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想读书感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5:3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想读书感受

  终于硬着头皮把《培根论说文集》看完了。这本书是一个朋友推荐给我的,耽搁了好几年才抽时间拜读。有什么感受呢?

  一是这种半文半白的译文,读起来有些别扭,但也很好玩儿。发现了不少我国百十年前习惯用的语法和词汇,这些文辞的表述,总起来看是文雅的,在当下很少见到了。

  二是感觉培根先哲有些像曹雪芹先生。培根论说的方面十分广泛,上至治国理政,中至人情世故,下至盖楼种花,几乎无所不包。而曹雪芹先生在著名的红楼梦一书中,也是涉猎广泛,包罗万象,既有关于皇家内部事事,也有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深刻了解,还有熟悉如何建造楼宇和花园、放飞风筝等多种工艺,在这些方面二人有些相像。

  三是深感近五百年前的英伦先人,除了一些物质进步而无法先知以外,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心理活动等诸多方面,居然和现在的中国那么相似或相同,这点最使我感叹,也是促我读完这本书的根本动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5:33:22 | 只看该作者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这本书是我数年前温州东南艺术书店买的,读了,放在那儿。是我书柜里珍视的一本书。商务印书馆,1983年7月第一版的。

  《文集》有58篇,加上残篇,共59篇。篇名都以“论”或“说”字开头,如《论真理》、《论恋爱》、《论学问》、《说美》、《说建筑》,等等。

  培根的论说文是其睿智精思和丰富治学和人生经验的体现。哲学史上总把培根划归为经验主义一派,我倒觉得在理性上也丝毫不逊色。译者水同天先生说:“黑格尔以此讥之,或正即培根之所长也欤。”

  在写作特色方面,培根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高屋建瓴、见解深刻、逻辑严密、材料翔实,善于归纳、对比等论证方法推出结论,观点无懈可击。

  二、语言简约朴素、清晰流畅,用词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有不少词语一语破的,堪称格言。

  三、善于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文章说理生动形象,文章极富感染力。

  关于第二点,他的不少语言堪称格言,特摘几例,与大家共赏:

  辛运所生的德行是节制,厄运所生的德性是坚忍。

  妻子是青年人的情人,中年人的伴侣,老年人的看护。

  无德之人常嫉他人有德。

  长期夸张的言辞惟有在关于恋爱的言语中是合适的,在其他的事情中总是不宜。

  夫妇之爱,是人类蕃滋,朋友之爱使人完美;但是无度的淫爱则使人败坏并卑贱焉。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是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论说文集》是一本在思想史上有着永远价值的书,经常翻翻,可以提升我们对人生、对人性的认识;帮助我们明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5:33:26 | 只看该作者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人于世难诸事顺利,犹有不尽如意乃至失意至极之处。上者化为其动力,籍此愈挫愈勇;下者非死即苟安,因而耽于进取。然芸芸众生,多以假象规避现实。此虽自慰之举,却犹胜美酒香烟,多而成瘾;既深受戕害,亦”难舍难分“。假象更甚奸究,谄谀人灵魂至深之意愿,麻醉其意念感观,撼动其宏图伟志,使人沉溺其间。固谈及真理,人更愿坚信南柯之梦即为至真之理。盖巴斯德曾言人类歧途之最,莫过因事物合乎心意即轻信。

  若论单纯的科学进步抑或技术革新,人们大抵欣然接纳;倘是根除陈俗旧习或保守思想,则另当别论。不说其间有多少执拗的守旧派,就是换作你我,也万不敢断然苟同:谁愿相信毕生执著之美梦及虔诚之信仰竟是海市蜃楼。世人贪念虚名权益的本性促使其逆流而上,”勇“搏巨浪。其无意被后世视作囚于假象的蠢货,因而困兽犹斗。固伽利略、布鲁诺诸如是者多非命于锈迹斑驳的屠刀之下。然历史潮流倾泻直下,势如破竹;而守旧势力日益衰微,此举无异螳臂当车。

