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部教案浙教版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诊断与矫治。
     环境烘托:
     a、看图,感受景色宜人,出示比喻句“那天的山冈……卧龙”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诸葛亮的性格及胸才大略。
     b、感情朗读。
     细节描写:
     a、从哪些词看出(诸葛亮是刘备访求的贤士)刘备对人才的尊重。虔诚。
       (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的走进、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进)
     b、看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感受。
     c、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刘备听了……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3、有感情的朗读。
   (五)、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我得到……,就像……”把什么比作什么?好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
  四、指导复述课文,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师引述,学生接着往下说。
   2、同桌练说。
   3、指名复述。
  五、课外延伸,发展性诊断。
    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吗?



21 古诗四首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3、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解题(2分钟)
  1、揭题,读题。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2、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之”的意思。
  3、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3分钟)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4、理解诗意(15分钟)
   1)、学生自学古诗(5分钟)
    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0分钟)
   3)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同2学讲解古诗
    教师注意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5、体会诗境(6分钟)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4、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6、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7、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8、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9、借助诗境,训练说写(14分钟)
   1)、引导: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要演戏,先要有脚本,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为这段情景的表演,写一个脚本,脚本要交待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们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10、学习小组合作撰写脚本。
  11、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
  12、根据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脚本。
  13、布置作业(1分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完成下面的作业: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古诗三首》都写到了春天,说说三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5、?
   3)、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生齐读全诗。
    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解题。
    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1、2)(学生思考讨论)
   1.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
   2. 忆:想念,思念。
   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五、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考: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课后题解:P118
   注意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倍:格外;加倍、更加。
   (我单独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练习:
   1.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2.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六、总结。

  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示儿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
     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2.体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并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
     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
    1.按预习提示初读《示儿》这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渲染氛围:同学们,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都说:胸有诗书气志华。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烩炙人口的好诗。(揭示诗:示儿)
  2、师配乐诵读《示儿》;学生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陆游)
  说说你对陆游的了解吧。请你把收集到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4、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示儿》这首诗堪称陆游诗中掷地有声的压卷之作。你知道什么叫“压卷之作”吗?
  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吗?
  (二)自由读这首诗
  1、 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三)学习这首古诗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
  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4、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5、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板书:
           
  4、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
  (四)、课外延伸。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毕生的遗憾和无限的希望离开了,陆游南宋统一的愿望实现了吗?(生讨论)
  老师这里查到了相关资料,看到了《示儿》“续篇”: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课件展示)从诗中你能看出南宋统一了吗?
  (诗意:……你的子孙虽然见到了统一的国家,但是这国家是由元兵统一的,怎么能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你呢?)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课件出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卞州。
  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吗?请你找出国家衰败的根源是什么!
  (3)那么,如何才能国富民强呢?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个片断:
  课件出示: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过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光大道……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中国少年,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4)是的,只有像梁启超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才有前途,陆游的悲剧才不会发生,同学们,让我们怀着陆游那满腔的爱国之心,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把我们少年的心声说出来吧!
  (五)拓展总结:
  1、同学们,国富民强,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像诗人陆游那样胸有祖国,抱效祖国。让我们再次诵读他的压卷之作——《示儿》吧。(师再次给学生配乐朗读。)
  2、陆游还写了许多的爱国诗词,今天老师给你们推荐两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课件展示),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3、今天老师还向你们推荐一些有关古诗文的网站,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去共享吧!(课件揭示网站)(下课)




 松坊溪的冬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意识。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fāng pú róng àn
  松坊溪蒲公英绒毛溪岸
  3、扩词
  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五、作业、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
  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1到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习4到5自然段
  (1)指名读
  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4)指导朗读
  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有关句子。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1)生答
  (2)教师小结抓住样子的特点,细致观察
  富于想象写活了
  学习石桥上覆盖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
  2、说说作者怎样描写的?
  3、学习6、7 自然段
  (1)指名读雪后松坊溪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2)我看见溪中映照着什么?
  (3)为什么说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指导朗读
  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全文
  2、想象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3、指名说说松坊溪的冬天怎样美丽?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语文实践》第十一课

  板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
          雪花: 向柳絮、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溪石上:小牛溪中饮水、狮子睡觉、白熊准备上岸(观察想象)
              雪中美景
          石桥上:白玉雕刻、到处披着白雪,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内容。
  2、进行朗诵训练。

