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部教案浙教版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1.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造句。
    2.能根据提纲复述课文。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让人看到隐藏起来。(潜伏)
    (2)为了弄清情况而活动。(侦察)
    (3)很快地跳跃起来。(一跃而起)
    (4)形容很有味道、很有趣味。(津津有味)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怎样的发展顺序写的?
    板书:出现怪事--发现怪客--喂养怪客--引来怪客。
    3.指导复述。   
    (1)引导学生理清复述要点。   
    出现怪事:    地点    怪事
    发现怪客:    侦察  怪客出现
    喂养怪客:    喂养    护理   
    引来怪客:    感谢
    还可以让学生在本子上根据上面的思路,分别摘录重点词句,帮助复述。
    (2)自由准备(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指名复述,评议(重点:过程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同桌互相说。
    4.指导造句。
    (1)用"思念"造句。
    ①出示原句:小猴子是在想念妈妈、思念伙伴。
    谁思念谁?为什么思念?思念的对象可以是值得敬仰而离别了的人,也可以是值得怀念而离别了的地方。
    ②指名说,完成书面作业。
    (2)用"津津有味"造句。   
    用同上方法指导,注意从"津津有味"的两种含义上去开拓学生的思路。(吃东西很有味道、很有趣味。)完成课堂作业。
    5.补充句子。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说说补充部分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句子的意思更加生动具体)
    6.作业。
    (1)听写生字词语。
    (2)完成课堂作业2。

18小镇的早晨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的14个生字,理解37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得、地"。   
    2.会用"价廉物美""吸引"各写一个句子;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
    3.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4.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小镇生机勃勃的气氛,正确使用"的、地、得"。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恬静、醒目、晶莹"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看课题推想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
    3.能有感情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会背诵。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出示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说说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归纳: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情景或特点?
    2.听录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3.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词义,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摇槽声  恬静  醒目  价廉物美  招揽
    (3)读课文,划出写小镇早晨特点的主要句子。
    4.检查自学。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说说上面词语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读读写小镇早晨三个特点的句子。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城市的早晨与蚕乡小镇的早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口头填空:
    (    )的早晨的(    )的(    )声(    )的。
    (3)板书:    短促的喇叭声
    悠闲的摇槽声    '
    ①指名学生用声音模拟这两种不同的声音(或用录音),其他同学体会这两种声音给人不同的感受。(理解"短促、悠闲")
    ②搭配词语:
    短促的喇叭声    惊醒
    悠闲的摇橹声    唤醒
    "惊醒"和"唤醒"在句子中各含什么意思?在这里为什么不能调换?   
    ③说说:  (    )声惊醒了(    )    (    )声唤醒了(    )
    ④分别读这两句话,体会它们的不同。
    (4)有感情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城市、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
    自由读、对比读(城市、小镇)、齐读。
    (5)指导背诵。
    6.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字、词语3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犹如、坐落、不由自主"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能背诵第2自然段。
    3.能用"价廉物美"造句。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请一名学生在书写投影片上练习。
    完成后看投影片反馈、集体订正。
    (1)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恬静、热闹、紧张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总起句,圈出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总起句的?
