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校本课程——素质教育纵深推进的里程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bsp&nbsp&nbsp&nbsp校本课程——素质教育纵深推进的里程碑&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本位课程和&nbsp地方本位课程而言的,它们不同于学科/活动课程、分科/&nbsp综合课程、普通/职业课&nbsp程等以课程内容或结构形式划分,它们主&nbsp要是按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划分而成的。&nbsp国家/地方本位的课程是由国家或地方教&nbsp育主管部门聘请专家来决策,采用&nbsp“研制──开发──推广”模式开发的,在学校通常以“必修课”的形式来实施。这些课&nbsp程立足于国家(社会)本位、内容本位的教&nbsp育取向,强调统一的国家基础和整体利益,追求课程的统一,有利于受教育者获得各种重要学科知识的基本深度和广度;&nbsp地方本位的课程较之国家本位的课程只&nbsp是可能更多地带有所辖地的特点,具有更强一些的地域适应性。在理论上国家本位&nbsp课程和地方本位课程都是集权开发的产物,当国家把教育的权限下移给地方时,地方就在课程事务上承当了国家的责任,&nbsp这时的地方本位课程与国家本位课程就&nbsp变成二合一了,即国家本位课程就是地方&nbsp本位课程。在我国“地方本位课程”中的&nbsp“地方”专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无&nbsp省级以下的地(市)、县(市)、乡(镇)、村(居委会)等各级地方的含义。为了表述方便,有时本文也把两者合称为政府课程,政府课程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框架中的主体局部,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教&nbsp育质量的重要标志。&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课程是由学校人员包括校长、教&nbsp师、同学、家长(社区)代表等学校一起体(主要是教师)来决策,采用“实践──评&nbsp估──开发”模式开发的,在学校通常以&nbsp“选修课”的形式来实施。校本课程的立足&nbsp点是学校特色和师生个性,立足于以人的&nbsp发展为本位的教育取向,强调教育的“人性化”、“个性化”,内容上注重课程功能&nbsp(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有利于解决具体学校乃至同学个别差别的适应性问题。&nbsp在世界各国的课程中,英国、美国、加拿&nbsp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历来实行分权开发的&nbsp校本课程,德国、法国、韩国、俄罗斯则实&nbsp行集权开发的政府课程。政府课程和校本课程在一个国家内一度并没有鲜明的对立,只是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现代化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科学化、开放性的凸现,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的发展,两者才形成了激烈抵触。80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陆续供认单一的政府课程或校本课程已越来越不适&nbsp应学校教育中的课程问题,两种课程各有&nbsp各的特定作用,不能用“此一元”取代“彼一元”,于是各国纷纷结合本国情况进行&nbsp了课程开发科学分权的教育改革运动。&nbsp
&nbsp&nbsp&nbsp&nbsp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是实行中央集权&nbsp控制下的开发,是在国家规定课时范围内,留出一小局部课时给学校,着重解决&nbsp满足同学、学校的需要问题。校本课程把同学个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动身点和归&nbsp宿点,在政府课程主要解决了受教育者的&nbsp一起素质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满足其特殊&nbsp需要与兴趣,使学校教育竭力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其最终目标是充沛发挥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同学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校本课程建设还有利于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的创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就决定了学校下一步素质教育纵深推进的效果。&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课程建设是一项涉和学校(各教&nbsp育职能部门和单位)、政府、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我国,校本课程建设实践虽是先有其“实”后有其“名”,但其开发历史很短,理论研究的真正兴起也是在近两三年。当前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必需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颁发的&nbsp《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指导意见,加强理论研究,加快理论进基层的速度,利用学校课&nbsp程集权开发的保守优势充沛发挥政府教育职能部门的导向作用,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沟通,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配合,甚至投身其间。&nbsp
&nbsp&nbsp&nbsp&nbsp在校本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中,必需“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两个结合,落实三项保证,狠抓四个环节”──“坚持两个结合”是课程建设、科研工作、教师培训结合,点、面结合;“落实三项保证”是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物质条件三方面提供保证;“狠抓四个环节”是抓好规划、实施、评估、完善四个环节。&nbsp
&nbsp&nbsp&nbsp&nbsp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nbsp
&nbsp&nbsp&nbsp&nbsp要结合前些年选修课和新型活动课等的实践,深入认识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和战略,提高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人员和中小学教师的课程理论素养,改变不关心课程问题(尤其是校本课&nbsp程问题),一味只做课程“守墓人”的状况。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起正确、全面、科学的课程观,尤其要清晰地认识校本课程建设的涵义、功能、特点、目标、原则、方法、内容,认清校本课程与政府课程的关系,实效高效地推动校本课程建设向纵深发展,形成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良性循环。&nbsp
&nbsp&nbsp&nbsp&nbsp第二,要处置好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与学校之间的上下互动和教育部门相互之间的左右联动关系。&nbsp
&nbsp&nbsp&nbsp&nbsp落实组织领导、队伍建设、物质条件三方面的具体保证,做好课程建设、科研工作、教师培训相结合的文章,形成校本课程建设的整体合力。各教育部门(特别是&nbsp教育行政、科研、干训、师训、督导评估等部门)要默契配合,一致行动──“左右联动”,对校本课程建设问题适时作出各自&nbsp相应的举措。学校要积极行动,大胆探索,与教育部门“两头同时热”──“上下联动”。&nbsp
&nbsp&nbsp&nbsp&nbsp第三,要处置好开发主体──教师与专家之间的关系。&nbsp
&nbsp&nbsp&nbsp&nbsp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开发主体必需彻底消&nbsp除“官本”、“国本”、“专家为本”的依赖,真正树立“校本”观念,以改进学校教育实践、解决学校教育面临的课程问题为动身点,在专家、领导的协助下,通过自身努力,充沛利用学校、社区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实践,专家不是开发主体,而是高级顾问、智囊人士和评判者。第四,要校校行动,做好两方面的“点”、“面”结合文章。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各校师资力量等的差别,不可能校校同时结出硕果。教育部门要分类指导,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抓好示范点,和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层次推进,力求尽快地整体上台阶。另一方面,由于校本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开发实践中不能“西瓜”“芝麻”一起捡。各地应充沛认识各自的特色,分清主次,由点到面,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
注:
中国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欢迎广大网友投优秀论文、新闻、课件。优秀论文、新闻、课件投稿都可以点最上面&nbsp“我要投稿”即可,课件也可发邮件yzbbest@163.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6 21: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