  一、朗读课文想象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1、读全文配乐
  2、想象画面。
  二、分别找出下列意思相关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1、雪在风中飞舞。
  2、溪石上覆盖着白雪。
  3、石桥上覆盖着白雪。
  4、溪水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
  三、读一读,写一写。
  溪水溪中溪石松坊溪
  映照倒映反映放映
  柳絮芦絮花絮棉絮
  披着披风披散披甲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像( )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像()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2)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的桥,()在松坊溪上了。
  五、朗诵同学们摘抄的写景文章。
  六、作业;
  预习下一课。

 ____老师二三事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一件或几件事反映一位老师的思想品质。
   2.初步学会有详有略安排材料的作文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习作训练”课文,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内容和写作方法,确定要写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1.抽读“习作要求”,提问:本次习作要求,从选材方面来看,重点是什么? (选一件事或者选几件事反映老师的思想品质)从写作方法方面来看,重点注意什么? (注意详略)
    2.联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你认为哪些课文是通过—件事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哪些课文是通过几件事来反映人物品质的,分别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品质? (生讨论回答)
    3.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各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生讨论,回答)
  三、1.抽读“习作内容”。
    2.提问:写老师,应该选写:—位你最熟悉、最了解或最尊敬的,你准备选写哪一位老师? (生思考)
  四、1.确定了要写的老师之后,要认真想一想:怎么写好这位老师?请大家自学下面的“习作提示”,思考以卜几个问题:
     (1)你准备选一件事,还是选几件事来写这位老师?准备写什么事?
     (2)你准备反映老师一方面的品质还是几方面的品质?准备反映他(她)的什么品质?
    2.生思考后,教师抽答,点拨指导。(学生可以把(1)、(2)两题连起来回答)
  五、1.学生们己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哪些材料详写,哪些材料略写。
    2.抽答:交流,点拨肯定。有外貌描写的,可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略写。反映老师主要品质的,要详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课内检查部分作文,评价、指导。
  教学过程

  一、学生开始习作。(先打草稿)
  二、巡视学生的习作过程,及时发现某些典则性作文。
  三、抽读某些典型性作文,师生共同计议。(抽读和评议典型性作文,掌握正面引导、鼓励提倡为上,矫正不足为辅的原则)。
  四、学生自己修改草稿。
  五、学生誊写作文。



◎ 练习7
                第一课时

  1.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先将读音相近的前后韵母对比读:in—ing,en—eng,然后让学生组词对比读,如?淋湿一电铃”“辛苦一幸福”等。
   (3)翻到生字表,找出韵母为in或ing,en或eng的生字读一读。易读错的字再读几遭。
  2.指导练习第2题。
   (1)学生拼读写词语。
   (2)交流反馈,自己批改。写错的词语多写几遍。(出示校对答案:怔住、确信、志气、仰慕、循声、久闻大名、三顾茅庐、不由自主。)
  3.指导练习第3题。
   (1)读题,审题。
   (2)完成作业。学生如有困难可查成语词典解决。
   (3)交流反馈,井校正。井将用错的字再组个词。
  4.指导练习第4题。
   (1)读题,审题,说说题目要求。
   (2)阅读5段话,说说文章大致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试排列句子,再读一遍。
   (4)交流,校对,答案是:3、5、4、2、l。
  5.指导练习第5题。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反复读三句格言,讨论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个别字解教师作重点辅导。逆:指听起来不顺耳;行:行为;欲:希望;施:加;维:是;恒念:经常想到。
   (3)交流:指名说每句话的意思。
   (4)读背三句话,并将其抄录下来。

                第二课时
  1.指导练习第6题。
   (1)读综合修改的一段话。
   (2)复习各种修改符号,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这一段话。
   (3)交流、订正。总结修改时的步骤。
  2.指导练习第7题。
   (1)带着问题[第(1)、(2)练习题]细细地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讨论并完成作业第(1)、(2)题。教师重点指导作业有困难的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7-23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正确答案。题目:乘车买票。详写的是“我”不买车票,姑姑替“我”补票这件事。略写汽车刹车时一个中年人撞了‘‘我”,“我”态度很凶,姑姑批评了“我”。
   (3)三读课文,想想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完成练习(3)。
    答案:③. 赞美姑姑自觉遵守制度,不讲私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5-5 18: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