    (2)讨论、交流。  (第一句是总起句,课文主要描写了霞光、小河、小船、石桥等景物。)
    (3)细读分述部分,体会情境。
    ①轻声读分述部分,找出哪些甸子写出了小镇的"恬静",仔细读其中的一句,从中体会出小镇"恬静"的特点。
    ②交流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遥遥相对(看图)、坐落、各色各样"等词语的意思。
    ③重点研读两句话:
    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抓住"净、静""透明、带子"等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
    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重点抓住"一叶叶、悄悄、轻轻、飘"等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
    (4)按"总--分"有感情地读第2自然段。
    (5)小结:第2自然段用"总--分"的写法,围绕"恬静"的特点,从"霞光、小河、小船"几个方面写出了小镇的恬静。
    (6)背诵指导。
    3.学习第3自然段。
    (1)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写法上相同的地方。
    (2)自学第3自然段。
    ①轻声读一读,划一划,完成口头填空:
    这一自然段从(    )、(    )、(    )这(    )个方面说明了(    )。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是怎样体会的。
    (3)同桌交流,说一说,读一读。
    (4)重点研读:
    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
  (抓住"不宽、很多、不由自主、拥挤的人流"来体会。)
    来赶集的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
  (结合上文说说,农民怎样诉说,结合理解"诉说、价廉物美",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
    (5)用"价廉物美?造句。
    ①价廉物美的(    )。
    ②把"价廉物美的商品"分别放在句首、句中、句尾说一句话。
    ③用"价廉物美"造句。(口头)
    (6)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作业。
    (1)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完成课堂作业4(1)(2),5(1)。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理解"经营、招揽、诱人"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吸引"造句。
    2.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二)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听写词语:经营、开张、招揽、诱人、吸引、急匆匆、移动,说说"经营、诱人"的意思。
    2.回顾学法。
    上节课我们怎样学习总分写法的自然段?(找总起句、中心词一分述部分从哪几方面说明总起句一抓住重点词句细读体会o)
    3.自学第4自然段,并完成课堂作业4(3)。
    4.交流。
    (1)边交流体会,边进行朗读训练。(抓住"早早开张、忙个不停、紧张、急匆匆、人流"等词语,读出小镇早晨紧张的情景。)
    (2)用"吸引"造句。
    读原句,什么吸引谁?
    ①用课文的内容说一句话:什么怎样地吸引着谁'
    ②用"吸引"说一句话。
    (3)哪两句说明了蚕乡小镇今昔的不同?  (买丝绸、买丝线--办各种厂)
    课文用哪两个词来说明这种不同'(变化、前进)这两个词可以调换位置说吗?为什么?(不能。说明了小镇的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不断繁荣进步。)
    (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
    6.作业指导。
    (1)正确使用"的、地、得"。
    ①找出课文中用上"的、地、得"的地方各两个,比较用法上的区别。
    ②说出用上"的、地、得"的词语各两个,说说为什么这样用。
    ③完成课堂作业2。反馈、订正。
    (2)正确使用顿号。
    ①找一找课文中使用顿号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顿号用在什么地方?
    ②完成课堂作业3,反馈、订正。
    (3)写话训练。
    ①回顾总分写法。
    ②说说学校或家庭早晨的紧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老师、学生准备上课,爸爸妈妈准备上班,我准备上学等。)
    ③先说后写,以"学校(或家庭)的早晨是紧张的"为总起句写一段话。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确定难查字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确拼读音节,根据音节写出学过的词语;能根据意思写出学过的成语。
2、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能用“各式各样”、“仍然”造句。
3、能用看题目推想文章内容的方法读懂短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1——4题。
第二课时:教学5——7题。

19、船过三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26个新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词句之间的关系,能找出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3.学会借助段落中的重点词句背诵课文,能背诵3、4自然段。
4  感受长江三峡的风光美,培养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教学难点:学习借助重点词句背诵一段话的方法;神女峰的故事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听了课文你觉得长江三峡怎么样?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2.楦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重点指导:  “吼”不读kǒng应读hǒu,“善”是翘舌音。
    (2)字形分析。重点指导:“缠”的一点不能丢;“漩”不能写成“游”;“善”上面是个“羊”;“嘶”与“撕”(形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出课文中感叹句的语气。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是长江三峡的山奇、水急、船险;二是神女峰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
    (3)默读课文.完成下列作业:
    ①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②按以下提示写出所在自然段:
    三峡的山好奇。(第——自然段)
    三峡的水好急。(第——自然段)
    三峡的船好险。(第——自然段)
    关于神女峰的故事。(第——自然段)
    4.说说课题“船过三峡”的意思。(船过三峡时作者看到的风光。)
    5.完成(作业本)第1至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刀砍剑劈、云雾缠绕、嘶鸣吼叫、东闯西撞、撕咬、涛声、漩祸”的意思。
    2.复习“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朗读并理解课文第2至4自然段。
    3.在教师指导下初步背诵“山好奇啊”这一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读拼音写词语。
    chán rào    xuán wō    shān diān    sī míng
    (      )   (       )  (        )  (         )
    sīyǎo    hǒujiào  dōngchuǎngxīzhuàng
    (    )  (       )  (                )
    2.阅读学习提示。教师简单介绍什么叫重点词句,说明抓重点词句的是为了帮助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  默读2至4自然段。
     (1)想想这3个自然段中新词的章思。
    (2)这3个自然段写作方法有什么特点?
