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性的光辉课改的宝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8: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理性的光辉 课改的宝鉴
——读《求是 崇实 鼎新——崔峦小学语文教育文集》
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润生
崔峦老师教小学语文、研究小学语文、编小学语文,至今已有四十年。七十年代以来,有多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教他参与编写或主编的教科书,学习与实践他的语文教学思想,从而使自身的教学日臻幼稚的!课改的第五个年头,崔老师从自身几百篇优秀论文中精选数十篇结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对我们探索和实践新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崔老师的文集,鲜明地体现以下特色。
一、处处闪烁唯物辩证法的光辉
唯物辩证法是一切思想方法的基本法,坚持把辩证法运用于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就不会出现大的失误。在崔老师的文章中,处处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求是、崇实、鼎新,是辩证法的精髓,也是崔老师文集的价值所在。文集中的求实,就是不为已有结论所禁锢,也不为时尚所左右,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从现象看实质,探索母语教育规律;文集中的崇实,就是立足中国大地,母语实际,解决母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把探索总结的母语教学规律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力求做到省时高效;文集中的鼎新,就是不固步自封,做到与时俱进,既继承优秀的教育保守,又能兼容并包,从外国的先进教育理论中吸收营养,丰富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
比方,“逾越教师,逾越课堂,逾越教科书”,一时间备受推崇。但如何逾越?在课改初期却缺乏理性的考虑。假如只有目标,没有措施,哪来的逾越?假如措施不当,更可能是南辕北辙。2003-2004年在《小学语文教学》连载的《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明确提出,“要否定教师为中心,确立同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又放弃教师主导作用的情形出现”;“要否定课本为中心,不应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仍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要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要否定课堂为中心,反对把师生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语文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但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否定“三个中心”,实现“三个逾越”,就必需有“三个立足”,文章中的“要防止”、“要用好”和“要大力改进”,就是告诫我们要立足“发挥教师的作用”,要立足“用好教科书”,要立足“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在当时的舆论对“三个逾越”的宣传几乎一边倒的情况下,只有在辩证法的视野中来审视,才会有对“三个逾越”的从众思维定势的突破。“三个立足”,更接近新课程的实质。像这样的思辨,文集中随处可见,比方,对学科性质的论述,教育创新的论述,都令人叹服。 
二、见证课程改革的历程
假如把文集中的文章按发表时间排序后阅读,可以清晰地看到课程改革特别是第七、八次的课程改革是怎么发展的,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什么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可以清晰地看到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和九年义务课标实验教材的不同特点,以和后者的发展。
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说明》《学习试用修订版大纲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学习语文课程规范> 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等文章,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课程规范对大纲的继承与创新,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更自觉地摒弃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更自觉地继承母语教育保守,并积极学习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技能,形成教学智慧。
又如,《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实验研究报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的主要特色》《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的导学系统》等文章,可以使我们更透彻了解人教版教科书的特色以和与时俱进的特点,科学掌握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战略与方法,在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同时,能牢牢掌握教学要求的底线,能运用更符合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使用其他版本的老师,也是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举一反三,取长补短的。      
三、普遍适用,深入浅出
文集中不少文章,写于课改以前。这些文章,既适用于当时,对当前和今后的课程的实施,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如,写于1983年的《最重要的不是记住结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一点建议》,《讲读教学要致力于“导”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一点建议》,从标题就可看出,文章的观点就是新课标所倡议的,不只在当时为老师解了惑,现在读来,仍感十分亲切。又如,写于1997年的《评课的规范是什么》,其中提出的评课的四条规范,“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思路是否清楚,教学结构是否合理”“语文训练是否优质高效”,是当下纠正浮躁课堂的清醒剂。
文集中的每篇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没有教育教学术语的堆砌,更不屑用一般人看不懂的外来词汇和表达方式,借以炫耀著者的博学。很深奥的理论,都能用浅白的语言表达,用字尽量通俗,句子尽量简单,行文却不乏可读性,使老师看得懂,喜欢读,用得上。即使是平时比较少接触教育教学理优秀论文章的老师,也不会对文集中的文章感到害怕或厌烦。
总之,阅读文集,能使我们如沐春风,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理论水平,又学到思想方法,使我们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既满腔热忱,又坚持理性,沿着正确的方向与时俱进。
刊于《福建教育》2006年第2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16:5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