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中小学音乐教学论文集锦(多篇参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谈儿童音乐剧的表演与德育的渗透  



北京市东城区地坛小学 何洋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新的音乐教材、新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良好道德修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儿童音乐剧的出现正是以学生们喜欢的讲故事形式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诸要素构成情节,用以展开冲突,最终表现一定的人文主题、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它将会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高水平的维系与发展。

一、让儿童音乐剧走进音乐课堂

1.在教学内容上挖掘德育内涵

《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全过程。让儿童音乐剧走进音乐课堂,因地制宜地结合新教材进行创作、改编、演出、评价就是对这一过程的新的阐释和演绎。它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一方面学生思想道德情感也会潜移默化地得以逐渐加强、提升,使之变得更加美好、高尚。新教材中在低中高年级都安排了小小音乐剧。音乐剧综合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几大学科。它的出现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更打开了学生接触音乐的视野、拓宽了思路,其中包含很多高尚思想道德的内容给孩子们以启发、唤醒、熏陶。如:《小青蛙找家》《小乌鸦爱妈妈》《三只小猪》《蜗牛与黄鹂鸟》《东郭先生和狼》《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等。在学习《小乌鸦爱妈妈》这一课,老师启发学生表演时,特别注意问:“老乌鸦生病了,小乌鸦如何去照顾妈妈,这个过程你都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的表情、语气、动作要怎样来表现,才能把你爱妈妈的情感真切感人地表达出来。”孩子们到台前表演的时候很快就能进入角色,他们用柔和的声音,关切的眼神与妈妈交流,他们给“妈妈”盖被、量体温、端水、喂药等入情入景、情真意切。扮演小乌鸦的学生说,表演时想起了自己生病时被妈妈照顾的情景,有的说自己说的台词就是妈妈曾经说过的。老师及时问:“如果你们的妈妈就在这里,你最想和妈妈说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妈妈过去总觉得您照顾我是应该的,现在觉得您是爱我才照顾我。我想说,我也很爱您——妈妈。”有的流着小眼泪说:“妈妈我想您了。”还有的说:“妈妈等您像老乌鸦一样老了,我一定会像小乌鸦那样去照顾您。”从孩子们的表现中不难看出他们已经从麻木地接受妈妈的爱到现在真正地理解了妈妈的爱,这一变化是多么让人感到欣慰啊!

还有的课虽然不是以音乐剧的形式出现,但我们可以有效地将它编排成音乐剧。如六年级有一课《当五环传到北京的时候》,表现的是孩子们喜迎奥运时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状态及学习奥运健儿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奥运精神。课堂上笔者给学生列出几个主题,启发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主题编排音乐剧。一组学生围绕“团结互助”这一主题尝试编写了剧本


场景:北京电视台演播室、五套桌椅。

道具:抢答器、得分牌。

人物:浩骐、李晓、外校学生1号、2号、3号。

(五名学生各自坐在椅子上,等待抢答问题,话外音:上半场比赛结束了,下面请各位同学休息五分钟。浩骐看看桌子上显示着的自己的得分,很沮丧的表情)

李晓:(急忙来到浩骐的座位边,关心地)没关系,下半场如果发挥的好,就还有希望。

浩骐:希望太渺茫了吧,我只有200分。

李晓:现在外校那三位,一个得分是240,一个是260,另一人是220,下场还有五道抢答题,一道20分,还有希望追上的。咱们可一定得加油,为学校争光啊。

浩骐:我这手怎么总比别人慢,好不容易抢到了,可一站起来就特紧张。一紧张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这不,一开始抢答环节,我一分没得。

李晓:别灰心,这次是五选四,只要进了前四名就能看奥运会第一场比赛啦,那可是有咱中国队参加的比赛。咱俩要都进了前四名多好呀。

浩骐:你现在是220分,估计能上,我看来是没戏了。咱学校有 你一人做代表也行了,别忘了比赛那天把校旗举高点,使劲摇起来。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们学校的名字。(无限向往的神情)

李晓:好了,你的话我听着咋那不舒服呢。大家还等着听你为中国队加油的声音呢。你的嗓子那么洪亮,上次咱班和一班拔河比赛,幸亏你带动全班喊加油,咱班才起死回生。

浩骐:(摆摆手)好汉不提当年勇。(转念一想)是呀,我要能去,给我们的奥运健儿喊口号,那多来劲。(轻声的)中国队

李晓:加油。

浩骐:中国队。

李晓:加油。

(俩人相互看看,不禁大笑了起来。引得其他三人纷纷往他俩这边瞅)

李晓:好,还有几分钟,我来帮你复习一下。(俩人打开复习材料)奥运吉祥物是什么?代表什么含义?