    4  教学第2自然段,掌握借助重点词句背诵课文的方法。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一自然段写三峡的什么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哪一句是总起?哪几句是分述?
    (2)默读第2自然段,参考学习提示.划出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刀砍剑劈、云雾缠绕”的意思。
    (3)先四人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批量点词句的学习心得。
    (4)教师总结,板书重点词句。
    板书设计:
                                   陡:笔直(刀砍剑劈)
                                   高:高耸(云雾缠绕)
                三峡的山:奇   形状怪:像蘑菇
                                       像骆驼
                                       像仙女
    (5)借助上述板书,练习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5.作业:
    (作业本)第4题,第5题的“山奇”部分的填表。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山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平安无事、善良”等词语的意思。
    2.知道“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是课文的过渡句;理解全文。
    3.试背3、4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自由读课文,完成{作业本)第6题。
    2.讨论交流。
    (1)课文中间是用一句什么话把上下文自然地连接起来的?
    (2)读了神女峰的故事后,你对三峡的风光有什么新感受?
    (3)课文不写神女峰的故事行不行?
    (4)在神女峰故事中还有不懂的词语吗?
    3.指名读神女峰的故事。
    4  背诵课文第2至4自然段。
    (1)复习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2自然段的方法。
    (2)找出第3、4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
    (3)看投影,交流找3、4自然段重点词句的学习心得。
    (4)教师小结,板书重点词句。(略)
    (5)按板书自由朗读课文3、4自然段,并试着背诵。
    (6)指名背诵第3、4自然段。
    5.作业:
    (作业本)第5题的“水急”、“船险”部分的填表。第7、8题。
  
20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庐”、“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导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庐(l*),庐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即:在门户的户的上面加上广,生字所带的新词是庐山,庐山,在江西省北部,是游览胜地,著名风景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川(chu1n),川是翘舌音,用三拼连读的方法读准字音(ch—u—1n→chu1n)声调标在a上;用数笔画或书空的方法记字形,字义是水道、河流的意思。组词:山川、四川、川剧、一马平川、川流不息。
学习生字要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字形教学为主,加强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达到正确书写,合理运用的要求。学生也经常在形近字、同音字上出错,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设计一些习题,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例,组词:
疑(    )  庐(    )  卢(    )
凝(    )  炉(    )  沪(    )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解释诗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什么是瀑布?(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②望是什么意思?(望,远远的看。)
③诗题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④教师明确:《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朗读除指导读准字音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正确断句,不拿腔作调。教师应在停顿和语句轻重音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要求背诵。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一是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朗读诗句,不能没有停顿地连着读,更不能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把诗句读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比较恰当的停顿应该是: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是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些,读出韵味。这首诗押的是an韵。朗读时,一定要把“烟、川、天”这些韵脚读出来。
前两句诗读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后两句诗读的时候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
教师要通过范读的方式加强指导,使学生初步懂得朗读诗歌的要领,并用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诵。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资料弄懂这些字词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此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完整、说优美。诗句的意思写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让学生读,并记录下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什么意思?(“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是什么意思?(远)
“瀑布”是什么意思?(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什么意思?(飞泻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j)n)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怀疑。)
“银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庐山瀑布。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景色,使人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可爱。)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抓住了瀑布高大的样子和奔腾倾泻而下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诗人是站在离瀑布很远的山下往山上看瀑布的。)
(三)细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列举一些我国著名的名山大川和旅游胜地、著名风景区。请同学讲一讲你曾经到过哪里?那里的景色如何?有什么特产?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等等,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可爱。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
1.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2)疑是银河落九天
2.写生字、新词。
3.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会诗中的3个生字“鹭、含、吴”;会解释“鸣”、“含”两个词的意思,并说出所含这两个词的诗句的意思。会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三)会用自己的话说出《绝句》这首诗所描写的景色。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一)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二)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写作背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所写的《绝句》一诗。公元762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樟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生机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因兴到笔随,未事先拟题,于是以“绝句”为标题。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
(二)教师指导朗读:注意停顿,要读出诗的韵味来;注意轻重音,要读出感情。教师范读。
(三)学生练习朗读、背诵。
(四)学习生字新词。
鹭(l)),形声字,上声下形,上边是道路的“路”表声;下边是鸟字表意类。(可以不给学生讲,老师要知道。)鹭是上下结构的字,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来记字形。白鹭,一种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也叫鹭鸶。
含(h2n),上下结构,用拆合法记字形。上边是今天的“今”,(注意不要多加一点写成命令的“令”字,)下边是个“口”。“含”的字义是藏在里面。组词:包含、含义、含苞待放。
吴(w*),上下结构,上边一个“口”,下边一个“天”。用拆合法记字形。东吴,三国时期孙权在长江下游一带建立的政权叫“东吴”,这里借指江苏、浙江一带地方。
(五)初步理解这首古诗写了什么?(初春时节,成都草堂周围壮阔优美的景色。)
(六)利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方法来学习《绝句》这首诗。
1.复习:我们是怎样学习《望庐山瀑布》的?
