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市王恒《石灰吟 墨梅》教学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6: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小学语文教学年会

执教者:南京市芳草园小学   王恒

执教年级:六年级

时间:2010年3月11日上午11:00——11:40

地点:南京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报告厅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古诗,是咏物诗。【板书:石灰吟 墨梅】

    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

生:(自读两首古诗)

师:同学们对石灰了解吗?说说看。

生:石头烧成的一种灰。

师:(追问)什么颜色?

生:(不确定)是灰色。

师:石灰是灰色?看看天花板。石头烧成灰的颜色是什么?

(介绍)在古代,人们用它来粉刷墙面,是一种极其平常而又极其有用的东西。再看这个“吟”字,什么意思呢?

生:这个是古代表示诗的一种形式。

师:一种形式,准确一点说叫一种体裁。往往含有一种什么样的意思?

生:赞颂的意思。

师:请坐下。有没有接触过“吟”的古诗?古诗中有“吟”字的。

生:《暮江吟》白居易。

师:(引吟)一道残阳铺水中,

生:(接诵)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师:暮江吟是在赞颂日落时分江上的美景。还有什么“吟”?

生:(思考 沉默)

师:(提示)慈母手中线,

生:(齐声)游子吟。

师:今天我们学的《石灰吟》是在歌颂——

生:石灰。

师:那这个《墨梅》指的是什么?

生:据我了解,大概是王冕他喜欢画梅,用那个毛笔蘸上墨水在那边画梅。

师:(概括)简而言之,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这是一首题画诗。

师:好,咱们经过预习了,能不能提醒大家,这两首诗哪些地方容易读错的?

生:我想提醒大家《石灰吟》中第二行的“粉骨碎身”。我们很容易读成“粉身碎骨”。

师:恩,意思差不多,但是我们要看清楚。能不能一起读一下?

生:(带读)粉骨碎身全不怕。

师:还有吗?

生:《墨梅》的第一个字“吾”读wú。




师:领大家读一下。

生:(齐读)吾家洗砚池头树。

师:请你来说。

生:我们《古诗诵读》上也有这两首诗,第一首它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还有《墨梅》的第二句是“朵朵花开淡墨痕”。第三句是“不要人夸颜色好。”

师:嗯。(鼓励)继续。

生:(摇头)

师:(提醒)还有一处不大一样的。

生:“只留清气满乾坤”。书上写得是留下的“留”,这里写得是流动的“流”。

师:补充一下,古诗在流传当中,因为它雕版印刷的原因,它的版本可能不大一样,我们教材上的这两首诗,尤其是第二首《墨梅》诗,是从王冕的图上拿来的,最为标准的。就像刚才那个同学讲的,为什么这里用三点水的“流”而不用留下的“留”?我们一会儿再来讨论。

自己能够正确的把诗读下来吗?

生:能。

师:自己练一下,好吗?

生:(自读古诗)

师:我请同学来正确的把这诗读一遍给大家听,谁愿意来试试?声音要宏亮一些。

生1:(读《石灰吟》 较平淡)

师:正确吧?再请一个同学,声音再宏亮一些。

生2:(读《石灰吟》 稍有感情)

师:你读得更好一些,大家听出来没有?(向大家)他读得更有一种节奏感。再听一遍。(向生2)你再读一遍。

生2:(再读《石灰吟》)

师:(向生3)你听出来没有?说说看。

生3:(评)他的节奏感表现在4/3停。

师:4/3停。七个字的古诗,往往是4/3停,是不是?(向生1)你其实读得也有节奏,只不过不是很明显,你能再读一遍吗?

生1:(重读《石灰吟》)

师:(向大家)是不是好多啦?好,像他这样读,你们来一遍。

生:(齐读《石灰吟》 把握4/3停的节奏)

师:我给大家提个建议,看最后一句,应该读得慢一点。因为在提醒别人诗要结束了,注意回味。最后两句这样读,(师范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再试试。

生:(再读《石灰吟》 注意最后放慢读)

师:这就读出诗的韵味儿来了。好,第二首,就按照第一首这种方式自己来练一下,吟诵一下。

生:(齐读《墨梅》)

师:谁来吟诵一下第二首?注意,老师这里用的是吟诵,抑扬顿挫,读出诗的韵味来。

生:(吟《墨梅》)

师:(范读指导)最后一句放慢点:“只流清气满乾坤。”

生:(照读)“只流清气满乾坤。”

师:读得很好,给她一点掌声。

生:(拍手)

师:下面,我就问一问大家,有没有在预习当中不大懂的词,拿不准的?古诗和现代汉语毕竟有所区别,意思拿不准是正常的。请你来说。

生4:“只流清气满乾坤”的“乾坤”是什么意思啊?

