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jal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审定新教材新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表格式下载

[复制链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0:28:13 | 只看该作者

独立完成
反馈订正                                                                                   
1、 小明每分钟走100米,小强每分钟走75米,小明家距离学校1200米,小强家距离学校950米,两个人同时出发,多少分钟后距学校的距离相等?
2、 六年级一班44名同学合影,第一次洗4张照片需要24.5元,另外每加洗一张要2.3元,全班要保证每人有一张,一共需要多少钱?
合作交流:
在组内交流解方程的过程及结果。
汇报点评:
引导学生回忆解方程的方法,针对解方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原因,并改正。
巩固练习:
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一个数的3/5加以16的和是28,求这个数?
拓展延伸:  
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下层本数是上层本数的40%.如果把上层的书搬15本放到下层,那么两层的本数同样多,原来上、下两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独立分析每道题的数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决。
在组内交流解方程的过程及结果,针对错误,寻找原因,并改正。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性质
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方程仍然成立。
方程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仍然成立。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正比例、反比例        总53课时
教学内容        正比例、反比例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2、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观察、分析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判断实例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教学难点        生活中比例知识的具体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今天我们来复习正、反比例知识,你认为应复习哪些内容?
合作探究:
1、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区别又是什么?
学生讨论。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图像是什么?它们的图像一样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回顾与交流
举例说明什么是比,什么是比例,以及它们的应用。
讨论正反比例图像的区别。       
汇报点评: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区别:正比例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而且两个量的比值相同。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而且两个量的积相同。
巩固练习:
判断下面两个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拓展延伸:
    把一根圆木锯成苦干段,每锯一次所有的时间相等,那么锯成的段数与所需的时间成比例吗?
       
交流正反比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0:28:18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正比例、反比例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正比例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而且两个量的比值相同。反比例关系是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或扩大),而且两个量的积相同。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常见的量        总 54课时
教学内容        常见的量(一)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景中复习各种单位,并了解同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教学重点        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举例说明1时有多长?1千克大约有多重?
合作探究:       
1、复习时间单位和进率。
   (1)我们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
   (2)怎样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复习质量单位和进率。
    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相邻之间的质量单位进率是多少?
复习人民币单位。
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和进率。       
举例回答
回顾年、月、日、时、分、秒以及平年和闰年。
复习质量单位、人民币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它们的进率。       
汇报点评:
1、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天与时的进率是24,一年有12个月。
2、长度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多数是10,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大多是100(只有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体积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巩固练习:
一个鸡蛋约60(   ),陈老师体重约65(   ),卡车的载重量约3(   )。(吨、千克、斤)
拓展延伸:
小明今年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明年他才过第三个生日,你知道他今年是几岁?他是几月几日的生日呢?
       
汇报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体验这些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时间单位:年、月、日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常见的量        总 55课时
教学内容        常见的量(二)
教学目标        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改写的方法,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重点        复习名数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        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1、什么是名数?
2、什么是单名数?什么是复名数?
    学生自主完成问题。
合作探究:
1、打开课本86页,完成第一题。
2、高级单位的名数变为低级单位的名数时,怎么变?
3、低级单位的名数变为高级单位的名数时,怎么变?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问题,老师点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0:28:21 | 只看该作者

举例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汇报点评:
高级单位的名数变为低级单位的名数时,要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变为高级单位的名数时,要除以进率。
5米=5×100=500厘米
5克=5÷1000=0.005千克
5400千克=( 5 )吨(400)千克
巩固练习:
3小时20分= (    )分   
       8吨=(     )千克
3080克 = (    )千克  
     5分40秒=(   )秒
拓展延伸:
一块长方形白菜地,长25米,宽12米,每平方米收白菜20千克,每千克卖0.8元,这块地收入多少元?
       
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板书设计                         
                  常见的量
      高名数变低名数,乘以进率;
      低名数变高名数,除以进率.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探索规律        总 56课时
教学内容        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并用于实际生活。
2、运用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探究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活动,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1、        生活中有哪些数学规律?
2、你可以运用数学规律在生活做什么事情?
合作探究:
1、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2、分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乘法表并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3、这些规律中蕴含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讨论。老师查看并做必要的指导,在指导时,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他是用哪些方法发现规律的,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
       
回答问题
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与同伴分享。
独立填表并寻找规律。       
汇报点评:
学生汇报身边常见的数学规律。发现乘法表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学生可能发现的规律:
(1)横着看,第一行都是第一个数9的倍数。
(2)竖着看,每一列都是一个数的倍数等规律。
巩固练习:
找规律,填一填。
(1)8,11,14,17,(  ),23,(  )
(2)4,9,16,25,(  ),49,64
拓展延伸:
某年的十月份有5个星期二,4个星期三,这年的国庆节是星期几?
       