浩骐:这道题我可是记得最清楚。2008年奥运吉祥物是五个福娃(还未说完,传来广播的声音:五分钟休息时间已到,请各位选手准备下半场的比赛。李晓对着浩骐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浩骐有力地点了点头)(后面略)

老师对这一剧本的内容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之后同学们在合作表演过程中,已完全把自己和所表演的那个角色相融在一起,剧中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真情已经潜移默化地流淌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而音乐剧的表演则使这一艺术更加生动而感人。

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个悲剧,是由于老太婆的贪心而最终落得一场空。比喻那些好逸恶劳、贪得无厌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对这样浅显的道理老师不用花太多时间来启发教导,但如何让孩子们从这个故事中领悟更多的道德内涵,我想到了近一段时间学唱的八荣八耻歌,问大家这首歌里有没有这个故事中揭示的道理,大家很快找到第四句: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接着大家又把这首歌演唱了一遍。当在孩子们头脑中加深了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操的意识之后,笔者又问:“今天我们能不能把这个故事改编一下,变成现代版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们让老婆婆变成一个正面人物,让别人像她学习,好不好?”大家的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笔者又规定原故事开始的情节不变。但是老婆婆不再要“木盆”“新房子”“做贵夫人”,而要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之后说出了:要“善良”、“智慧”、“勇气”、“勤奋”、“正义”等,孩子们对这一创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还提出剧中的主题歌太悲伤,要在原基础上变成大调式,使之变的像新版的故事内容一样充满生机和阳光;有的建议歌词要首先改动,将过去的“蓝色的大海岸上有一所破泥房,老婆婆伴着旧木盆老公公守着破渔网,”改变成“蓝色的大海岸上,住着幸福的老两口。老婆婆勤劳而善良,老公公勇敢又坚强。”灵活的启发性教学法、对比性教学法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思路,活跃了课堂气氛,更打开了他们认识美好人性的空间。

2.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德育内容

音乐剧表演要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气氛民主且生动活泼。比如在教授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学生们被这一崭新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平时很羞于当众表演的学生也跃跃欲试,要到台上展露自己。于是班里很多同学表现的很诧异,也有学生甚至嘲笑地说:“她也来表演,哈哈。”结果这个同学表演老婆婆的角色演得很好,台词简洁,语气入情,简直和平时那个胆怯的她判若两人。表演后,即刻掌声四起。这个同学挺直了胸膛走下台,脸上的得意与自信不言而喻。笔者也赶忙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不能因为她(他)某一点不是很好就瞧不起甚至嘲讽别人,这样是很不好的。刚才大家看到了,这位同学表演得非常好,让我们再一次用掌声对她的精彩表演表示祝贺!”我又顺势说道:“平时多鼓励、帮助那些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人,真心实意为他们做一些事情,你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你也会找到更多的快乐。”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的心态和以前有所不同,他们多了一份平和、宽容和理解他人的感受。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剧的表演实践活动,更在此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提高表演水平的同时,也锻炼了与他人和谐共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课外小组活动──课堂音乐剧的延伸

学校组办的课外小组的活动,给了更多热爱表演艺术的同学更加广阔的舞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儿童剧组的训练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在排演音乐童话剧《丑小鸭》时笔者给学生提了三点要求:要学会发现美、欣赏美、称赞美。金某某同学扮演的是丑小鸭的角色,有一段情节是鸭妈妈看丑小鸭不像自己的孩子,便抛弃了它。这一段要求“丑小鸭”一边跑着追妈妈,一边喊“妈妈,怎么连您也不要我了……”然后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每次演到这里四周一片寂静,同学们都在悄悄地抹眼泪。过一会儿,笔者问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老师,我刚才发现了金某某同学的美,她一遍一遍摔倒在地上,膝盖都磕青了,这是为艺术献身的美。我们给她鼓鼓掌吧。”为了达到真实的艺术效果,这位同学的膝盖的确早就磕青了。很多次刚刚结了痂,摔一下又破了,每次摔完后,所有的小演员都会簇拥过来,看看伤是否又重了,同学们的掌声是对金某某同学最高的赞美。在排练过程中,给孩子们传达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是团结、是正义、是善良、是百折不挠。这些可贵的品质,随着孩子们在剧中时而激动、时而悲伤、时而震撼、时而落泪的情感体验,早已根深蒂固地融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了。无论是课本上的音乐剧或改编名家的音乐剧,这当中赞美正义、善良,勇敢等高尚品质的主旋律,对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所起到的作用显然是无庸质疑的。

一个人经常接触优美纯洁的音乐,可以对他的道德情感的净化与升华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之逐渐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一部好的音乐剧的播送,让学生从中了解美、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导真、以美引善,让学生领悟到什么是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使千姿百态的美有所依附,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从而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华北路小学 刘杰