读诗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材料,把这些难于理解的字词弄懂→串联、整理说出诗句的意思→说出整首诗的意思。
2.逐句理解诗句内容。
(1)两个黄鹂鸣翠柳,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黄色,自眼部到头后部有黑纹,嘴淡红色,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鸣”就是叫。“翠”是新绿,“翠柳”是指初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2)一行白鹭上青天。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句意: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3)窗含西岭千秋雪,
“含”,包含。“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
(4)门泊东吴万里船。
“泊”,停泊。“万里”,指遥远,不是实指。
句意: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3.串联诗句内容,说出译文。
两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从窗口可以看到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遥远的东吴去的船只。
(七)教师分析讲解。
1.讲解前两句。
在第一、二句诗里,诗人写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种景物。描绘出了鹂鸣翠柳,鹭上青天的情景。黄绿相衬,白青对照,有声有色,表达了诗人的欢快心情。第一句写的是平视而见的近景,第二句写的是仰望而见的远景。诗人的观察视角发生了变化。
2.讲解后两句。
在第三、四句诗中,诗人写了千年积雪、扬帆待发的船只,为整首诗平添了一种气魄。一个“含”字,不仅把很远的景物移到近前来了,而且把西岭积雪和草堂建筑合成了一个整体,使浣花溪的景色在广阔的背景中显得更加明媚秀丽。
3.讲解:诗人用工整的对偶句,一句一景,描绘出一幅风景优美的图画。诗人身居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多么开阔!
(八)默读全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对成都草堂附近明媚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九)用自己的话说说《绝句》描写的景色。
1.明确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积雪、船只。)
2.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近景、远景合在一起,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参看书上的插图。
3.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十)学生质疑:学完了这首古诗,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提出来师生共同研究解答。
(十一)练习背诵、默写古诗。
(十二)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1.看拼音写词语。
白l)(    )  包h2n(    )  东w*(    )
2.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意思。
(1)两个黄鹂鸣翠柳
(2)窗含西岭千秋雪,
(3)背诵、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小资料】
1.用归纳类比的方法学习佳句。
《瀑布》、《望庐山瀑布》、《梅雨潭》这三课都描写了瀑布。在描写瀑布声音时《瀑布》这首诗用的比喻句“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比喻形象,句式工整;《梅雨潭》这篇散文用的象声词“哗哗”使人未见其形先闻其声。在描写瀑布颜色时《瀑布》是用的比喻句:“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青衬白,显得瀑布颜色洁白晶莹;可爱之极;《梅雨潭》也是用的比喻句。“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黑白分明。在描写瀑布的形态时《瀑布》是这样写的:“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连用四个比喻句,描写了瀑布在无风,有风时的不同姿态,令人神往;《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用“遥看瀑布挂前川”来描写庐山瀑布,“挂”宇用得出神入化,形象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飞流直下三千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疑是银河落九天”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梅雨潭》用了三个比喻句来写瀑布的形态:“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急剧地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开了”。这些比喻句生动地写出了瀑布多彩多姿的可爱形态。就这样通过归纳比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学习祖国丰富多彩的语言。
2.附《瀑布》诗一首。
瀑  布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21、鸬鹚
教学目标:
1.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第1自然段。
    2  能说出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事物,并说出描写这些事物的重点词句。
    3.学会课文中的14个生字,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像……似的”、“恢复”各写一句话。