师:“乾坤”,谁帮她解决?

生5:世界。

师:这是什么?“天”就是乾,“地”就是坤,天地之间,就是整个世界。还有吗?(向生4,你提问的,所以我建议你把这个词的意思写在书上。)既然不懂,就要我们记下来。

生6:“若等闲。”

师:想一想,学过《长征》的。

生7:像没什么事的意思。

师:你想起长征没有?哪一句?

生7:“万水千山若等闲。”

师:所以像没什么事一样,也就是说,把它当做平常事,就叫做“若等闲”。提问的同学,也请你记下来,好吗?还有吗?

生8:我在《古诗文诵读》上面看到了“只留清气”的“留”是留下的“留”,而这边是流水的“流”,为什么呢?

师:古诗文诵读的“留”这个字和现在我们课本上的“流”。【板书:留 流】学完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那么这首诗的意思呢,比较浅显。把关键词搞清楚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我们先看《石灰吟》这首诗。吟有赞颂的意思,吟诵的意思。那么作者在这里,是在吟诵石灰的什么呢?(提示)抓住关键的词语、关键的句子。

生:我从作者写的“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白”看出来他在赞颂石灰的清白。

师:清白,关键词“清白“。把它写在这。【板书:清白】

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还是补充?你说。

生:我是关注到了“全不怕”。从“粉骨碎身全不怕”看出它(石灰)不怕自己粉身碎骨,要把清白留人间。

师:全不怕的目的是要怎么样?要留清白。所以它还是一个关键的词语,这种词叫做诗眼。好,你说。

生:我觉得一共就是八个字,一个是坚强不屈,还有一个是洁身自好。

师:你是说石灰的精神是吗?你不了解石灰的一生,你对它的精神就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你们觉得石灰能把清白留在人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

生:(纷说)不是。

师:是件很容易的事吗?

生:从诗的1、2两句分别有“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这两句我看出来是很不容易的。

师:“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这两步骤就行了嘛?就变成石灰了?还有一个词,找出来没有?一起告诉我。

生:(齐声)“粉骨碎身”。

师:【课件出示词语: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粉骨碎身”。我们一起来读这几个词,(引读)“千锤万击”,预备——齐。

生:(齐声读)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师:石灰怎样才能留下清白呢?

【出示图片】石灰石生长在深山之中,质地坚硬,要工匠经过千万次的锤击才能把它敲成碎片,

【出示图片】敲成这样的碎片。这样就是石灰了吗?不够。要把它投入到石灰窑当中烈火焚烧几天几夜,石灰石被烧成了白色。这样就是石灰了?还不够。

【出示图片】最终要把它投到水中让它沸腾起来,让它变成粉末状。就是诗中所说的粉骨碎身,这样才变成石灰,这样才能被世人所用,粉刷墙壁,留下清白在人间。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石灰它的一生非常得不容易,首先它被工匠用千万次的锤击才变成石块,这已经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了,但是它只完成了一生中四分之一,四分之一就已经这么痛苦了,其次还要把它扔到石灰窑里头去焚烧,其实烧的时候它也是很痛苦的,像假如我们开水烫到手啊,只烫了一个小口就会疼上好几天,那把它放在石灰窑里面烧几天几夜,肯定是一个很难熬很难忍的过程。那现在它已经变成了白色的石块,它还不能用,还要经过高温烧热让它沸腾,这个时候被水泡过它就会变成粉末,可见它是从非常的热再到非常的冷,它要经历一个巨大的过程,可见它非常的痛苦,它的一生很不容易。

师:这个过程相当的痛苦。是不是?这位同学讲得非常好,她在感受石灰,这种感受叫做感同身受。只有这样,把自己当成石灰,才能理解它。这三个词语我们再来读一读。(引读)“千锤万击”,预备——齐。

生:(齐声读)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师:那石灰为什么要忍受这样的磨难?它要做什么?