案例:
师:“听,彝族小朋友请我们去干什么?”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第一段。
生:“做游戏。”
师:“要想和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有个要求,必须要和着这首乐曲的拍子进行。”老师边说边放歌曲,然后走到画好的方格前说:“彝族小朋友先请我们玩跳房子游戏。”老师示范一遍后请同学上前试跳。既要跳好房子又要和着音乐进行,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很有难度,在试过几个学生都不行后,终于有一个学乐器的同学较好地完成了。
接着老师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了传球﹑拍球﹑踢毽子﹑跳皮筋等游戏,此时的教学时间已过半,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巩固歌曲﹑及创编第二段就显得比较匆忙,学生创作的思路刚打开,就被老师无情的结束语关掉了。
这是我所执教的二年级音乐课《阿西里西》的教学片段,本以为运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学唱歌曲,既熟悉旋律,又进行了节奏练习,在学会歌曲后又以边唱边玩的形式巩固歌曲,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事与愿违。
问题到底在哪儿呢?是思路不对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教学理念与思路并没有错,关键是我没有摆正游戏与学唱歌曲的关系。
在这一节课中,唱好歌曲是目的,而游戏是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所运用的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当跳房子这个游戏全班有个别学生能和着音乐跳时,就应意识到这个手段的选择是不恰当的.已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那些大部分学生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游戏才是适合学生的,才是能更好的为学唱歌曲服务的最佳的方法和手段。
在众多游戏中拍手和传球游戏能达到上述要求,师可只选择这两种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并融入歌曲的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熟悉歌曲和节奏练习的目的,又节省了大量时间为后面的创作环节让出时间。
而那些只有少数同学能胜任的游戏则可以作业的方式让其试试,还有什么游戏可以边唱边玩,那不同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成为下一课的反馈、拔高环节。
细细品味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正是因为没有摆正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形成了现在学生“喜欢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
培养全体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而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达到这一目的所运用的手段。
以前的音乐教育过分:手段的作用,最后以牺牲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代价而背离了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当人们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马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改,一下子又将手段缩小的无影无踪,将目的无限扩大。公开课上几乎看不到发声、打节奏、识谱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体验、感受,低年级的歌曲似乎还可以在反复聆听中学会,那高年级,尤其是二声部合唱又怎能在听赏中学会?没有适当的手段为载体,那目的又将如何实现?
我们的音乐教育似乎从一个极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几年的课改下来,老师们明显意识到课堂是变热闹了,学生的兴趣也有了,但学生能力却下降了,于是出现了回到以前的局面。
这样转来转去,问题的核心就是没有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教学手段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的来确定,只有正确运用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手段,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必须依靠恰当的教学手段,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能否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使自己能正确地分析、处理和重组各种教育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其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走出误区,以健康、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山东济宁市育才中学分校 朱丽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进步的条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国家生机和活力的标志。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现在音乐普遍存在这样的倾向:教师只想自已如何教,不关心学生如何学;只强调教学效果,不考虑音乐素质、能力的提高。而音乐教学改革以克服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我认为,在音乐课堂中,敢探索、会创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以下结合音乐学科特点,谈一谈我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
一、音乐课与创新的关系
中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蕴涵着无穷的创新因素。江泽民同志指出:“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人才的摇篮。”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创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创新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学习创新。作为音乐教育主渠道的中学课堂教学,教学目的包括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的个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本身是丰富多彩的,不但要教会学生唱歌,弄懂乐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欣赏能力以及乐器的演奏能力的提高等等。这要求我们敢于打破常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创新思维的培养来设计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指导学生不断创新,从自已创编到群体交流,变封闭的音乐课堂为开放式音乐教学,使音乐教学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创新的手段。
二、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对象、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二十一世纪音乐教育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民主和开放意识、参与和自主意识,让每一位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以学生需求为本,它的核心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种教育既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又可使他们的情感更为丰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要加强音乐基础能力的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即兴演奏、演唱和小品表演等,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给学生自由发展的自由天地。
在实践音乐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首先是在音乐欣赏课上安排加入了两大版块的内容(1)通俗音乐,(2)民歌与流行歌曲。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通俗音乐版块:让各班同学分组在课前收集、整理和归纳,然后我与学生互换角色,让他们来当“小老师”,自主介绍、欣赏和交流。许多同学对通俗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得到了部分同学的认同和响应,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参与和创造能力。
