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生课堂口头言语互动研究--小学教学师生相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8: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领域,师生互动(也称教学关系、师生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 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互动也是影响同学学业成果的重要因素。本项研究试图研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 ,更具体地说是研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口头言语互动问题(本研究不包括手势、体势、表情等信号言语交流) 。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最基本的交流渠道乃是口头言语的交流,而教师口头言语表达的内容、形式、方法 等经常因同学学业成果的差别而变化,从而影响同学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并进一步影响同学的学业成果 。课堂上,教师的言语表达更多地面向全体同学,但当教师与个别同学进行回答、讨论、谈话时,教师的言语 表达对这些同学的影响就会大大高出对其他同学的影响。一方面,教师积极、肯定、富有启发性的言语对同学 的学业将起到促进作用,而消极、否定、带有注入式的言语对同学的学业将起到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基于已 经形成的心理定势,对学业成果优良的同学和学业成果不良的同学,教师的言语表达肯定是有差别的,同一问 题让不同的同学回答,教师对该问题的总结、评价也将会大不一样。本实验试图用一系列数据说明教师对学业 上的“高分组”与学业上的“低分组”同学在同一课堂上口头言语互动的差别。
二、方法
本研究以盐城市黄海中学初二年级5个班的数学课课堂教学为对象。有5位数学教师分别执教这些班级,研 究者随堂听课计100课时,其中每班听课20课时,听课过程中实验者将每位教师与有关同学的口头言语互动事项 分别记入事先印制的表格中的相应栏目,并备有秒表,用于记录时间,最后将每一课时听课的详细记录汇总分 类,并将教师与同学口头言语互动情况与同学在班级所处的学业状况加以对照,从而分析课堂上师生口语互动 与同学学业成果的关系。
观察记录师生的口头言语互动情况主要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教师提问的类型:提问类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即:判断性问题,这类问题只要求同学回答“是”或 “非”;描述性问题,如说明某一原理;论证性问题,如求证某一几何题。
2.反馈:即同学回答教师提问后,教师所给予的某种强化,它包括正反馈,如赞许;负反馈,如对回答结 果的奚落或指责;无反馈,即教师对同学回答结果不作评价或其他表示。
3.情感性:师生口头言语互动过程中教师往往带有个人的某种情感,包括肯定性情感,如赞扬和供认同学 的优点,关心勉励、亲热的称谓等;否定性情感,如批评、嘲讽、训斥、处分等。
4.个性化:主要是指课堂口头言语互动中教师是否让有关同学有充沛发展个性的机会,比方,是否让同学 有自发的感情流露,是否能让同学解释个人情景等。
5.言语风格:主要包括民主型,如师生协商式对话;专制型,如教师的言语无通融协商的余地;放任型, 如教师的言语既非协商式,也不是绝对权威式,比较随便。
6.言语互动过程:即师生言语互动所占的时间,根据多方面考虑,把师生口头言语互动分为10秒以内、15 —30秒、30秒以上三个量度。
7.发展性:即教师的言语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引导同学发表自身见解还是采取控制的方式。
8.节奏:即在与不同类型同学言语互动时教师言语速度的快慢。
上述八项在师生口头言语互动过程中经常是相互交叉的,在同一言语交流过程中可能同时包括其中几项, 如,教师提出某一问题让同学回答,该问题在提问类型一栏中可能属于“描述性”问题,在整个回答过程所占 时间可能是在“15—30秒”之间,同学回答结束后教师可能“无反馈”,在回答该问题的过程中同学遇到困难 时教师可能未予启发,在发展性栏内则属于“中性”,在记录时,对上述几个项目分别予以记录,记录频数分 别为1,余类推。整个记录过程均由几位实验者协同完成。
三、实验结果分析
在课堂上,师生口头言语互动的方式很多,因课题所限,本文只就课堂上教师与同学个体之间的口头言语 互动进行分析。随堂听课的五个实验班同学共235人,根据听课前对五个班同学的数学成果进行的统一检验和前 几次学校检验的总体状况,分别对每个班同学数学水平进行了排序。把数学成果在全班排前三分之一的人确定 为高分组,五个班级处于高分组的总数为70人(N[,1]=70人),把数学成果在班级排后三分之一的人确定为低 分组,五个班低分组的总人数为71人(N[,2]=71),把100课时的听课详细记录进行汇总分类,并与同学的学业状 况加以对照,从而得出实验结果。
为便于统计分析,实验所列项目分别用一定的英文字母来替代,其中“提问类型”用A来表示,其子项判断 性、描述性、论证性分别为a[,1]、a[,2]、a[,3];“反馈”用B来表示,正反馈、负反馈、无反馈分别为b[,1 ]、b[,2]、b[,3];“言语风格”用C来表示,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分别为c[,1]、c[,2]、c[,3];“言语互 动过程”用D来表示,15秒以下、15—30秒、30秒以上分别为d[,1]、d[,2]、d[,3];“情感性”用E来表示,肯 定、否定、中性分别为e[,1]、e[,2]、e[,3];“发展性”用F来表示,引导、控制、中性分别为[f,1]、[f,2] 、[f,3];“个性化”用G来表示,接受、拒绝、中性分别为g[,1]、g[,2]、g[,3];“节奏”用H来表示,快、 慢、适中分别为h[,1]、h[,2]、h[,3]。