生:我觉得它这样做是为了给那些古人留下这种精彩的……

师:(质疑)它自己变成人了?石灰本身的作用就是什么?看看最后一句。

生: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师:就是给千家万户粉刷墙壁,就是要把清白留在人间。所以面对这些磨难,石灰的态度是什么?

生:若等闲。

师:若等闲!

生:全不怕。

师:全不怕!面对千万次狠命地锤击,石灰怎么样?若等闲!面对烈火焚烧,石灰怎么样?全不怕!(引读)粉骨碎身——

生:全不怕。

师:只是要留下清白在人间。多么坚强的精神!现在你还明白作者吟诵石灰什么,明白了吧?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作者在吟诵石灰什么?

生:(思考)

师:仅仅在吟诵它留个清白?那头三句呢?岂不是变得没有必要了吗?

生:我觉得这首诗吟诵石灰面对困难面对痛苦不懈努力的精神。

师:坚强。面对所有的磨难都要坚强应对,达到清白留在人间的目的。是不是啊?大家现在清楚了,明白没有?咏物诗,咏石灰,于谦仅仅是为了赞颂石灰的这种精神吗?他想表达什么?你说。

生:他是在赞美石灰的这种精神,其实也是在赞颂他自己那种刚正不阿、坚决不同流合污的那种精神。

师: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刚正不阿。再来说一说。

生:(沉默)

师:(提示)找准关键字眼。石灰要留清白,于谦,一个人要怎么样呢?你说。

生:他是在托物言志。他要写这首诗来激励自己说,我自己也要向石灰那样,面对巨大的磨难我也不怕,我一定要……(思索能表达的词汇)

师:(提示 补充)清清白白的。

生:(接说)就算死了也要把我的清白留在人间。

师:要清白的做人。是不是这样?哦,他在表达这个情感。现在我们再读这首诗的时候,应该跟原来不一样了。你现在知道他在赞美石灰的精神,也是在表达自己的一种志向,是不是?来,自己读一下。

生:(自读《石灰吟》)

师:谁来读一读?要突出石灰的磨难,突出它的坚强,突出作者的一种志向。试一试,请你,行吗?我给你配了音乐,看我的手势。【播放配乐】

生:(抢读)于谦,《石灰吟》。

师:停。【重放配乐】准备。

生:(跟乐)《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师:停。(范读)“千锤万击”,磨难,“烈火焚烧”,你觉得你读出来没有啊?再一遍。我叫你读你再读啊。【配乐】你先酝酿一下情绪,要读出石灰的磨难,读出它的坚强。

生:《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你已经很努力了,你来听我读,好吧?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好吗?

生:(点头)

师:好,我为什么要强调千锤万击,因为我想到石灰要经受这种磨难,是不是,好,听。(范读)“千锤万击出深山”

生:(跟读)千锤万击出深山。

师:好,有进步。第二句,想象一下这种画面,(范读)“烈火焚烧若等闲。”

生:(跟读)烈火焚烧若等闲。

师:好。(范读)“粉身碎骨全不怕。”

生:(跟读)粉身碎骨全不怕。

师:(范读)“要留清白在人间。”

生:(跟读)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向大家)是不是有进步啊?给他一点掌声。

生:(拍手)

师:再请一个同学,读诗读出感觉来。请你。【配乐】

生:(有感情地读《石灰吟》)

师:读得好吧?掌声鼓励。

生:(拍手)

师:大家一起来。(引读)千锤万击,预备——齐。

生:(齐声读)

师:所以这首诗作者在吟诵石灰,也在抒发自己的一种志向。我们看第二首《墨梅》。《墨梅》全诗当中虽然没有一个“吟”,但是它也在吟诵墨梅。我们知道,王冕被称为是画梅的圣手,一生当中最爱画的就是这种墨梅,至今他的真迹还珍藏在故宫的博物院里。今天我给大家看一看,【出示墨梅图】这就是墨梅。欣赏一下,你看,墨梅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说说自己的感觉。

生:我觉得看起来它的颜色淡淡的,不像我们平时所看的梅花是粉红色的、白色的特别漂亮。它只是平平淡淡的灰色和黑色。

师:(点评)她在比较颜色。生活当中我们见到的梅花颜色是艳丽的,而这水墨画中,梅的颜色是淡淡的。美不美啊?