民歌与流行歌曲版块:针对学生对民族音乐了解较少的现象,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在介绍民族音乐的同时,并介绍当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历史典故。最引起他们注意和兴趣的是,将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作比较。在介绍蒙古族民歌《牧歌》时,用蒙古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来作对比,了解体会蒙古族长调民歌节奏宽广、曲调悠长、感情深沉的特点。学生在我的讲解中,通过对比法更轻松地溶入到欣赏中去,变被动为主动。
三、创设情景,使兴趣学习成为创新的源泉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审美情趣有着促进作用。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在这里,他特别提到了“对音乐的兴趣”与“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其作用。要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一方面,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产生的条件之一是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会增加在审美中的愉悦体验,二者互相促进,密不可分。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兴趣的强度差异,按照引起兴趣,激发兴趣,增强兴趣的三步骤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水平。
引起兴趣,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当前活动产生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时,他就会心情愉快地主动学习。导入是引发兴趣的起点,在教学歌曲《青春舞曲》时,歌曲节奏适宜载歌载舞,我把它编成简单的舞蹈作为导入,以边歌边舞的形式开始新的一课。教师创设和谐愉悦的环境,在课堂中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巧妙地使用激励性语言和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激发兴趣,是指在引趣基础上随着学生对认知对象的认识而激发起来的兴趣,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当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以后,如何保持就尤为重要。当学生学会歌曲后,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自由设计拍手、跺脚等其他舞蹈动作或加入衬词和打击乐等,并使用多媒体音画结合,大胆设疑,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形象生动地理解作品。
增强兴趣,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产生的广泛稳定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在“乐中学,学得乐”,教师就要把生动与主动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再现与创造相结合。
四、感悟音乐,激活开放式的创新方式
《课堂教学论》指出,当前音乐课堂教学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带着音乐教材走向学生”,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音乐教材”。在这两种基本模式中,第二种模式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景。”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属于相对创新能力,在传统欣赏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而在创新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先学后教的方式主动走近音乐教材。上课之初,教师围绕新的知识点引出“已知”和“未知”的矛盾,激起学生创作欲望,在引导中加入联想,把音乐教育引向深入。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我一改往日就音乐说音乐的方式,先拿出几幅国画山水图请同学们思考:如果用音乐来表现山水画,该用怎样的乐队?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用什么样的调式?民族调式还是西洋大小调?意境如何?让同学们讨论。回答时大多数同学受“国画”的启发回答为民族乐队和民族调,意境是安静的。我给大家听第一遍《春江花月夜》,学生们都觉得乐曲与画的意境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我立刻打出曲目的字幕。在音画的启发下,学生对乐曲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用一些言简意赅的语言去启发,继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在分析中我告诉学生,乐曲虽然分为好几个段落,但作者采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创作方法,使每个乐段的结尾乐句都是一样的。这种写法使乐句既对立又统一,引人入胜。在聆听第二遍时,我要求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通过“音、画、诗”三位一体欣赏方式结合,让学生感悟音乐、视自己为“参与者”,将自己作为潜在的作曲家、书画家、诗人,根据自已的想象和联想对音乐进行理解。我在总结时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允许并提倡学生运用不同形式去创新,让学生相信自已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这比什么都重要!
五、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创造力
创新能力是人脑高级心理机能的活动。音乐是生命和情感的艺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这不仅着眼于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更主要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维,丰富想象,使“创新之花”常开。
英国教育家皮斯博说的好:“如果你要想使学生成为顺从而教条的人,就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如果想要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并有想象力,你就应当采取能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音乐课在歌唱、欣赏、节奏、训练等方面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其次,可充实教材中没有安排的内容,作为创作教学部分。在创作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创编歌、舞、音乐剧,为学生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积极地帮他们排忧解难,鼓励他们不要惧怕挫折和失败。我在歌唱教学中,把比赛场上运动员接力时体现出的团队精神运用在教唱《欢乐颂》中,采用接力方式把全班分成三组:打击乐组、演唱组、歌舞组等,以相互交换表演形式进行。小组活动是体现学生集体荣誉感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学生在活动中争先恐后地出谋划策,有的自告奋勇地当小指挥家;有的尝试采用新的打击乐器──竹筷、玻璃瓶;有的动手编排简单舞蹈……每个组员既是策划者又是演员,创新使其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去。最另我高兴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感受为歌曲重新创编了二声部,并配上了新的节奏型,创造性地发表自已的观点,体验到成功的感觉。
音乐创造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地方,当学生在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教师应是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与引路人,鼓励他们不怕挫折和失败。在“音乐王国”中,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就犹如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成为“自由天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齐放才是春

