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 关于精教 实学 活练的一些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7:2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比实验是科学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只改变一个条件,通过两组或多组实验的对照比较,来确定这一条件是否对事物起作用或起怎样的作用。该方法在《科学》教材中应用也较广泛,也是直观教学的好方法,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采用对比实验,能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下面我就指导学生怎样做好对比实验谈一些不成熟的陋见。   
一、实验材料要有可比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验材料具有可比性是有效进行对比实验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选材不当,再辛苦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特别是中年级的学生,对比实验中所产生的现象差异往往不能很快发现。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发现的。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发现差异,教师应充分考虑所选择材料的用途,排除干扰,创设能产生差异现象较明显的实验条件。   
    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科学》中的《溶解的快与慢》一课里,用对比实验来研究搅拌是否加快肥皂的溶解时,老师就可以问:一个杯子里放入大块的肥皂,一个杯子里放入小块的肥皂,这样公平吗?学生就说不公平。再问:你认为怎样才公平?学生自然而然就说出了肥皂要一样大、牌子要一样、同时放……在指导学生探究的初期,还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实验。比如:两人比赛跑步。老师和学生比公平吗?一人抢先跑公平吗……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对“变量”的控制,很简单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实验设计要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实验设计的核心。设计对比实验的关键是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可变因素和控制因素,并确定1个实验组和若干对照组。对比实验单靠学生讨论设计,或教师演示讲解都很难使学生明白在每项对比实验活动中,什么是变化的(不同的),什么是不变的(相同的),很难真正理解对比实验的操作方法。   
    因此,在活动设计中,要考虑活动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设计,努力营造能够吸引学生参与、适合他们参与、对他们的发展具有较大意义的活动情境,并使他们能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活动,从活动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在学生设计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不这样行吗?”引领学生在研讨中明确“变量”和“不变量”,并在此基础上经历对单个变量进行控制的活动过程。在上《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引领学生进行“哪一块肥皂溶解得快”的对比实验时,就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凭经验探讨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再问:如果这三种办法都用上,那这三种办法是不是都起作用?或者是能判断是哪个办法起的作用大?这样一来,学生会想办法“控制一个变量”。由于实验设计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上每个学生设计水平高低不同以及自己独特的思考方法和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出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设计训练后,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或引导学生交流设计,如讨论:“为什么放进的肥皂要大小、形状一样?”“为什么水都要一样多?”……从中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设计方案,丰富设计内容。通过交流点拨使每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实验设计的能力也从本质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在学生明确“变量”和“不变量”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就很容易得到答案。   
三、实验操作要有可行性   
    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有人说,“一件事你听了,很快就忘了,你看了才能记住,你做了才能理解”。科学课教师要让学生投身其中去“做科学”,亲自去观察、操作、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但如果实验不可行,那也就成纸上谈兵了。
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用对比实验来验证问题还是初次涉及,所以老师指导的实验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材料尽量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操作更应该是简单的、得心应手的,以免弄巧成拙。对比实验的本身是用差异法来得出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对照的物体和实验的物体之间的差异是在仔细观察、认真比较的基础上方能得出。因此,在对比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要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不怕困难,加强合作。   
四、 实验过程要有趣味性   
   《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该“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努力学习的一种强有力的内部驱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验也常令学生兴趣盎然,终生难忘。特别是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任何有意义的实验都充满着新鲜感,有强烈的好奇心。   
    对比实验中由于存在着几个可变化的不同条件,可能会产生实验现象的某些差异,如果在组织对比实验时,把要进行对比这种差异的过程以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更符合学生好胜的心理需求。这种好胜的心理需求即可理解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怎样加快溶解”研究好之后,可以用食盐再做实验:比一比哪一组的食盐溶解得最快。这样采用竞赛、评比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像磁铁一样吸住了学生,又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也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
    总之,成功的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在像科学家研究科学那样的过程中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开展的实验活动要可以不断的挖掘和深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满趣味,又不失科学的基本特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17 01: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