生:是一种淡雅的感觉,很舒服。

师:就是一种很淡雅的感觉。这是一种美,只不过这种美不俗气,是一种脱俗的美。谁能把这种淡雅的感觉读出来?头两句自己练一练,读出淡雅的感觉来。

生:(自读《墨梅》前两句)

师:能吟出梅花这种淡雅的感觉吗?试试看,谁来试试?

生:(读《墨梅》)

师:(评)很淡,但有点低沉。谁来试?淡雅。

生:(读《墨梅》)

师:有点感觉了。像他这样读,我们一起来,(引读)

生:(齐读《墨梅》)

师:淡雅的,是吧。那么这首诗,也在吟诵墨梅,你说他在吟诵墨梅的什么呢?看出来了吗?找找关键字。

生:我觉得“淡墨痕”可以看出来梅花的颜色很普通。

师:普通,非常的普通。还有呢?

生:它不像玫瑰一样的妖艳。

师:除了这幅图,它颜色很淡雅,想一想,还有什么?

生:“只流清气”可以看出它有一种清香的感觉。

师:有一种清香的感觉。虽然很淡雅,淡墨痕,但是它却留下清气满乾坤。那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大家想过没有,他仅仅是在吟诵墨梅吗?在赞美墨梅这种不要别人夸,把清香留在乾坤之中的精神吗?有没有表达他自己的一种什么心声?这个“清气”的“清”,有一种什么意思在里面?

生:有一种清洁、高尚的意思在里面。

师:清洁、高尚、高洁,是不是?有一种这种感觉。在古代这个字当中啊,不光是清浊的清的解释,往往有一种清高、有一种清廉,有一种高洁的意思,所以王冕是借这个清气来抒发自己的为人处事的一种志向。他要做一个清高的人,不追求名利的人。是这个意思,还能感觉出来啊?他这种思想跟我们平时生活稍微有点距离,我们一起来读读,(引读)

生:(齐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师:好,这两首诗的意思,包括它所吟诵的墨梅和石灰吟的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我们都清楚了。最后,黑板上还留下的这两个字,【手指“留”与“流”】古诗文诵读的版本的“留”,而我们课本上这个“流”,你觉得哪个liu更合适呢?没有唯一答案,我想听听大家想法。谁更好?

生:我觉得还是书上这个“流”好,因为第一个“留”它只是留在人间。

师:请注意,咱们这第一首的“留”,留的是什么?

生:清白。

师:这个“流”,流的是什么?

生:清气。

师:清香是吧。继续说。

生:第二个“流”是把这种清香流传在人间。

师:流清气,流清香之气。

生:充满这种清香之气。

师:表达不是很清楚,是吧。你再想一想,一个是留清白,用这个“留”,一个是流清气、清香,用这个“流”,你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还是用第二个“流”比较好。因为第二个“流”给人一种流传下来的、传开了的感觉。就像把这种清气流传到整个人间,流到很多地方。

师:这个“流”三点水,给人感觉是流淌,是流溢。这种香气流淌在人间。你看清白我们是看得见的,是一种颜色,而这个清气、清香之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他用这个词,是流淌在人间。是不是这样说,更具有一种美感,更有一种诗意。而且我觉得它是题画诗,用了这个“流”字,画面变得富有动感,是不是这样?这是我的看法,也不一定对。我们以后可以再来探讨。我觉得这个“流”字更生动一些,更形象一些。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咏物诗,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生:借物喻人。

师:【板书】借物喻人,或者说叫托物言志。借石灰、借墨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人生理想。这是两首诗的共同特点。古代的咏物诗有千千万万。历史记载,光全唐就有六七千首咏物诗,但独独这两首,流传最为广泛,尤其最后两句“要留清白在人间”、“只流清气满乾坤”,这两句应该说是老少皆知。除了诗写得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课件出示王冕资料】我们看王冕的生平,不愿巴结权贵,也不愿追求功名,后人是这样评价王冕的: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一样清高,一样孤芳自赏。

【课件出示于谦资料】再看于谦的生平。知道什么叫“天下冤之”吗?就是天下人都为他感到冤枉。抄家时,几位官员都掩面哭泣。作为朝廷从一品的大官,三十多年做官的于谦,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有人这样评价他: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他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利,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师:想到这诗为什么能流传这么久的原因了没有?

生:我觉得这些百姓都很爱戴他,他的这种精神。

师:跟他的诗有什么关系呢?