──新课改情况下如何开好农村小学音乐课的探索

蓬莱市城区教育工作站 高镇红



近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以来,随着国家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推出,音乐新教材的使用,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就小学的其他学科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而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设施条件和教学水平仍是学校教育的最薄弱环节,这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很不相称,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与新课改的标准也很不协调。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现状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们蓬莱城区教育工作站的音乐教学现状、学生音乐课学习状况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如下:
一、以“分数定论”的传统教育观念令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停滞不前,学校、教师的评价制度根本不重视音乐学科的教学。
众所周知,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年头,但“分,分,学生教师的命根”始终没能淡出家长和教师的意识领域。社会上我们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我们也知道美育对学生而言是受益终生的好事,但如果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美育上,我们的升学率从哪来?没有了升学率,学校的生源从哪来?没有了学生还要我们这些校长、老师干嘛?”这种传统的观念使社会与家长将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分数,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的艺术教育。农村小学本身师资力量就比较薄弱,再加上教师队伍严重老龄化,就我们城区教育工作站所辖6所小学,员工86人,教师年龄在35岁以的下只有18人,占教师总数的20.9%,介于36-40岁的教师仅有8人,社会与学校的以分定论的量化评价机制,使农村小学不得不将年轻教师全部用于艺体以外的语、数、英三大学科的教学,并且年轻教师基本上是语文、数学包班制。
二、兼职音乐教师是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的主体力量,音乐师资严重缺乏且素质偏低,这部分教师急需得到基本的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培训。
我们城区教育工作站6所小学,专职音乐教师只有1人,并且这名教师除担负音美学科的教学外,还要担负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所以精力达不到,就更谈不上专业了。其他学校的5名音乐教师都是兼职且年龄都在50岁以上,没有音乐专业基础,谁会唱两句,就由谁代上音乐课,实在不会唱就用录音机放范唱带让学生跟着录音唱,其他所谓的音乐欣赏、创作、乐理、乐器等就更谈不上了。所以这部分教师急需得到基本的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培训。
三、现在的农村小学音乐经费投入严重短缺,严重到无法开展任何教学活动。
教学条件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农村的教育经费本来就短缺,有限的经费大多用来购买必要的教育用具,略有剩余也投入到数、语、外主科上,根本轮不到音乐教学。好点的学校有一架普通的风琴,但手风琴、钢琴、电子琴、音响、音像及多媒体等音乐教学设备严重匮乏。我们城区个别学校即使有相应的教学设备,但由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有限所以利用率不高,导致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离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相距甚远,好一点的教师将音乐课定格在教会学生唱几首歌。甚至个别音乐教师将课表上的音乐课改为语、数、英三大主科,学生根本听不到艺术殿堂的声音。
如此的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很不适应,学生缺乏艺术的熏陶,就不能促成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特别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是不利,所以我们要急需改变现在的教育现状。实现音乐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加音乐知识,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针对上述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效果会更好。
一、改变对音乐学科歧视的观念,让社会、家长、学校共同提高认识,形成人人认可、喜爱的艺术教育大氛围。
首先要改变学校领导和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改变对艺术学科有偏见的意识,形成教师人人认可艺术的教育氛围。新课改以来,倡导各学科的知识融合,各学科都提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人是感情动物,离开艺术根本谈不上情感教育。现在一堂好的语文、数学、英语及其他学科的课都离不开艺术教育手段,一段优美的轻音乐会让学生领略语文学科语言文字所体现出来大自然的美,学唱英语歌曲是每节小学英语课的必设内容……。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读书工程使教师了解音乐学科的作用,阅读有关艺术教育方面的专著,了解名人、大家对艺术教育的看法。教师明确了音乐对各学科的促进作用,就会将艺术教育很好地与其他学科融合,以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其次,学校有义务和责任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共同的认识。当然,传统的意识观念和偏见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所以说这项工作是一项长久的认识过程。学校要经常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艺术教育的功能:寓教于,培养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感,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启迪智慧,与智育相辅相成;联想与想象,在发现中进行创造。争取家长的认同与支持,为学校的音乐教育奠定坚实的社会舆论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城区教育工作站的司家庄小学就很重视对教师与家长意识观念的熏陶,学校处处洋溢着艺术教育的气氛。学校的声乐队、舞蹈队、手风琴演奏队的高水平表演赢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赞同与认可,在2006年省规范化学校的评选中,一举成为蓬莱市第一所农村省级规范化小学。
二、在教师严重缺编的情况下,实行一师多校和聘任社会专业人士的方法,争取社会的支持,同时加强对兼职音乐教师的培训。
针对现在的音乐教育现状,在教师急缺而又无法补充的情况下,急需提倡音乐资源的流动与整合。提倡“一师多校”,让有条件的音乐专业教师轮流到各校任教,以实行优秀资源共享。由于专业教师人数有限,有的农村小学用这种方法也不能满足音乐课的需要。像我们城区教育工作站,6所小学,音乐专业毕业的仅有1人,并且还要担任其他学科的教学,所以只能跑两所学校任教。其他的4所学校怎么办?我们城区积极采用到社会上争取专业人士支持的办法,像司庄小学到烟台艺校聘请教师教学舞蹈课程;万寿学校请市文化馆的教师教授乐器;武霖小学聘请专业教师丰富学生的声乐课堂。这样的举措很好地推进了城区开好音乐课的步伐,但这种方法也有弊端,无形中给学校增加了经济负担。所以我认为,应加大音乐教师的培训面,让有能力的其他学科教师也参加音乐理论与技能培训,培养全能型教师,利用现有教师资源仍不失为音乐教师来源的主要渠道。
讲究对兼职音乐教师培训的方法,改进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艺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音乐学科的教学目的,改变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传统理念。其次结合实际课堂进行如下课题的研究:音乐课如何安排结构更合理;教学方法怎样设计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学中如何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如何让学生体会音乐,培养学生乐感等。
三、多渠道争取音乐教育投入,为农村小学音乐课的开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
农村小学的教育投入资金严重短缺是不争的事实,中央也下大力气努力改变农村的教育现状,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平等的教育。作为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为农村孩子的全面发展献计献策。学校要争取社会、家长多方面的支持。像我们城区的武霖小学积极争取武霖社区的支持,为学校上多媒体设备,设置专门的音乐教室,为音乐学科的远程教育的接通提供了有利的硬件保障;另外,各小学积极争取家长支持,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提出“人人都有一件乐器”的口号,大到手风琴、小到口琴、竖笛。“生生爱音乐,艺术我也行”的音乐教育氛围已在城区各学校形成。为农村孩子也能走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被誉为辛勤的园丁,在我们播种的这片土地上,我们始终坚信“一枝独放不成春,百花齐放满园春”的信念。所以,我们要不懈努力,让音乐之花开遍我们的农村小学校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试论音乐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小学 邬京华