下表为课堂上师生口头言语互动状况统计表。
N=141(N[,1]=70 N[,2]=71 df=139)
(和图 {图})
* p<0.05 * * p<0.01
由上表可知:课堂上师生口头言语互动的诸多内容与同学的学业成果具有较大的相关,高分组与低分组学 生在同教师的口头言语互动的许多项目都有显著的差别。当然,表中所列项目并不能够反映课堂上师生口头言 语互动的全部内容,只能就最有代表性的内容加以分析研究,根据100课时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t检验的结果, 可做分析如下:
1.提问类型(A):在课堂口头言语互动中,教师提问的类型因同学学业成果的差别而有所不同。高分组同学 与低分组同学在回答问题的难度上具有显著差别,教师较倾向于让低分组同学回答“判断性”(a[,1])等较为简 单的问题,其回答频数显著高于高分组(t=3.44 P<0.01);教师更倾向于让高分组同学回答具有“论证性”(a[ ,3])等较为复杂的问题,其回答频数显著高于低分组同学(t=2.78 P<0.01)。
2.反馈(B):同学在回答教师的问题后,教师对同学的回答通常采用正反馈(b[,1])、负反馈(b[,2])、无反 馈(b[,3])的方式。从上表的统计来看,教师对低分组同学回答问题后的无反馈(b[,3])明显高于高分组同学(t =2.36 P<0.05),而教师言语的正反馈(b[,1]),负反馈(b[,2])对两组同学无显著差别。
3.言语风格(C):教师的言语风格可简单分为民主型(如协商的语气)、专制型(如强硬的语气)、放任型 (如漫不经心的语气)三类。统计标明:对高分组同学教师所采用的民主型(c[,1])的言语风格显著高于低分组 同学(t=2.04 P<0.05),而对低分组同学教师所采取专制型(c[,2])的言语风格显著高于高分组同学。而教师放 任型(c[,3])的言语风格对两组同学则没有显著差别。
4.言语互动过程(D):这是指教师与同学言语互动所占时间长短而言。对低分组同学,师生口头言语互动时 间在15秒以下(d[,1])所出现的频数显著高于高分组同学(t=2.94 P<0.01),即低分组同学与教师言语交流的时 间比高分组同学少;师生口头言语互动在15-30秒之间(d[,2])所出现的频数在两组同学中无显著差别(t=0.13 P>0.05);而高分组同学与教师口头言语互动在30秒以上(d[,3])所出现的频数非常显著地高于低分组同学(t=3 .62 P<0.01),即高分组同学与教师口头言语互动占用的时间比低分组同学多。
5.情感性(E):在口头言语互动中,教师会伴有自发的感情流露。统计标明,对于高分组同学,教师带有肯 定性情感(e[,1])的言语显著高于低分组同学(t=2.75 P<0.01),而教师的否定性情感(e[,2])和中性的情感(e[ ,3])的言语表达对两组同学无显著差别。
6.发展性(F):主要体现为教师是引导同学探究,还是采取控制的方式。统计标明,对于低分组同学教师的 言语更多采取控制的方式,它显著高于高分组同学(t=2.16 P<0.05),而在其它方面两组则没有明显差别。
7.个性化(G):由上表可知,对于高分组同学,教师更能“接受”(g[,1])他们在口头言语互动中个性的自 我流露,注重个别化教学,这与低分组同学相比具有显著差别(t=1.99 P<0.05)。在其它方面高分组与低分组学 生无显著差别。
8.节奏(H):本研究标明,教师在与不同类型同学言语互动过程中言语的节奏有一定的差别。对于低分组学 生,言语互动时教师的言语节奏较快(h[,1]),它显著高于高分组同学(t=2.67 P<0.01);而在其他方面高分组 与低分组则没有明显差别。
四、结论
课堂上师生口头言语互动研究是微观教学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 论:在师生口头言语互动过程中,对处于不同分数段的同学,教师采取的言语方式也大不一样:对于高分组学 生,教师更倾向于采取民主的、肯定的、充沛考虑同学个性的言语表达,教师对同学回答问题的质量要求高, 在口头言语互动的时间进程中表示出更大的耐性;对于低分组同学,教师更倾向于采取专制的、否定的、控制 的言语表达,口头言语互动的时间进程中较少给同学思索与充沛表达的机会,提问的质量要求低。根据这种态 势,高分组同学在口头言语互动中进一步成绩的可能性大,低分组同学在口头言语互动中加剧其失败的可能性 大。根据上述结论与判断,拟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师生口头言语互动是课堂信息交流反馈最基本的形式,对教师的口头言语表达要求甚高,教师应充 分掌握口头言语互动的技巧,使自身的言语表达具有民主性、肯定性、发展性、引导性等优良品质,从而使学 生在口头言语互动中得到教益,并有效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第二,师生口头言语互动对于处在不同学业层级的同学出现不同方式,易导致高分组与低分组同学在学业 上的两极分化。因此,在师生课堂口头言语互动中,教师对各类同学都应注重言语的积极、肯定、发展同学个 性等方面,使所有同学都能从中得到激励与进步。
第三,在师生课堂口头言语互动过程中,在对问题的出现、提示、理解、描述、论证等方面,教师应尽可 能地对所有同学都一视同仁,切忌偏袒,从而防止同学之间的抵触和对立。
第四,师生口头言语互动具有一种连锁关系,教师要充沛考虑它的即时效应,使同学从预后中得到启迪、 激励和提高,形成学业的良性循环,防止恶性循环。
注:本文是在张人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中小同学学业成败的社会学分析”子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 研究的结果,戴斌荣、宋素珍老师参与了本课题的实验研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6 18: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