学例2。
教师出示例2。
导学单:
(1)读题后说说 “ ” ”表示什么意思。
(2)要求“红花有多少朵”,可以怎么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4)比较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结果和用除法计算的结果一样?
(5)要求绿花有多少朵,可以怎么做?还可以怎么做?你能体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么?
小组交流:重点交流不同的那种列式,说说为什么两种计算方法结果一样。 12 是红花, 是绿花,是以“10朵绸花”作单位“1”,红花朵数是10朵绸花25
12的 ,绿花的朵数是10朵绸花的 。 25
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
11在此基础上指出:求10朵的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因为做10× ,先22
约分,约分的过程实际上是做10÷2,所以结果一样。
2联系:10朵的 ,也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5份,求这样的2份是多少。计算5
210× 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10÷5,求出1份是多少,再乘2求出25
份是多少。这两种算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得出: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除了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之外,还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汇报时说出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突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
三、分层练习。(预设15分钟)
1.基础练习:
“练一练”第1题。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
2.专项练习:
(1)“练一练”第2题。
3.对比练习:
(1)练习八第6题。
4.综合练习:做练习八第7、8、9题。
5.创编题:
2果园里有200棵果树,其中 是苹果树,其余的是梨树,梨树有多少棵? 5
四、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
《补充习题》 P20第1、2、3、4、6题。
提高题:一堆煤12吨,用去一部分,还剩下
五、家庭作业:(预设15分钟)
《课课练》P28第一、二部分。
5 ,用去了多少吨? 6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3)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继续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拓展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所表示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理解题中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题中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这个分数对应的是哪个量。
教学准备: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5:09:08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预设1分钟)
121.出示:学校的花坛里有84棵花,其中 是月季花, 是杜鹃花。这两种花各63
有多少棵?
学生口答,说说什么是单位“1”。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并根据它的意义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例3(预设15分钟)
出示例3中的条形图。(只出示黄花的10格)
1.导学单:
(1,请在图中涂色表示出红花的朵数。 (2”多出的是图中的哪个部分。 (3)要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哪部分的朵数?试着列式计算,说说算式的含义。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追问:50朵的1是指什么? 10
2出示:绿花比黄花少 ,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52.导学单:
1.在图中画出表示绿花的图。
2.就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 3:列式计算。
3.思考:理解用分数表示数量关系时,关键是什么?
得出:理解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时,关键是弄清这个分数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有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
三、分层练习。(预设16分钟)
1.专项练习:
(1) “练一练”
(2)练习五第10题。
2.基础练习:
(1)练习五第11题。
(2) 练习五第12题。
(3) 练习五第13题。
3.对比练习:
(1)练习五第14题。
(2)练习五第15题。
追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4.创编题
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书?
先把“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3 ”这句话补充完整,说说谁是单位“1”。 253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25
可以先算出增加的册数,再加上原来的。也可以算出今年的册数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计算。
四、课作(预设8分钟)
1.《补充习题》 P22、23第2、3、4、5题。
11111211199提高题:已知 + =1- + - = ,那么 + + „„+ =? 1*22*322331*22*33*4100
五、家庭作业:(预设15分钟)
1.《课课练》P29第一、二部分。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乘分数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5:09:1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列式,再口答。
18千克的是多少千克? 4
26厘米的是多少厘米? 9
(2)只列式,不计算。
11 千克的 是多少? 24
32 米的 是多少? 59
2.揭题:分数乘分数
二、自主学习
1.出示例4。
导学单:
111.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斜线部分各占的几分之几? 22
2.斜线部分各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3.你能在P34例4下面的括号中列出算式,并看图写出结果吗? 自主学习,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仔细观察,然后列出算式。
2.出示例5。
导学单:
1.先根据乘法算式,在图中用斜线表示。
2.看图得出结果,再填空。
自主学习,全班交流。
导学要点:
仔细观察,然后列出算式。
观察算式,思考: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提醒:仔细观察四个算式,思考: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
总结:分数乘分数,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3.完成试一试。
(1)独立完成在书上。
(2)交流:算式怎么填的?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适用于整数乘分数吗?为什么?
说说书中告诉我们在计算分数乘分数时,可以怎么计算?
三、练习。(预设10分)
(一)基本训练:
1.“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在书本上。
(2)集体交流。
说说分数乘分数怎么计算,要注意些什么?
2.练习六第1题。
点拨:
第1题:说说怎么想的?
3.练习六第2题的第一行。
第2题:直接校对结果,说说注意点。
(二)判断练习。
1.练习六第3题。
(1)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15:09:16 | 只看该作者

提醒:
第3题: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判断这两题计算是否正确。若有错误,指出错误原因。
(三)对比练习
1.练习六第4题。
第4题:计算时注意看清楚运算符号等。
(四)综合练习
1.练习六第5题。
提醒:
第5题:说说怎么想的?
四、课作
完成《补充习题》P24、25部分题。
提高题:
五、家作
1.《课课练》P30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课题:分数连乘及实际问题(1) 第 5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分数连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连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正确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找出应用题中不同的单位“1”,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全班交流预习作业,集体订正。
先说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是把谁看作单位“1”,再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一块菜地的2/11种西红柿。把 看作单位“1”,( )×2/11= ( )
2、小明的体重是小刚的9/10, 把 看作单位“1”,( )×9/10= ( )
3、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5/6, 把 看作单位“1”,( )×5/6= ( )
4、摩托车速度的3/5是汽车速度,把 看作单位“1”,( )×3/5= ( )
2.揭示课题
二、学习例题6。(预设15分钟)
1.自学课本第35-36页, 出示导学单:
(1)找出关键句,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话的?
(2)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
(3)围绕线段图进行分析。
(4)列式计算。你有几种方法?
2、小组交流 根据导学单进行交流。 师生共同画图理解题意。
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你准备怎么办?
注意让学生说清三班做花朵数的线段的画法及依据。题中分别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画线段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说说列式的方法。
方法一:135×8/9=120(朵)
120×3/4=90(朵)
方法二:135÷9×8=120(朵)
120÷4×3=90(朵)
方法三:135×8/9×3/4=90(朵)
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看看能发现什么?
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连乘。
3.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7 09: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