大量事实证明: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力、记忆力、想像力、创新能力及促进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任何国家要想在ZI世纪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就得靠创新精神。什么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在创造活动中逐渐凝聚而成的一种胆识与气魄。创新意识使人总想去创造,而创新精神则使人敢于创造、勇于创造。新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教”中的创造性

传统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容器、是存储燃料的罐子,而教师更像是学生思维的保姆,不会也不可能给他们提供创造思维的时间、空间,教师只“教教材”“授人以鱼”。现代教学强调“用教材教”“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一)激发兴趣,进行创造性教学

研究表明,儿童易对许多事物产生兴趣。兴趣是什么?它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当儿童对某事发生兴趣后,会产生求知的愿望。我校有位学生原来只对手工深感兴趣,因父母带他看了一场民乐演奏会,便萌生了学习二胡的念头,两年间已学到了六级的水平。笔者认为,兴趣就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追求会激发人们去创造美。因此,教师要带着饱满的激情上课,用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共同享受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

比如在教学《两只小象》一课时,我在课前设计了表演的动作,并请一名学生与我合作,边唱歌边表演,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动了起来。很自然地积极地投入到歌曲学习中去。在学会歌曲之后,又鼓励学生B编动作表演,这样就连平时不爱动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在提高和发展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特别重要。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教学

以上着重谈了兴趣教学。除此之外,参与教学、情景教学、直观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好方法。

参与教学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积极思维,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它体现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现代教学思想。如在上一年级节奏课时,我先用手拍节奏××|×××|,学生模仿,之后,我用此节奏分别做拍肩、砸拳、弹指的动作,我引导学生创编其他动作,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跌脉、有的拍脸、有的扭动,五花八门各显其能,参与的热情特别高。

创设情景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如我教《理发师》时,组织学生自备了小剪刀、小镜子、围裙、眼镜、胡子等小道具,将课堂布置成理发店,让学生在场景中再现老爷爷的劳动场面。学生们表演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他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动作,有的拿着梳子梳头的、有的拿着围裙装扮客人等。

我在给一年级学生教学乐理时运用了直观法:用彩色纸捻做五线谱,高音谱号被称为国王,低音谱号是王后,音符是小土兵以及作为大臣的 2/4、3/4、4/4拍号等,同时引导学生创造自己的“童话音符”,使学生们学得很有兴趣。

(三)音乐教学与相关文化相结合

任何音乐作品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一定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过新年》一课,不仅学会《过新年》的歌曲,还可以让学生们向家长了解更多的过新年的民俗,如贴对联、贴倒的福字、贴窗花、放鞭炮、吃饺子、请财神等。还可以同《新年好》相结合,了解外国过新年的民俗。如过圣诞节,唱圣诞歌,装扮圣诞树,圣诞老人赠送礼物等。通过大家的交流、丰富了音乐文化,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学”中的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现代教学弘扬的是人的主体性。因此,音乐教学中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最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最具创造性,这包括个性化学习、合作学习及综合性学习。

(一)个性化学习

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则提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思考问题。在欣赏《小猫钓鱼》时,我让学生搜集关于小猫的图片。学生找来了各种自己喜欢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把喜爱小动物的情感融进了歌声里。同时也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二)合作性学习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各学科都开展了合作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过去,我们欣赏《狮子》就是让学生随音乐模仿狮子的吼叫,走步。新的教育理念启发了我,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随音乐表演一段小故事。有的组设计了小动物为狮王祝寿的情节;有的组设计了狮王从错人的枪下解救小白兔的情节;有的组设计了森林中的动物开联欢会,狮子表演节目的情节。可见学生的想像力是非常丰富的。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促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

(三)综合性学习

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我校学生在电脑课上制作了许多简单的课件,有介绍贝多芬、莫扎特的,有介绍铜管乐的。这样,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大大辅助了课堂教学。

三、教师的创造性

创造性教育更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教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还要具有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教师的创造意识

一名音乐教师要热爱音乐教育事业,有追求音乐事业的痴迷之心。其次,要热爱教育对象,用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一个优秀的教师,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比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如欣赏《京调》一课时,我在课上加了些身段表演,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课堂气氛异常非常活跃。

