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反思 你见过作弊——评潢川某高中“泼墨”事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09:3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老师的你,一定监考过,那么我问你,你没见过学生作弊吗?我想你的答案一定是见过的。

最近我省潢川县某高中女生因作弊被监考老师抓获,被该高中女生泼墨和抓伤。事后监考老师的亲人又暴力相向,剧情反转。整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相信公安机关一定会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判罚的,管他爸是谁呢,谁没个关系呢,是不是?

这件事似乎距离我们很远,我们并不关心最终结果是什么。等知道结果了,也就是在自己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基础上唠叨两句而已,又改变不了什么。但是我相信在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判定了,各位教师,更为强烈,对不对。

或许你是认为现在的学生怎么那么不尊师重道。我想说不要那么夸张,一次考试而已,一个学生而已,又不是每次考试,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向监考老师泼墨了啊,如果真有这么一天,你还当老师吗?反正我不当了。

或许你会说,现在学生的爹是谁,当老师的都得知道,可不敢惹了不好惹的人。我想说,前半句是对的,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是必须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但是后半句就不对了,当老师的不在于惹谁不惹谁的事,只在于学生要不要归教师教的事,只管教好就行。一个学生不让教师教,还是学生吗?显然不是的。当然你我也不是他的老师,还管他学习、考试吗?如果管的话,我只能说,你精力真的旺盛,学习的孩子那么多,你管的过来吗?

或许你会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属,怎么一点素养都没有呢,居然还动手。我想说,没发生你身上,发生到你身上,你老公等家人难道不想动手吗?一定会有冲动的。只是这位家属并没有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怒火而已,但他一定也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的。毕竟作为的是一个成年人嘛。

那么,该我说了!还是开头问的那个问题,你没见过学生作弊吗?既然都见过,那么在学生作弊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呢?没有被泼墨吧!你管教的这个学生家长可能比派出所的副局长还厉害吧!

对!这就是我想表达的,事情的关键在于监考的教师并没有较为好的处理学生的作弊行为,该教师的教育机智是不够的。这样的情况,你在屡次提醒未果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强行的和作弊学生去对抗。

首先这位学生是在考试,在场不止这一位学生,因为一个学生的强烈反应影响到大部分学生,这不值得。其次这位学生在作弊,为何作弊?是想考一个理想的分数,我想着远比毫无上进心的学生强吧?最后,作为监考教师也并不是他的班主任,该学生的心理状况你有何把握呢?

所以这样的情况,我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记录下这位学生的座位号和姓名,上报教导处和其班主任处,在考试后再家校合力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端正考试观即可。这样既在考试中提醒了考生的考场纪律,在考试后又做了相应的惩罚和教育,还会出现这么强烈的对抗吗?

在这里,我再说说“考试”。百度百科上说“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定义并不长,作为教师的你知道吗?你所教育的孩子知道吗?

是的!学生、教师躲不过考试,一提到考试压力山大的并不只有学生,教师也是一样。因为现在可悲的教育现状就是这样,一场或几场考试就是评定一个学生、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殊不知,考试只是知识水平的鉴定而已啊!

如果成绩只作为检验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多少知识,而不是衡量一个人的优劣的时候,考试作弊所引发的后果远比考试分数低来的更残酷的时候,试问学生还会冒险去作弊吗?考试检测自己是否掌握住了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学生自己也就重视考试了,这样考试才有意义,而不是一个冰冷冷的分数。

教师也是一样的无奈!这也就造就了教师和学生双双成为了造分工具,有的教师希望学生分数考高一点,自己能够成为学校的“佼佼者”,不惜对学生做一些不正确的引导。这才是教育莫大的悲哀啊!

所以这个事件并不是某一个人的错,而是令人深省的、令国家教育体制深究的事。不从根本上去改变,我相信会有也必然会有第二个“泼墨”学生的出现,更甚者有“泼墨”教师出现的可能。

我并不希望,师生辛辛苦苦经过各种磨砺建立的良好师生关系,再因为纸面上的一个冷冰冰的分数给一下子击碎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15 09:36:02 | 只看该作者
铁三官庙小学  郭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4 21: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