    4  感受水乡的优美景色和渔民捕鱼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难点:说出课文第1自然段写了哪些事物,“悠悠、柔光、炊烟”等词语的理解。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初步理解含有生字的词语的意思。
    2.能按提纲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过程
    1.揭题,看图认识鸬鹚。
    鸬鹚是一种水鸟,善于捕鱼。它的喉下的皮肤能扩大成囊状,把捕得的鱼放在囊内。课文就是写鸬鹚捕鱼的经过。
    2.听课文录音,听准生字的读音,划出新词。
    3.学生自学生字,检查正音,正确书写。
    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垠,yín炊chuī,柔。rón
    注童以下字的书写:
    喉——右边不要多一竖。
    囊——书写笔顺,共22面。
    4,学习生字词。
    夕阳:将要落山的太阳。
    一望无垠:一跟望不到边。堰:边界;边际。
    船舷:船两侧的边。
    抹:轻轻地擦。
    柔光:柔和的光线。课文指夕阳在湖面上的反光。“柔”的反义词是“刚”。
    喉:咽喉,喉咙。
    炊烟: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袅袅地:动作直观。
    拣:动作直观。
    抛:动作直观。
    痕:痕迹。波痕,指波浪的痕迹。
    恢复:变成原来的样子。
    5  自由读课文,按提纲把课文分成3部分:(1)鸬鹚等待渔人捕鱼的命令;<2)渔人指挥鸬鹚捕鱼;(3)渔人给鸬鹚喂鱼后,划着小船回去了。指导学生用“//”在书上做记号。
    6.齐读课文。
    7.作业:(作业本)第1、3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找出第1自然段的重点词句,能复述第1自然段。
    2.感情朗读第l、2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词。
    2.学习第1自然段。
    (1)用“——”划出这一段写了哪些事物。
    (2)用”——”划出描写这些事物的重点词句。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并板书。
    (1)着重解释几个比较难的生词。“一望无垠”形容一大片的稻田;“悠悠”写出了渔人悠闲舒适的神情。
(2)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填表。
事物 描写事物的重点词句
夕阳湖面岸边稻田渔人鸬鹚 照在小湖上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有垂柳一望无垠船尾  悠然像士兵  等待命令
    4.学生再读课文,看板书和挂图试背课文第1自然段。
    5.学习第2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作简略点拨。
    (1)读准这一自然段中的几个动词。
    (2)说一说“一抹”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一“抹”?
(“一抹”是说渔人拿竹篙向船舷上轻轻一擦。说明渔人的动作十分轻巧,而鸬鹚则训练有素,“一抹”便成了命令鸬鹊下水捕鱼的信号。)
    {3)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事物?与第1自然段相比.都有什么变化?(先让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板书。)
    事物  第1自然段——静  第2自然段——动
    渔人  坐在船尾  吸着烟    站起来  一抹
    鸬鹊  站在船舷  等待命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37:00 | 只看该作者

钻进水里
    湖面  平静得像一面镜子    荡起波纹
    6.作业。
    (1)朗读第1、2自然段,利用板书背诵第1自然段。
    (2)完成(作业本)第4题。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背诵第1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渔民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1.读生字卡片,完成(作业本)第2题。
    2.默读3、4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逐题讨论。
    (1)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写鸬鹚和渔人怎样捕鱼。)
    (2)从什么地方看出渔人捕鱼动作十分热练?  (一把抓住,挤出,甩进。)
    (3)从什么地方看出鸬鹚训练有素?(鸬鹚不断地跳上船。)
    3  学习课文第5至?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①第5自然段写渔人给鸬鹚喂食前,为什么要写“炊烟”?(说明时间已近傍晚,渔人该收工了。)
    ②“波痕”是什么意思?课文为什么要用“波痕”这个词语?(渔船渐渐地远去,在湖面上激起的波纹越来越小,只剩下一些隐隐约约的痕迹,所以用“波痕”。)
    ①找出全篇课文中四次写到期面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最后一句话要用“恢复”这个词语。
    课文中的四句话是:
    绿油油的湖面像一面镜子。
    湖面上苗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
    湖面上留下一条波痕。
    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
    从中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由于鸬鹚捕鱼,使湖面不平静,捕鱼结束后,湖面又变得平静,所以用“恢复”一词。
    4.把3至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注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完成(作业本)第5题。
    5.朗读全文,试背第1自然段。
    6.指名背诵第1自然段,指名分段朗读2至4自然段。
    7.作业:完成(作业本)第4、6题。当堂反馈,纠正错误。选做第7题。

美丽的田野(听说训练)
教学目标:
1、能听写老师朗读的一段话。
2、能说清楚听写的这段话的内容。
一、揭题.
