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l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年新教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下载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1:00:45 | 只看该作者

练习十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  37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教材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厘米和米的含义,及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判断测量长短不同的物体所用的单位。
2. 使学生进一步强化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提高应用长度单位的能力。经历动手做的过程,初步感受长方形的相关特征。
3.使学生主动参与与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卷尺,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本领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厘米和米的练习。
二.知识再现。
1.再现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哪个单位大,哪个单位小?
互相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
2.回忆进率。
米和厘米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0厘米
3.单位应用。
一般什么样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测量?一般什么样的物体的长度用米做单位测量?
铅笔大约多长?教室的长和宽呢?
三.练习提高。
1.练习十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
2.练习十第3题。
先估计哪一条线段长一些,交流自己的估计,判断。
怎样证明你的判断是否正确?
动手量一量。
3.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练习十第6题。
已经知道了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是怎么想的?
5.练习十第7题。
先估计,再测量。
你估计的准吗?
四.动手做。
1.折一折。
2.量一量。
五.课堂总结。
通过练习,你又有了哪些新收获?

我们身体上的“尺”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38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教材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比较和交流等实践活动,了解自己身体上的“尺”,会测量并知道各“身体尺”的长度,能灵活选用合适的“身体尺”测量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2.使学生经历运用“身体尺”测量物体长度过程,感受“身体尺”方便,快捷的特点,感受“身体尺”不够准确,不够统一的局限性。
3.学生通过活动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空间观念、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
自主学习方案:
一、学一学:
阅读课本第68页。
二、试一试:
你能按照书上的要求,独立完成测量活动吗?
三、说一说:
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主学习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小朋友,如果不让你用尺量,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量出数学书长大约几厘米?
生活中,常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可是我们不能随身带着尺,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借助于自己身体上的尺。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身体上的“尺”。(板书课题)
三、认识“身体尺”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介绍什么叫一拃、一步、一庹、一脚长,并介绍量法。
提问: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2.实际测量。
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再汇报测量的结果。它们都是我们身体上的尺。
交流:你知道了身体上的哪些尺?它们各有多长?
3.初步运用。
你知道1米大约有几拃?大约有几步?大约有几脚长?
学生同组合作完成,做好记录。
集体交流。
小结:1步大约有7拃,1米大约有2步,1米大约有5脚长。
四、用身体尺量。
1.记住了一拃、一步、一庹、一脚的长度后,我们也可以利用它们来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
量课桌的长,你准备选择哪种身体尺?量黑板,教室的长呢?
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说一说,并说出你的理由。
小结:在实际测量中,我们要根据被测量物体的特点,灵活选择恰当的身体尺来测量。
2.实际测量。
我们在教室或校园里选择一些物体,用身体尺量出它们的长度,再和同桌交流。
(用这几个单位测量教室的某些物品。如:数学书等)
学生分小组活动,测量,记录结果。
五、课堂总结
回顾测量的过程,你有今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1:00:50 | 只看该作者

7的乘法口诀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3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题和第71页的“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学生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学生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增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情感,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熟练7的乘法口诀,能选择组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熟记7的乘法口诀。
自主学习方案:
一、照样子搭一搭:
你能用三角形搭出这样一个漂亮的小船吗?
二、想一想、填一填:
摆2只这样的小船需要(   )个▲?摆3只、4只、5只、6只、7只呢?
把表格填写完整:

三、试一试
根据找规律接着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

  四、说一说:
你有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课件、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主学习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三、交流提升
1.交流例题
(1)检查表格的完成情况。
提问:你们用▲摆了小船吗?
全班交流:每个结果你是怎么想的?
例如:“21”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交流想法:
(可能会有①7+7+7=21,②14+7=21,③3个7是21)
(2)交流自学中遇到的疑问,讨论释疑。
2.交流编制的7的乘法口诀
提问:谁接着编出了关于7的口诀?你是怎么想的?
小组交流:
展示编的7的口诀。
全班交流:自选一句口诀,说说这句口诀的意思。
全班校对,纠正。(相机板书口诀)
订正修改编制的口诀。
3.观察发现
提问:观察关于7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①7的口诀有7句。②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7。)
小组讨论:哪几句口诀比较难记?你用什么方法来记的?
全班交流。
4.记口诀。
自由背。
师生对口令或开火车等。
四、巩固拓展
1.交流“想一想”。
谈话:你能说出算式的得数和所用的口诀吗?
学生各自填写得数,并把所用的口诀说给同学听。
2.“想想做做”第1、2、4题。
计算,交流说说计算所用口诀。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人任抽一张口诀卡片,另一人说对应的
乘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5题。
提醒学生:1只七星瓢虫背上有7颗星。
4.说一说每个数分别是几和几的积,再写出算式和口诀。
( 3 5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1:00:57 | 只看该作者
                      口诀: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上课时间 :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4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例2,“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2.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究、思考中发展思维。
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与他人合作交流,启迪了思维,愉悦了情感,共享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教学重点:
学生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如何由除法算式想相关的乘法口诀
自主探究方案:
一、说一说
根据口诀说算式:
二三得六    除法算式:                                 
四五二十    除法算式:                                 
二、忆一忆:
口诀与除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三、学一学:
阅读课本第72页的例题2。
四、想一想:
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主学习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交流学习方案第1、2题。
全班交流:口诀与除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三、交流提升
1.交流例题
提问:通过课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全班交流:
(1)看图提取信息说说题意。
(2)借助图说说两道除法算式的含义。
第一种情况:28朵花,每7朵扎成一个花环,可以扎成几个花环?
提问:怎样列算式?(28÷7=  )28÷7等于几,怎样想的呢?
[完成板书:(四)七二十八]
第二种情况:28朵花,扎成4个花环,平均每个花环有几朵花?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算法。
[完成板书:28÷4=,四(七)二十八]
指名说说口诀与算式的联系。
(3)比较: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小结:算28÷7,想乘法口诀:四七二十八,商是4;计算28÷4,也是想口诀:四七二十八,商是7。
四、巩固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都用到哪句口诀?意识到根据乘法算式,也能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的结果。
2. “想想做做”第2题。
小组活动:一人出口诀,一人说除法算式。
师生活动。
追问:哪句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了解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4.“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提示:左边,做一串糖葫芦6颗山楂。右边,要把42颗山楂平均分成7串。
5.读题了解题意。
让学生自己读“想想做做”第5、6题。
交流两题的题意,明白各知道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28÷7=4     (四)七二十八
           28÷4=7      四(七)二十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1:01:02 | 只看该作者

练习十一(1)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4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练习六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练习7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巩固乘除法竖式,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3.在练习中,学生进一步熟记已学过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检查背口诀。
开火车。
分组比赛。
二、练习巩固。
1.第2题
提问:你能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吗?
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师出口诀,学生说算式。
2.第3题
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学生报得数,自己批改。统计错误情况,自我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新的要求。
3.第4题
总结7的口诀
师:看第4题,你会填吗?说说你的想法。
两三个学生说一说       
师:都会填那我们就比比谁能填的最多、最好!
在本上写出你能想到的所有算式。
请几个分别读读自己的算式,其中有一个是按顺序写的,问:你们最欣赏谁写的?为什么?
4.第5题
让学生计算得数,并填在课本上。
交流得数,校对答案。
5.第6题。
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出得数,填写在课本上。
说一说这里有什么规律。
三、总结。
总结7的口诀
通过系统的复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新本领?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后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1:01:06 | 只看该作者

