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师暑假读书学习笔记(多篇交流)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匆匆地读了刘守城写的《教育。文化与人》的第一章创新教育的基础理论概念。通过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创新教育不仅仅是发明创造,不单单是课堂外的事。是在系统的知识、文化与一般技能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使之达到自觉的去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能,并可以达到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已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已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就是创新。我认为只有实施创新性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敢想敢说。老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机敏、宽容,语言和蔼、幽默,学生就对老师有感情,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我读了苏联作家赞科夫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文章对认识周围世界的看法。周围世界不仅仅是指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劳动、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进步,一句话,就是还包括多方面的,沸腾的社会活动。我们怎样教孩子们认识世界呢?学生从一年级进入校园,就与自然和社会隔离了。从此开始了封闭式的生活。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从阅读课本里和教师的谈话里,了解人们的劳动,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成了单纯的知识。可是,儿童,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崇明了好奇之心。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对自然界的认识。可是在我们的学校没有这样的内容,除了在书本上认识一些最简单的常识(这可能在他们没有上学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外,再没有机会认识自然。并且,我们是直接告诉孩子们书上所描述的自然界是怎样的。让儿童认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互相联系的,他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不能理解。不仅让孩子们认识眼前的世界,还应该告诉他们遥远的地方是怎样的,他们会很喜欢听,也知道世界并不只是眼前看到的这样。经验表明,孩子们贪婪的吞噬着形成尖锐对照的关于遥国度的知识,教师利用口头讲述和有关的幻灯片和影片,给儿童一些有关这些地区的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居民的劳动知识。看完本章,我在想,我们的学校教育,何时会让学生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满怀着惊奇与好奇,来认识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让他们带着崇敬之情,来认识、感激我们的前辈?这一切,都要从一年级开始。让我们努力吧,引导孩子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让他们对一切充满好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在孩子心中拨下责任的种子



————读《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有感



最近,我抽时间读完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这本书。书中的狐狸爸爸那种敢于开动脑筋、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深深地打动着我。



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最卑鄙、最小气的人。他们憎恨狐狸先生,决定把狐狸先生除掉,于是三个人拿着枪,等在狐狸先生的洞外。他们开枪打断了狐狸先生的尾巴。狐狸先生赶紧逃回洞中,他没有呻吟、没有害怕,看到既危险又饥饿的妻子和孩子,他赶紧想办法。最后决定向深处挖洞。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向很深的方向挖,暂时逃过了博吉斯三人的挖掘机。



可是,妻子已经没有了力气,孩子们又累又饿,狐狸爸爸和他的孩子拼命地挖,为了家人、同类,他们什么都不怕。最后狐狸爸爸和同类们团结起来挖了三条通向博吉斯、邦斯和比恩鸡舍的秘密通道,而他们三个鸡舍主人根本无法发现。妻子、孩子有救了,狐狸爸爸还找到了獾、鼹鼠、兔子以及他们的家属,进行了最丰盛的大会餐。狐狸爸爸的贡献太大了,他救了所有的人,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



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怕,要对家人有爱心、责任心、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美好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知识、学做人的重要时期,在他们心中下责任的种子,对孩子一生的发展会非常有利。让孩子们都做一个像狐狸爸爸那样的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



——读《稻草人》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唱好听的歌,



愿意跟你们一起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采好看的花,



愿意跟你们一起玩儿。






鱼儿来,鱼儿来,



我们没有网,我们没有钩儿。



我们有快乐的一切,



愿意跟你们一起玩儿。






隽永、柔美的文字,勾画出一个甜甜的故事:可爱的小溪旁,是小红花、萍叶、小鱼儿、青蛙、鱼儿们的天堂。小溪的右岸,停着一条可爱的小白船。男孩儿和女孩儿坐在小白船上,唱着《鱼儿歌》。风来了,小白船飞得正欢,女孩儿哭了,想起了她的妈妈、小床、小黄猫。男孩儿拉住帆绳,船桨顶住岸边,小白船不再飞了,岸上却荒芜人烟。他们找来野柿子,掰开一尝,香甜无比。他们抚摩着小白兔柔软的毛,顿时忘记了寂寞。他们央求小白兔的主人送他们回家,那个人却要他们回答三个问题:“鸟儿为什么要唱歌?”“他们要唱给爱他们的人听。”小女孩儿抢先回答。“花儿为什么香?”“香就是善,花是善的标志”男孩儿回答。“为什么你们乘的是小白船?”“因为我们纯洁,只有小白船才配让我们乘!”那个长得可怕心肠却慈善的人大笑,“好,我送你们回去。”两个孩子互相抱着,亲了一亲,跑回小白船。等小白船回到原来停泊的地方,小红花和绿叶早已停止了跳舞,萍叶盖着熟睡了的小鱼儿,只有青蛙还在不停地唱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7-3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转化后进生的良方 ——读《给教师的建议》随感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阅读课外书是优秀生的专利。我觉得后进生课本知识还学不好,他们哪有什么时间和精力来涉及课外的知识呢?但是,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后,我才认识到自己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苏翁在很多章节里都提到了阅读,特别是在第6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和第19条《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中阐述得尤为透彻。 苏翁认为“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很惭愧,我从教近9年来,第一次知道阅读竟然是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并且是比较彻底的一种转化方法。仔细想来确实有道理。平时,面对后进生我们经常采取的措施是补课,但是收效往往并不大。特别是在数学教学方面,往往是老师花了很多功夫,费了很多口舌,结果好不容易让后进生明白了的一道题目,稍一换情景或是变一变数字,他们又茫然不知所云了,我们的努力化为了泡影。现在对照肃翁的话语来看,我们的补课行为犹如给头疼的孩子吃止疼片,如果管用也只是一时的,而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深究后进生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理解能力差才是他们最根本的症结所在,而阅读的却是锻炼学生理解能力的必经之路。所以,理论上看,阅读的确是转化后进生的良方。 但是,现实中,我们往往还是注重了短期效应,在分数和考核面前,我们只能采取了“补课”这种紧急措施,因为毕竟靠阅读来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太慢了,好像并不太适用。数学方面如此,即使在语文方面,我们面对后进生也往往是要求他们以掌握基本的字词书写及课文朗读,虽然知道他们词汇量少,阅读理解能力不强,但是在分数面前,我们也往往是急于求成,只求一时分数,那管日后之事。 于是,无奈之中,我只好把这一高招介绍给了家长,让家长督促后进生多读书。而我,只能是尽力而为。 读苏霍姆林斯基,我感到的是顿悟,是觉醒,是醍醐灌顶,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更多的无奈。教育,总是充满着理想,但是理想越多,无奈和失望也会更多。我——只有尽自的努力,让自己做到心安理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7-21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7-22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受教了,网站不错,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7 00: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