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我的“教学自我”的形成与建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我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是这样的人:博学多才,学识广博;人性丰满,精神强健;兴趣广泛,热爱生活;他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同学。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教书育人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思想,关注同学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教师不能单一地传送教科书上出现的现成知识,而应该注重培养出能够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教师对同学的影响不只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精神的引领,情感的熏陶,理想的指引;不只仅教会同学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同学学会做人,至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行为举止要符合一个现代人的规范。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只仅是使同学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坚持人性的纯洁和完满。同时,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如扎实的基本功,分析教材的能力,课堂组织能力,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情感交流的技巧,灵活应变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教学技能,教师才干完成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同学精神的升华。这就是我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与教学经历中形成的“教学自我”。
下面我反思一下这种“教学自我”的形成和建构过程。
一、我的“教学自我”首先来自于我作为同学时所获得的教学印象、模式和概念。同学时代的经历,是形成“教学自我”的基石。
对我影响最大的有这么几位老师:第一位是小学时的校长(由于家长的疏忽我没上过幼儿园),她当时五十多岁,慈祥、宽容、优雅、端庄,她身上有一种在当时的人少有的一种书香气;第二位是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知识渊博,教学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老师,从这些老师身上,我感觉到教师应该是宽容、和蔼、优雅,博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很强的。这正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同学经历中最让我有挫败感的一件事是在大学求学时,一位老师曾把我的优秀优秀论文、硬笔书法、普通话录音误认为是其他同学的,当我鼓起勇气向他说明情况时,他却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使我感受到老师是有偏见的。这件事严重地挫伤了我的自尊心、自信心,所以,我觉得教师应该平等公正地待人,尊重同学,不能凭自身的主观臆断评价同学,更不能用冷冷的目光去看同学,这是对同学精神上的伤害,并有可能会影响到同学的一生。
在同学经历中最让我有成绩感的事是读高一时,有天在教室里,我一时高兴,挥起毛笔草书一张,涂完之后便扔在了桌子上。过了一星期,我意外地发现它被贴在学校橱窗内,并评为全校二等奖。原来是班主任拿了我的书法去参赛,惊喜之余,把班主任视为伯乐。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并暗中给予鼓励与协助,使之对自身充溢信心,这对同学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熏陶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的同学经历中,最喜欢的是高中物理老师的教学方式。高一时,由于教材编排上的问题,第一次物理考试很多同学都不和格,但老师并没有责备,而是鼓励我们,要求我们上课时有不懂的就和时提出,允许插嘴(只要和教学内容有关),同时让我们同学之间合作,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东西,自身动手做实验,物理教师的真诚鼓励与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渐渐地喜欢上了物理课,同学们进步很快。关注学习困难的同学,和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同学的动手能力,这对我的“教学自我”的形成发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我的“教学自我”还来自于我成为教师后,继续作为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不登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渊不知水之深也,这种学习经历,不只让我学到知识,更让我体验到学习的胜利和失败,并从这种感受中找到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同学的教学方式,努力使同学学得更好。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厌学情绪,记得是93年参与240培训,在上海教师进修学院(在淮海路,现已搬迁),每周一天,为期一年。两个月一过,我就不太想学了,但为了学分,勉为其难。究其原因,一是教学内容陈腐,有的教材还是我读大学时用过的教材;二是教学方法死板,教师坐在讲台上用没有起伏的声音照本宣科,令人昏昏欲睡;三是教师的面部表情一律是严肃的,摆着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这让我充沛体验到学习的痛苦,也让我反思,如何才干让同学不厌学,而能乐学,我认为在教学工作中,应经常站在同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如精心布置教学内容,以促使同学在课堂上能有兴趣参与学习;上课时针对同学的心理特点,采取多设问、勤解疑;多求趣,勤启发;多动手,勤考虑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主动地学习;上课时教师应语言丰富,语调应抑扬顿挫,表情温和,不摆架子。
还有就是为了评职称而学的英语和计算机,由于工作关系,无法上培训班,只好自学。英语已经有十多年不用了,当拿起复习用书时,发现单词十有八九是不认识的,更不用说看懂整篇文章了。于是我听从外语老师的意见开始背单词,十天后发现效果极差,我痛苦极了,一度想放弃。但评定职称一定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考试,于是我想,这英语单词会不会和汉字一样有规律可循呢,我又去向外语老师请教,原来英语单词有词源,它自身具有固定而又特别的意义,熟记它,并运用想象力,使要记忆的事物出现出丰富的意象,就会提高记忆的效果。我最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也让我体会到了胜利的喜悦。由此,我想同学的学习一定要注重学习方法,要理解同学,鼓励同学多向老师、同伴请教,发明条件多让同学尝到胜利的喜悦,激发同学的学习动机,让同学肯学,学好。
三、我的“教学自我”还来自于我的教学经历。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时地反思自身的“教学自我”,在确证与修正着我的“教学自我”。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唤起同学对学习的兴趣。班级里有一些喜好绘画的同学,每每谈起画来总是眉飞色舞,尤其当一幅作品获奖或者发表时,更是志得意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当上到语文课时,有些同学不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就是心有旁骛,神游千里。如何调动这局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学好语文,使我伤透了脑筋。后来我想,既然这些同学都喜欢画画,何不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对同学来说,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发生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于是在教学中,我把语文学习和美术学习结合起来,以艺术的眼光去欣赏、感知、复活文学作品,以文学的眼光去评价、鉴赏艺术作品,然后一步步提升,将同学的兴趣引导到语文学习中来。欢乐愉快的气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同学精神振奋,学习效果倍增。这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同学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唤起同学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在教学中发明出一种融知识性、形象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教学氛围来感染和影响同学,春风化雨般让人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体会、领悟,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我最不满意的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不得不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考点的传授和题海战术,让我和同学心力交瘁(近4年一直在高三,今年还得继续)。所以我尝试在高三的教学中,不只传授给同学知识,更可以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给同学以心灵的滋养,为他们开辟一座心灵的花园,让他们能有信心有力气走过高三这艰难的的一年,最终达到自身的目标。
在教学中,同学最喜欢的是我的微笑,我的爱心、耐心、责任心,我对他们的尊重、理解。我觉得教师有亲和力,同学才干更乐意接受你上的课,他们学习才会更积极、更有效。
当然,在教学中我很喜欢听同行、同事的课,也喜欢让他们来听我的课,听完课后一起研讨分析,听听他们的意见,扬长避短。在教学中我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协助,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曹老师和教研员杨老师,对我的教学自我影响很大。同时我也很喜欢看书,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你想让同学成为怎样的人,那么,自身首先应该是这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不时地充电,提高内在修养,为自身的生命化妆。林清玄曾说过,“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即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考虑、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他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
对我的“教学自我”的未来的展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多反思如何改善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应根据自身各方面的表示,找出优势,优化优势,提升优势,形成风格,完成自身的专业化生长;同时找出自身的劣势,用心去克服,去弥补,从整体上取长补短。有人说,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能力”维度中,通过平等民主的教学对话,用教师的人格去塑造同学的人格,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召同学的心灵,用教师的精神去影响同学的思想。我的教学之路还很长,而追求教学最高境界的路更长,我将奋力前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4 19: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