练习十一(2)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4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5页练习十一的7~10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相应的问题;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2.让学生体会乘法和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7以内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7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习。
练习
检查学生的对错情况。 再进行全班的交流,总结规律。
练习:
0 、 4 、 8 、12 、(  )、(  )、(  ).
35 、30 、25 、(   )、(  )、(  ).
寻找规律,解答订正。
二、练习巩固。
1.练习第7题。
要求学生看图,明确每组4人。
说出题意,列式解答。
交流,检查算式和单位名称,口答结果。
2.练习第8题。
理解题意,列式解答。
让学生说说怎么列式的。交流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比较:都是把21盆花送给幼儿园,为什么解答方法不一样?
3.练习第9、10题
三、实践活动。
1.一个星期有(  )天,6个星期有(  )天。
2.请你找一张11月份的日历,并回答下面问题:
11月份共有(  )天,有(  )个星期,有(  )个星期日。
四、总结。
通过系统的复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1:01:10 | 只看该作者

8的乘法口诀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4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7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编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能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自编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增强自主学习和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来源并熟记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熟记8的乘法口诀。
自主探究方案:
一、搭一搭、想一想。
1.准备8个小正方体,你能用它们搭出一个大正方体吗?
2.想一想:搭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
                                                   
搭3个这样的大正方体又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二、试一试、填一填。
1.将第76页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2.尝试编写第76页上“8的乘法口诀”,填写完整。
3.想想做做第1、2题。
三、想一想
1.观察8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2.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主探究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交流学习方案第1题。
指名搭一搭。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三、交流提升
1. 出示例3中的表格
指名汇报,集体校对
提问:看着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你是怎样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将口诀补充的?
让学生依次说出8的口诀,并分别板书。(略)
每句口诀是什么意思?是怎么编写的?
学生说口诀的意思和对应的口诀。
学生修正课前填写的口诀。
2.集体讨论、交流:
8的口诀有什么特点?
得出:都是按几个8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积也是按从小到大,并且相邻的两句都相差1个8,结果也相差8。
3.你认为哪些好记?你是怎么记的呢?哪些难记?又是怎么记的?
交流易记忆的方法。
4. 记口诀:自由记忆、对口令、开火车等形式。
四、巩固拓展
1. “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得数相同,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算式都表示的是几个相同的8相加。
2. “想想做做”第2题
集体交流结果。 (理解第二句——什么比8个8少)
提问:你能像这样从刚才的口诀中任意挑两句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请同学说出题目的要求。
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人说口诀,另一人说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说算式结果和对应的口诀。
5.“想想做做”第5、6题。
6.做“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填写( )里的结果,教师巡视。
交流:三题各是怎样填的,各想的哪句口诀?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8的乘法口诀
      1个8      1×8=8       一八得八
      2个8      2×8=16      二八十六
      3个8      3×8=24      三八二十四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1:01:14 | 只看该作者

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上课时间:    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4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在练习8的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表内乘、除法的计算中,巩固所学知识。
3.学生体会乘法和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热爱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练习8的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在乘、除法计算中准确地应用8的乘法口诀。
自主探究方案:
一、说一说
根据口诀说算式:
二八得十六    除法算式:                                 
四八三十二    除法算式:                                 
二、忆一忆:
口诀与除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三、学一学:
阅读课本第77--78页的例题4。
四、想一想:
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在《自主学习方案》的引领下自主学习。
二、明确目标
交流学习方案第1、2题。
全班交流:口诀与除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三、交流提升
1.出示例4
让学生自己观察、读题,想想知道了什么,求的哪些问题。
交流: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2.解决问题。
提问:这两个问题要用什么方法算?能自己按问题顺序列算式求出结果吗?
自己先写在课本上列式算得数,算出商是几,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想法。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都用到哪句口诀?意识到根据乘法算式,也能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的结果。
2. “想想做做”第2题。
小组活动:一人出口诀,一人说除法算式。
师生活动。
追问:哪句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了解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4.“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算式,要求一组一组地算,并想想每组两道算式各用的哪句口诀?
交流:哪几组口诀不同,各用的哪句口诀?算乘法和除法各是怎样想的?
5.“想想做做”第5题
理解题意,列算式,注意单位名称。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算?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0 23: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