(二)对教材的再创造

过去,我们只考虑“教什么”,对于“怎样教”的问题未给予重视。而后者则是更重要的。因为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样一首《两只小象》就可以有多种形式的教法。如只教会歌曲是一种教法;又学歌曲,又表演是一种教法;又学歌,又表演,又改编歌词(两只小兔哟罗罗,河边跑呀罗罗罗,竖起耳朵哟罗罗,勾一勾呀罗罗罗。)也是一种教法。教法不同,学生的收获当然也就有差异。因此,教师在准确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一定要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善于向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我常发现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思维敏捷,他们的创意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因此教师要采取开放的态度,保持活跃的思维,要注意向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21世纪有用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儿童音乐剧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哈 雷



一、“儿童音乐剧” 综合艺术实践课的崭新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从社会生活、学习经验中构建智慧、技能,是遵从了学生认知的规律;过分强调学科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生活经验,是违反了学生认知的规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早在二十年代,我国现代儿童歌舞剧作家黎锦晖先生就创作了十三部儿童歌舞剧。其中《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小小画家》《月明之夜》 以及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比较著名,剧目语言生动、明快,词曲通俗易懂、采用民歌音调,深受少年儿童喜欢,多少年来影响、教育了几代人。这一综合艺术形式至今仍有其“人文精神” 的现实教育意义,值得继承和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开创,我们的国家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的具有丰富的人类情感、良好的人生态度、能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一代新人。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音乐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精神的十条新的教学理念。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新的音乐教材,新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无疑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活动与小学音乐教材有机结合,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传统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全过程。”

将儿童音乐剧“小型化”,因地制宜地结合新教材进行创作、改编,并把演出、评价的全过程引入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教学改革一个非常可行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尝试。我们把这一尝试叫做“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课。

一年多的艺术教育实践证明,这是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的改革课堂音乐教学有效途径和方法之一。

二、“儿童音乐剧” 综合艺术实践课的实验目的

“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课涉及音乐(声乐、器乐、音效)、舞蹈(中外、民族、现代)、美术(图画、布景、道具、服装、化妆、制作)、戏剧(表演、道白、情节、矛盾、冲突)、文学(剧本、语言、朗诵)、曲艺、笑话等学科领域。

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课,它的实验目的就是要有效地解决“孩子们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 这样一个普遍存在的怪现象。探索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效性;正确掌握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有效地由传统单纯的技术传授,转向小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由孤立的学科、封闭的系统转向艺术学科的融合和沟通。

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活动有效地与学生情感、社会、生活、科学、自然、文化相关联。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探索性、实践性、反思性、创造性、自主性的学习能力,有效地体现教师的组织、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主体作用;有效地体现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体现“人文价值” 主题,发展了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开拓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使教学寓教于乐,学生知情达理。

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活动有效地完善、突出了“教学评价” 的作用,实际锻炼了学生心理的承受能力。

三、“儿童音乐剧” 综合艺术实践课的生成过程

课堂“儿童音乐剧” 的生成过程依次是:创设故事、编辑剧本、搜集素材、分组分工、道具制作、排练表演、综合评价。

操作要求是:创设“人文主题”,突出音乐形象;剧本要符合戏剧的要求,应有“起始、发展、矛盾、斗争、高潮、结局”;设立场次,确定简单的“标题”,如:第一场《一天清晨》、第二场《池塘边上》、第三场《与狼争斗》、第四场《欢庆胜利》。

任务分组:导演创作组、舞美道具组、角色表演组、综合评价组、舞蹈组、伴唱组、伴奏组、音效组。

音乐材料的选择要恰当,要突出人物艺术形象;声音效果的配合要即兴、紧密,要源于生活,具有现场立体感。音乐要短小,道白要精练,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提倡教师同台参与节目表演,展现教师风采,拉近师生距离。发挥集体参与创作,学生自导、自编、自演、自评;鼓励自制布景、道具,因陋就简;当场打扮、化妆,要注意安全性,勿伤学生皮肤。

注意音量匹配,多媒体课件要有效配合,演出、道白要面向观众;学生情感要真实、投入,不要笑场,不要太随意;提醒试演反面角色的学生不要语言粗俗、浅薄、低级,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四、新理念、新方式带来音乐课堂的新变化

“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课是以《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为导向,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新尝试,学校领导们感到“音乐课变样了,不像老传统,活跃多了!”老师们感到学生“听话了”“好教了”“同学们兴趣可大了!”教研员们感到“这才是符合我们目标、要求的新音乐课!”现在听到学生的声音是“老师,我们喜欢您这样给我们上课,下节课您还这么上!”经常围着老师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您下次叫我演小乌龟!”“老师,叫我演大灰狼!”“老师,我演的比他好!”……