  ”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就客观而言,价值观念之转变多使资源配置随之转变。旧制下的适者因此丧失既得利益,即将淘汰出局。”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与”趋利避害“的生物本性使人拼死维系自身权益。人类行为总随利益之轴旋转,体制亦因此与时俱进。

  吾尊师重道,执著真理。倘若心直口快,伤了亲友颜面反而得不偿失。坚持真理毋庸置疑,然亦需顾念人情。良药未必苦口,适宜之法兴许能使他人欣然应允。如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吾愿舍生而取义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8-22 15:33:32 | 只看该作者
培根论说文集读后感

  培根这个名字,想来都不陌生,美国的超市里,经常卖一种咸香的熏肉,也叫Bancon,着实地犯了培根大人的名讳。这样的联想有时不免使人暗暗地感到有点汗。

  重读培根,首先是仔细读了译者水同天的重版弁言、译例和绪论。这本被商务印书馆重印了18次(2008年第19次印刷)的小书,译文时而平易朴直,时而雍容典雅,实在是上好的译作。于是它也成为我睡前养心的首选。读了水同天先生的《译例》,方知这本译作诞生于昆明,同此前所读《昔日京华》一样,都是民国学者的潜志之作,《译例》云:”本书着手翻译时适值敌寇侵凌,平津沦陷,学者星散,典籍荡然。译者不得已以萤火之光,探此窈冥……“

  《绪论》系Oliphant Sweaton所著,主要是告诉读者,培根先生那些惊世骇俗、流传几个世纪的金句格言,如何与他丰富而坎坷的个人际遇相关联。于是,我们知道这个生活在相当于明末清初的英国贵族,他不甚完美的人生活如何以如此优美的思想菁花做了结。

  理解培根,恐怕离不开他所接受的基督教教育。比如在《论困厄》中,他讲到:”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顺境是《旧约》所宣布的福祉,逆境是《新约》所宣布的福祉,而新约者乃是福音更大,诏示上帝的旨意更为清晰之书也。“在《论结婚与独身》这一章中,他以一句令人哗然的话开头:”有妻与子的人已经向命运之神交了抵押品了;因为妻与子是大事底阻挠物,无论是大善举或大恶行。“不过,如果读过《圣经》,便不难发现,尽管美满的婚姻会得到神的祝福,但婚姻似乎并不是神对人类的最大期盼(这一点与儒家很不相同)。当然,我这个理解可许会让很多婚姻美满的基督徒不高兴了,其实这并不是我的理解,或许是培根的理解,——他有过一段破裂的婚姻,曾经平和的家庭生活随着他仕途的失败而结束了。

  大体上,培根曾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所以他的论说文往往带着深刻的政治智慧,而且与他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有时简直就是培根的自画像:”要升到高位,其经过是很艰难的,但是人们却要吃许多苦以取得更大的痛苦;要升到高位上,其经过有时是卑污的;然而人们却借着卑污的手段达到尊严的地位。“还有,”无疑的,居高位的人们对自我是陌生人,并且在事务匆忙中,他们是没有时间来照管自己底身体或精神上的健康的。“这番话说给人民*公*仆听听,他们一定要感动涕下了。但接下来的一句话,他们可能就不爱听了:”如果一个人在死的时候,别人过于知道他,而自己不知道自己,那么死亡的降临可真是一桩大祸了。“

  在我的感觉中,培根的思想有一些非常”东方“,他谈学问与养生,很近中国儒家。在《论学问》一篇中讲:”学问锻炼天性,而其本身又受到经验底锻炼。“与”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实出一意。水同天先生还将其中的一句”如肉体上之各种病患皆有适当之运动以治疗之“意译为”学问变化气质“,今天的译者恐怕大部分是译不出来的了!在《说美》一篇中,他讲:”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不禁使人想起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作为一个出色的历史学家,培根还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言论,今天看来简直就是历史预言:

  有时人们以为他们若对于以往的迷信离得最远那就是最好的行为,在这种时候就有了一种反迷信的迷信;因此应当留心不要(象涤除体内积毒而施术不善时所发生的情形一样)把好的同坏的一齐去掉了;这种事情当一般民众来做改革家的时候是会做出来的。

  这段话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你会想到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7-20 18: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