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教师生长困难因素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2:5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的生长是随同着教师职业生涯的个体社会化过程进行的,它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新教师自身内在的心理因素的制约。根据教师一般的生长过程,可以把教师分为新教师、有经验教师和专家型教师。教师走向工作的前三年可以称之为新教师,此期间的教师刚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角色转换的突变,往往会因为期望与实际的差异而焦虑和不安,并出现诸多的不适应,研究分析新教师生长的困难因素,对构建有效的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体系,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激发新教师的成绩动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影响新教师生长的因素
1、角色的转换
教师角色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和身份,包括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人表示的行为模式,它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括教师对自身应有行为的认识。新教师在角色转换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从同学转换为专业的具备管理学习环境能力的人。过去是同学,更多的是受学校和家庭的引导和照料,而现在成为教师要承当管理者、组织者、激发者、交流者、咨询者、反思者等角色。新教师在所接受的师范教育中,几乎没有提到角色转换,也缺少课堂控制能力的训练。因此,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面对不同的情景扮演的不同角色经常手足无措。
2、知识结构的单一
目前师范院校专业划分较细,造成了新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或文或理,知识面受到局限。综合课程开设后,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日趋紧密,要求新教师不只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广博的综合知识,以和全新的教育理念。面对这全新的要求,许多新教师感到自身素质与之相差甚远,并认为高不可攀,进而陷入自卑、自责、无助的深潭而不能自拔。
3、理想与实际的反差
新教师在走向工作之前,对自身的生长都有着良好的愿望,但教师职业的清苦、平凡、艰辛和劳累,很快就粉碎了一些人美好的思想。随着“末位淘汰制”的推广,收入分配与工作业绩和教学科研业绩的挂钩,新鲜感很快荡然无存,带来的是对教师职业的巨大压力、对职业理想的动摇,生长动机低落。
4、人际关系的处置
教师是在与他人交往中生活、学习和发展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教师坚持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态度。新教师一走上工作岗位,就会碰到如何处置人际关系的问题。新教师与领导、同事、家长间的关系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心情舒畅,是否能从同事那里学到教学经验,是否能把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新教师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处置人际关系的能力相对较弱,遇事易激动,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睦,从而影响自身的生长。
5、师生关系的处置
教师与同学的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主体间互相交往的关系。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他们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同学在交往中以完整的人格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构建自我,教师所拥有的知识、信念影响着同学,塑造着同学。同时,同学的个性和行为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自身生长。新教师由于没有工作经验,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面对过于调皮捣蛋的同学,极易和同学发生抵触,影响师生感情的建立,易使教师心力交瘁,导致新教师厌倦心理。
6、来自同行的竞争
新教师从独立教学和管理班级的第一天,就意味着竞争的开始。同学学习成果的竞争、升学率的竞争、各种竞赛的竞争、纪律的竞争、各项文体活动的竞争等等,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新教师刚参与工作,热情高,富有远大理想,非常希望自身有所成绩,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同事的认可。当愿望与实际出现差异时,恐惧与不平安感会油然而生。
7、不可抗拒的社会压力
教师职业自身具有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化、教育工作的示范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要有多维的心理。然而目前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特别是局部家长对新教师的过分苛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压力,再加上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资格社会化,学校内的同学和家长评定教师等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给新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过重的精神负担。
二、新教师生长的对策
针对影响新教师生长的上述因素,在开展入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中,要充沛考虑新教师的特点,努力激发其成绩动机,发明良好的生长氛围,建立新教师生长的激励机制,促进新教师的专业生长。
1、"明确入职培训的意义和作用,加强入职培训的针对性
任何一个教师的专业生长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贯穿于师资培养和提高的全过程。入职培训既是新教师学习教学的导入阶段,又是教师专业生长的连续过程的一个独特阶段。入职培训是引导新教师进入专业角色、内化职业规范的过程,是协助新教师进入职业角色的纽带。新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因此对新教师开展入职培训必需加强针对性,协助他们塑造教学、学习、同学和学科的正确观念。首先要加强教师角色转化的培训,使他们有强烈的角色意识,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和激发其成绩动机。其次是加强教学技能、技巧的训练,布置校内外有经验的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协助和指导,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使教师的教学方法由说教型转变为指导型。第三是重视校本培训与终身教育,把新教师的自主学习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把反思性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
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对新教师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对新教师的培养明确目标,确定业务主攻方向,实行“导师制”,发挥名师“传、帮、带”的作用。其次,要充沛发挥教研组和教学督导组的指导和监控作用,通过制度化的教研活动来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协助新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第三,学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新教师送到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去学习、锻炼,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鼓励新教师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不时完善自我,提高其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和心理素质。
3、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一个检验自我的机会,也是一个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过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新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认知程度不同,因此评价指标和奖惩制度不能搞“一刀切”。对新教师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为辅。因此,学校对新教师的考核,应针对其特点对教学技能、师德师风、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单独考核。这样可以使处在同一层面的新教师相互比较,从中发现一批有潜力的培养对象。同时要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的精神,打破评资排辈的制度,为新教师早日成才开辟绿色通道。
4、发明优良的学校环境
环境包括物质、制度和人际关系,一个团结、和谐、鼓励竞争又倡议合作的工作环境,会让人感到心情舒畅,信心倍增。这就需要领导创立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环境,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压力疏导工作,认真倾听新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心理的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创立一个学有典范,鼓励竞争、倡议合作的科研环境,为新教师生长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5、加强对新教师的心理调适
教育行政和学校领导应充沛认识到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转变新教师的管理观念,关心新教师的心理健康,关心新教师的生长,尊重新教师的权利、主体地位和个人价值,给新教师以人文关怀。为新教师创设心理咨询室,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协助新教师进行心理调适。新教师要增强自身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正确认识自身在群体中的位置,通过体育锻炼和音乐欣赏等方式调节情绪,坚持心理平衡,乐观生活,愉快育人!
原文载于《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第十一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05: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