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课 读懂学生才能教好学生 ——两节《圆的认识》教学片段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5 14:4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周,听了学校两位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他们分别是这样设计的:

A教师:

   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B教师: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然后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原因是什么?先思考,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所画的所有的直径和半径;比一比你所折出的所有的直径和半径,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小组讨论讨论,怎么把你们发现的过程描述给大家听。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

分析:

  1、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了学生的认知过程。从当堂的教学效果看,前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做;而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操作积极投入。

  2、两位教师在课堂上都进行了小组合作、实际操作,但效果却相差甚大,这其中的原因是:教师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设计的要素,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真正找到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唯有专业地读懂学生,才能真正地教好学生。

  3、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站在学生立场思考问题。课例中,对于小学毕业班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通过自学完全可以弄明白,而教师A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以为学生未知,引导学生操作;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探索,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操作的热情。而教师B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实,调整教学思路,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对已知的思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4、教学就是基于经验并改造经验的过程。建构主义非常强调个体的经验,认为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说:“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通过数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使学生积累实践的经验,也要积累思维的经验。全国数学名师黄爱华提出,一节好的数学课,不仅要生动,而且要深刻。很明显,B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积累了一定的思维经验,建立了一定的数学模型,提高了数学能力,由此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6 17:2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