1、说话训练:在你的印象中,"美丽的田野"是怎样的一幅美景?你能用"田野"(怎么样或长着什么)来说一说你印象中的田野吗?
2、明确总体要求。``
二、范读课文第二部分。
听了课文后说说分几步做?四步:
1、听老师朗读一段话,边听边想。
2、逐句听写。
3、订正。
4、说说这段话的内容。
三、完成第一步:
1、听老师朗读一段话,速度稍慢,要求学生仔细听,边听边想。
2、听后请学生结合看图初步说说:
这段话写什么地方的景色。(田野)写了哪些景物(庄稼、公路、载重汽车);这些景物是怎样的。
四、完成第二步:
1、边听老师朗读边写。明确要求:不漏字、添字,正确用上标点符号。
2、教师读一句,停一停,学生写好再读下一句。(不要读一个词语停一下)
五、完成第三步:对照原文,改正错误。
1、教师读一句,停一停,让学生修改。
2、挂出写有原文的小黑板,让学生对照原文,进一步改正错误。
六、完成第四步:
1、按原文的顺序说。(指名说)
2、出这段话的内容。一句一句地说。(自由准备)
注意评价:内容有否疏漏,说话的语气、停顿是否恰当,要防止以读代说和以背代说。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
七、连贯地说一段话。
1、这么多美丽的景物,文章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的?(我们学校的四周是美丽的田野)
2、你来当一当导游,向大家连贯地介绍一下这一幅美景吗?指名一学生说。学生评议。
3、在四人小组中互相说一次,选出一名说得最好的同学当本堂课的"优秀小导游"。
4、小结说一段话内容的方法:认真听,仔细想:这段话主要是写什么的?写了哪些事物?它们分别是怎样的?注意要抓住讲事物特点的重点词句。
八、提高题:听老师朗读一段话,然后复述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1、提示听的方法。
2、教师把短文读两次,学生边听边记。
3、听完后,学生轻声自由说,可以四人小组互相帮助补充。
4、指名学生个别说。
九、总结全课。
1、请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十、课外延伸作业:
今天回家后,收听少儿节目,选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仔细听,把主要内容讲给爸爸妈妈或小伙伴听。以后要养成这样的多听多说的习惯。
练习7
教学目标       
1、能确定同一个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思;能正确抄写指定的词语;能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2、能根据课文句子填空,体会比喻中喻体的作用。
3、能用自己的话书面解释古诗中的有关句子。
4、能正确流利地背诵一段话。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会汉字查字典据词定义;能正确抄写指定的词语,能写出"一望无垠"、"神奇"的近义词。
一、学习第1题。
1、审题,明确题意,弄清通过查字典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2、以"新闻"为例,回顾"据词定义"的学习方法。
3、学习独立完成填表。
4、反馈,校对答案,指名说说是怎样选择的,对错误率高的词语要重点分析原因。
5、小结据词定义的方法。
二、学习第2题。
1、审题,明确题意。
2、引导学生自查,谈谈平时作业中哪些字经常写错?错在哪里?用什么方法记住它?(说说并书写)
3、重点指导:绕、裙、陡、垂、瀑。
4、抄写词语。
三、学习第3题。
1、审题。
2、读句子,说说带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独立完成,指名在投影片上练习。
4、反馈,订正。
四、学习第4题。
1、审题,明确题目有两部分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5 22: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