新理念、新方式带来了音乐课堂的新变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手段、评价都发生了变化;音乐学习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学生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展现;知识、技能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以致用。通过小组式、开放式、探究式学习,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形体、语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有效学习,教师能力充分施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鲜明的“人文主题”在学生自主性学习中得以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技能、道德素养、创造能力、信心勇气、团结合·作等诸方面发展相得益彰,教师、学生、家长反映热烈。

让“儿童音乐剧”综合艺术实践课为创新小学音乐教学锦上添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5: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新教材看教师角色转变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王 娜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新教材的试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必须随之改变,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也是教材的编写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实行课程计划,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1.根据教材设计多种教学方法

在新教材中,为教师留出的教学空间和可支配因素增多了,课堂不仅是课本的实施场所,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也应是教材的编写者。

在《音乐故事──森林小卫士》中,教学内容是音乐活动──配乐讲故事,教学目标是根据教材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在教材上,这一课没有过多的要求,这就给教师的教学留出了很多的思想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图片的顺序,选好音乐让学生听辨各段音乐的情绪,再把音乐连起来,让学生听着音乐按照图片的顺序讲一个自己的音乐故事。教师还可以打乱图片的顺序,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根据图片的内容,排列故事的顺序,并且选择欣赏过的音乐或歌曲来讲述这个音乐故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分组,每个组分别进行讨论,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讲述音乐故事。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音乐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还促进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2.重新组合教材进行教学

现行的教材是以单元形式出现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标题,单元中的每一课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独立的。和以往的教材不同,单元中每一课的内容都不是固定的,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所安排的课程顺序进行教学,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相应的调整。在《音乐中的动物》这一单元,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授课,也可以先上活动课,学习“音的长短” 以后,再讲其他内容。还可以把《在动物园里》这一课当做这一单元的导入课或结束课等。教材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授课的内容。

3.补充其他内容进行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材所规定的内容进行知识的教授,把教学内容限制得很死。新教材的实行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材的开发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在某种意义上讲,还应成为教材的编写者和设计者。新教材中,留给教师的可支配因素大大增多了。随着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更丰富的音乐内容传授给学生。比如,在《用声音编织故事──小白兔盖新房》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新房” 的故事后,再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编故事,并用声音来表现故事的内容。在欣赏课中,让学生多欣赏几首相同情绪的乐曲;介绍某位音乐家不同的经典作品。通过教师对教材的拓展,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使他们在音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全面发展。

二、教师不仅是教学的表演者,也是教学的导演者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对着教案讲课的教书先生。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穿针引线,成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指导者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但不等于教师可以放任自流,而应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认真地看,仔细地听,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并且考虑下一步要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是现在提倡讨论式的学习,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指导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精神。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在设计问题时要“跳一跳,够得着”,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进行“变教为导” 的改革。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要把自己从教材的表演者变为教学的导演者。进行这种转变,要求不是轻松了,而是更高了。教师必须在课下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要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熟悉整个单元的内容。其次,安排每一课时的内容,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教材的顺序进行排列。接着,为每一课寻找相关的内容如音乐游戏、音乐故事来充实教学。如在《有趣的声音世界》这一单元,教师就要准备大量的音响资料,这就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或录制各种声响,课下准备的越充分,课堂效果就越好。学生通过听辨音响对音乐产生兴趣,模仿这些声音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听辨、模仿能力,并且让他们懂得,自然界的声音丰富多彩,要用心地去观察。如果没有教师课前的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是抽象地叙述各种声音的特点,学生就没有直观的体验,这节课就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3.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如《趣味运动会》是一节活动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趣味运动会培养学生听辨、模仿、创编的能力。在这节课上,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组,进行不同的比赛项目,在趣味比赛中培养兴趣,获得音乐知识。在活动中,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是课堂的主人。

三、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也要具备综合的素质

新的音乐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也不能仅有音乐专业知识,必须朝着具有综合的教育素质的方向努力,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

1.教师要具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与人交往的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决定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培养学生社会性的场所。教师不仅要具备与成人交流的能力,更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不同的学生在与人交往方式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游戏、讲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施以影响,逐渐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发展学生的社会性。

2.教师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音乐课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在《音乐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地提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各方面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如《江雪》这首歌,非常优美,很有意境。但仅让学生唱会这首歌曲,还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字画请学生欣赏,并且请学生们听着歌曲自己写一写这首古诗。这节课中加入美术、书法的一些内容,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的意境,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广泛的学习兴趣,经常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并善于把自己的学习与对学生的教育结合起来,善于将新知识吸收到教学中,用新的科学知识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3.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体现出教师驾驭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材要能够充分地利用、灵活地使用。对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体现出风格和特点,充分展示出教师良好教学基本功。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改革中,面对课堂上出现的“乱堂” 现象,需要教师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做到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上看似有点“乱”,实际上是“活”。学生虽然为了弄清学习上的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为了探究一个问题而离开了座位,但他们始终围绕着学习这个主旋律。这样的教学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新教材的实施,要求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与教育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和完善,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3-28 18: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