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本教研,真的不神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校本教研,真的不神秘
&nbsp  在日常工作之中,笔者接触了一些基层学校的教师与领导,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校本教研存在一些认识偏差:认为校本教研是教育科研,必需要求创新,且要花费很多的财力;认为校本教研高不可攀,不易实施。其实不然,校本教研很平常,很普通,人人可搞,校校可行,因为校本教研——&nbsp
  不一定是科研。在课改实践中我们一定面临着许多困惑,对于这些困惑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个个鲜活的问题去看待,而不一定非要立项为课题,即使当作课题去处置,也大可不必像正规的科研课题那样去申报、去立项、去论证、去规划,动作弄得过大。在校本教研中,困惑就是问题,且是最客观的问题,我们研究它、考虑它、反思它,用一般的程序去解决即可,不必大动干戈。当然,有些问题确有成为科研课题的必要,我们可边研究,边申报立项,能把问题做成科研课题当然更好。&nbsp
  不一定要追求“不落俗套”。能够不落俗套固然是好事,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但在开始时可不必强求。校本教研中原本就有许多“俗套”,如公开课、研讨会、优秀论文评选、教研总结等,这些都是校本教研内容或形式的一局部。在扎实搞好这些“俗套”的基础上,再去开拓创新,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如我们现在经常开展的“评选教学能手”、“一课多人上”等活动,就是校本教研在过去公开课的基础上的创新。若没有过去公开课这种“俗套”,也就没有这些校本教研形式的创新。此外,有些课题如“多学科综合渗透”等,虽然早已结题了,但是在新课改形势下它们还有很强的生命力,还值得我们再去实践研究。不要一说到搞校本教研,就要避开他人已走过的路,独辟蹊径,这既不切合实际,也不可能。&nbsp
  不一定要花很多财力。有少数校长一提到搞校本教研就借口没钱,仿佛教研要开销很多经费似的。其实不然,校本教研是要耗费,如外出开会学习,如购买教学资料,如开展教研活动等,但这些都是学校工作的必需。若没有这些,学校也就不能成为学校。从学校久远发展来看,我们花着这些小钱,去成绩着大事业,何乐而不为?实际上干任何事都要投入(除非不做事),关键是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不投入肯定不会有产出,小投入大产出这是最理想的结局。虽然校本教研不花费很多财力,但是投入人力是必需的。&nbsp
  不一定是理性的研究。在走近课程改革之前,我们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新课程理念、新课标特点,但是那仅仅是停留在理性层面,没有操作层面上的实践与检验。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比教育观念的转变轻松多少。因此,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实践案例。当然,我们从这些鲜活的案例当中或许能够读出理性的东西。&nbsp
  不一定只是本校的事。大乡镇内的几所学校可按学科成立中心教研组,几个相邻小乡镇可联合起来成立学科中心教研组,定期就课改中一起面临的问题开展研讨与研究。对于势单力薄的农村学校,尤其是像体育、艺术等学科,这种学科教研网络的建立,将会有效地改变教师个体孤立无援的教学研究状况。另外,通过参与国家、省、市级课改培训与教研会议,观摩学习,可即时了解外地区课改的进展,正确掌握课改的最新动态,极大地开阔视野,同时这也是一线教师寻求专业引领的极好机会。&nbsp
  不一定只是本学科的事。校本教研一定要走出学科本位,不能画地为牢,要多学科协作,针对各学科的共性问题一起研讨,为研究提供更为宽广的视角与方法。新课程中有的学科如科学课、艺术课等,它们的学科界限已趋于淡化,越来越趋向于学科之间的融合。因此,我们在校本教研中,要有意识地打破学科壁垒,让不同的学科教师相互交流、对话、碰撞,或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别关注:
2005年中国教育十大焦点事件
http://www.LSPjy.com/20051216sdjd/index.asp&nbsp&nbs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6 14: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