生:他这诗第一是他自己写的,第二是和他的精神非常符合,

师:非常符合什么精神呢?

生:符合那种清白、刚正不阿的精神,任何评价都要高于这首诗。

师:十几岁的时候,于谦写下来要做一个清白之人的咏物诗《石灰吟》,他一辈子都是按照《石灰吟》给自己定下的标准努力。王冕也是一样,虽然学富五车,但是远离名利,跟墨梅中的清气又是相符的。两人身份不一样,请大家注意,一个是在朝为官,他的志向是像石灰一样,为民造福,留下清白;一个是平民百姓,他的志向是孤芳自赏,远离名利。可贵的是,这俩人终其一生都将石灰和墨梅用来勉励自己,经受了多少磨难,经过了多少考验,最后终完成了自己的志向。这叫——言行一致。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这里我们可以说,诗如其人。所以老百姓特别喜欢吟诵这两首诗,因为吟诵诗就好像在吟诵这两位了不起的诗人。好,那么中国的传统就是托物言志,通过咏物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我们生活当中都熟悉的松,【出示松图】看到这个,你想到哪个诗啦?

生:陈毅的《雪压青松》。

师:陈毅的。(引读)

生:“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师:再看这个【出示梅图】

生:“凌寒独自开。“

师:岁寒三友“松、梅、竹“。【出示竹图】

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师:你看,中国人特别偏爱这些事物,并不是说这些事物的外在很美,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欣赏它们所代表的一种品格,他们愿意通过托物言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一种理想和志向,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特殊的文化传统。含蓄的表达自己的理想。所以今后如果大家再看到这一类的作品,希望大家能想得更多,要想到它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16:48:00 | 只看该作者
详细评价
姓名:  王恒  
内容:  朱老师说的有道理。应该根据课堂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改变原有设计的步骤。这一点上看来我有欠缺。  

