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小论文 基于教材的随文练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17: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文练笔”是指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立足课文特点,及时进行随文练笔,让课文成为学生模仿练笔的范例,充分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把“随文练笔”看作是中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基础,而反对将学生作文变成一些硬挤出来的、笨拙的、背诵下来的句子和词组。他还把读书笔记列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实现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实现这三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转化。

一、基于课程标准,落实随文设练。

   《课程标准》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基于课程标准,结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我们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复述课文内容,落实随文设练。如第七课《徐悲鸿励志学画》,课后第三题要求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尽可能用上下面的词语。列举的词语依次为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陈列、临摹、优异 、承认、震惊,这些词语正是表达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人物情感变化的关键词,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次小练笔。第八课《虎门销烟》故事性很强,讲述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我们引导学生抓住“壮举”一词,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复述课文。无论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还是复述课文,我们不仅让学生口头表达,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写下来。我们力求做到基于标准,有效训练,因课设练,读写结合,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二、依据课后练习,夯实随文设练。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课后第五题为: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向同学们作介绍。”看似很随意甚至是可做可不做的一次小练笔,实则和后面的大习作有密切关系。习作五,教材安排了“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这就需要学生会观察植物的形状、色彩、气味、不同季节的变化。小练笔正是为大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训练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结合第一课课后练习设计了“我为校园植物做标签”的实践作业,夯实随文设练,为作文练习做准备。

三、结合单元主题,提升随文设练。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篇课文《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都和动物有关,习作五的安排却是观察植物,单元阅读教学内容和习作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鸟语》一课,在课后设计了小练笔“仔细观察一种你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这属于状物类习作,第三课《燕子》 是非常经典的状物散文,课后随没有训练,却要求背诵积累,可见其写法是很值得借鉴的。为此,我们把本单元的习作训练,重点定为——观察身边的一种鸟或者小动物,写一写它的典型特征以及和你之间发生的趣事,随文设练,不仅仅关注一片课文,更重要的是我提高写作水平做铺垫、。

    四、整体把握教材,分层随文设练。   

    苏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下册安排了一次剧本《公仪休拒收礼物》这是一个独幕剧,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但是人物对话表现出鲜明的人物性格,蕴含着丰富的人物情感,是提高写作能力很好的训练点,我们整体把握教材,针对不同的课文内容,分层提成改编要求。在这一单元中有《三顾茅庐》《祁黄羊》这样的历史故事,人物性格特点鲜明,故事情节集中,为此我们设计了模仿《公仪拒收礼物》一课,任选一个故事进行剧本改编,并把学生的作品收集整理装订成册,为《剧本改编集》。看学生兴 致很高,接着结合本学期末课文阅读读本《三国演义》,我们引导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情节,进行剧本改编,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尝试独幕剧的编写,我们整理出了《我来当编剧——三国故事改编集》。教材中第四单元是以“爱满人间”为主题,每篇课文的画面感很强,人物对话较多,以《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最为突出,为此我们提高要求,尝试着把课文改编成剧本并加上合适的提示语。看到孩子们《第一抱母亲——剧本改编集》中一篇篇插图精美,设计精心的剧本,我们深深感到理论是灰色的,实践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6-18 17:10:52 | 只看该作者
出自化碟飞舞的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4-20 09: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