展示交流,集体反馈。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板书设计                            
探索规律
6                1
         6+2×4           1+2
         6+3×4           1+2+3
         6+4×4           1+2+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0:28:2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图形的认识(一)线与角        总 57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的认识(一)线与角
教学目标        1、系统整理学过的图形,沟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
2、可以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各种角。
教学重点        建立知识之间的网络图,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线与角。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2、学过哪些角?
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你学过的图形,并对它们进行分类。
介绍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2、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各是什么?
学生可以动手操作。
3、平行线和垂线的特征是什么?
4、角的概念,角的分类,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画一画,进行交流。       
回顾与交流学过的图形和角。
系统梳理学过的各种图形,根据图形的特征分类,构建图形的知识网络。       
汇报点评:
1、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2、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是平行或相交。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垂直;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
巩固练习:
下面图形中,有几组平行线?有几条互相垂直的线?
       
展示知识网络图并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线与角
    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是平行或相交。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垂直;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平面图形        总 58课时
教学内容        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
2、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重点        寻找复习平面图形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1、        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2、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梳理平面图形?
合作探究:
根据哪些特征可以把平面图形分成哪些类?
学生讨论,使学生知道,从边的角度,角的角度。
汇报点评:
1、从边的角度: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
2、从角的角度: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思考、回答问题。
先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再用一定的方式说明这些特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0:28:30 | 只看该作者

3、从对称轴的条数角度:
只有一条对称轴的:等腰三角度、等腰梯形、
有两条对称轴的:长方形、菱形
有3条对称轴的: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圆
没有对称轴的:平行四边形、普通梯形、普通三角形
巩固练习:
你能说出几种画圆的方式?动手画一画
拓展延伸:
取一个圆纸片,怎样才能找到圆心?对折几次才能得到180°、90°、45°的角?
       
讨论交流从哪些角度梳理平面图形的?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
    从边的角度: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
    从角的角度: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从对称轴的条数角度:只有一条对称轴的:等腰三角度、等腰梯形;有两条对称轴的:长方形、菱形。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立体图形        总 59课时
教学内容        立体图形
教学目标        1、用一定层次、方法展示和整理有关立体图形特征。
2、从一定的方向观察物体来发展空间观念。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圆锥的展开图。
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1、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
2、学了那么多的几何图形,一提起几何,你能想到什么?
合作探究:
1、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学生讨论。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学生讨论。
3、复习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
学生讨论。
4、圆柱和圆锥展开图是什么?圆柱的侧面展后可能是什么图形?
       
回顾与整理
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尝试验证。
       
汇报点评:
图形        底面        侧面        高
圆柱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两底面之间的距离
(无数条)
圆锥        一个圆        展开是扇形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巩固练习:
一个长方形、长是20厘米,宽是12厘米,如果绕着长方形的一条长边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底面半径是(   )厘米,高是(  )厘米的圆柱。
拓展延伸:
用一根铁丝可以做成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如果有它做成一个正方形框架,棱长是多少?
       
汇报交流,展示梳理知识的图表。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0:28:34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
圆柱:两个完全相同的底面(是圆),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它的高,有无数条。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图形与测量        总 60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与测量
教学目标        能正确计算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正确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很广泛,那么我们怎么计算它们的面积和体积呢?
合作探究:
1、如何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它们各有哪些单位?
    学生讨论。
2、测量单位及进率。
3、平面图形的周长如何计算?
4、平面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5、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教师查看并做出一些指导。       
回顾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复习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汇报点评:
长度: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公顷
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
容积:升、 毫升
巩固练习:
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7分米的圆柱形无盖形铁皮水桶,这个水桶最多能装水多少升?
拓展延伸:
一个半圆的周长是15.42分米,半圆的面积是多少?
       
汇报交流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测量
    长度:米、分米、厘米、毫米、
    面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公顷
    体积: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
容积:升、 毫升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图形的运动        总 61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2、        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
教学重点        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并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
教学难点        加深对称轴图形的认识,说出图形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1、同学们能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式对下面这几种物体进行分类吗?
    火车、电梯、缆车、直升飞机螺纹桨、方向盘。
    2、学生自主分类,引出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平移、旋转。
合作探究:
1、什么是轴对称?
2、什么是平移?请你举举生活中所存在的实例。
3、什么是旋转?请你举举生活中所存在的实例。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查看并做一些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00:28:37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平移和旋转进行分类。
举例说明什么是轴对称、评议、旋转。       
汇报点评: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圆的对称轴最多,有无数条。
3、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推车、小火车等 。
请你对这些游乐机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分类。
       
小结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点。
独立完成巩固练习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运动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反思       
长安南路小学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图形与位置        总 62课时
教学内容        图形与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复习中训练并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
2、了解比例尺,会按给定的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教学重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建立坐标系来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补充修订
自主尝试:  
    创设情境,完成课本第99页“回顾与交流”。
合作探究:
1、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学生讨论。
2、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的三要素是什么?
学生讨论。
3、根据比例尺如何看地图。
学生自主尝试。
4、数对怎样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请你尝试。
       
读懂情境图,明白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回忆确定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尝试确定位置,根据比例尺计算相应的数据,并画出相应的图。
       
汇报点评:
1、基本方向:东、南、西、北。
2、确定位置: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3、数对的写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
4、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巩固练习:
1、点A(2,3)表示第2组第3个位置,点B(5,4)表示第(   )组第(   )个位置。
2、完成课本第101页第5题。
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第101页第6题。
       
对比、交流作品,说说自己的方法和步骤。
独立完成练习题及拓展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 21: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