姓名:  朱廷梅
内容:  芮老师:听王恒老师上五年级《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一课,有颇多感触。 说实话,王恒老师上的这节课遗憾的地方很多,比如,因为教学内容多,老师有些急躁;教学后半部老师的话比较多,所说的意思重复。教师调节课堂气氛的方法和手段也不够,整节课相对来说是粗糙的,但我还是很欣赏这节课,我认为这是一节难得看到的高效的、有突破、有创新的课! 首先,高效体现在王恒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读通、读顺、读懂了两首诗,充分相信学生,真正做到在学生已有基础上起步,而且这个基础是常态的、真实的,这就提供了常态课研究的基础。 我整理了我理解到的这节课的教学思路,在回顾梳理中思考,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王老师开门见山,出示两首诗让学生自由读。接着,指导从“吟”字理解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首诗“颂扬”什么?导出理解这两首诗的思路。这是一种在公开课中比较少见的简洁开头,节奏紧凑。 第二步,初步理解。这里,我们看到老师和学生真实、有效的交流。如:教师请学生读古诗,第一位学生很流利地读正确了,但快而无节奏。王老师评价是:读得流畅。第二位读得稍有些古诗的味道,王老师评:读出了节奏,并提示大家最后一句要读出结束感。在全班朗读中,诵读古诗的基本方法学生已经努力尝试,并已有进步,进步就是效率!接下来,让学生讨论在预习中不理解的、拿不准的词句的意思。我看到师生对话的真切。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在理笿中表现了对学生回答的补充、引导、提升: 例1: 学生说“乾坤”指世界。老师在肯定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乾”为天,“坤”为地,合起来是一个世界,学生有了新的收获。 例2:学生不理解“若等闲”,老师提示结合才学过的《长征》一课理解。 这样的教学就是真正在学生预习基础上的有效教学,学生会的不说,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新的认识。朴实、扎实、自然。 第三步,王老师指导学生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这方面,王老师处理得也非常简洁,承接上面的“吟”什么,通过与学生对话,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让学生理解到“石灰”“留清白”;“墨梅”“流清气”的志向。 老师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完成了指导学生理解两首诗的意思,我认为这是需要勇气的。从这个的环节中,我个人认为老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就是“认识理解”而非“体会”。我认为这样的定位很合适,因为此时让小学生在文本中体会“于谦、王冕”的“风骨”,实在有些“少年强说愁滋味”。很有意思的是,可能是时间短,学生情绪蕴酿不够,之后,在老师让学生朗读这首诗时,学生并未能读那种气势,那种感觉,但我分明真实地看到学生是有理解的,只是没达到优秀的朗读水平。教师在此做了一些朗读指导,甚至带读了一遍,我看到学生的进步。还有很好的是,课堂上学生的朗读虽然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期,但老师没有为营造课堂气氛而“磨”课,而是点到即止,当然可能是因为后面内容多,不能打持久战,但我认为在平时的课中,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达到主要目标即可收。 第四步,王老师把学生前面提出的关于用“流”还是“留”的问题让学生分析,“留清白”“流清气”,文字的“虚”与“实”,“动”与“静”都出来了,通过两个字的比较丰富了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小学生不一定能把自己感受到的那种魅力都说出来(我们老师常常喜欢逼学生说出来),也没有必要,比较好的应该是“浸染”。 最后,王老师通过两首诗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这两首诗的特点----“托物言志”,并通过一些材料的补充,让学生明白中国诗人为什么总喜欢“托物言志”,那是民族的一种特性,表达比较含蓄。这是一种深刻的认识,让学生说出来是很难的,但两首诗放在一起却突出了这样一种特点,于是王老师告诉了孩子们,我想,这就是文化的渗透,教学用不了多长时间,但适时在孩子们眼前开了一扇窗。 在课上,我特别关注了孩子们的表情,他们是那么专注于王老师的讲解,对他们来说,这一切是新鲜的,是可感的,是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对自己的认识。(不过,我认为补充的内容稍多了些) 在这节课上,学生表现不像我们看到的许多其它公开课那样的出彩,学生读古诗也不是像我们期待的那么投入,但我分明看到他们大脑的激荡,因为王老师几乎每一步都给学生新的挑战,他们思想高度集中,从读、理解到比较、获得新认识,他们是积极参与的,他们是有新收获的。 我认为,课是可以这样上的,但伿用这样方式上课是不可以的。胡志宏老师、许春银老师上的课非常精致,完整,是非常优秀的语文课,他们为孩子们带来许多语文的乐趣,语文的享受和语文的收获,课也是应该像他们那样上的,但只用那一种完整、精致的设计也是不可以的,因为设计的精致可能导致自主的削弱、精致的设计在操作中也可能会产生对学生关注的欠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互补! 儿童是丰富的,语文是丰富的,我们的语文课也应该是丰富的,百花齐放的!只要你是真正的思想者,就可以高高举起“我的课堂我做主”,走出一条高效的路! 个人意见,供批判!  

姓名:  朱廷梅  
内容:  大家语文网友:一提到公开课,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教师激情盎然,学生头头是道。仿佛课堂就是一幕精致的“话剧”,老师和学生都变成了演员,而我——听课教师,则是观众。但,王老师《古诗两首》一课,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份真实。这真实既透露出了老师的勇气,也表现出了老师自信,更让我感受到了老师对语文的执着追求。 没有优美的过渡,没有精彩的对白…… 有的是老师对孩子的关注,有的是老师对语文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想,我们需要蕴含深厚理论支撑,像艺术画一样精美的课堂;但,我们更需要略显粗糙,带着遗憾的课堂。因为,后者为我们呈现出了更为真实的一面,带给我们更贴近日常教学的思考。因为,我们平时的课堂是这样,虽然带着粗糙,带着遗憾,但教完之后,却能有所回味,带来很多思考。 瑕不掩瑜,听了《古诗两首》之后,除了对老师的敬佩、赞赏和对课的欣赏之外,也产生了一点困惑: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石灰了“留清白”后,想启发学生感受要“留清白”的不仅仅是石灰,更是作者于谦自己。而此时,老师一连问了几遍“作者吟颂的仅仅是石灰吗?”也没有学生作出正确回应,而直到有一位同学勉强地说出“还有作者自己” 。 我想:为什么老师不能在此时出示或者简介(亦或者让学生交流)一下于谦的相关资料呢? 如果这时候老师把于谦的背景资料出示给学生,然后再让学生思考“作者吟颂的仅仅是石灰吗?”我想学生肯定马上能给出答案。然后教师也可顺势点拨——这就是“托物言志”。岂不水到渠成! 不一定非要等两首诗都讲完之后再来补充资料,再来感受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得不得法?只是一点肤浅的思考,望各位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3 07: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